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學張書練:讓雷射正交偏振走出深巷放光芒

2020-11-27 儀器信息網

  5月7日,「雷射正交偏振及雷射精密測量新技術研討會」在清華大學主樓接待廳舉行。此次研討會由清華大學精密測試技術及儀器國家重點實驗室組織舉辦,旨在系統介紹張書練課題組就正交偏振雷射的產生、現象進行的科學研究及其在精密測量中的應用,以及相關儀器的產業化前景。

清華大學精密測試技術及儀器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張書練介紹研究成果

  研討會上,清華大學精密測試技術及儀器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張書練做了題為「讓雷射正交偏振走出深巷放光芒:雷射正交偏振及雷射精密測量新技術的發展歷程」的學術報告,回顧了相關研究的緣起。他說,課題組在研究中注意到,現有雷射文獻只講雷射束的三特性「高亮度」「相干性」「方向性」,對比愛因斯坦闡述的光的受激輻射特性少了「偏振」性,從而課題組埋頭30年,通過觀察物理效應、發明新儀器把第四性「偏振」補上。

  課題組成員談宜東副教授、張松博士、朱守深博士還做了「固態雷射回饋幹涉儀原理和應用」、「雷射原理的三個實驗系統」、「雙折射-塞曼雙頻雷射幹涉儀」及「課題組的未來」的報告。介紹了相關科研成果及應用前景。

現場展出的儀器

  研討會還展出了張書練課題組研製的包括氣體雷射幹涉儀、固態雷射回饋幹涉儀、光學位相延遲(內應力)測量儀、納米測尺、新雷射原理實驗系統等十幾種儀器。其中「雙折射-塞曼雙頻雷射幹涉儀」突破了國內外限制幾十年的頻差低的難題,實現了3-20MHz任選頻差的雙頻雷射幹涉儀,批量滿足國家重大專項和工具機檢定需求;「固態雷射回饋幹涉儀」跨越傳統幹涉儀原理,在國內外率先研究成功並批量使用,由於其超高的靈敏度和能夠測量非配合目標,應用廣泛,被譽為「新一代的雷射幹涉儀」;「雷射頻率分裂光學位相測量儀」已批准為國家標準;「雷射原理的三個實驗系統」已有百臺在近20所大學應用,改變了雷射原理課實驗教學的模式。

  與會者興趣濃厚,討論熱烈,特別對常見雷射器的偏振特性、頻率之間的競爭等提了問題,並就現場展示儀器的性能、應用提出了建議和意見。

研討會現場

  來自北京大學、南開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清華大學紫荊創新研究院、德銘精密機械有限公司等三十多所高等院校、科研機構以及公司代表約100人參加了會議。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註明"來源:儀器信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於儀器信息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儀器信息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② 本網凡註明"來源:xxx(非本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且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註明的"稿件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③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兩周內與本網聯繫,否則視為默認儀器信息網有權轉載。

