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ffer創始人談開發:先驗證,後開發!

2021-01-11 CSDN技術社區

本文作者為Buffer的聯合創始人Leo Widrich和Tom Moor。Buffer是一個社交分享工具,有瀏覽器插件也有App,有了它你可以更高效的分享社交連結,現在用戶已達50萬。

Buffer的兩位聯合創始人指出:大約兩年前我們就開始著手開發Buffer,我知道我們會與到阻礙,也會犯錯,而我們所犯的幾個最大的錯誤都是不可避免的,所以我們選擇從中汲取教訓,犯了這些錯誤,我們才走得更遠,也更高效。我也相信正是有了這些錯誤,我們才能走到今天。

設計原則:先驗證,後開發

在談論這些經驗教訓之前,決定先說一下我們的產品開發的首要原則:"先驗證,後開發"。這原則是怎麼來的呢?

當我們想到要開發一種App,寫個Twitter插件或者其它社交產品的時候,Joel Gascoigne(Buffer聯合創始人之一)馬上就開始著手開發而不是首先驗證這個的想法是否合理(這是他的一貫作風)。在寫了幾分鐘代碼以後,他開始意識到方向似乎不對,所以他又開始嘗試別的方式。這次,他想到了要先驗證。

所以,他先寫了一個登陸頁面,給人的感覺就是產品都已經開發好了,實際上不是這樣的,他什麼都還沒弄好。不過他還是繼續寫代碼,並把網站連結發布到Twitter上。感興趣的人會點擊登錄頁面上的一個按鈕註冊一個帳號,然後呈現在用戶眼前的是一個Buffer根本還沒有完成的頁面,要求用戶留下郵箱,以便Buffer發布以後,他們可以接收到郵件通知。

這種方法確實很不錯,我們在提出這個idea後的七周以內,得到了第一批付費用戶。


我們的首要產品開發原則就這麼誕生了:

儘量讓一個產品或者功能的第一個版本小,儘量不要投入太多。做好準備,踏上不斷調整的漫長旅程。把任何功能都先做一個假設,並讓用戶去進行驗證。

好,這些都知道了,接下來就要告訴你們,我們都從錯誤中學到了什麼。

專注於留存率而不是收入

在產品開發早期,我們得到的一個UX教訓就是:我們需要全情服務於我們的用戶而不是追求收入。

下面是我們最初登陸頁面的流程:

當你第一次打開我們登陸頁面並點擊註冊按鈕的時候,我們會為你打開一個「訂閱及定價」頁面。然後,輪到你選擇「付費計劃」或者「免費計劃」。在選擇好適合自己的計劃以後,你就可以進行註冊,填寫詳細信息。


有了這個流程以後,從註冊這一個過程開始,選擇「付費訂閱」的人就已經很多了,從一開始就有了增加收入的機會。

但是,我們很快發現,在還沒有使用產品之前就決定付費的用戶變動率其實是很大的,那些選擇願意付費的用戶,有些根本根本不曾啟用Buffer。最終,他們會選擇取消訂閱。

所以我們改變了登錄頁面的流程並調整了用戶獲取原則。我們決定先讓用戶去使用這個產品,先讓他們知道我們產品的價值,最終促使他們把「免費計劃」升級到「付費計劃」。換種方法之後發現,結果好多了。

註冊的人更多了。隨著時間流逝,更新到「付費計劃」的人更多了。


從那以後,我們對產品做了更多調整,並推出了更多免費功能,而且我們產品的核心功能仍然是免費的,只有在讓用戶看到產品更多價值之後,才會鼓勵他們升級到「付費計劃」。注重「用戶流」並專注於用戶留存率是我們的學到的第一個重要教訓。

社交帳號登錄比用郵箱登錄要強

為了提高登錄頁面轉換率,在經過幾十次的A/B測試之後,我們想到利用社交帳號直接登錄的方式。


畢竟Buffter是一個與Twitter、Facebook和LinkedIn有關的App,潛在用戶想要用已有帳號方便快速的登錄Buffter也是可以理解的。

而且在採用這種方法之後,我們的用戶又增加了很多,登錄率提高了50%,幾乎一夜之間,我們的每日登錄數量從500增加到了800。

儘早測試你所有的假設

想告訴大家我們如何重新設計Buffer瀏覽器插件悲催經歷。

Chrome、Firefox及其它主流瀏覽器插件,都是Buffer服務的基礎組成部分,如果你使用這些插件,就會擁有這個產品最好的體驗。可以從任何網頁分享內容並簡單地把內容添加到Buffer當中,分享到Facebook、Twitter、LinkedIn。

