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代ALK抑制劑Lorlatinib(輝瑞)的發現

2020-12-07 健康界

背景

間變性淋巴瘤激酶(ALK)是胰島素受體家族的一種受體酪氨酸激酶,主要在成人腦組織中表達,在神經系統的發育和功能中起重要作用。

 

ALK最初被確定為融合蛋白NPM-ALK的一部分,該融合蛋白是由間變性大細胞淋巴瘤(ALCL)中染色體25之間的相互易位產生的。

 

隨後,在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DLBCL)、炎性肌纖維母細胞瘤(IMTs)、非小細胞肺癌(NSCLC)中也發現了其他的ALK融合蛋白。

 

過去20年,超過20ALK融合蛋白在各種癌症中被發現。2007年,EML4-ALK融合蛋白在3-7%NSCLC患者中被發現,至此,醫藥領域充分認識到ALK作為腫瘤治療靶點的潛在意義。

 

crizotinib是第一個被美國FDA批准的ALK陽性肺癌患者的一線治療藥物(2011)。crizotinib顯示了可觀的治療效果,然而病人最終出現耐藥性。患者腫瘤組織分析顯示耐藥性主要由於ALK基因發生了點突變,此外NSCLC患者可能發生腦轉移,現有的治療藥物血腦屏障滲透性較差,治療效果受到限制。

 

crizotinib外,多種ALK抑制劑也已被用於復發性ALK陽性NSCLC患者的治療,例如AP26113CH5424802ASP3026LDK378,然而,這些化合物對腦轉移的臨床影響以及與臨床前CNS暴露或腦腫瘤模型的關係尚不明確。

目標

基於背景分析,輝瑞的研究人員致力於發現具有CNS暴露及光譜抗癌活性的下一代的ALK抑制劑,用以克服耐藥性突變及腦轉移。此外,為了降低脫靶效應並提高治療指數,需要抑制劑具有較高的激酶選擇性。

 

達到目標的關鍵參數:親脂性效率(LE)和分子量MW

通過增加效價與親脂性的比率改善LE可以並行優化藥物ADME性質及安全性。此外,在該系列化合物中log D與氧化代謝具有一定相關性,可以通過改善LE來確保結構的改變不會進一步增加化合物代謝負擔。

 

由於分子量與細胞通透性反相關,因此降低分子量對於所需成藥性(包括CNS暴露)至關重要。

 

無大環的氨基吡啶/氨基吡嗪ALK抑制劑

化合物1對於臨床突變細胞系沒有顯示足夠的抑制活性並且顯示了較高的P-糖蛋白外排。優化的化合物6a雖然大大提高了野生型和L1196M突變抑制活性,但親脂性較高,需要引入極性基團來降低整個分子的親脂性,以獲得可接受的LipE和良好的代謝穩定性。這種極性和分子量的增加導致大鼠腦脊液藥物水平極低同時藥物外排較高。

這些無大環結構的化合物無法同時兼顧效價和合理的MDR BA/AB比率來達到有效的CNS暴露。

 

為了平衡各方面屬性,需要新的設計策略。

 

共晶

化合物6bALK共晶結構顯示,氨基吡啶核通過受體-供體基序與蛋白質的鉸鏈部分相互作用。苄基片段採用與甲氧基取代基共面的苄基氫構象,從而使A-1,3應變最小。苄基甲基和氟苯基都充滿了親脂性口袋。另外,芳基氟化物使鄰芳基CH基團極化,從而與Gly1269Arg1253上的主鏈羰基分子緊密接觸並靜電互補。三唑環的取向在30°扭轉下與Gly1202殘基的CH緊密接觸,近似為CH供體-π相互作用。最終,配體下方的Leu1256殘基填充了抑制劑的U形結構所形成的疏水袋。

 

6hALK的共晶結構顯示,醯胺NH與水形成氫鍵,醯胺羰基通過水分子與His1124的羰基形成相互作用。6h6i的交疊表明,醯胺的指向遠離三唑基團的表面(醯胺的二面角(CCCO)為45°,而三唑的角(CCNN)為64°,大約有20°的偏差)。因此,甲基未指向與G環中的Leu1122Gly1123Val1130進行更強疏水相互作用所需的方向。

總體而言,共晶結構表明這些U型抑制劑的結合構象顯示氟苯基「頭部」和芳雜環「尾部」較為接近,基於此分析,研究者將化合物「頭部」與「尾部」相連以鎖定化合物構象。這樣的結構修飾有望增強結合構象,減少可旋轉鍵數量,增加小分子緊湊程度,可能改善其滲透性,由LipEMW優化驅動的基於大環的結構設計將可能在不犧牲效價的情況下提供獲得所需CNSADME性質的最高可能性。

