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藥瘋
ROS1為近年來受關注度較大的靶點之一,且在多個腫瘤領域開展研究,尤其是最為廣泛的肺癌領域。然而,每當說起ROS1,必會引出ALK,且多個已上市的ALK抑制劑在ROS1方向均得到了驗證,ROS1抑制劑的療效似乎永遠被ALK所掩蓋。那麼,ROS1、ROS1基因融合、及其抑制劑,當前開發到何種階段?ROS1抑制劑怎樣才能走出屬於自己的未來?請看本稿件。
ROS1融合基因陽性介紹
ROS1融合基因陽性,最初發現於1987年,後於2007年在非小細胞肺癌患者體內發現,隨即在NSCLC領域研究較多;雖然佔比僅為1%-2%,相對比較罕見,但ROS1作為肺癌領域的驅動基因,已經證實為非常有潛力的NSCLC領域治療靶點。2014年美國病理學家學會、國際肺癌研究協會和分子病理學協會聯合指南建議,不論臨床特徵如何,對所有晚期肺腺癌患者都應進行ROS1檢測。
圖1.1:ROS1-重要代表事件時間軸
(圖源:Journal of Thoracic Oncology Vol. 12 No. 11: 1611-1625)
ROS1基因對染色體排列敏感,導致涉及ROS1酪氨酸激酶結構域的基因融合,而這些融合基因的產物是有效的致癌驅動因子。ROS1融合蛋白的異常活化可激活多條下遊信號轉導通路,包括:RAS-RAF-MEK-MAPK、PLCγ/IP3、SHP2/VAV3、JAK-STAT3和PI3K-AKT-mTOR下遊信號通路。ROS1激活後,在激酶結構域第2274和2334位酪氨酸殘基發生磷酸化,並促使下遊底物蛋白激活,從而促進腫瘤細胞的增殖和轉化。
目前,ROS1基因融合的表達可見於許多腫瘤細胞中,如惡性膠質瘤、非小細胞性肺癌、肝癌、卵巢癌、胃腺癌,結腸直腸癌、炎性肌纖維母細胞瘤、惡性血管皮內細胞瘤等。
圖1.2:ROS1基因融合陽性誘導的下遊通路
(圖源:doi.org/10.1016/B978-0-12-801238-3.11702-7)
ALK VS ROS1:異曲同工?
說到ROS1,避不開ALK。ALK為間變性淋巴瘤激酶,目前已成為肺癌領域重要的靶點,有多個藥物上市,且已經開發到4代。已有報導介紹,ALK和ROS1激酶區域序列具有49%的同源性,在ATP結合位點則有高達77%的同源性,而存在的大多數差異則發生在保守區域,所以這可能是絕大多數ALK抑制劑可同時抑制ROS1陽性細胞株增殖及對ROS1陽性肺癌患者有效的原因。
由於ALK的發現及開發均早於ROS1,所以大多數相關上市藥物大都以ALK的身份用於臨床,而ROS1幾乎成為了開發過程中的附屬品(當然,現在也成為了必選項),抑制劑也大都為非選擇性藥物,而真正的ROS1選擇性藥物,目前尚未有突出的實質性特點和顯著的進步。
圖2.1:舉例~克唑替尼分別作用於ALK和ROS1
(圖源:http://dx.doi.org/10.1016/j.jtho.2017.08.002)
已上市的ROS1抑制劑
迄今為止,Crizotinib、Ceritinib,Brigatinib,Cabozantinib,Lorlatinib,Entrectinib和Repotrectinib等TKI已被證實在ROS1基因融合陽性的NSCLC中具有臨床療效。
圖3.1:已上市ROS1代表藥物與靶點的相互作用
(圖源:doi.org/doi:10.1016/j.phrs.2017.04.022)
舉例:克唑替尼,為首個已上市的ROS1抑制劑,當然先是以ALK、c-Met激酶抑制劑的身份上市。臨床研究PROFILE1001證實了ROS1重排的NSCLC細胞系對克唑替尼的敏感性,且I期研究和隨後的前瞻性和回顧性研究證實了克唑替尼在腫瘤具有ROS1重排的患者中的臨床療效。在完成系列臨床試驗後,FDA批准了克唑替尼用於治療晚期ROS1陽性NSCLC患者,且隨後被推薦為一線治療藥物。
圖3.1:ROS1基因融合陽性NSCLC使用不同TKI的臨床試驗比對
(圖源:doi.org/10.1016/j.thorsurg.2020.01.007)
未來開發方向:選擇性ROS1抑制劑
要想真正的揭示ROS1在靶點及成藥性方面的優勢,勢必要開發其靶點自身的選擇性抑制劑!但截至目前,尚未有ROS1選擇性抑制劑進入到臨床開發...不過,已有報導發現了部分nM級別的化合物(如國外報導的一類「二芳基吡唑類衍生物」),且對ALK的選擇性在數百倍之上,其相關報導值得跟蹤關注。
而開發選擇性ROS1抑制劑,除了要儘量的「避開」ALK外,近年來一個非常火熱的靶點NTRK,也必須關注;且很多相關的已上市及在研藥物已經把NTRK/ALK/ROS1列為一個整體,為必研究項目!如2019年上市的恩曲替尼、臨床在研階段的DS-6051、Repotrectinib、HG-030,等等。
進一步介紹DS-6051和HG-030,現今均為國內開發。DS-6051,是葆元生物醫藥科技(杭州)有限公司從日本第一三共株式會社獨家引進的品種,是ROS1&NTRK雙靶點抑制劑,已在《Nature Communications》發布重要開發信息;而成都先導開發的HG-030為2代NTRK口服小分子抑制劑,也是ROS1&NTRK雙靶點抑制劑。相對而言,國內對於ROS1靶點的開發,上述兩個品種很值得關注跟蹤。最後,文末附ROS1抑制劑的全球開發統計情況,以供對該靶點相關藥物有全景的了解。
附:全球ROS1抑制劑高階段開發數據統計
參考資料:
1.Journal of Thoracic Oncology Vol. 12 No. 11: 1611-1625.
2.Thorac Surg Clin 30 (2020) 147–156.
3.Encyclopedia of Respiratory Medicine, 2nd Edition.
4.Pharmacological Research.
5.Newport/Pharmaprojects 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