相關焦點

  • 張書練課題組召開雷射正交偏振及雷射精密測量新技術研討會
    張書練課題組召開雷射正交偏振及雷射精密測量新技術研討會清華新聞網5月13日電(通訊員 談宜東 張韶輝 徐玲)5月7日,「雷射正交偏振及雷射精密測量新技術研討會」在清華大學主樓接待廳舉行。此次研討會由清華大學精密測試技術及儀器國家重點實驗室組織舉辦,旨在系統介紹張書練課題組就正交偏振雷射的產生、現象進行的科學研究及其在精密測量中的應用,以及相關儀器的產業化前景。
  • 偏振雷射的應用
    李小川 廖雲電子科技大學光電信息學院摘要:本文通過介紹偏振雷射的Stokes矢量表示法、偏振度、解偏度的概念來說明偏振雷射的應用,如水下成像技術以及醫學上的診斷應用。關鍵詞:偏振雷射、偏振度、解偏度、光散射一、偏振光原理偏振光的狀態描述有瓊斯矢量法、斯託克斯矢量法、邦加球(Poincare)作圖法等。Jones矢量描述的只是處於完全偏振狀態的偏振光,用互為正交的兩個振動分量表示,分量之間具有位相差。邦加球用單位球面上的點表示偏振光狀態,具有直觀,容易理解的優點,但不易進行複雜的計算。
  • 教你全面認識光學偏振片!
    偏振片應用舉例1偏振片簡介大部分偏振片都是線偏振片,用於透過某個方向的線偏振光,而正交方向的偏振光則被吸收或偏轉。非偏振光通過理想的線偏振片變成線偏振光,透過率是50%。對於沃拉斯頓和Rochon偏振器以及單晶體光束位移器,兩正交偏振光只通過雙折射分開較小的角度,它們相當於偏振分束器,而且分束角度和波長有關;此時不發生全反射。下表總結了雙折射晶體偏振分束器O光和E光的出射方向(相對入射光)。
  • 【小麓講堂】偏振光學基礎知識(四):典型偏振器件:偏振片、波片、渦旋波片
    納米粒子偏振片是在矽酸鈉玻璃薄膜中嵌入長橢球形納米粒子,再夾持在兩片保護玻璃之間製備而成,它產生偏振光的機理類似於傳統的二向色性雙折射聚合物偏振片,吸收偏振方向垂直於透射軸的光分量,透過偏振方向平行於透射軸的光分量。與傳統聚合物偏振片不同的是,納米粒子偏振片具有更高的雷射損傷閾值和消光比,適合對偏振度有較高要求的高能雷射應用。
  • 光學偏振態的判斷以及偏振態之間的轉換
    偏振態有:線偏振,部分直線偏振,圓偏振,部分圓偏振與自然光,橢圓偏振與部分橢圓偏振,判斷其偏振態主要採用偏振片(起偏器或檢偏器)和四分之一波片。3、區分橢圓偏光,部分橢圓偏光,部分直線偏光旋轉偏振片,均發現有亮暗交替,但無消光現象,所以,在偏振片前面加四分之一波片,四分之一波片光軸的取向為單獨放偏振片時光強最大的振動方向一致。
  • 解析偏振橢圓
    偏振橢圓可直觀地展示光的偏振態,但兩者之間的數學關係如何建立呢?
  • 機器視覺成像中的光偏振技術
    白熾燈、螢光燈、LED和許多雷射光源都是隨機偏振的。換句話說,光源上每個點的光的擺動角度或平面是隨時間變化的。因此,取時間平均值,隨機偏振光源連續輸出所有偏振光角度。偏振器吸收入射光在除偏振軸以外的所有平面上振蕩,從而產生線性偏振。偏振的另一個例子是來自平面反射的光的部分偏振,這種效應沒有偏振元件那麼顯著。隨機偏振光的線性偏振理論上使光源的強度降低了50%,在實際中接近60-65%。
  • 偏振概論
    圖1:線性偏振光的電場沿著傳播方向被限制在y-z平面(左)和x-z平面(右)圖2:線性偏振光的電場(左)由兩個幅度相等的垂直正交分量組成,沒有相位差。所得的電場波沿y = x平面傳播。圓偏振光的電場(右)由兩個垂直的,振幅相等的線性分量組成,它們的相位差為π/ 2或90°。
  • 介紹幾種提高雷射功率的技術
    ,通常我們所說的飛秒雷射就是脈衝寬度為飛秒量級的雷射)。雷射產生的條件:需要形成粒子數反轉。那麼當粒子數反轉超過一定值後,就會形成振蕩,產生雷射。當雷射發射以後,上能級粒子數就消耗掉了,所以振蕩就停止了,直到下一次粒子數累積後再反轉。這也就是為什麼普通雷射器峰值功率不能提高的原因(一般只有千瓦數量級)。改變雷射器損耗的方法很多,比如轉鏡調Q、電光調Q、聲光調Q、飽和吸收調Q等。
  • 蘋果LiDAR測距系統|lidar|雷射脈衝|蘋果|接收器|光學系統
    出脈衝1042從發射器1012中發射出來,出脈衝1044從發射器1014中發射出來,這兩種脈衝都經由相同的光路即共光路發送,共光路中包含了很多中不同的光學裝置(例如各種透鏡)的組合從而可以將來自發射器1012和1014的脈衝進行組合,這裡就用到了我們在中學時學到的光學知識,例如發射器1012發送的雷射脈衝可具有垂直偏振態,發射器1014發送的雷射脈衝可具有水平偏振態,對於這兩種脈衝進行正交偏振組合