所以,這自然就成了我們關注的焦點並想方設法進行完善的東西,至於如何改進,當時我們也有很清晰的想法。但是當修改完之後發現,我們悲劇了。下面是最開始我們開發新插件的流程:

找出已有Buffer瀏覽器插件的問題,然後大家集思廣益商量如何改進。花時間和資源進行設計並開發一款功能齊全的第一個版本。到開發晚期才開始測試,然後發現人們對這個功能齊全的插件非常困惑。然後我們放棄了這個想法,把它塵封起來。

下面就是一個我們永遠不會發布的瀏覽器插件布局:

從那次失敗以後,我們總算明白了一個道理「儘早測試你的假設」,並銘記於心。為了正確行事,下面我們採取了這種做法開發新產品和功能:

找到已有產品的問題,並進行頭腦風暴,給出修改策略。諮詢用戶,看看他們是否也遇到了同樣的問題。在於用戶討論之後,快速建立一個所花時間不超過兩天的簡單原型。再次和用戶討論,問他們使用你這個原型的感覺如何。用戶號則進一步完善,然後展示給更多用戶。追蹤參與率/增長率/收入並繼續與用戶討論他們的體驗。

用戶界面圖標設計要一目了然

無論是標籤,按鈕還是幫助文本,都要很清晰的傳達相應的意思給用戶。

Des Traynor在一篇文章中這麼說到:「很多時候你認為你為用戶解決了一個問題,但是他們從未使用這個功能,通常是因為,他們沒有看見,或者即便看見了卻不知道它是幹嘛的」。

這也是我們所面臨的問題。舉個例子:在Buffter裡邊,其實你能綁定多個社交帳號,這樣你就可以在同一個地方一鍵把內容分享到所有社交網絡。最初的標籤是下面這張圖這樣的。


我們自我感覺很良好,一個「+」號就能表達正確意思了。結果卻是,我們不斷收到用戶的來信,問我們是否有方法可以將他們的Facebook或者Linkedin帳戶綁定到Buffter。

所以我們知道這個圖標未發揮它應有的作用,所以決定改變這個連接按鈕,幾番嘗試,最終定了下圖的最下邊一個,並且在空白處寫上「連接更多」幾個字,畢竟,文本比圖片更能清晰的說明用途。這樣修改之後,問題就解決了。


結論:一切都是假設,都需要驗證

我想我麼的公司和App還處於一個早期階段,還在嘗試許多方法及設計。但總的來說,要記住一點——不要把idea簡單當作idea對待,而是要把每一個新設計或者功能迭代當做一個需要去驗證的假設。

(編譯/陳徐天九 責編/張寧)

