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門父子三詞客,千古文章四大家

2020-12-08 大道知行知行堂

「一門父子三詞客,千古文章四大家。」蘇洵蘇軾蘇轍,蘇門三父子,在唐宋八大家中佔據三個席位,美名歷代傳揚。而其中,又以蘇軾蘇東坡最令人稱道,人們對這位大文豪的仰慕,不僅僅是因為他的才藝,更是因為他穿越歲月而依舊熠熠生輝的人格魅力和優美情操。

蘇門三父子

「三蘇」是指蘇洵、蘇軾、蘇轍父子三人。「三蘇」並稱始見於宋代王闢之《澠水燕談錄》,該書卷四「才識條」說:「蘇氏文章擅天下,目其文曰『三蘇』,蓋洵為老蘇,軾為大蘇,轍為小蘇也。」

「三蘇」皆為北宋著名文學家、思想家、政治家。父子三人在文學上造詣極深,雖同出一源又各具特色,人稱「凝練老泉,豪放東坡,衝雅潁濱」,同登唐宋八大家之列。

蘇洵(1009-1066年),字明允,號老泉。青少年時喜好遊歷名山大川,二十七歲始發憤讀書,精研「六經」百家之書,稽考古今成敗之理。嘉祐初年,受成都太守張方平、雅州太守雷簡夫舉薦,攜二子蘇軾、蘇轍進京,拜見翰林學士歐陽修,並上《權書》《衡論》《機策》等文章二十二篇。文章一出,轟動京師,天下學者競相仿效。後經舉薦,破格錄用為秘書省試校書郎、霸州文安縣主簿,與陳州項城令姚闢等同修《太常因革禮》一百卷。書成即卒,享年五十八歲,加封為光祿寺丞,贈太子太師,世稱「文公」。

蘇軾(1037-1101年),蘇洵長子,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嘉祐二年(1057年)進士及第,官至翰林學士、龍圖閣學士、端明殿侍讀學士,兵部和禮部尚書。先後出任鳳翔、密州、徐州、湖州、登州、杭州、潁州、揚州、定州等地方官,政績卓著。晚年被貶惠州、儋州,病逝於常州。後追贈太師,諡號「文忠」。

蘇軾是我國歷史上罕見的天才全能作家。其散文標誌著北宋古文運動的最高成就;詩稱「蘇詩」,代表著宋詩的最高水平;詞稱「蘇詞」,開創了豪放詞風;他創造了新一代文賦,開明清小品文先河;他創立了「尚意」書風,史稱「蘇字」,為「宋四家」之一;他是中國「文人畫」的倡導者,其繪畫理論影響著一代又一代的藝術家;他在農業、水利、醫藥、軍事、音樂、烹飪、養生等領域亦著述甚豐,創造極廣。蘇軾的影響早已跨越時空,跨越地域,成為中國文人的傑出代表。

蘇轍(1039-1112年),蘇洵次子,字子由,一字同叔,晚號潁濱遺老。在父兄的薰陶和影響下,自幼博覽群書,抱負宏偉。十九歲時與兄蘇軾同榜進士及第。先後任制置三司條例司檢詳文字、陳州學官、齊州掌書記、南京籤判。後因故貶筠州鹽酒稅。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年),蘇轍以績溪令被召回朝廷,七年之中八次升遷,擢升為門下侍郎,一展政治抱負。後再次貶謫筠州,遠謫嶺南。遇赦北歸後,從此寓居潁昌(今河南許昌),閉門謝客,潛心著述。北宋政和二年(1112年)病逝,終年七十四歲,南宋時追諡「文定」。

三蘇家風家訓

「三傑一門,前無古後無今,器識文章,浩如江河行大地」,三蘇之所以為歷代傳揚,與其醇厚家風有很大的關聯。蘇氏一門家風篤厚,蘇洵蘇軾蘇轍三人皆留下大量與家風家教相關的文字與詩詞。