 

大環ALK抑制劑

相對於無環化合物6b,大環類化合物均表現了改善的效價和LipE,然而大環醚通常過於親脂,LipE依然需要進一步改善以滿足效價、ADMECNS暴露之間的平衡。

為進一步改善其LipE,研究者將醚鍵替換為內醯胺結構以降低親脂性。將相應的無環化合物環化為內醯胺大環化合物後,細胞效價提高將近10倍,親脂性降低了1個單位,且分子量沒有提高。此外大環化合物還證明了優良的代謝穩定性及滲透性。總而言之,大環化合物較高的LipE和較低的MW可以滿足CNS暴露需求而不犧牲效價和安全性。

選擇性的實現

ALKATP結合口袋有27個殘基,ALKLeu1198殘基在26%的蛋白激酶中是保守的(其他激酶該位置最常見的為PheTyr),這個較小的Leu殘基可能是獲得針對大多數激酶(60%)的選擇性的途徑。

 

對應替代包含Phe/Tyr殘基的激酶到ALK leu1198TrkB。並且分析了幾個大環衍生物與ALK的共晶結構,測量化合物與TrkBTyr635之間的距離。結果表明,AL結構中吡唑鄰位的取代基可以接近TrkB Tyr635殘基中的原子,其距離小於該對原子的範德華半徑之和。其中8mTyr635距離最近,發生碰撞的可能性最大,此外,由於大環限制了化合物旋轉導致取代基無法朝向遠離Tyr/Phe殘基的方向旋轉。

CNS滲透

為了闡明提供低MDR外排量的理化特性,研究者對輝瑞MDR數據集進行了分析,該數據集在同一MDR滲透性模型中評估超過11.5萬種化合物。結果表明,隨著分子量或氫鍵供體數量(HBD)的增加,化合物流出機會增加。圖6的餅圖說明,與分子量,測得的log DHBD計數相似的無環分子相比,大環抑制劑的MDR外排水平更低。值得注意的是,化合物8a8l8m顯示出MDR BA/AB明顯高於2.5,無法充分穿過BBB,而8j8k均小於2.5,預計會進入CNS

親脂性效率比較

為評估大環及無環化合物的親脂性效率指數差異,構建log D/重原子數與效價對應的散點圖。結果表明,大環化合物相對無環化合物普遍具有較高的親脂性效率(彩色方塊)。

優選化合物8k體內外參數

基於優異的效價、選擇性及平衡的ADME性質,化合物8k被優選出來進一步評價。相對化合物1,化合物8k顯著提高了對ALK的細胞抑制活性,此外對大量的ALK臨床突變細胞,8k的效價提高40-825倍。

206個重組激酶進行篩選確認化合物8k10個脫靶激酶,這些激酶相對於ALK-L1196M選擇性小於100倍。

 

藥代動力學結果顯示,優選化合物具有較低的血漿清除率,適中的的分布體積、半衰期及優異的生物利用度。

 

大鼠中10mg/kg口服化合物8k證明了其能成功實現CNS暴露。

總結

大環化合物相對於無環化合物具有顯著提高的效價及ADME性質(包括CNS暴露)。諸如TYKMCl-1在內的眾多靶點也顯示了大環修飾策略的成功,是一種非常值得借鑑的修飾思路,但值得注意的是也應該考慮蛋白結合口袋的結構特點,不能一概而論,此外,成大環依然面臨化學合成的諸多挑戰。

 

參考文獻

Ted W. Johnson, etal. Discovery of(10R)-7-Amino-12-fluoro-2,10,16-trimethyl-15-oxo-10,15,16,17-tetrahydro-2H-8,4-(metheno)pyrazolo[4,3-h][2,5,11]-benzoxadiazacyclotetradecine-3-carbonitrile(PF-06463922), a Macrocyclic Inhibitor of Anaplastic Lymphoma Kinase (ALK) andc-ros Oncogene 1 (ROS1) with Preclinical Brain Exposure and Broad-SpectrumPotency against ALK-Resistant Mutations. J. Med. Chem. 2014, 57, 11,4720–4744.