文章來源:Sixrevisions

本文為CSDN編譯整理,未經許可或授權不得轉載。如需轉載請聯繫market@csdn.net。

相關焦點

  • 在線學習力測評工具的開發與驗證
    為了對網絡學習者在線學習力發展測評提供科學依據,本研究結合理論研究、專家論證以及實證檢驗的多輪迭代,構建了網絡學習者在線學習力模型,並通過項目分析、探究性因子分析及信效度驗證,研製了網絡學習者在線學習力測評量表。綜合多輪驗證與檢驗,驗證基於此模型開發的量表信效度良好,可作為網絡學習者在線學習力測評工具,為我國網絡學習者在線學習力發展與測評提供依據。
  • 戴爾易安信:當我們談網絡的時候 實際是在談什麼
    當我們談網絡的時候 實際是在談什麼「剛才,我們一直在談戴爾易安信的網絡,那麼戴爾易安信談網絡的時候又談些了什麼呢?顯然,過去我們講的都是封閉網絡(傳統網絡);而今天我們談網絡說的則是開放網絡。實際上,戴爾易安信的網絡產品線十分廣泛,像Z系列、S系列等等。
  • 新藥研究中穩定性指示的分析方法開發與驗證概要
    Non-Clinical階段的降解試驗與後階段有何不同?需要考慮哪些注意事項? 方法驗證中的疑難問題是否已困擾你很久?找到答案了嗎?因此,業內人士已開展對能夠準確檢測和定量藥物活性成分、雜質、降解雜質的方法進行開發和驗證。這種方法往往能夠提供穩定性的趨勢性結果,因此稱為穩定性指示方法。本文對非臨床研究製劑穩定性指示方法的開發和驗證進行了綜述,為從事相關研究的團隊提供指導。 藥物開發根據需要包括許多階段。
  • 基於西門子SPC3的PROFIBUS-DP從站開發和應用
    西門子提供了一種DP從站開發的協議專用晶片(ASIC)SPC3。本文就是介紹這種基於西門子SPC3的PROFIBUS-DP從站的實現方法。圖1 系統框圖  該從站在上電後,它的的啟動順序為:設置從站地址-診斷請求-參數化-組態-診斷請求-數據交換,它的工作機制可以用一狀態機表示,如圖2所示。狀態機描述站在不同的工作狀態以及各種狀態之間的轉換關係。
  • 若想世界不崩塌,先開發後量子時代加密算法
    在介紹後量子時代加密算法之前,我們先介紹公鑰密碼。 1 公鑰密碼與天敵 當前,公鑰密碼已經廣為使用,無論去線下銀行、還是在網上銀行辦業務,都要證明個人身份以避免被人冒用,訪問電商網站或使用手機支付時,其數據也需加密。
  • Arduino在嵌入式開發中應用案例之arduino點亮LED
    由一個歐洲開發團隊於2005年冬季開發。其成員包括Massimo Banzi、David CuarTIelles、Tom Igoe、Gianluca MarTIno、David Mellis和Nicholas ZambetTI等。     本分享一個通過arduino點亮LED的案例。
  • (1092)溶出度試驗的開發和驗證【中英文對照版】【第五部分+第六部分】(2)
    自動化的方法可以增加精密度和重複性,但可能會引入偏差,特別是取樣探針和樣品序列可能發生錯誤的地方值得注意,在(711)中描述了分析方法偏差,比如,保留取樣針、通過攪拌元件軸(空心軸採樣)、或者光纖維進樣,都應該進行驗證,自動進樣其他方面的驗證包括夾帶的殘留藥物、探針內的殘留藥物影響、藥物吸附、清洗和/或清洗周期。使用自動溶解解系統,材料也需要進行驗證。
  • 敏捷開發超強指南
    談網際網路必談敏捷,可你真的了解敏捷嗎?你們公司用的是什麼開發模式?一個健康的敏捷開發流程又是什麼樣的?設計師如何介入敏捷?敏捷的核心思想小步快跑、快速迭代、擁抱變化:不追求一開始就盡善盡美,而是把最核心的東西先交付MVP,根據市場反饋來對需求進行驗證和矯正,以靈活敏捷的改變調整去適應變化,在一次次持續迭代中達到最終目標。知識補給:MVP:最小可行性產品3.
  • 第07問:innodb_buffer_pool_instances 是如何影響性能的?
    對數據進行預熱 60s,可以看到預熱期間的性能會不太穩定,預熱後會比較穩定,設置 performance_schema,這次我們將僅開啟觀察項(生產者)hash_table_locks,並開啟 waits 相關收集端(消費者)。(相關介紹參看 實驗 03)
  • 早期團隊小於50人,CEO應該如何管理開發團隊
    因為創業本質上是:一個好的創業團隊,用新的技術能力去打造一個產品,推向市場,去驗證「以前沒有被滿足的需求,現在是否可以用更好的方法滿足了」。因為非確定性一直在,更重要的不是按時完成你要做的任務,而是提高你的迭代速度。做得好,你會比同類的競爭者更快地找到產品市場匹配,更好地把控你們創業的機會。