蘇洵撰有《蘇氏族譜》一卷,包括《譜例》《蘇氏族譜》《族譜後錄上篇》《族譜後錄下篇》《大宗普法》《蘇氏族譜亭記》等六篇,概述了蘇氏家族的起源發展,記述了蘇氏先祖的嘉言善行,教育後代不忘祖宗先人,孝悌忠信、和睦友愛,繼承和發揚先輩優良傳統。此外,蘇洵另有一篇《名二子說》,解釋了為兩個兒子命名的緣由,寄託了對兒子的希望和告誡。

蘇軾也非常重視總結家族優良家風,教育子侄。他的《記先夫人不發宿藏》《記先夫人不殘鳥雀》等講述了母親程夫人的教子事跡,弘揚仁厚、不貪財的道德理念。他對於弟弟和侄子侄孫的教育,多為詩文書信形式。

蘇軾和蘇轍感情很深,認為弟弟「豈獨為吾弟,要是賢友生」,蘇轍則說哥哥「撫我則兄,誨我則師」,幾十年間,兄弟二人相互勉勵,詩文詞往來,從未間斷,留下《初別子由》《送子由使契丹》《和子由澠池懷舊》《獄中寄子由》等不少感人篇章。他還教導子孫後人要多讀史書,寫文章不能一味追求辭藻的華美,「期於適用乃佳」。做人方面,他教導後人要保持寧折不彎、豪放剛直的風骨。在給侄孫元老的信中,他說自己雖被貶到海南,過著「苦行僧」般的生活,但「胸中亦超然自得,不改其度」。

另外,蘇轍之孫蘇籀(zhòu)曾撰錄蘇轍語錄一卷《欒城遺言》,「以示子孫」,也是蘇氏家風家訓的重要呈現。

「三蘇」家風家訓精選

孝慈仁愛

原文:少而孤則老者之,貧而無歸則富者收之。而不然者,族人之所共讓也。——摘自蘇洵《蘇氏族譜亭記》

注釋:字,作動詞義,撫育,養育;誚,責備,譴責。

譯文:如果有年紀幼小的孤兒,那就由族中成年人來撫育;如果有貧窮而無家可歸的人,那就由族中富有的人來收養。要是有不這樣做的人,那麼全體族人都要來譴責他。

原文:事父母極於孝,與兄弟篤於愛,與朋友篤於信……薄於為己而厚於為人。——摘自蘇洵《族譜後錄下篇》

譯文:侍奉父母要盡到最好的孝心,兄弟之間要互助關愛,與朋友相處要坦誠守信……對自己要嚴格要求,而對別人要寬宏大量。

三蘇祠·晚香堂

讀書正業

原文:侄孫近來為學何如?想不免趨時。然亦須多讀史,務令文字華實相副,期於適用乃佳。勿令得一第後,所學便為棄物也。海外亦粗有書籍,六郎亦不廢學,雖不解對義,然作文極峻壯,有家法。二郎、五郎見說亦長進,曾見他文字否?侄孫宜熟看前、後《漢史》及韓、柳文。有便,寄近文一兩首來,慰海外老人意也。——蘇軾《與侄孫元老四首之三》

注釋:六郎,蘇軾幼子蘇過;對義,科舉考試科目之一,從儒家經籍中摘句為題,考生根據經義解題作文;二郎、五郎,分別為蘇軾長子蘇邁、次子蘇迨。

譯文:侄孫你近來學習怎麼樣?恐怕也避免不了趕潮流。即使這樣也必須多讀史書,務必使所作文章的文採和實際內容相一致、相符合,能有實用價值才算好文章。不要一旦得到科名以後,便認為平日所學的東西就再也沒有用了。我在儋州(今海南)也略有一些書籍,六郎蘇過在我身邊,他沒有放棄學習,雖然還不太會寫科舉考試中解讀經義的文章,但所作文章語氣高昂雄壯,有家傳的法度。二郎蘇邁、五郎蘇迨均沒有在我身邊,聽說在做學問方面也都有長進。你曾見過他們所寫的文章沒有?你要熟讀《漢書》《後漢書》和韓愈、柳宗元的文章。如果方便的話,寄你最近所作文章一兩篇來,以安慰我這個遠居海外的老人。

