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拿它們的痛苦取樂!今天,一起發條微博,保護野生動物

2020-07-31 光明網

【別拿它們的痛苦取樂!今天,一起發條微博,保護野生動物】你知道嗎?由於棲息地喪失、非法盜獵等因素,全球野生虎僅剩約4000隻,我國野生東北虎僅存約30隻。有很多動物,從小被迫完成種種違背天性的動作,上高臺、走平衡木、鑽火圈…稍有不從就遭抽打,淪為取悅人類的玩具。拒絕動物表演,支持請轉!

別拿它們的痛苦取樂!今天,一起發條微博,保護野生動物別拿它們的痛苦取樂!今天,一起發條微博,保護野生動物別拿它們的痛苦取樂!今天,一起發條微博,保護野生動物別拿它們的痛苦取樂!今天,一起發條微博,保護野生動物別拿它們的痛苦取樂!今天,一起發條微博,保護野生動物別拿它們的痛苦取樂!今天,一起發條微博,保護野生動物別拿它們的痛苦取樂!今天,一起發條微博,保護野生動物別拿它們的痛苦取樂!今天,一起發條微博,保護野生動物別拿它們的痛苦取樂!今天,一起發條微博,保護野生動物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相關焦點

  • 世界動物日:保護野生動物,刻不容緩
    今天是世界動物日當前全球物種滅絕速度不斷加快世界自然基金會9月發布報告自1970至2016年間全球脊椎動物種群數量平均減少68%土地用途變化、野生動物貿易等都是加劇因素保護野生動物,已刻不容緩沒有買賣,就沒有殺害別讓人類的存在成為它們的災難!
  • 2020野生東北虎有多少只?我國野生東北虎僅存約30隻
    別拿它們的痛苦取樂!保護野生動物,拒絕動物表演  你知道嗎?由於棲息地喪失、非法盜獵等因素,全球野生虎僅剩約4000隻,我國野生東北虎僅存約30隻。有很多動物,從小被迫完成種種違背天性的動作,上高臺、走平衡木、鑽火圈…稍有不從就遭抽打,淪為取悅人類的玩具。  過去100年,全世界野生虎的數量從10萬隻銳減到如今的4000隻。或許你會說,動物園裡還有很多,比如美國就有超5000隻圈養的老虎。
  • 中青報:對動物最好的保護,別打擾它們
    原標題:對動物最好的保護:別打擾它們   湖南衛視近來推出一檔動物與明星互動節目《奇妙的朋友》,有動物保護主義者認為該節目其實在傷害猩猩等動物,雙方的爭論已經鬧到國際上。她用30多年的時間待在非洲叢林裡觀察和研究黑猩猩,為人們更多地了解和保護黑猩猩提供了寶貴的知識和寬闊的視野。古道爾的經驗和原則當然也適合於《奇妙的朋友》節目,因為該節目主要是在廣州番禺長隆野生動物園和珠海長隆海洋館拍攝的。冠以「野生「二字就意味著是要尊重動物的野性、自由和習性。
  • 我們為何要反對動物表演?為何不要去看野生動物馬戲?