相關焦點

  • 輝瑞新寵第三代ALK抑制劑Lorlatinib的大環之謎
    最近,輝瑞新一代ALK/ROS1酪氨酸激酶抑制劑Lorlatinib被FDA授予突破性藥物資格。於是,Lorlatinib作為第三代ALK抑制劑進入大家的視野,也為病人帶來了新的希望。當看到Lorlatinib的結構(圖1),其大環結構對我來說成了一個謎,為什麼是一個大環結構呢?這種結構又是怎麼被發現的?
  • 第3代肺癌靶向藥!輝瑞ALK抑制劑Lorviqua在歐盟即將獲批,治療ALK...
    2019年3月4日訊 /生物谷BIOON/ --美國製藥巨頭輝瑞(Pfizer)近日宣布,歐洲藥品管理局(EMA)人用醫藥產品委員會(CHMP)已發布積極審查意見,推薦有條件批准Lorviqua(lorlatinib),作為一種單藥療法,用於接受alectinib(艾樂替尼)或ceritinib(色瑞替尼)作為首個ALK-TKI
  • ALK抑制劑一線PK 哪個更好?
    彰明往事而察知來事,本文將帶您回顧ALK如何成為癌症治療的重要靶標,梳理三代ALK-TKI抑制劑的藥物發現與歷史進程,並基於醫藥魔方NextPharma、NextMed資料庫,快速檢索、簡要呈現相關藥物的循證數據和指南推薦,實現ALK藥物直觀的對比分析。
  • 【藥品】輝瑞第二代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劑(TKI)靶向藥物達克替尼...
    醫谷微信號:yigoonet醫谷訊 7月6日,「第一屆輝瑞肺癌精準論壇」在西安隆重召開,輝瑞宣布第二代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劑(TKI)靶向藥物—— 達可替尼(商品名:多澤潤)正式落地中國。據輝瑞介紹,截止7月初,達可替尼已完成在北京、上海、廣州、成都等全國33個城市的布局與上市。文 | 醫谷——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 生物標誌物驅動精準治療,輝瑞ALK抑制劑今日獲批擴展適應症
    輝瑞公司(Pfizer)今日宣布,美國FDA批准Xalkori(crizotinib)擴展適應症,用於治療ALK陽性的系統性間變性大細胞淋巴瘤(ALCL)兒童和青少年患者。這些患者屬於復發/難治性患者。新聞稿指出,這是治療ALCL患者的首個生物標誌物驅動的精準治療手段。
  • 好文推薦:ALK陽性非小細胞肺癌靶向治療藥物研究進展
    1  已上市ALK抑制劑1.1  克唑替尼克唑替尼是一種以ALK、ROS1和c-MET酪氨酸激酶為作用靶點的口服小分子抑制劑[12-13],由輝瑞公司開發,於2011年在美國批准上市,用於ALK陽性的局部晚期或轉移性NSCLC患者的治療。
  • 輝瑞CDK4/6抑制劑palbociclib獲FDA優先審批權
    輝瑞今天宣布其CDK4/6抑制劑palbociclib作為一線藥物治療ER陽性、HER2陰性乳腺癌這個適應症獲FDA優先審批權,準備以二期臨床數據申請上市。抑制這兩個酶應該阻斷細胞的繼續分裂,但實際上CDK4/6不僅能叫停細胞分裂,甚至可以殺死已有的癌細胞,臨床上已經觀測到淋巴癌、肺癌、和乳腺癌病人使用CDK4/6抑制劑後腫瘤縮小。這是立項當初沒有預測到的附加治療價值。禮來和諾華的同類藥物預計在2016-2017年左右有望上市。CDK4/6抑制劑除了乳腺癌至少還在5種其它腫瘤的臨床實驗中,其中黑色素瘤和肺癌已有一些積極的結果。
  • 第三代EGFR抑制劑CK-101獲孤兒藥認定
    > 9月11日,美國Fortress Biotech旗下控股公司Checkpoint Therapeutics表示,美國FDA已授予公司在研第三代EGFR抑制劑CK-101(也稱為RX518)用於EGFR突變陽性的非小細胞肺癌(NSCLC)治療的孤兒藥資格認定。
  • 第四代ALK抑制劑現身 破解肺癌「鑽石」突變耐藥難題
    文丨葉楓紅ALK突變堪稱肺癌的"鑽石突變",在各代靶向藥物的序貫使用下已經達到長期生存慢性病狀態。目前,ALK靶向藥有一代克唑替尼,二代塞瑞替尼、布加替尼和阿來替尼,三代蘿拉替尼。但靶向治療終究無法逃脫耐藥困境,亟需第四代靶向藥物的出世。