修身立德

原文:輪輻蓋軫,皆有職乎車,而獨若無所為者。雖然,去軾則吾未見其為完車也。軾乎,吾懼汝之不外飾也。天下之車,莫不由,而言車之功者,轍不與焉。雖然,車僕馬斃,而患亦不及轍。是轍者,善處乎禍福之間也。轍乎,吾知免矣。——蘇洵《名二子說》

注釋:軾,設在車箱前面供人憑倚的橫木;轍,車輪壓的痕跡,車輪印。

譯文:車輪、車輻條、車頂蓋、車廂四周橫木,對於車子都各有所用,唯獨車前可憑扶的橫木,卻好像沒有用處。儘管這樣,如果去掉橫木,那麼我看不出那是一輛完整的車子了。軾兒啊,我擔心的是你不會隱藏自己的鋒芒。天下的車沒有不順著車輪印走的,但談到車的功勞,車輪印卻從來都不參與其中。雖然這樣,車毀馬亡時,卻也不會責難到車輪印上。這車輪印,是能夠很好地處在禍福之間的。轍兒啊,我知道你是能讓我放心的。

非義不取

原文:功廢於貪,行成於廉。——摘自蘇軾《六事廉為本賦》

譯文:功業毀廢於貪婪,德行養成於廉潔。

原文:苟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摘自蘇軾《前赤壁賦》

譯文:倘若本不是我應當擁有的東西,即使是一絲一毫也不去求取。

積極上進

原文:以此進道常若渴,以此求進常若驚,以此治財常思予,以此書獄常思生。——蘇軾《硯銘訓》

注釋:《硯銘訓》,蘇軾在送別長子蘇邁去做縣尉時,曾贈予兒子一方硯臺,並在硯臺上刻了四句銘文。

譯文:用這方硯臺學習聖賢之道,應當經常是如饑似渴的;用它追求上進,應當經常有所驚醒;用它書寫治理財政的規章,應當經常考慮多給予民眾利益;用它書寫獄文,應當經常想到多給予犯人悔過自新的機會。

豁達樂觀

原文:侄孫元老秀才:久不聞問,不識即日體中佳否?蜀中骨肉,想不住得安訊。老人住海外如昨,但近來多病瘦瘁,不復如往日,不知餘年復得相見否?循、惠不得書久矣。旅況牢落,不言可知。又海南連歲不熟,飲食百物艱難,又泉、廣海舶絕不至,藥物、醬酢等皆無,厄窮至此,委命而已。老人與過子相對,如兩苦行僧爾。然胸中亦超然自得,不改其度,知之,免憂。——摘自蘇軾《與侄孫元老四首之二》

譯文:侄孫元老秀才:很久沒有通音訊了,不知最近身體可好?四川的家人,都得不到他們安好的消息。我住在海南島,情況一如往昔,只是近來生病,瘦了一些,不如往日那樣健壯了,不知道這剩下的歲月還能不能與你再見面。循州和惠州也很久沒通音訊了。貶謫在外的悽涼孤寂,我不說你也明白。加上海南島連年荒災,吃飯生活等事很是艱難,泉州和廣州的商船也很久沒來了,因此連藥品、鹹菜、魚醬等物都缺乏了,窮困到這種地步,只有聽天由命了。我和兒子蘇過相伴過日,好像兩個苦行僧。不過心中依然超脫自得,沒有改變心意,你知道了這些,也不必替我們擔憂。