    別讓野生動物進入馬戲團按照保護對象的不同,動物保護主義者分成若干類。有的致力於保護野生動物,這是野生動物保護主義者;有的致力於提升人類飼養動物的福利,這是動物福利主義者。我是第一類,我對動物表演的看法是從野生動物保護出發。
  • 野生動物保護要關注基石物種,它們連被吃掉都很有意義
    媒體邀請我們對於一些議題進行解讀,我們注意到,總理報告措辭中,沒有進一步把野生動物區分為國家一二級保護動物、「三有」動物和非保護動物,沒有沿用有價值和沒價值的資源判斷,也沒有割裂水生動物和陸生動物。我們希望,這意味著野生動物全面保護的開始。
  • 野生動物電影紀錄片製作者:保護野生動物 就是保護人類
    央廣網北京5月23日消息(記者馮會玲)5月22日是世界野生動物保護日,5月23日播出的《楊瀾訪談錄》特別專訪了野生動物的電影紀錄片的製作者,德瑞克·朱伯特和貝弗利·朱伯特夫婦。他們已經在波札那的野生環境中定居長達30年的時間,前後一共拍攝了25部野生動物的紀錄片,獲得8次艾美獎。他們用自己傳奇般的經歷告訴我們:保護野生動物,就是保護人類自己。
  • 依法保護野生動物,別讓它們只存在於影像中
    對更好保護珍貴、瀕危野生動物 有怎樣的意義? 根據野生動物保護法,國家對野生動物實行分類分級保護,對珍貴、瀕危的野生動物實行重點保護。國家重點保護的野生動物分為一級保護野生動物和二級保護野生動物。
  • 野生動物是人類朋友,人類要保護野生動物
    第一:《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規定珍貴、瀕危的陸生、水生野生動物和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受國家法律保護,所以濫食野生動物是違法行為。保護野生動物 來自網絡 第二:保護野生動物就是保護人類自己。由於環境的惡化,人類的亂捕濫獵,各種野生動物的生存正在面臨著各種各樣的威脅。
  • 它們都需要保護——紀念幣上的珍稀野生動物(一)
    為了拯救和保護我國的珍稀野生動物,宣傳野生動物對人類、對自然界生態平衡的重要意義,中國人民銀行發行以我國重點保護的珍稀野生動物為內容,發行了中國珍稀野生動物紀念幣。該系列紀念幣共十種,面值均為5元,規格都是直徑32毫米、重量為13.5克,發行量都是600萬枚,下面就讓我們一起去看看紀念幣上的珍稀野生動物吧。
  • 活動回顧|「2020·愛綠一起」 野生動物保護志願者宣傳活動
    活動回顧「2020·愛綠一起」野生動物保護志願者宣傳活動為宣傳保護野生動物,拯救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維護生物多樣性和生態平衡,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大運河森林公園8月22日下午舉辦了一場保護野生動物守護生態文明志願者宣傳活動。
  • 胡藝:保護動物福利也是人類的自我救贖
    他們只能在這一個狹小的空間內進食、飲水、睡眠、排洩,別無選擇。(12月8日《華西都市報》)  儘管我國早就制定了《野生動物保護法》,但是該法主要針對保護、拯救珍貴、瀕危野生動物制定,並不具有普適性,對保護動物基本福利的條款語焉不詳。前幾年有消息說國家擬出臺《動物保護法》,保護動物基本福利。該法擬規定,強迫獅子、老虎跳火堆、鑽火圈,不僅要罰款,還要追究刑事責任。
  • 李宇翔:在三門峽保護野生動物的行動者
    ,國家書畫網三門峽主編,書畫頻道主編,中國藝術之夢網三門峽站長,2016美國集郵團將書法做成郵冊在美國發行,中國綠髮會曾在新浪官方微博上發表在天鵝湖保護野生天鵝的事跡。見到李宇翔的時候,他才從天鵝湖溼地巡護回來,「保護野生動物,得先認識野生動物。」野生動物像人一樣,有自己的家庭,家族,生活習俗和喜怒哀樂,認識了,了解了,才能更好地有針對性地保護它們。
  • 它們都需要保護——紀念幣上的珍稀野生動物(二)
    我國擁有種類繁多的野生動植物,但它們的數量在不斷銳減,為了拯救和保護我國的珍稀野生動物,中國人民銀行發行以我國重點保護的珍稀野生動物為內容原型,設計發行了中國珍稀野生動物紀念幣,下面讓我們走進第二批珍稀野生動物紀念幣。
  • 保護穿山甲等野生動物 公益組織在行動
    ,北京愛它動物保護公益基金會(以下簡稱它基金)發起了「一起攢錢,讓更多的媽媽拒絕穿山甲製品」活動。 同時,自然之友還提出,法律中應該明確野生動物保護法是為保護野生動物及其棲息地,維護生物多樣性和生態平衡而制定,建議去除修訂草案中的各項利用野生動物條款,增加對獵殺、購買、消費、食用野生動物的罰則。 「在物種及棲息地保護方面,公益組織可以通過法律手段直接進行保護。
  • 動物權利運動發源國是如何管理野生動物的?為什麼它們在我國可以興風作浪?
