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出臺新律法:每個成年人將自動成為器官捐贈者,你怎麼看?
據《地鐵報》5月20日消息,英國新出臺的一項法律規定,英國的每一個未成年人都將自動成為器官捐贈者。
據了解,新的器官捐贈法與男孩麥克斯·詹森(Max Johnson)和女孩凱拉·鮑爾(Keira Ball)有關。2017年,年僅9歲的凱拉發生車禍去世後,在得到凱拉父親的同意後凱拉進行器官捐贈並成功挽救了四個人的生命,麥克斯是其中一個受益人。
事後,麥克斯和父母發起了一場支持「選擇退出」的運動,即英國每個成年人都將自動成為器官捐贈者,但每個人都有申請退出器官捐贈的權利,這意味著器官捐贈的最終選擇權在自己手裡,即使沒有選擇退出,捐贈者家屬也擁有最後的發言權,所以,在器官捐贈問題上,個人意願和家人意願同樣重要。
隨著新法規的出臺,英國家庭中關於器官捐贈的問題成為最重要的討論話題,表示:「希望這項法律的出現可以引起人們對器官捐贈的思考,為等待器官移植的患者帶去希望。」
英國衛生部部長馬特·漢考克(Matt Hancock)表示:「這是器官捐贈的新的裡程碑,這意味著每年將會有數百人的生活發生改變,我要向麥克斯和凱拉等人致敬。」
新的器官捐贈法以麥克斯和凱拉的名字命名,雖然自動成為捐贈者,但最終是否捐贈依然可以自己決定,但不少網友表示:「以前是我決定給不給,現在是給了我決定要不要要回來,名義上決定權在我手上,但終歸感覺不一樣。」對此,你怎麼看?
事實上,無論是在英國還是世界上的其他任何國家,等待合適器官的人都不在少數,法贊·阿萬(Faizan Awan)是英國數千等待進行移植手術的人之一,他說:「對於像我這樣的正在等待的人來說,新的律法是希望的標準,有極大的可能我會獲得新生。」
每年,因為沒能等到合適器官捐贈而不幸去世的患者大有人在,很顯然,新律法的出現為等待中的他們帶去了生的希望。人死後最終都會變成一抔黃土,器官捐贈卻能給其他的人活下去的機會,這樣以另一種形式活著的方式似乎更有價值,但並不是所有人都能有捐獻器官的勇氣。
圖片來源:《地鐵報》
註:除標註外,其他人為等待移植手術的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