  • 測量保偏光纖和雙折射介質的分布式偏振串擾方法及裝置
    摘要:本發明涉及測量保偏光纖和雙折射介質的分布式偏振串擾方法及裝置,屬於光學測量技術領域;該方法包括耦合一個具有寬光譜的線性偏振光進入光學雙折射介質,產生兩個正交偏振模傳輸的信號;使兩個正交偏振模之間產生延遲,從而輸出一個調製光輸出信號;再使得兩正交偏振模相互混合;並使兩正交偏振模之間的幹涉;處理獲得的幹涉信號來識別光學雙折射介質兩正交偏振模之間偏振耦合的位置
  • 全介質超構表面偏振調控的原理和新應用
    控制偏振就是控制兩個方向上電場的振幅和相位,因此需要在兩個方向上具有不同的材料性質,自然材料中很少有能在兩個正交方向上實現超過10%的折射率差異,而各向異性的介質納米結構通過結構參數調控可以為光的正交偏振態之間提供高的等效折射率對比度,從而為偏振調控提供了一個理想的平臺。作為雙折射元件,超構表面具有特定設計的單元結構可用於實現亞波長像素的偏振控制,如偏振轉換、偏振復用甚至複雜的矢量光束生成。
  • 上海光機所研製的基頻偏振膜的p、s分量平均雷射損傷閾值
    中科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中科院強雷射材料重點實驗室研製的多層介質偏振膜樣品的平均雷射損傷閾值在2013年高功率雷射光學材料年會(SPIE 2013 Laser Damage---XLV Annual Symposium on Optical Materials for High-Power Lasers)公布的偏振膜s分量雷射損傷閾值水平全球競賽中獲得最佳結果。
  • 「極端光學創新研究團隊」在《物理評論快報》發表強雷射場下原子...
    在飛秒強雷射和原子分子相互作用的過程中,雷射場會將原子內部的庫倫場壓低,形成了處於基態電子可以發生隧穿的勢壘,即隧道電離。自前蘇聯科學家L.V. Keldysh首次從理論上研究以來,該領域一直備受關注,因為隧道電離是強場原子分子光物理以及阿秒物理的重要基石。
  • ...團隊」在《物理評論快報》發表強雷射場下原子隧道電離研究新進展
    在飛秒強雷射和原子分子相互作用的過程中,雷射場會將原子內部的庫倫場壓低,形成了處於基態電子可以發生隧穿的勢壘,即隧道電離。自前蘇聯科學家L.V. Keldysh首次從理論上研究以來,該領域一直備受關注,因為隧道電離是強場原子分子光物理以及阿秒物理的重要基石。
  • 上海交大團隊研究強雷射驅動的寬帶強太赫茲輻射的偏振態控制獲進展
    產生頻譜、偏振、功率等參數可調的太赫茲輻射是實現其廣泛應用的前提,也是過去10多年人們一直在努力探索的課題。在空氣中傳輸的雷射,當其光強達到一定閾值時,會電離空氣中的氮氣和氧氣等分子形成等離子體,這種等離子體是很好的寬帶太赫茲輻射源。利用雙色雷射場在空氣中激發等離子體是目前產生超寬帶太赫茲脈衝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其頻譜寬度甚至可達到50 THz。該機制在過去10多年得到了廣泛的研究。
  • 【小麓講堂】偏振光學基礎知識(一):理解偏振光
    需要指出的是,不管是線偏振光、圓偏振光還是橢圓偏振光,它們在光束橫截面上的不同位置,都具有相同偏振態分布,被統一稱為標量偏振光束。與之對應的,還有一種矢量偏振光束,矢量偏振光束在光束橫截面上不同位置的偏振態呈現非均勻分布,其中最為特殊的一種矢量偏振光束就是偏振態在光束橫截面上呈軸對稱分布的柱矢量偏振光束,最典型的兩類柱矢量偏振光束分別為光束橫截面上偏振沿半徑方向的徑向偏振光束和沿方位角方向的方位角偏振光束。
  • 長空煉星——用雷射鈉導星點亮星空探索的道路
    鈉導星探測屬於光子級微光探測,其後向共振螢光散射強度與大氣傳輸效率、地磁場、以及泵浦雷射參數(波長、線寬、偏振、功率)等諸多因素密切相關。因此,提高鈉導星回光亮度以獲得高信噪比的雷射導星波前成像點陣,是鈉導星應用研究中特別關注的問題。
  • 預製艙起吊梁的正交試驗設計
    因此,本文針對影響起吊梁安全的各因素的最優組合問題,將正交試驗設計方法和有限元仿真試驗相結合,對起吊梁結構強度的重要影響因素進行極差分析、方差分析及顯著性檢驗,驗證正交試驗設計方法在起吊梁設計中的泛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