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麓講堂】偏振光學基礎知識(一):理解偏振光

2021-01-16 LBTEK


LBTEK光學研發團隊致力於為廣大科研、工業客戶提供優質的產品和服務。團隊成員全部是碩士以上學歷,其中20%具有博士學歷,團隊成員來自國內外知名企業及高校,深耕科研和工業行業多年,具備紮實的光學理論基礎,及仿真算法、生產工藝、實驗系統設計和集成器件開發經驗。

光可以看作是一種橫電磁波,它具有相互耦合的電場分量和磁場分量。我們通常考慮的光的偏振特性,是指光波的電矢量大小和方向的變化規律,也就是說,光矢量(一般指電場分量)的大小和方向呈規律變化的光波稱為偏振光。

根據光的偏振特性,可以將光波分為自然光部分偏振光偏振光,其中偏振光又分為線偏振光、圓偏振光、橢圓偏振光及矢量偏振光。

→ 自然光:光源各原子輻射體所發出的各個波列的振動方向和相位是隨機的,同一原子在不同時刻發出的波列,其振動方向和相位也是隨機的,因此在觀測時間T內(T≫波列存在的時間),總的振動在各個方向上完全平均,這種光被稱為自然光。如圖1,它包括了垂直於光波傳播方向(圖中紅點所示方向)的所有可能的振動方向。

圖1.自然光。

→ 偏振光根據光矢量的大小和方向的變化規律,偏振光可以分為線偏振光、圓偏振光、橢圓偏振光和矢量偏振光。如圖2a、2b、2c,分別表示了線偏振光、圓偏振光和橢圓偏振光,其中圓點表示光傳播方向。

圖2.偏振光。

需要指出的是,不管是線偏振光、圓偏振光還是橢圓偏振光,它們在光束橫截面上的不同位置,都具有相同偏振態分布,被統一稱為標量偏振光束。與之對應的,還有一種矢量偏振光束,矢量偏振光束在光束橫截面上不同位置的偏振態呈現非均勻分布,其中最為特殊的一種矢量偏振光束就是偏振態在光束橫截面上呈軸對稱分布的柱矢量偏振光束,最典型的兩類柱矢量偏振光束分別為光束橫截面上偏振沿半徑方向的徑向偏振光束和沿方位角方向的方位角偏振光束。矢量偏振光束是一種近年來才發展成熟的新型光束,如果沒有特殊說明,一般所述偏振光指的是標量偏振光束,即線偏振光、圓偏振光和橢圓偏振光。→ 部分偏振光:通常不管是天然光源還是人造光源,既不是純粹的自然光,也不是完全的偏振光,這樣的光叫做部分偏振光。部分偏振光可以看作是一定比例的自然光和線偏振光線性疊加的結果,它在某些方向上的振動比其他方向佔優勢。可以定義偏振度P來描述光的偏振程度:

式中,

圖3.部分偏振光。

任意標量偏振光都可以由兩個振動方向相互垂直、相位互相關聯的線偏振光的線性疊加來表示;而自然光也可以用兩個光矢量振動方向相互垂直、大小相等、相位無關聯的線偏振光來表示,但是這兩個相位沒有關聯的光矢量不能合成為一個穩定的偏振光。

接下來,就來詳細講講偏振光合成。

設分別沿

式中,

消去時間參數

一般情況下,上式代表的是一個橢圓方程,且該橢圓內接於邊長分別為

下面我們根據兩個正交光波的振幅比

圖5.不同相位差對應的偏振態。

此時合成光矢量端點的軌跡為一條經過坐標原點,斜率為

此時合成光矢量端點的軌跡為一條經過坐標原點,斜率為

3)相位差

此時合成光矢量端點的軌跡為一個正橢圓方程,橢圓的圓心在坐標原點,長軸、短軸分別在

這時合矢量端點的軌跡是一個正圓,因此合成光是一個圓偏振光。

4)相位差



橢圓偏振光可以分別由兩組參量來表示,第一組參量是合成光矢量在振幅比相位差長短軸的長度長軸相對於軸的方位角和旋轉方向,這兩組參量可以通過幾何關係相互換算。
將合成光矢量在

即不管將橢圓偏振光投影到什麼坐標下,兩個相互垂直的偏振分量振幅的平方和是一個常數。橢圓長軸的方位角可通過4)中的公式計算。如圖2.1,進一步定義橢圓度

則有以下關係式:

根據以上兩組橢圓偏振參量之間的關係式,即可通過一組參量求取另一組參量。實際工作中可以通過直接測量橢圓偏振光的兩個基本參量


相關焦點

  • 【小麓講堂】四分之一波片的三種用法
    四分之一波片有以下特點:產生π/2奇數倍的相位延遲,能使入射線偏振光變為橢圓偏振光。若入射線偏振光的光矢量與波片快軸成±45°,將得到圓偏振光。利用四分之一波片的性質,可以將其與其他偏振光學元件搭配使用,實現不同的功能。
  • 【小麓講堂】偏振光學基礎知識(四):典型偏振器件:偏振片、波片、渦旋波片
    團隊成員全部是碩士以上學歷,其中20%以上具有博士學歷,團隊成員來自國內外知名企業及高校,深耕科研和工業行業多年,具備紮實的光學理論基礎,及仿真算法、生產工藝、實驗系統設計和集成器件開發經驗。在光學領域經常要用到這樣一類光學器件,用來產生、改變或檢測光的偏振特性,又或者利用光的偏振特性來進行一些物理參量的測試、信息的記錄與傳遞、特定光學現象的實現等,這就是偏振光學元件。
  • 【小麓講堂】圓偏振片的原理及應用
    圓偏振光可以看作是振幅相等、振動方向正交、相位差為±π/2的兩個同頻率的平面偏振光的合成。其中相位差為+π/2時為左旋圓偏振光,相位差為-π/2時為右旋圓偏振光。圓偏振片是一種可以生成圓偏振光的光學元件,是由一個線偏振片和一個四分之一波片組成。其中,四分之一波片的快軸相對線偏振片的透射軸方向呈45°。
  • 偏振光基礎知識小小講堂
    根據光矢量的大小和方向的變化規律,偏振光分線偏振光、圓偏振光,橢圓偏振光、橢圓偏振光和矢量偏振光。(如圖2a、b、c分別表示線偏振光,圓偏振光,橢圓偏振光)  線偏振光特點為光矢量方向不變,大小隨相位變化,在垂直傳播方向的平面上,其端點軌跡為一直線。
  • 光的偏振和偏振光知識詳解!
    一、線偏振光在光的傳播過程中,只包含一種振動,其振動方向始終保持在光的偏振同一平面內,這種光稱為線偏振光(或平面偏振光)。當入射光以某一角度入射到透明介質中時,反射光為偏振方向垂直於入射面的偏振光(s偏振光),投射光線為部分偏振光。通過這種方法我們就得到了s偏振光。
  • 物理知識:波動光學-偏振
    預習要點:了解光波的橫波性,掌握什麼是偏振光,偏振化方向。了解光從偏振的角度分為:自然光(無偏光)、線偏振光(完全偏振光)、部分偏振光、*圓偏振光、*橢圓偏振光。了解偏振片,起偏和檢偏過程。掌握馬呂斯定律,熟練掌握其運算。
  • 單片機控制的光學電流互感器偏振調製效應
    光電式電流互感器是以法拉第效應為基礎,間接對大電流進行測試的器件。與傳統電磁式電流互感器相比具有結構簡單、造價低、體積小、重量輕、運輸和安裝方便等優點。光電式電流互感器原理略有不同,但總的來看,制約其發展的主要問題還是磁光介質的特性。光纖偏振調製技術可用於溫度、壓力、振動、機械形變、電流和電場等檢測,主要應用於強電流檢測。
  • 偏振和偏振光
    在垂直於傳播方向的平面內,包含一切可能方向的橫振動,且平均說來任一方向上具有相同的振幅,這種橫振動對稱於傳播方向的光稱為自然光。它在垂直於光傳播方向的平面上取各方向的機率相等,並可以分解為兩個任意互相垂直方向、振幅相等、相位差隨機的偏振光。2.光波電矢量振動的空間分布對於光的傳播方向失去對稱性的現象叫做光的偏振。
  • 光學偏振的定義及類型淺析
    偏振是所有雷射束固有的一項重要光學特性。布魯斯特窗口、反射式圓偏振鏡和吸收式薄膜反射器都利用了偏振的特點。另一方面,如果您忽視了偏振,它可能會為您帶來麻煩,有時還會導致無法預測的結果。實際上,所有雷射源都會表現出某種程度的偏振特性,因此,您有必要了解它的影響,以便正確地選擇元件。
  • 教你全面認識光學偏振片!
    偏振片應用舉例1偏振片簡介大部分偏振片都是線偏振片,用於透過某個方向的線偏振光,而正交方向的偏振光則被吸收或偏轉。非偏振光通過理想的線偏振片變成線偏振光,透過率是50%。不過小角度對於低發散雷射不是問題。4. 膠粘設計比空氣隙設計的雷射損傷閾值更低。格蘭泰勒使用空氣隙設計,格蘭湯普森使用膠粘設計,所以前者承受的功率更高。5. 很多偏振器可能鍍增透膜,波長範圍因此變窄。6. BBO可工作在特別短的紫外波長。
  • 什麼是偏振光遙感?
    但長期以來在波長較短的電磁波範疇光學偏振特性的研究卻相對薄弱,近年來由於技術的進步和需求的激勵,光學偏振遙感又重新進入人們的視線並受到重視,逐漸成為當今光學遙感科技中一個有影響的前沿科學技術研究方向之一。01什麼是偏振?偏振是太陽輻射的四大基本物理屬性之一。
  • 「博採眾議」偏振成像:揭開纖維面紗的新方法
