山麒媽媽在紀念碑前
圖為周波陪著山麒媽媽在紀念碑前給逝去的孩子組裝玩具
程福軍老人家說起去世的妻子時落淚
一名捐獻者的母親在紀念碑前摸著孩子的名字
「我不曉得我這顆腎臟是哪個捐給我的,但是我很感謝他。」
3月29日上午,四川大學華西醫院人體器官及遺體捐獻者緬懷紀念活動在都江堰市味江陵園舉行,在刻有290個器官捐獻者姓名、生卒年月的紀念碑前面,來自湖南的周波蹲在那裡,很久很久。
2016年12月,透析治療7年的周波接受了移植手術,一顆新的腎臟重新在他體內運轉起來。
上午10點,省紅十字會、衛計委、民政廳等相關部門工作人員和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四川大學華西基礎醫學與法醫學院的醫護人員、在校學生向紀念碑敬獻鮮花,默哀祭奠。
「不知道誰救了我,我想說謝謝」
受捐者陪著捐獻者家屬
來了。
湖南人周波今年35歲,重生的時間,要從2016年12月20日算起。那一天,一顆來自陌生人的腎臟重新在尿毒症患者周波的體內運轉起來。死亡的對面,是活下去。
山麒離開的時候只有5歲,腦瘤奪去了他幼小的生命,單親媽媽尹藝蓉帶著孩子求醫半年,無奈,沒能戰勝病魔。原本是去省紅十字會求助的尹藝蓉留住自己孩子的希望破滅後,將山麒的肝腎捐贈給了陌生人。
周波和尹藝蓉在湖南偶然相識,得知尹藝蓉是器官捐獻者家屬,周波決定,陪著尹藝蓉一同回川來看看山麒。因為器官受贈者與捐獻者身份信息互相保密的雙盲政策,周波無法得知到底是誰給了自己新的生命,但在獲得重生後,周波開始頻繁參加對器官捐贈者的紀念活動,「想對他們說聲謝謝。」周波說,車禍身亡的弟弟也是器官捐獻者,離世時只有30歲。
尹藝蓉和周波在山麒的名字下面,擺放了一大束特意準備的鮮花,拆開了一組陀螺玩具和奇趣蛋,慢慢地組裝好。許久,尹藝蓉親了親山麒的名字,對著兒子說,「媽媽走了,明年再來看你。」
儀式結束後,周波一個人蹲在刻有「人道、博愛、奉獻」幾個大字的紀念碑前,很久很久。
「看著一整面牆的名字,我突然理解了她」
難以面對亡妻捐角膜的他
來了。
雖然夫人曹陽的名字因為流程的原因,暫時還未能雕刻在紀念碑上,程福軍仍然堅持要到祭奠活動現場。2017年2月8日,患肺癌的曹陽在抗爭了2年後,在家中去世,享年67歲。
「捐遺體捐器官的話,她說了至少有20多年。」程福軍說,曹陽生前是鐵路系統的高級工程師、科技工作者,一直有閱讀大眾醫學雜誌的習慣,很早很早以前,曹陽就不止一次地在飯桌上提過,人如果死了,就是一把土,還要佔用大量的土地資源,不如把有用的器官捐了,把遺體捐給醫學院解剖學習,才更符合科學、人道。當時,程福軍總是打個哈哈就過了,「人活著,總不會想著死後的事。」
曹陽確診肺癌後,因為兩次感冒,原本控制得不錯的病情急轉直下,在醫生的建議下,曹陽回家休養。「醫生告訴我們做好準備,我讓孩子去打理下,但是一個月了都沒見到動靜,結果兒子說,媽媽早都安排好了,用不著那些。」曹陽去世前兩天,給她端水洗臉洗腳的程福軍這才第一次和妻子正式交流身後事,「我說她,我們都40年的夫妻了,為什麼這個決定還是只告訴了兒子。」程福軍知道,妻子是怕自己接受不了。
兩天後,曹陽在家去世,因摘取眼角膜的時間限制,兒子提醒程福軍,再不做最後決定(同意捐獻),也許會遺憾一輩子。腦袋一片空白的程福軍大哭一場,咬牙忍痛,同意完成妻子最後一個願望。「她完成了她的偉大,但是我們家屬要去克服和接受這種難受。」程福軍說。
移植手術完成後,眼庫醫生第一時間給程福軍打來電話,「(角膜)移植給了一個26歲的,一個62歲的。」程福軍站在紀念廣場上,喃喃念著,「你的心願完成了,你現在應該高興了。」
上個月,程福軍其實就來過一次味江陵園,「她的名字會刻在哪裡,環境怎麼樣?我要去看看。」程福軍的手機屏幕是夫人的照片,每天不知道要看上多少次。「她現在在天上,在我眼裡,她比神女峰還漂亮。」程福軍說。
看著一整面牆的名字,程福軍終於理解了妻子的決定。他說,這一整面牆,就是生命。
「以後每年都會一起來看孩子」
先後籤下捐獻文件的兩對父母
來了。
思宇和柯柯相隔一天,在四川大學華西第二醫院,因為意外窒息去世。女孩思宇1歲3個月,男孩柯柯1歲半。他們的父母,是在省紅十字會籤署器官捐獻相關文件時相識的,思宇媽媽加上了柯柯媽媽的微信,這一次,他們也是第一次相約一起來看看孩子。
「我們希望她長大了當個醫生,這個願望沒實現,(器官捐獻)就當她也參與到醫療事業了。」思宇爸爸告訴成都商報記者。儀式時,前來參與祭奠的人們都肅立在紀念碑前,思宇和柯柯的爸媽卻始終不願站到廣場前,而是躲在一邊,默默地流著眼淚。
儀式最後一項流程,是為器官捐獻者獻上鮮花表達哀思,思宇和柯柯爸爸媽媽這才上前,在孩子的名字下面放上鮮花,就在儀式結束後,大家準備下山,思宇媽媽突然重新衝回紀念碑前,摸著思宇的名字,難以抑制痛苦地蹲下大哭,思宇爸爸也沒能忍住眼淚,無聲地用雙手捂著臉。
思宇媽媽將一個繡著兔子的小紅書包,放在了紀念碑前,黑色冰涼的牆面前像是燃起了一把小小的火苗。
「以後每年都會和他們一起來看孩子。」思宇爸爸說。
同步播報
全省已完成捐獻493例
累計捐獻器官1374個
中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四川省管理中心負責人劉利介紹說,截至2018年3月23日,我省器官捐獻志願報名登記人數有6600餘名,完成捐獻493例(未包含眼角膜捐獻),累計捐獻器官1374個,發展勢態很好,但與巨大的醫學需求量相比仍顯不足。
2016年,都江堰市味江陵園建立的「捐獻者紀念廣場及人文教育基地」落成,這是四川省首個器官捐獻者紀念廣場。截至2018年2月28日,紀念碑上已經刻有290位器官捐獻者的名字。
3月27日,「四川省遺體和人體器官捐獻緬懷紀念園」舉行奠基儀式,未來將建立全省的紀念和緬懷場所。目前,四川省紅十字會已成立人體器官捐獻者困難家庭專項救助金,爭取到省財政專項資金300萬元支持;四川大學華西醫院注資千萬元,對人體器官捐獻者困難家庭進行救助;在四川省紅十字基金會建立「光明基金」對遺體和角膜捐獻者困難家庭進行救助和推動事業發展,以告慰那些平凡而偉大的捐獻者。同時,還制定了《四川省紅十字會人體器官捐獻救助資金使用管理辦法》。
成都商報記者 於遵素 攝影記者 張士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