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6月17日新媒體專電 美媒稱,位於聖路易斯的華盛頓大學行星科學家的最新研究顯示,火星上的沙塵暴——就像導致「機遇」號火星探測器關閉的那次風暴一樣——推動了氯從表面到大氣的循環,可能有助於人們探索火星上是否存在生命。
據美國每日科學網站6月15日報導,此前的研究證實了火星上的氯濃度相對較高,並且認為火山活動和水文活動歷來都是推動氯循環的因素。最新實驗證明,沙塵暴產生的靜電放電可能在火星表面和大氣化學過程中發揮關鍵作用。鑑於火星表面的氯相對較多,研究人員著手探索目前火星上這種氯循環的形成過程:即激發出來的氯原子如何釋放到大氣中,然後在火星表面重新沉積並部分滲入地下。研究人員還研究了氯循環對於尋找火星生命跡象可能有什麼意義。
研究人員指出,了解表面化學是人們了解火星上可能存在何種生命的最佳機會。隨著尋找火星生命跡象的工作繼續推進,這一研究領域將進一步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