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學偏振的定義及類型淺析

2020-11-27 OFweek維科網

  偏振是所有雷射束固有的一項重要光學特性。布魯斯特窗口、反射式圓偏振鏡和吸收式薄膜反射器都利用了偏振的特點。另一方面,如果您忽視了偏振,它可能會為您帶來麻煩,有時還會導致無法預測的結果。實際上,所有雷射源都會表現出某種程度的偏振特性,因此,您有必要了解它的影響,以便正確地選擇元件。下面的內容提供了關於偏振的基本定義,並介紹了幾種常見的偏振類型。

  光是一種橫向電磁波;這意味著電場矢量和磁場的矢量垂直于波的傳播方向。當某個波列的所有電場矢量都處於同一平面時,我們可以說這個波是平面偏振或線偏振。這個平面的方向即為偏振方向。

                                                                         圖 1偏振矢量的方向

  非偏振光是指一組電場沿所有方向均勻分布的波。雖然其中單個波列可能會發生線偏振,但所有的波疊加起來,並不會呈現出一個佔據優勢的偏振方向。

  圖 2非偏振光

  隨機偏振光,顧名思義,其光線具有平面偏振的特性,但是偏振方向不明,而且可能會隨時間發生變化。隨機偏振會導致光學系統出現問題,因為某些元件對偏振敏感。如果偏振狀態隨時間發生變化,那么元件的透射、反射和/或吸收特性也會隨時間變化。

