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出臺新律法:每個成年人將自動成為器官捐贈者,你怎麼看?

2021-01-14 全球每日趣聞

英國出臺新律法:每個成年人將自動成為器官捐贈者,你怎麼看?

據《地鐵報》5月20日消息,英國新出臺的一項法律規定,英國的每一個未成年人都將自動成為器官捐贈者。

麥克斯

據了解,新的器官捐贈法與男孩麥克斯·詹森(Max Johnson)和女孩凱拉·鮑爾(Keira Ball)有關。2017年,年僅9歲的凱拉發生車禍去世後,在得到凱拉父親的同意後凱拉進行器官捐贈並成功挽救了四個人的生命,麥克斯是其中一個受益人。

凱拉和媽媽

事後,麥克斯和父母發起了一場支持「選擇退出」的運動,即英國每個成年人都將自動成為器官捐贈者,但每個人都有申請退出器官捐贈的權利,這意味著器官捐贈的最終選擇權在自己手裡,即使沒有選擇退出,捐贈者家屬也擁有最後的發言權,所以,在器官捐贈問題上,個人意願和家人意願同樣重要。

隨著新法規的出臺,英國家庭中關於器官捐贈的問題成為最重要的討論話題,表示:「希望這項法律的出現可以引起人們對器官捐贈的思考,為等待器官移植的患者帶去希望。」

英國衛生部部長馬特·漢考克(Matt Hancock)表示:「這是器官捐贈的新的裡程碑,這意味著每年將會有數百人的生活發生改變,我要向麥克斯和凱拉等人致敬。」

新的器官捐贈法以麥克斯和凱拉的名字命名,雖然自動成為捐贈者,但最終是否捐贈依然可以自己決定,但不少網友表示:「以前是我決定給不給,現在是給了我決定要不要要回來,名義上決定權在我手上,但終歸感覺不一樣。」對此,你怎麼看?

事實上,無論是在英國還是世界上的其他任何國家,等待合適器官的人都不在少數,法贊·阿萬(Faizan Awan)是英國數千等待進行移植手術的人之一,他說:「對於像我這樣的正在等待的人來說,新的律法是希望的標準,有極大的可能我會獲得新生。」

每年,因為沒能等到合適器官捐贈而不幸去世的患者大有人在,很顯然,新律法的出現為等待中的他們帶去了生的希望。人死後最終都會變成一抔黃土,器官捐贈卻能給其他的人活下去的機會,這樣以另一種形式活著的方式似乎更有價值,但並不是所有人都能有捐獻器官的勇氣。

