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日,「雷射正交偏振及雷射精密測量新技術研討會」在清華大學主樓接待廳舉行。此次研討會由清華大學精密測試技術及儀器國家重點實驗室組織舉辦,旨在系統介紹張書練課題組就正交偏振雷射的產生、現象進行的科學研究及其在精密測量中的應用,以及相關儀器的產業化前景。
清華大學精密測試技術及儀器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張書練介紹研究成果
研討會上,清華大學精密測試技術及儀器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張書練做了題為「讓雷射正交偏振走出深巷放光芒:雷射正交偏振及雷射精密測量新技術的發展歷程」的學術報告,回顧了相關研究的緣起。他說,課題組在研究中注意到,現有雷射文獻只講雷射束的三特性「高亮度」「相干性」「方向性」,對比愛因斯坦闡述的光的受激輻射特性少了「偏振」性,從而課題組埋頭30年,通過觀察物理效應、發明新儀器把第四性「偏振」補上。
課題組成員談宜東副教授、張松博士、朱守深博士還做了「固態雷射回饋幹涉儀原理和應用」、「雷射原理的三個實驗系統」、「雙折射-塞曼雙頻雷射幹涉儀」及「課題組的未來」的報告。介紹了相關科研成果及應用前景。
現場展出的儀器
研討會還展出了張書練課題組研製的包括氣體雷射幹涉儀、固態雷射回饋幹涉儀、光學位相延遲(內應力)測量儀、納米測尺、新雷射原理實驗系統等十幾種儀器。其中「雙折射-塞曼雙頻雷射幹涉儀」突破了國內外限制幾十年的頻差低的難題,實現了3-20MHz任選頻差的雙頻雷射幹涉儀,批量滿足國家重大專項和工具機檢定需求;「固態雷射回饋幹涉儀」跨越傳統幹涉儀原理,在國內外率先研究成功並批量使用,由於其超高的靈敏度和能夠測量非配合目標,應用廣泛,被譽為「新一代的雷射幹涉儀」;「雷射頻率分裂光學位相測量儀」已批准為國家標準;「雷射原理的三個實驗系統」已有百臺在近20所大學應用,改變了雷射原理課實驗教學的模式。
與會者興趣濃厚,討論熱烈,特別對常見雷射器的偏振特性、頻率之間的競爭等提了問題,並就現場展示儀器的性能、應用提出了建議和意見。
研討會現場
來自北京大學、南開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清華大學紫荊創新研究院、德銘精密機械有限公司等三十多所高等院校、科研機構以及公司代表約100人參加了會議。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註明"來源:儀器信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於儀器信息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儀器信息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② 本網凡註明"來源:xxx(非本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且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註明的"稿件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③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兩周內與本網聯繫,否則視為默認儀器信息網有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