    )膜,分析斯託克斯矢量的變化,旨在更好地理解偏振圖像與類組織纖維材料排列程度之間的關係,進而確定描述材料排列程度的偏振指標。前言穆勒偏振測量作為一種非標記、無損傷檢測技術,能夠提高組織淺表層對比度,同時能反映散射介質微觀結構,並且對亞波長微觀結構變化十分敏感,在生物醫學,特別是腫瘤檢測領域表現出獨特的優勢。用光學參數定量診斷病變組織是當前生物醫學光子學領域中研究的熱點問題。
  • 偏振雷射的應用
    關鍵詞:偏振雷射、偏振度、解偏度、光散射一、偏振光原理偏振光的狀態描述有瓊斯矢量法、斯託克斯矢量法、邦加球(Poincare)作圖法等。Jones矢量描述的只是處於完全偏振狀態的偏振光,用互為正交的兩個振動分量表示,分量之間具有位相差。邦加球用單位球面上的點表示偏振光狀態,具有直觀,容易理解的優點,但不易進行複雜的計算。
  • 光學要點(三):光的偏振
    光的偏振態的類型:雖然一個單獨的電磁波的波列一定是偏振的,但是實際的電磁波並不是一個單獨的波列,而是由大量的波列混合一起形成的,因此一束光總體往往不是偏振的。圓偏振光和橢圓偏振光:在垂直于波線的平面內,光矢量以一定的角速度旋轉,如果光矢量同時保持大小不變,則為圓偏振光,否則就是橢圓偏振光。
  • 光學(1/2,1/4)偏振波片原理與PBS原理
    入射波片的線偏振光將分解為o光和e光,它們光矢量分別沿x軸和y軸。習慣上把兩軸中的一個稱為快軸,一個稱為慢軸,意為光矢量沿著快軸的那束光傳播得快,光矢量沿著慢軸的那束光傳播得慢。由於o光和e光在波片中速度不同,它們通過波片後產生一定的相位差。設波片的厚度為d,在波片中o光光程為nod,e光的光程為ned。兩者的光程差就是相位差
  • 光學偏振態的判斷以及偏振態之間的轉換
    若為自然光,經四分之一波片後為自然光,旋轉偏振片以後光強始終保持不變。若為部分圓偏光,經四分之一波片以後為為部分直線偏振,則旋轉偏振片後會出現亮暗交替,但是不會出現消光。3、區分橢圓偏光,部分橢圓偏光,部分直線偏光旋轉偏振片,均發現有亮暗交替,但無消光現象,所以,在偏振片前面加四分之一波片,四分之一波片光軸的取向為單獨放偏振片時光強最大的振動方向一致。
  • 偏振光學成像去霧:「擦去」照片上的霧霾
    基本原理其中,光學去霧技術通過對光學成像系統進行改造,採集多幅含有不同光學特徵的同一場景圖像,從多幅圖像中獲取目標反射光信息和大氣光信息並將其分離,進而通過算法融合出一幅復原後的去霧圖像。由於霧霾等散射顆粒散射太陽光形成的大氣光都具有部分偏振特性,因此,偏振光學成像去霧(效果如圖1)適用於各種場景的各類霧霾天氣,應用範圍廣泛,成為研究熱點之一。   (a) 霧霾圖像 (b) 去霧效果圖圖1 偏振去霧效果偏振光學成像去霧技術主要分為被動偏振光學成像去霧技術和主動偏振光學成像去霧技術。
  • 偏振光幹涉
    把第一個偏振鏡固定,以入射光線為軸旋轉第二個偏振鏡時,從後面透射過來的光的強度將發生周期性的變化,後一鏡片轉到某一位置時,透射光最強(圖5a)。再轉過90度,透射光最弱,幾乎看不到了(圖5b)。自然光通過第一個偏振片(叫做起偏器)時,只有某一震動方向的光波能夠通過。這種振動方向只限於某一確定平面內的光叫做平面偏振光(也稱「線偏振光」),每個偏振鏡都有一個特殊的方向,允許與這個方向相同的偏振光通過。這個方向可以用一條直線表示,叫做偏振鏡的「光軸」。自然光通過起偏器後,雖然變成了偏振光,但由於自然光中沿各個方向振動的光波強度都相同,所以不論鏡片轉到什麼方向,都會有相同強度的光透射過來。
  • 光學系統偏振像差理論研究獲進展
    計算機、網絡、軟體、信息、通訊、人工智慧、雲計算等形形色色的技術背後,最基礎和最重要的是集成電路技術。大規模集成電路製造的核心設備是光刻機,光刻成像的解析度很大程度制約了集成電路的集成度。目前,偏振光照明和高數值孔徑(NA)光刻是提高解析度的有效手段。當NA增大到一定程度(0.95)時,光在像面的入射角相應地增大,偏振狀態對幹涉成像的影響變得不可忽略。
  • 偏振片,增透膜,增反膜三者如何區分?
    這裡再簡單說一下什麼叫偏振光,以幫助沒學過大學理工科的朋友理解.光有波粒二相性,通常我們看到的以波動性為主,粒子性要到量子力學時才會用到.光的波動性表明它是一種橫波,就是振動方向垂直與傳播方向.,但其區別在於這種偏振光不是固定在一個方向上振動,而是會旋轉,就象秒針一樣會360度不停地轉動.比如說某一時刻振動方向是12點和6點, 下一時刻就是1點和7點,再下一時刻就到2點和8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