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藝:保護動物福利也是人類的自我救贖

2021-01-08 齊魯時評

  文|胡 藝

  一位PETA(善待動物組織)調查員走訪了10家馬戲團和訓練機構,記錄下了駭人的情況和動物承受的痛苦。猴子除了被迫表演,大部分的時間都是被單獨囚禁在移動拖車和生鏽、骯髒不堪的籠子裡,甚至腳下都踩不到堅實的平面。他們被迫坐在籠中的鐵條上保持平衡,幾乎無處活動。他們被戴上拴有鐵鏈的脖圈,鐵鏈另一端固定在鐵籠上。他們只能在這一個狹小的空間內進食、飲水、睡眠、排洩,別無選擇。(12月8日《華西都市報》)

  儘管我國早就制定了《野生動物保護法》,但是該法主要針對保護、拯救珍貴、瀕危野生動物制定,並不具有普適性,對保護動物基本福利的條款語焉不詳。前幾年有消息說國家擬出臺《動物保護法》,保護動物基本福利。該法擬規定,強迫獅子、老虎跳火堆、鑽火圈,不僅要罰款,還要追究刑事責任。我曾期待,《動物保護法》早日出臺為人與動物和諧相處提供法律保障。但遺憾的是,《動物保護法》出了徵求意見稿以後,再也沒有下文。動物園、馬戲團和訓練機構虐待動物,強迫動物超負荷表演的情況屢屢出現。

  針對馬戲團和訓練機構虐待性動物表演的情況,動物保護公益組織建議善待動物,保護動物權利與人類安全,無疑是必要的。動物權利雖不能與人平起平坐,但是它們也有不受惡意傷害的基本生存權利。這就是通常所說的動物福利。據專家介紹:所謂動物福利就是讓動物在康樂狀態下生存,給動物提供相應的外部條件。包括無疾病,無行為異常,無心理緊張壓抑和痛苦等。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歐盟及美國、澳大利亞、加拿大等國先後都立法保護動物福利,WTO的規則中也寫入了動物福利條款。

  但是,在現實生活中,無視動物基本權利,強迫動物表演的例子比比皆是。小狗每天要跳繩400次,小黑熊每天要在雙槓上玩40個動作,海獅每天也要頂數十次皮球。超負荷表演,讓部分動物顯露疲態,有的甚至開始罷工,這不過是某個黃金周裡某動物園虐待動物的一個縮影。

  有的經營者為了多掙錢,滿足遊客感受人虎合影的刺激,肆意毆打猛獸,甚至敲掉老虎的牙齒。表面上看,遊客與經營者之間是「周瑜打黃蓋」,但是利用猛獸賺錢不能無視猛獸與人零距離接觸的安全風險,隨意侵犯動物的生存權利。

  不少動物特別是猛獸的本性就是吃肉,它們之所以沒有傷人,是因為被人圈養,擁有充足的食物保證。正是人類與它們和諧相處,它們才暫時收斂了獸性。如果人類一定要打破這種平衡,強迫它們超負荷表演,與人零距離接觸,動物的忍耐也會達到極限,除了「罷工」以外,它們還會「正當防衛」,「老虎不發威,當它是病貓」?

  儘管國家林業局曾幾次發文要求停止利用動物從事有悖人類情感的表演,停止動物危險表演行為。動物保護公益組織建議關閉動物表演館。但是,《刑法》、《野生動物保護法》,對如何懲治故意傷害、虐待動物的行為並沒有具體約束條款,《動物保護法》呼之不出,執法部門有時也束手無策。

  因此,完善動物保護立法,讓動物福利與國際接軌,十分必要。而且法律的效力來自於強大的執行力。不管是法律還是制度,都應該得到認真執行。從而化解執法部門束手無策的尷尬。而且,我更期待保護動物成為社會的共識。人類不傷害動物基本權利,既是對動物的尊重,也是對人類的自我救贖。

  建行特約齊魯時評,歡迎投稿!

  投稿郵箱:

qilushiping@iqilu.com

網上投稿

;請關注

齊魯時評官方微博

相關焦點

  • 周尊國:動物福利不僅是動物的福利,也是人類的福利!
    動物福利包含哪些內容?與人的福利一樣麼?如何理解動物福利的內涵與進程?6月13日晚8點,世界動物福利協會中國首席代表周尊國老師,在輔音雲講堂傾情分享。周尊國老師從2005年底開始接觸動物福利,並很快參與到推動其在中國發展的過程中,成功地建立起中國動物福利國際合作委員會和世界農場動物福利協會之間的聯繫,在中國推出了福利養殖金獎項目,通過和養殖行業、政府部門和研究機構之間的合作關係,共同提升中國乃至世界的農場動物福利水平。
  • 2016年國家公務員考試申論時評:尊重動物權利 實現人類救贖
    【導讀】華圖國家公務員考試網同步人民網發布:2016年國家公務員考試申論時評:尊重動物權利 實現人類救贖,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   儘管我國早就制定了《野生動物保護法》,但是該法主要針對保護、拯救珍貴、瀕危野生動物制定.並不具有普適性,對保護動物基本福利的條款語焉不詳.前幾年有消息說國家擬出臺《動物保護法》,保護動物基本福利.該法擬規定,強迫獅子、老虎跳火堆、鑽火圈,不僅要罰款,還要追究刑事責任.但遺憾的是,《動物保護法》出了徵求意見稿以後,再也沒有看到下文.即便活取熊膽成為公眾熱議的話題,《動物保護法》何時出臺仍然是未知數
  • 給動物福利也是完善人類自己_人性化殺雞是怎樣一種「動物福利...
    南都記者了解到,這是山東省也是全國首次制定的關於肉雞福利屠宰的行業標準。(8月30日《南方都市報》)  關於「動物福利」,國內外有種種解釋。雖然文字表達不同,但其實質是相同或是相近的,出發點都是讓動物在康樂的狀態下生存,在無痛苦的狀態下死亡。  「動物福利」既涉及到動物保護,又涉及到國際貿易,還與社會自身的發展有關。
  • 疫情下的墮落和救贖,人類自我修正之路
    (拒絕食用野生動物,從我做起)如果2020年的疫情真的是野生動物對我們的一次警告,那麼拒絕食用野生動物,就是我們人類做的一次救贖和修復之路善最初的人類,不具備自我意識。我們無法選擇出生的環境,無法選擇自己的家庭,但是我們在一次次選擇中完成了自我意識的建立,也正是由於我們一次次的選擇,造就了我們現在的人格和性格。而古老神話和寓言中人類墮落之後的所有事件都被描繪成人類以擺脫邪惡為目的的自我救贖。
  • 世界動物保護協會CEO詳解動物福利知識
    動物福利與食品安全、環境保護、消除貧困等問題密切相關,改善動物福利關乎人類發展。世界動物保護協會執行長史蒂夫•麥克維爾(Steve McIvor)詳解動物福利知識,呼籲人們善待動物,構建人與動物和諧相處的美麗世界。什麼是動物福利?
  • 虐貓事件頻發,敲響「動物福利」保護警鐘
    近些年來,虐貓事件的事件頻頻發生,動物無辜遭受某些心理扭曲者的毒手,不僅讓人痛心憤怒,更為我們敲響了「動物福利」保護的警鐘。 簡單來說,動物福利不反對動物利用,但反對任何形式的導致動物痛苦的行為和做法,包括態度。那些視流浪動物的生命為草芥、心理扭曲到以虐待動物為樂的行為是嚴重違背了動物福利保護的要求的。
  • 我國《畜牧法》是農場動物保護的基本法,但缺失動物福利的概念
    在農場動物福利法立法體系方面,英國的農場動物福利保護立法層次性強,既有《農場動物福利(英格蘭)條例》這類關於農場動物福利保護的一般立法,也有《動物福利(屠宰或宰殺)條例》,《家禽屠宰法》和《動物福利(運輸)法令》這類關於農場動物屠宰以及運輸的專門的立法。
  • 中國動物檢疫:以動物福利與動物權利為視角探討我國動物保護立法
    因此,正確認識動物權利與動物福利之爭,積極探索雙方都能接受的契合點,對推動我國的動物保護立法有著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對於動物保護立法的爭論「動物福利(animal welfare)」概念最初由美國人休斯於 1976 年提出。該理論多強調人類應該改進動物利用中那些不利於動物康樂的激進、極端的手段和方式,使動物儘可能免受不必要的痛苦。
  • 自我的救贖
    看書可以隨性隨心看喜歡的類型,聽別人說就得選合適的人了,那些無趣的人說出的話也是貧乏蒼白無意義的。畢竟寫書的人還是遠遠少於說話的人的。       她在經歷一場自我救贖,能不能成功救贖自己的關鍵在於能不能做到獨立思考,成為一個思想獨立人格健全的人。過往的十年都是如此的渾渾噩噩,說是隨波逐流也不為過。很像別人說的將「一手好牌打的稀爛」那種情況。
  • 世界動物保護協會駐中國首席代表:動物福利的核心是善待生命
