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桌上
總有那麼一些耍帥方式
尤其是在開啤酒上
有些人喜歡使用原生態工具
牙齒
只聽咯嘣一聲
瓶蓋沒開著
牙崩了
今天小七就來和大家講講
傷牙的10個習慣
1.拉鋸式刷牙。長期使用這個方式刷牙,會把牙齒刷出「凹槽」。當「凹槽」足夠深,缺損到達牙齒中央的牙髓時,就會出現牙髓炎。
2.用牙齒開酒瓶蓋。帥不帥我不知道,但肯定傷牙:隱性損傷、移位、脫位,甚至是斷裂。輕則牙齒敏感、酸痛,重則需要根管治療,甚至拔掉後種牙。
3.長期喝碳酸飲料。牙齒長時間泡在飲料裡,容易造成牙齒硬組織溶解喪失。
PS:若飲用碳酸類飲料最好用吸管,喝完後用清水漱口,半小時後再刷牙,最好使用含氟牙膏,提高牙齒抵禦酸蝕能力。
4.抽菸。抽菸時煙斑會沉積在牙齒上,日積月累會將牙齒整體包圍,沉積牙結石,造成牙齦牙周的損傷,導致牙周炎。
5.經常用牙齒大口啃食物。大口啃食時,咬合時牙齒受的外力較大,易引起牙齒移位、鬆動、斷裂等,同時還會造成顳下頜關節的損傷。
6.嚼檳榔。長期咀嚼檳榔,牙齒整體被磨損,極易引起牙齒敏感、疼痛等症狀。
7.吃完食物不漱口。有些人吃完食物後不及時漱口,要知道,這些食物會導致口腔中的酸性成分增加,從而腐蝕牙釉質。 另外,殘留在牙縫中,如果不漱口清除的話,就會引起殘渣殘留,損害牙齒健康。
8.經常吃乾果等較硬的食物。經常食用一些葡萄乾、無花果和杏幹等乾果類食物,也會影響牙齒的健康。
因為這些食物中的糖和纖維素含量很高,食用後極易增加牙齒周圍糖分的殘留量,引起齲齒。
9.酸性強的食物。有些水果中酸性物質含量很高,比如葡萄、橘子、桃子和柚子等,經常食用這些食物會損害牙齒的健康。
所以,吃完這類食物後最好及時刷牙漱口,以免牙齒受到侵害。
10.經常飲用紅茶和葡萄酒。深色食物對牙釉質的損害特別大,尤其是番茄醬、紅茶和葡萄酒等。
食用或飲用這些食物後,如果不及時漱口的話,牙釉質表面很容易就會出現細微斑點,導致牙齒變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