  • 輝瑞最具潛力10大在研藥物
    輝瑞是全球最大的製藥公司之一,同時更是「全球最大以研發為基礎的生物製藥公司之一」。公司每年花費上百億美元進行研發活動,截止2018年7月31日,輝瑞的研發管線藥物有98個,其中11個處於申報階段,30個處於III期臨床研發階段。下面,將綜合分析一下輝瑞最具潛力的10大在研藥物。
  • 國產新一代ALK抑制劑!貝達藥業恩沙替尼一線治療ALK陽性肺癌3期...
    2020年08月10日訊 /生物谷BIOON/ --貝達藥業(Betta Pharma)控股子公司Xcovery在8月8日由國際肺癌研究協會主辦的「2020年第21屆世界肺癌大會(IASLC WCLC)線上主題論壇(Virtual Presidential Symposium)」上公布了ALK抑制劑恩沙替尼(ensartinib)治療非小細胞肺癌
  • 武田ALK抑制劑布加替尼(Brigatinib)中的二甲基氧化磷(DMPO)
    2007年,EML4-ALK融合蛋白在大約5%的非小細胞肺癌(NSCLC)中被發現,至此,醫藥領域充分認識到ALK作為腫瘤治療靶點的潛在意義。 第一代ALK抑制劑(克唑替尼)早在2011年即被批准上市,隨後2014年以色瑞替尼為代表的第二代ALK抑制劑也被FDA批准為ALK陽性NSCLC的一線治療。 然而,包括第一代(克唑替尼)和第二代(色瑞替尼、艾樂替尼)ALK抑制劑均存在因突變導致的耐藥問題,大量病人治療一年內即發生復發。
  • 諾華、禮來、輝瑞CDK4/6抑制劑最新數據PK
    CDK4/6抑制劑已成為乳腺癌治療的一類重要靶向藥物,ESMO大會上,諾華、禮來、輝瑞公布了各自CDK4/6抑制劑藥物治療乳腺癌的最新數據。2015年2月,輝瑞Ibrance獲批,成為全球上市的首個CDK4/6抑制劑。
  • 光芒被ALK掩蓋 ROS1抑制劑如何走出自己的未來?
    ROS1融合基因陽性介紹ROS1融合基因陽性,最初發現於1987年,後於2007年在非小細胞肺癌患者體內發現,隨即在NSCLC領域研究較多;雖然佔比僅為1%-2%,相對比較罕見,但ROS1作為肺癌領域的驅動基因,已經證實為非常有潛力的NSCLC領域治療靶點。
  • CDK抑制劑的研發前景與專利布局分析
    某一類小分子抗腫瘤藥物在市場表現如何,可以從一些明星藥的銷售情況來看,近幾年藥品銷售數據中,表現比較亮眼當屬CDK4/6抑制劑,市場份額逐年增加,尤其是CDK4/6抑制劑中Palbociclib、Ribociclib和Abemaciclib三兄弟,在藥品銷售市場數據上表現強勁,讓原研廠家輝瑞、諾華、禮來這幾年賺得盆滿缽滿,如下圖所示。
  • 迭代上市的JAK抑制劑
    前者在研究多種生長因子的信號傳導中發現,可能主要與傳遞細胞增殖信號有關;後者發現於幹擾素的信號傳導研究中,現在已知在幾乎所有細胞因子如(IL-6、IL-12、IL-10、INF-γ等各類細胞因子)信號的傳遞中,該途徑都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 輝瑞JAK抑制劑枸櫞酸託法替布片獲批上市
    健康一線(vodjk.com)3月27日訊     近日,CFDA正式批准了輝瑞公司的口服JAK抑制劑枸櫞酸託法替布片(又名枸櫞酸託法替尼)的上市申請,枸櫞酸託法替尼被批准用於對甲氨蝶呤療效不足或對其無法耐受的中度至重度活動性類風溼關節炎成年患者的治療,可與甲氨蝶呤或其他非生物改善病情抗風溼藥(DMARD)聯合使用。
  • 第三代強效COMT抑制劑Ongentys(opicapone)在美國...
    2019年07月12日/生物谷BIOON/--Neurocrine Biosciences近日宣布,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已受理opicapone的新藥申請(NDA),這是一種新型、每日一次、口服選擇性兒茶酚-O-甲基轉移酶(COMT)抑制劑,作為左旋多巴/卡比多巴的一種輔助療法,用於正在經歷運動波動(OFF事件)的帕金森病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