    (世界動物保護協會駐中國首席代表趙中華)動物福利是指滿足動物的基本生理、心理、自然需要,科學合理地對待動物,減少不必要的痛苦。動物福利不是把動物的需求置於人類的需求之上,讓其享有與人類相近的福利。其實動物福利的理念根植於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動物福利也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論語述而》中主張「釣而不綱,弋不射宿」。即不用多鉤漁具釣魚,不射殺夜宿的鳥。孔子還將對待動物的態度納入「仁」的教化之中,用以修煉、提高學生的道德操守,並從中檢驗學生的德行高尚與否、寬厚與否。孔子的做法,和現代社會通過動物福利教育培養青少年的同理心和尊重生命的意識高度一致。
  • 保護動物,也是在保護我們人類自己
    野雞是我們人類的朋友。有人曾經觀察過,一隻成年野雞,一年能吃掉幾億條害蟲。有力的保護了我們山場的植物。那麼,如果野雞成群,我們的山場就不會有蟲災發生了。沒有蟲災,人們也不會大量使用農藥。這就大大的減小了對環境的汙染。從這個角度講。人類保護動物,也就是在保護我們自己。說起野雞,人們並不陌生。最普通的野雞,是分雌雄兩色的。雌野雞是灰褐色。雄野雞是棕綠混合色。
  • 動保視點動物福利事關人類福祉
    而動物福利則不反對將動物用於合理的食用、勞力和科學研究等,只是主張保障動物免受不必要的痛苦。不少人誤以為動物福利與人的福利相互衝突,覺得人的福利還沒有實現,就先不要考慮動物福利吧。殊不知保障動物的福利不僅不會影響人的福利,還會極大地促進人類福祉。為什麼這樣說呢?
  • FGO魔獸戰線之團寵小安娜:她是自我救贖的女神,也是土狼的化身
    安娜是FGO裡惹人心疼的團寵,她的角色定位同型月家FSN裡土狼類似,前者遵從宿命的召喚作為殺死長大後代自我——三女神之一戈耳工地存在,後者維持從小定下人類正義夥伴的化身,同見證被人類背叛,從而否認自我的紅A相互對立。
  • 動物福利事關食品安全等人類福祉,請善待700億隻農場動物
    不少人誤以為動物福利與人的福利相互衝突,覺得人的福利還沒有實現,就先不要考慮動物福利吧。殊不知保障動物的福利不僅不會影響人的福利,還會極大地促進人類福祉。為什麼這樣說呢?首先,動物福利和人類的食品安全密切相關。
  • 動物福利與公眾健康國際論壇暨全國名特優新動物福利產品發布會在...
    來自農業農村部、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世界動物衛生組織、世界動物保護協會、高校、研究院所、企業等中外相關部門的150餘名代表和專家圍繞「動物福利與公眾健康」主題,就動物福利、同一健康等熱點話題深入交流。  本次大會由中國農業國際合作促進會主辦,農業農村部農產品質量安全中心指導、中國農業國際合作促進會動物福利國際合作委員會承辦。
  • 動物福利立法,這是一件有關全人類福祉的大事
    而高水平動物福利則更需要疾病免疫和獸醫治療,適宜的居所、管理、營養、人道對待和人道屠宰。動物福利尤指動物的生存狀況;而動物所受的對待則有其它術語加以描述,例如動物照料,飼養管理和人道處置。動物福利不僅僅是和諧、文明社會的並經之路,更是時代進步、人類長遠發展的必然要素。
  • 動物福利:被忽略的常識
    「非典」餘悸未消,高致病性禽流感洶湧而至;暴發在四川的豬鏈球菌病剛剛過去,另一種曾經認為與豬有關的疫情又在全球範圍內蔓延……我們身邊那些古已有之、司空見慣的動物,為何成為人類疫情的「源頭」?  「對動物不仁道,同樣也會危害人類自己。」這是莽萍、孫江、賈自力三人對這個問題的一致看法。  莽萍,中國社會主義學院副教授,研究領域之一是「環境倫理與動物保護」。
  • 動物福利保護立法繞不過的幾個困境
    」將更名為「反虐待動物法」,「禁食貓狗肉」也被寫進了專家建議稿。(見1月26日《重慶晚報》)  當動物福利保護由一個邊緣性話題,成長為擬立法的層面時,其積極意義不言而喻。因此,我們更需要探究,應該以一種怎樣的能被最大可能信仰和執行的「反虐待動物法」,來保障法律不流於過度動物福利保護的誤區,也不流於高來高去的法規不可行的尷尬局面。  動物福利更多發軔於倫理觀與道德觀的進步。
  • 【科學講座】康樂:保護動物就是人類的自我保護
    3月10日晚七點,中科院動物研究所所長康樂院士在國科大玉泉路校區階一5教室舉行了以「生態文明與動物保護」為題的講座。講座由楊燁同學主持。為了讓大家了解何為生態文明,康院士介紹了19世紀以來生態學從無到有的一系列過程。這一過程反映了人類對環境問題的日益重視。
  • 動物的權利和福利
    其中比較偏激的布道者,比如2003年在臺灣一些動物解放運動的倡導者,竟然把「人獸戀」乃至「人獸交」視為動物解放運動的一個方面,強烈地衝擊了傳統的道德觀。動物的權利和福利並非可用某種固定標尺衡量不過,從允許獸交到禁止獸交,讓動物不再成為人類發洩淫慾的工具,被越來越多的人認為是人類社會進步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