古人說,積善之家,必有餘慶。蘇氏家風家傳,超越了一宗一脈的意義,已經載入中國人的口碑。抑揚頓挫的吟誦,大量的聖賢遺蹟,至今仍然鮮活的傳說,深深地融入了中華文化,傳揚著歷代傳承的中華精神。

相關焦點

  • 2021安徽醫療衛生招聘考試公共基礎知識:千古文章四大家
    2021安徽醫療衛生招聘考試公共基礎知識:千古文章四大家 清代張鵬翮撰蘇姓宗祠用聯:「一門父子三詞客,千古文章四大家。」上聯一門父子三詞客指蘇軾一家眉山三蘇祠,三蘇即蘇洵、蘇軾、蘇轍。下聯千古文章四大家是指:唐代的韓愈、柳宗元和北宋歐陽修、蘇軾。
  • 一家三父子,都是大文豪,都知道說的蘇軾家,但誰知道他們葬在哪
    無數的千古絕句,萬古流芳,嚴寒中讓我們觸摸北宋大文學家蘇軾三父子的悽美人生,穿越文化時空……三蘇園,位於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城西27公裡處的小峨嵋山東麓茨芭鄉蘇墳村東南隅。背嵩陽,面汝水,山川秀麗,風景宜人。這裡葬有一門三傑之稱的「唐宋八大家」中的蘇洵、蘇軾、蘇轍三位歷史名人。
  • 未解千古之謎:中國歷史上消失的三個人,至今仍是謎團!
    建文皇帝聽了,急忙命令這位老太監帶上一個秘密箱子,上面寫著三套、三個道的派遣、剃刀、三個道的派遣,分別是智者、應、應、應三個名字。應門指幹問題朱陽,應賢可以分別指幹問題的心腹、近身、楊應能、葉熙賢。箱子裡還有一封信,寫著:「應門從鬼門關出來,其餘的在物管區走著,黃昏將在上帝樂觀的西方。」
  • 一家三代十幾口,不是博士就是碩士,好的家風才是最大的炫富!
    來自陝西西安的張女士,在網上分享了家庭裡一家三代十幾口人的學歷,一家人齊齊整整,都是高材生,不是博士就是碩士,最普通的就是大學本科了,其中還有很多家庭成員,是在各自領域非常著名的教授。
  • 老爺對聯顯擺:父進士子進士,父子皆進士,被唐伯虎改幾筆氣吐血
    老爺對聯顯擺:父進士子進士,父子皆進士。被唐伯虎改幾筆氣吐血文|眾享歷史相信大家對唐伯虎一定不陌生了,在銀幕上好多翻拍唐伯虎的作品。其中影響最深刻的,當屬周星馳版的唐伯虎了吧。並且,唐伯虎作為江南四大才子,當然是有很多迷妹的。唐伯虎在歷史是確有此人,是明朝時期著名的書法家和畫家。本名唐寅,家住桃花庵之中。今天就給大家講述一下和唐伯虎相關的傳奇故事。民間相傳,有一年春天,唐伯虎和三五知己相約去江南一小鎮遊山玩水,他們覺得這裡風景別致民風淳樸,因此決定在此地停留幾日。
  • 「翩若驚鴻,宛若遊龍」,《洛神賦》背後曹家父子三人的愛恨情仇
    曹丕率先帶兵趕到袁熙府邸,喝退其他士兵,把甄宓直接帶走,攬入自己懷中,並直接向父親表示要迎娶甄宓(當時甄宓也就剛喪夫,且是死於曹家父子之手),曹操聽罷,不好與自己兒子相爭啊,只能違心地同意了,也就送個順水人情吧。而甄宓再一次沒有選擇地被迫成婚,且嫁給的還是殺夫仇人。
  • 史學四大家之一錢穆先生及其一門六院士的無錫鴻聲錢氏家族
    這5位院士加上與陳寅恪、陳垣、呂思勉並稱」史學四大家「的國學大師錢穆,六人被稱為」無錫鴻聲錢氏六院士「。錢穆是錢易的父親,是」中國近代力學之父「錢偉長的叔叔,他雖然不是兩院院士,但是在定居臺灣後,於1968年榮膺中央研究院院士。另外兩位院士錢臨照、錢令希是親兄弟。