    Damon:昨日,我對**動物保護協會援引世界**保護協會自己發布的《無聲的痛苦——全球球蟒貿易的動物福利影響》「研究報告」進行了分析試想一下,它們的切入點為何不是當今人人皆承認的貓狗,而是懂行之人熟悉的球蟒,外行之人眼裡恐怖的蛇?今天這篇文章就為大家深入剖析一下,在這些高大上組織的發源國,在那些產業較為成熟的歐美國家,它們是怎麼對待動物保護和動物保護組織的,同時也解釋一下這些組織能在我國掀起風浪的箇中緣由。
  • 鍾俊凱:保護野生動物
    是讓科技去撕裂土地,還是讓馬蹄去踐踏豐收,又或是讓垃圾埋沒地球,或是殘忍地捕殺動物,把動物擺上貪婪者的餐桌?人類還無節制地侵佔植物王國的領地,坐視一個個物種的滅絕:1681年,僅存於印度模里西斯島的渡渡鳥滅絕;1800年,紐西蘭的恐鳥滅絕;1844年,生活在大西洋的各個島嶼上的大海雀滅絕;1941年,生活在阿拉伯半島的阿拉伯鳥滅絕……還有許多動物,正在慢慢消失。
  • 西藏野生動物被人殘忍獵殺、割肉,它們犯了什麼錯?
    讓我們追溯到2014年的一起「獵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藏野驢案」,當時激起了全國網民的一致憤怒。 圖據微博,如侵刪 照片中,一名身穿牛仔褲、黑色T恤、戴著墨鏡的男子站在草原上,滿手是血,殘忍地用刀從痛苦的藏野驢身上割肉。
  • 保護野生動物,維持生態平衡
    由於棲息地的喪失、人類持續不斷的偷獵,全球野生虎僅剩約4000隻,而我國野生東北虎也僅僅存約30隻。在過去的100年裡,全世界野生虎的數量從10萬隻銳減到如今的4000隻。你知道嗎,有很多動物從小就要被迫訓練高難度動作,高臺跳躍、鑽火圈等表演,完成不了就遭抽打,淪為了取悅人類的玩具。多少動物為此付出生命,它們得不到自由,過著本不屬於它們的生活。
  • 【國際珍稀動物保護日】線上直播雲講堂 爭當保護野生動物志願者
    珍稀動物(rare animal)是在自然界較為稀有和珍貴的動物。國際上各個國家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珍稀動物滅絕的問題。為此,國際上將每年的4月8日定為國際珍稀動物保護日。近些年來,由於環境汙染、人類過度捕獵、棲息地減少等原因,不少動物一度瀕臨滅絕。今天是國際珍稀動物保護日,請一起守護這些美麗的生靈,留住它們。
  • 什麼是遷徙物種,為什麼要保護它們?《保護野生動物遷徙物種公約...
    關注中國綠髮會,訂閱綠色未來「遷徙物種」是指野生動物任何物種或其次級分類的全部種群或該種群在地理上彼此獨立的任何部分,它們中相當大的部分周期性地可預見地穿越一個或多個國家管轄的邊界。遷徙物種的保護往往需要各國合作,因此聯合國建立了《保護野生動物遷徙物種公約》(Convention on Migratory Species,簡稱CMS公約)。《保護野生動物遷徙物種公約》於1979年6月23日籤訂於德國波恩,故又名波恩公約(Bonn Convention)、養護野生動物移棲物種公約、保護遷徙野生動物物種公約。其目標在於保護陸地、海洋和空中的遷徙物種的活動空間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