圖片來源:《地鐵報》

註:除標註外,其他人為等待移植手術的患者

相關焦點

  • 法國出臺「預先默認同意」器官捐獻制度 你怎麼看?
    從2017年1月1日起,法國的器官捐獻新法正式生效。根據新規,除了選擇在官方渠道註冊為「主動退出」的人外,所有人都將默認成為器官捐獻者,不管家屬是否同意捐贈死者器官。該政策促進西班牙器官捐獻率逐年上升,成為全世界器官捐獻率最高的國家。然而,在實際的操作中,最終是否捐獻還要尊重家屬的意見。奧地利奧地利執行「硬性」捐獻原則,有關機構不必考慮死者家屬的意見。死者只要生前沒有留下書面材料反對捐獻器官,則被視為捐贈者。
  • 器官移植後 器官接受者對捐贈者的感應
    希瓦茲教授認為,人體所有主要器官都擁有某種「細胞記憶」功能,可隨器官將記憶轉移到他人身上。研究證實至少10%的人接受他人心、肺、肝、腎等主要器官移植後性情大變,「繼承」了捐贈者的性格、才能,甚至記憶。
  • 法國人可網上登記拒絕捐獻器官 除此之外都將被默認成捐獻者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經過修改的法國器官捐獻法從今年1月1日起開始生效,該法推定「所有死去的成年人都同意捐獻器官」。《巴黎人報》22日稱,除選擇在官方渠道的《拒絕名冊》上登記為「拒絕捐贈」的人外,所有人都將被默認成為器官捐獻者,醫生只需通知死者家屬要摘取什麼器官,以及摘除器官的用途,家屬的口頭反對將不再有效。
  • 為什麼器官捐贈者和受捐者,一輩子都不能見面?背後真相讓人寒心!
    隨著社會對於崇仰美德精神,越來越多的人加入獻愛心公益活動中,除了在醫院免費獻血外,還有一些人因為某種原因導致即將離世,最後只好將自己的器官捐贈出去幫助一些有缺陷的人恢復健康,過上正常人的生活。不過令人好奇的是,為什麼器官捐贈者和受捐者不能相見呢?今天我們一起來看下吧!
  • 把你賣了值多少錢?美國人體器官黑市交易價格曝光,看完驚呆…
    原標題:把你賣了值多少錢?美國人體器官黑市交易價格曝光,看完驚呆… 每次蘋果公司出了新的產品,總有人嚷嚷著:又要賣腎啦! 然而許多網友不免好奇,我們身上的器官究竟價值多少呢? 去年,美國Medical Tranion網站公布了一份美國黑市的人體器官交易價格圖,上天賜予每個人的「財富」,很可能超乎你的想像。
  • 處分遺體及器官:提倡無償允許有償
    2.意思表示自願真實,即捐贈者自己願意,不受其他的外在因素的影響。否則,不尊重當事人意願的器官移植是違反道德的,這樣的行為無異於對他人遺體的傷殘與侮辱。3.行為人行為能力適格以及標的合法。(1)行為人須具備行為能力,才能實施遺體及器官捐贈的意思表示。首先,要求主體已年滿十八周歲,是成年人。其次,精神正常,具備民事行為能力。(2)標的合法性。
  • 人體器官移植新條例有望明年出臺
    原標題:人體器官移植新條例有望明年出臺 本報訊(記者劉歡)今天,由國際器官移植協會、中國器官移植髮展基金會和北京朝陽醫院等單位主辦的2020器官移植科學論壇在京開幕。會上,中國人體器官捐獻與移植委員會主任委員黃潔夫表示,對於已經拿到器官移植資質的醫院,如果在兩年之內未能好好開展器官移植工作,要吊銷醫院執照,處分醫院院長。作為現代醫學的重大進步之一,器官移植工作在我國發展迅速。目前,我國的器官移植種類、移植能力、移植相關研究、移植質量和數量均居於世界的第一方陣。我國器官移植數量不斷增加,每年僅大器官移植數就近15000例。
  • 器官移植的「有償」之爭
    據西班牙官方數據,2017年,總人口不足5000萬的西班牙有2183人去世後成為器官捐贈者,西班牙百萬人口的年器官捐獻率達到46.9,創下新高;在這之前,西班牙的器官捐獻率已連續多年居世界首位。而據歐盟的統計,在全球的每百名人體器官捐獻者中至少有7名是西班牙人。
  • 全國人大代表支月英:亟待出臺《中華人民共和國遺體和人體器官捐獻...
    全國人大代表、奉新縣澡下鎮白洋教學點教師支月英同時也是紅十字志願者,她在今年的代表提案中說,2013年《江西省遺體捐獻條例》頒布施行,成為全國第一批出臺專門的地方性捐獻條例的省份,條例施行6年來,江西省對捐獻事業的社會知曉率、認同率、參與率明顯增強,自願無償捐獻人數呈幾何倍數增長,已由立法前每年全省遺體器官捐獻不足50例,猛增到2019年的249例,其中器官捐獻200例,共捐獻大器官585
  • 為什麼器官捐贈者和受捐者,一輩子都不能見面?背後真相讓人寒心
    ,可以選擇無償捐出自己的器官,來讓更多人有生的希望,本來是一件好事,為什麼就有捐獻器官者與被捐獻者不能見面的規定呢?如果不成功,那麼,受捐者的家屬很有可能會找到捐贈者及其家屬。再次請求幫助,這將打擾到他們的正常生活。為了預防這樣的現象,便有了這樣的規定。