  • 從文字學角度來說,李斯是否配得上千古一相的稱號?
    網上看到貶低李斯的人不乏其輩,有的人說李斯是小人,有的人說李斯是偽君子,有的則說李斯是秦朝滅亡的導火索,有的則認為秦成也李斯敗也李斯,而我則一直認為:儘管李斯有諸多的可恥行為,但是李斯毫無疑問是千古一相。下面我就從文字學的角度來談談我的看法。 文字是檢驗民族或文明存在的試金石,儘管我們揚言中國擁有上下五千年的歷史。
  • 「四大家魚」是哪四大,為什麼沒有鯉魚?
    非常榮幸大家能夠閱讀我的文章,希望您閱讀愉快,您的閱讀能讓小編創作更有動力,小編以後會源源不斷的創作更多更精彩的文章奉獻給大家!小編會不斷去推陳出新,爭取每天更新最優質最有趣的內容,不會濫竽充數,並且做到持續為大家帶來非常好的文章。每年漁民大豐收的時候,為了方便撈魚,漁民們會把魚塘的水全部抽乾。然後魚販子就把這些魚拿到集市上去賣。
  • 三山與三門
    伴隨著三山的光榮落幕,「三門」悄然洞開。    2002年,為了新政航電工程建設的需要,毗鄰新政鎮的兩個南部縣鄉鎮被劃入儀隴,這就是度門和柴井。    2003年7月,國務院正式批准將儀隴縣人民政府駐地由金城鎮搬遷至新政鎮。幾乎是在同時,金城鎮原通往新政鎮的新(政)馬(鞍)公路復興段投入改造。
  • 世界四大地獄之門,撒哈拉之眼最神秘,崑崙山地獄之門最恐怖!
    世界四大地獄之門, 撒哈拉之眼最神秘,崑崙山地獄之門最恐怖! 在地球中存在著很多未解之謎,而地獄之門就是其中一個。在世界上是又著多個地獄之門的存在,你又知道哪幾個呢?據說這幾個地方是真的連通著地獄,下面就和世界奇聞網小編一起來看看世界上所出現的地獄之門的地方,以及其相關介紹。
  • 一門三院士!領域佳話
    一門三院士(左一丁穎院士、中間盧永根院士、右一劉耀光院士)「一門三院士,九子皆才俊」 通常是指梁啓超的九個子女(五男四女),各個事業有成,創造了的家教傳奇如在醫學科學界,曾經獲得2010年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的王振義院士先後培養出陳竺院士(人大副委員長,原衛生部長)、陳賽娟院士(科協副主席)、陳國強院士(交大醫學院院長),「一門四院士」被傳為佳話。在上海血研所,師徒接力攻克白血病,讓中國聲音傳向了世界。
  • 華林胡氏:一門三刺史,四代五尚書
    胡藩到魏晉南北朝時,胡姓已與羅、鄧、熊姓並稱為豫章郡四大姓。  《晉書》記載,範寧出任豫章郡太守時,設庠序(學校的雅稱,殷朝叫序,周朝叫庠),選取郡內四大姓的子弟充當學生。《梁書》記載,張綰在任豫章郡內史時,在郡學講授《禮記》,郡內四大姓子弟有數百人去聽課。  由此可見,當時江西的胡姓已非常壯大了。
  • 最強大腦學霸父子「開課」,入駐清北網校直播數獨專項課
    十月中下旬,國內領先的中小學學生在線教育品牌——清北網校開展全新《大師課》活動,特別邀請了《最強大腦7》節目中的學霸父子黃中華和黃明睿,為清北網校打造益智數獨專項課,「傳授」數獨攻略。從10月14日開始,這門數學思維課程陸續在清北網校上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