相關焦點

  • 教你全面認識光學偏振片!
    偏振片簡介2. 偏振片類型3. 瓊斯矩陣算法4.以下介紹偏振片的類型及其性能優勢和應用。沃拉斯頓等類型屬於真正的偏振分束器,輸出完全偏振的兩束正交偏振光。但是格蘭泰勒和格蘭湯普森的反射光中包含所有S光和部分P光,並非完全偏振光。因為很多應用只使用高純度P光,所以反射光部分偏振沒有關係。2. 晶體偏振器類型不同,其光束輸出方向也不同,這在上面的圖示中很清楚。3.
  • 光通信主流100G光模塊淺析
    那麼易飛揚就來淺析100G光模塊。CFP3 種封裝類型下硬體規格詳細定義協議發布時間如下:  (1)CFP Publication 於2009 年3 月23 日發布,目前最新版本為Publication Rev1.4。  (2)CFP2 Draft 0.0 於2012 年12 月30 日發布,目前最新版本為1.02013.7.31。
  • 【小麓講堂】偏振光學基礎知識(四):典型偏振器件:偏振片、波片、渦旋波片
    LBTEK光學研發團隊致力於為廣大科研
  • 【小麓講堂】偏振光學基礎知識(一):理解偏振光
    團隊成員全部是碩士以上學歷,其中20%具有博士學歷,團隊成員來自國內外知名企業及高校,深耕科研和工業行業多年,具備紮實的光學理論基礎,及仿真算法、生產工藝、實驗系統設計和集成器件開發經驗。光可以看作是一種橫電磁波,它具有相互耦合的電場分量和磁場分量。
  • zemax軟體OpticStudio的偏振分析功能
    概述 OpticStudio有多種分析模擬偏振光學器件的功能。這篇文章介紹了每種功能在建模時的特點和合適的使用環境。默認的入射平面與Z軸垂直,所以傳統的S和P的定義方法限制用戶無法定義Z軸參考的偏振態。 偏振光瞳圖 偏振光瞳圖功能是OpticStudio中最實用的一種快速查看光學元件表面偏振態的方法。但需要注意的是,該分析結果和實際情況確實存在細微的偏差,因此在使用該分析結果時請格外注意。
  • 光學系統偏振像差理論研究獲進展
    當NA增大到一定程度(0.95)時,光在像面的入射角相應地增大,偏振狀態對幹涉成像的影響變得不可忽略。傳統的標量像差理論將光處理為標量,忽略了光作為電磁場的基本矢量特性。對於高NA的光刻物鏡,需採用偏振像差理論衡量其像質。
  • 單片機控制的光學電流互感器偏振調製效應
    本文在一種石榴石型光電式電流互感器的設計基礎上,分析和討論了石榴石介質和永磁薄膜(Ta(50 nm)/Nd2Fe14B(500 nm)/Ta(50nm),Ta(50 nm)/Nd2Fe14B(1000 nm)/Ta(50 nm)grooved films)的光學偏振特性,具體研究了帶有不同厚度條狀永磁薄膜的石榴石的偏振特性,並對得到的數據進行整理分析得出結論。
  • 光學偏振態的判斷以及偏振態之間的轉換
    偏振態有:線偏振,部分直線偏振,圓偏振,部分圓偏振與自然光,橢圓偏振與部分橢圓偏振,判斷其偏振態主要採用偏振片(起偏器或檢偏器)和四分之一波片。偏振控制器的主要性能指標有:線性延遲性、驅動電壓、插入損耗、響應調節速度,消光比等。...消光比表徵了偏振控制器對偏振態的控制能力,一般用來表徵線型偏振控制器的性能,可以定義為期望方向光強與其正交方向光強的比值。消光比越大,得到期望輸出偏振態越好。目前己有偏振控制器的消光比達到30dB以上。偏振控制器也可以用做擾偏器,以得到高度隨機的偏振態。
  • 偏振雷射的應用
    而Stokes矢量是用列矩陣定義的一個四維矢量,不僅可以表示完全偏振狀態的光,也可以表示部分偏振光。所以在散射介質與偏振光的相互作用求解中,採用Stokes矢量來描述光的偏振態。Stokes矢量由四個參數寫成下列矩陣形式:式中的4×4矩陣為單個粒子光散射的Mueller矩陣,也稱為相位矩陣。Mueller矩陣是用來描述器件、散射介質等對光的偏振態的變換作用。
  • 偏振成像的基本原理和優點
    偏振濾波技術           就像人類的眼睛一樣,矽不能決定光的偏振。因此,在圖像傳感器前面需要一個偏振濾波器。圖像傳感器用濾波器定義的偏振狀態來檢測光的強度。      大多數常見的偏振濾波器可分為三種類型:時間分割、振幅分割或焦平面分割(表1)。
  • 光學要點(三):光的偏振
    光的偏振態的類型:雖然一個單獨的電磁波的波列一定是偏振的,但是實際的電磁波並不是一個單獨的波列,而是由大量的波列混合一起形成的,因此一束光總體往往不是偏振的。起偏器與檢偏器:偏振片的兩種不同角色,從自然光中獲得線偏振光時,偏振片是起偏器;而檢驗光是否是偏振光時,偏振片是檢偏器。
  • 偏振概論
    圖4:P和S是線性偏振,由它們相對於入射平面的相對方向定義為了選擇光的特定偏振,使用了偏振片。偏振片大致可分為反射,二向色和雙折射偏振片。反射型偏振片在反射其餘部分的同時透射所需的偏振。線柵偏振片是這種情況的常見示例,它由許多彼此平行排列的細線組成。沿著這些導線偏振的光被反射,而垂直於這些導線偏振的光被透射。
  • 光學(1/2,1/4)偏振波片原理與PBS原理
    m為整數。1/4 波片產生 π/2 奇數倍的相位延遲。2 PBS原理偏振分光器是通過直角稜鏡的斜面鍍多層膜結構,然後膠合成一個立方體結構,利用光線以布魯斯特角入射時P偏振光分量的等效折射率與封裝用光學玻璃內p偏振分量的光學折射率相等,則p偏振分量就相當於在同一種介質中傳播
  • 模擬偏振敏感的散射過程
    該散射模型由MSP.DLL文件定義,它考慮了非序列模式下入射光的偏振屬性,模擬了散射對光線的傳播方向和偏振態的影響,並且該模型還可以用來模擬考慮米氏散射 (Mie Scattering) 的螢光現象。在模擬生物成像時,考慮螢光以及偏振敏感的散射現象是十分重要的。最後,本文還總結了基於MSP.DLL體散射模型的7個應用示例。
  • 顯微鏡光學系統介紹及設計方法(一)
    光學顯微鏡是最古老的光學儀器之一,用於產生微小物體的放大視覺圖像。1600年代初,荷蘭的詹森兄弟發明了第一臺帶有物鏡和目鏡的複合顯微鏡。
  • 物理知識:波動光學-偏振
    了解光從偏振的角度分為:自然光(無偏光)、線偏振光(完全偏振光)、部分偏振光、*圓偏振光、*橢圓偏振光。了解偏振片,起偏和檢偏過程。掌握馬呂斯定律,熟練掌握其運算。掌握布儒斯特定律,熟練分析光在反射和折射中的偏振情況,能計算與布儒斯特角相關的物理問題。了解雙折射晶體的雙折射現象。
  • 成像光譜偏振技術
    為了獲得最佳探測與識別能力,目前國際上光學遙感技術的發展趨勢是成像、光譜、偏振多維信息同時探測。發展目標二維空間圖像、一維光譜和全偏振態多維信息一體化同時探測技術,研製可同時獲取目標成像、光譜和偏振信息的高科技儀器,解決目標精確探測和識別的重大科學、技術與應用問題,已成為迫切與重大需求。
  • 光學調製器基礎原理(理論學習者必看)
    定義:該裝置可以操控光束的性質,例如光功率或者相位。光調製器通常用來操控光束的性質,例如雷射光束。調製器根據所調製光束的性質被稱為強度調製器,相位調製器,偏振調製器,空間光調製器等。不同類型的調製器可以應用到不同的應用領域,例如光纖通信領域,顯示設備中,調Q或者鎖模雷射器,以及光學測量中。
  • 測量保偏光纖和雙折射介質的分布式偏振串擾方法及裝置
    摘要:本發明涉及測量保偏光纖和雙折射介質的分布式偏振串擾方法及裝置,屬於光學測量技術領域;該方法包括耦合一個具有寬光譜的線性偏振光進入光學雙折射介質,產生兩個正交偏振模傳輸的信號;使兩個正交偏振模之間產生延遲,從而輸出一個調製光輸出信號;再使得兩正交偏振模相互混合;並使兩正交偏振模之間的幹涉;處理獲得的幹涉信號來識別光學雙折射介質兩正交偏振模之間偏振耦合的位置
  • 高分辨顯微成像:偏振可控多焦點超構透鏡
    撰稿 | 楊大海(哈爾濱工業大學 博士生)在光學成像領域,偏振顯微成像和偏振螢光激發是兩種非常重要的技術手段。而這其中的偏振顯微成像可以揭示光學各向異性,偏振成像被廣泛地應用於表徵材料的結構,用於鑑別病理組織,以及手性藥物的識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