  • 奔走於生死之間的器官捐獻協調員:每個人的故事,都值得訴說
    她是器官捐獻協調員,奔走於生死之間即使看多了生死,她常常也會忍不住流淚,因為——每個人的故事,都值得訴說46歲的何炯,似乎很難逃離「悲悲戚戚」的工作。「每個人的故事,都值得訴說。」何炯將這些故事裝在心裡。因為你能做這個工作躺在病床上的那些青年與中年,往往因為一場意外或一次突發疾病,讓他們基本符合臨床腦死亡的標準:比植物人更糟,沒有恢復的可能,不再有自主呼吸。
  • 新約全書逐節匯查-羅馬書07從律法的約束得釋放與肉體順從罪的律
    律法很自然地被猶太人視為對抗罪的堅壘,但在保羅看來,律法實際上卻是被罪利用來造成更多罪的工具。在律法束縛下,罪輕易地捆綁了人;律法不僅不能解決罪,倒使罪的問題比沒有律法時更為嚴重(5,8)。律法成為一個「舊世代」的「權勢」,它助紂為虐,使在基督以外的人受了轄制。
  • 加拿大是否應該補償器官捐獻者?
    在發達國家中,加拿大登記在冊的器官捐獻者數量僅處於中遊水平。9月份發表的一篇研究文章指出了一種可能的方法————採用經濟補償的方式鼓勵器官捐獻。可惜有證據表明這種措施效果並不好。加拿大在器官捐獻領域表現平平,雖不是最差的,但也無法和其他很多國家相比。目前,加拿大人們通過利他主義的精神成為活體器官的捐獻者,並且在捐獻時不求回報。
  • 他的肉體正被捐贈者的DNA「佔領」:骨髓移植後,你還是你嗎?
    骨髓,是重要的造血及免疫器官。圖 | 術後 4 個月,Chris Long 的血液中 100% 為捐贈者的 DNA(來源:A CASE STUDY OF A MALE STEM CELL)果然,與研究者們的預期一致,Chris Long 的血細胞 DNA 最先最快被取代。
  • 人們為何不願捐獻器官?
    這是學者、醫生以及器官捐獻活動者正努力破解的問題。在最近一期文獻綜述中,日內瓦大學的研究者分析了人們選擇不捐獻器官的幾種社會心理原因,這些人要麼活著時不註冊成為器官捐贈者,要麼選擇不捐獻自己親屬的器官。研究所列舉的對醫療領域不信任和對腦死亡缺乏理解是器官捐獻行為的主要障礙。例如,2002年澳大利亞的一項研究解釋了有關腦死亡的爭議。
  • 英國發明使用一氧化碳幫助器官移植的新方法
    新華網倫敦10月21日電(記者 葛秋芳)一氧化碳是一般意義上的毒氣,但微量使用卻對器官移植有好處。英國研究人員最近發明了一種新方法,可有效使用一氧化碳來幫助移植器官成活,同時避免一氧化碳中毒的風險。
  • 巴西:器官移植政府全額「埋單」
    在巴西,人們不管身份高低或貧富貴賤,如果病情需要器官移植,只要你進入電子登記排隊系統,總有機會得到上天的眷顧。令人稱道的是,人體器官捐贈一方分文不取,志願捐贈者的家屬也願意救死扶傷,做出無私奉獻。更令人羨慕的是,巴西接受器官移植的病人不需要支付手術費和其他醫療費,一切開支都由政府承擔。
  • 中國完善公民器官捐獻體系
    新華網北京3月11日電(記者李萌 李懷巖 王子辰)「2015年1月1日,中國全面停用死囚器官,公民自願捐獻成為器官移植供體的唯一來源。」3月11日,全國政協常委、中國人體器官捐獻與移植委員會主任黃潔夫在全國政協十二屆三次會議舉行的記者會上說,今年1月1日至3月3日,中國公民捐獻器官381例,近1000個器官,比2014年同期增加了1倍。
  • 只需十秒,你願成為器官捐獻志願者嗎
    正在進行登記的志願者  浙江在線10月18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鄭琪 通訊員 王家鈴 周素琴)拿出手機,只需要操作10秒鐘,就能成為器官捐獻志願者,你願意這麼做嗎?  我們和三個年輕人聊了聊  你為什麼成為器官捐獻志願者  ●津生,男,34歲,金融業  「社會和醫學的進步,都需要每個個體的努力和付出」  我以前在邵逸夫做過一個小手術,看到醫生在朋友圈轉這個消息,就立即登記了。之前有過這樣的想法,但不知道哪裡可以登記。
  • 專家:器官移植應有更詳盡操作規則
    可田新丙的病情等不起,於是蘇丹決定自己為其捐肝。  根據國務院批准頒發的《人體器官移植條例》(以下簡稱《條例》)規定:活體器官的接受人限於活體器官捐獻人的配偶、直系血親或者三代以內旁系血親,或者有證據證明與活體器官捐獻人存在因幫扶等形成親情關係的人員。蘇丹和田新丙已經離婚。蘇丹要想捐肝給田新丙,還缺少一個合法的身份。  蘇丹想到復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