  • 【Ardunio】開發入門教程【一】簡介+數據類型+開發工具
    乾貨下載:添加微信好友「5834434」(必須備註「單片機:學校/公司+研究方向」,否則無法通過驗證
  • TGDC|用技術詮釋國風浪漫的歸去來——《天涯明月刀》手遊開發歷程
    來自騰訊互動娛樂《天涯明月刀》手遊的引擎技術負責人劉冰嘯先生,分享了項目的開發歷程,包括其中幾項關鍵點的技術決策和開發經歷。通常在PC開發的時候,我們只需要顧慮到兩個方面,先達成畫質的效果表現之後,通過優化來不斷地提高遊戲的幀率;我們幀率達成一個目標點之後,再想辦法引入更好的畫質的表現。兩者產生不停的迭代,來提升整體畫面的效果和優化表現。 而對於手遊來說,我們引入了第三個維度,功耗。
  • 電子病歷在再入院風險預測模型開發與驗證中的應用
    電子病歷在再入院風險預測模型開發與驗證中的應用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4/14 13:36:49 美國密西根大學醫學院Elham Mahmoudi研究組,對電子病歷在再入院風險預測模型開發與驗證中的應用進行了系統回顧
  • 中科視拓創始人山世光:AI人才稀缺,開發任務繁重,限制了深度學習落地
    對於這些技術的實現,中科院計算所研究員、中科視拓創始人、董事長兼CTO山世光,將其歸結為一個簡單的公式,那就是「A+B+C」。A是算法,B是Bigdata,C是Computing。對比人才數量的稀缺,開發任務卻十分繁重,如果每個任務都做要3-5個月才能完成,這是"災難性"的事情。(本文首發鈦媒體,作者/張葉)以下是中科視拓創始人董事長兼CTO山世光演講發言,經鈦媒體編輯發布:非常榮幸有機會來到鈦媒體今年的年度盛典給大家做一次分享。如果說創業,我是一個新兵。
  • 趙啟正談浦東開發來龍去脈:築巢是為了引鳳
    恰逢改革開放30周年,利用這個節點,我們重新回顧浦東在開發伊始的歷程,從而更好的理解中國改革開放的想法和做法。  趙啟正,曾任上海市委常委、組織部長、上海市副市長、上海浦東新區第一任黨工委書記及管委會主任,國務院新聞辦主任。作為浦東的第一代建設者,他向記者重新講述了浦東的前世今生,浦東開發中那些鮮為人知的事。
  • 華為軟體開發雲釋放莫比嗨客開發潛能
    莫比嗨客公司創始人兼CEO劉端陽自從去年穀歌AlphaGo戰勝人類圍棋世界冠軍李世石,人工智慧這個誕生於60年前的技術再次走上風口浪尖。瀑布流開發模式不能迅速適應用戶需求變化,這迫使莫比嗨客等小微企業在軟體研發模式方面必須向以DevOps為基礎的敏捷開發進行改變,因此,找到一款支持DevOps的開發平臺,已經成為莫比嗨客的當務之急。
  • 鈦米機器人創始人潘晶:浦東開發開放是「張江男」的創業舞臺
    該公司的創始人潘晶對自己的定位,卻仍是浦東的「張江男」。  在大多數人「因為看見,所以相信」時,潘晶和一代代奮鬥在浦東張江的創業者一樣,選擇了「因為我們相信,所以要讓別人看見」。  「無論是機器人、半導體還是人工智慧,我們相信它未來30年的良好前景,也希望更多人能夠看到。」
  • SABER仿真技術在汽車系統技術的驗證和開發中的應用研究
    SABER仿真技術在汽車系統技術的驗證和開發中的應用研究 郭引弟,王豔超 發表於 2020-04-16 09:51:44 汽車電子設備的配置已成為當今汽車發展的潮流
  • 聯合國籤署《月球條約》:誰先開發誰先得利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月壤中還含有地球上少見的氦-3,這是一種十分重要的能源原料,氦-3是人類未來可長期使用的清潔、高效、安全和廉價的新型核聚變燃料,具有廣闊的開發前景。  5 如何開發和利用月球?  誰先開發誰先得利  中國探月工程首席科學家歐陽自遠提到,對月球的探測既是科學技術發展的一個必然方向,又會帶動科學技術的發展,且探月行動輻射面廣,涉及到國防、經濟、政治、軍事各方面的需要,因此月球吸引著整個地球的目光。  聯合國籤署的《月球條約》規定,月球不屬於任何國家,但允許各國開發利用。
  • API快速開發平臺設計思考
    在我頭條談API網關的時候曾經談到過快速開發平臺,即將API快速開發的一些內容放入到API網關中,實際來看圍繞API全生命周期管理,本身包括了開發態,運行態,運維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