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中如若沒有獸性會怎樣,《三體》的描寫令人深思

2021-01-10 讀行閱

在羅輯以地球與三體世界同歸於盡的威懾建立以後,人類實現了與三體世界數十年的和平共處。兩個文明的文化、科學也有了非常充分的交流。一方面,人類得益於三體世界先進的科學,技術上有了很大進步;另一方面,原本思維透明的三體人也從人類那裡學會了計謀與欺騙。

在程心冬眠甦醒後的世界,人類與三體世界和平共處已達54年,她的所見,是一個處處充滿著女性特質的世界。即使那個時代的男性,也是長發飄飄、皮膚白皙、身材苗條、舉止優雅的模樣。在程心冬眠前的時代,這些人即使在女人中看起來也是最有女人味的。如今的世界,男性曾經的特質,似乎已經完全消失。

男性的特質代表剛強、堅定、果敢……,維德更是斬釘截鐵地認為:是獸性! 代表著攻擊、欺詐、隱瞞、計謀、背叛。能夠為了目的把自己母親送妓院,不擇手段。

人類長期與三體世界的和平共處,和平的環境下,越來越不需要維德所秉持的獸性,甚至荒唐地認為維德代表的男性粗魯野蠻和骯髒,像是沒有充分進化的原始人。

可是,失去獸性真的便可以擁有更美好的世界?

「失去人性,失去很多;失去獸性,失去一切。」

失去獸性的人類在程心剛剛擔任執劍人便失去了地球。試想,一個全部女性化的社會,再沒有剛強、不懂反抗、沒有城府、不會計謀的人類,如何再能夠守衛住地球不被侵襲?

而與此相反,三體人與人類接觸的時間裡卻學會了計謀與欺騙。我甚至認為,三體與人類大量的文化交流也是懷揣著同化人類的目的,讓人類的思維逐漸透明,讓人心的城府不再高深,讓整個人類世界與三體文明同歸於盡的能力也喪失!無疑,學會了人類的計謀與欺詐,等待了54年的三體人,做到了。

一個女性化的世界,徹底沒有獸性的人類,相互之間構建出來的世界的確很美好,美好到可以在世界範圍內二十八年都沒有發生過謀殺案。

但是美好的東西也是脆弱的,失去獸性的人類能夠構建出一個史無前例的美好世界,但同時人類也失去了抵禦任何外來風險和災難的能力。人類再沒有建立威懾的能力後,便開始任三體人宰割。

獸性充滿攻擊,固然粗鄙,但如若人類徹底喪失,那麼人類也無法抵禦任何外擊。

相關焦點

  • 三體:星環城事件,人性同獸性的對決
    導語:三體:星環城事件,人性同獸性的對決還記得維德大大那句「失去人性,失去很多;失去獸性,失去一切」的名句嗎?今天我們來探討的就是這一點,人性和獸性到底是個什麼樣的存在,它又有怎樣的魔力?我們先來從字面意思理解人性和獸性的區別:人性指人的共性,善良友愛,有羞恥心有同情心;獸性說的是獸類的共性,弱肉強食,陰險狡詐等等,但是可別忘了,人類在本質上也屬於獸類,人性不過是獸性的進化體,再往上進化就變了所謂的神性。人是獸,但又超脫於獸,共性中既有人性也有獸性。
  • 《三體》讀後感3:如何理解失去人性失去很多;失去獸性失去一切
    在程心接班執劍人的同時三體水滴攻擊地球,程心不忍心按下毀滅三體星系和地球的按鈕,沒有選擇和三體人同歸於盡,由於她的軟弱,導致地球對三體的威脅結束,羅輯一生的努力毀於一旦,三體人命令人類都移居到澳大利亞。
  • 失去人性失去很多,失去獸性失去一切!《三體》
    多年以來,中國的科幻文學被外國的同行們恥笑,不說硬科幻,就是軟科幻也沒有優秀篇章問世。結果大劉橫空出世,用一部《三體》一戰封神。引用科幻圈的一句話:劉慈欣單槍匹馬,以一人之力將中國科幻拉高到世界水平。「失去人性 失去很多 ,失去獸性 失去一切」——《三體》故事從居住在距離太陽系4光年外的半人馬座α星一個外星智慧文明種群三體人說起。三體人的世界中有三顆太陽。每當出現三日凌空景觀時,三體文明就要遭到毀滅,周而復始,無窮無盡。「三體文明」經歷百餘次毀滅與重生,正被逼迫不得不逃離母星,而他們選擇入侵的地方則是——地球!
  • 【每日一句】失去人性,失去很多;失去獸性,失去一切
    今天的每日一句,我們來分享著名作家劉慈欣科幻小說《三體》中的金句:失去人性,失去很多;失去獸性,失去一切。在人們的印象中,「獸性」在很多時候是貶義詞,大家常常會用「獸性大發」去形容一個人喪失理智、喪失人性,做下只有牲畜才會做的事。但是,在《三體》為我們勾勒的特殊背景下,對於「獸性」,我們需要一種新的解讀。
  • 失去人性,失去很多;失去獸性,失去一切
    失去人性,失去很多;失去獸性,失去一切。出自劉慈欣《三體》。原著還沒看,無法品味在小說中的含義。但在電臺裡聽到這一句話時,我深吸了一口氣。恨不得去廁所裡抽支煙,沉思良久。從時間上看,遠古時代的「人」還沒有人性,都是獸性;後來,語言、文字、宗教、藝術一直到如今的科學主義,越來越多的理性構築了人性的堡壘。未來呢?就像有人擔心的,會不會有一天機器人取代人類?那時候,獸性徹底沒了,完全的理性。人性當然也沒了,因為人已經沒了。
  • 劉慈欣:失去人性失去很多,失去獸性失去一切,孩子該有獸性嗎?
    讀劉慈欣的《三體》,對我衝擊最大的一句話是:失去人性失去很多,失去獸性失去一切!
  • 人性裡有獸性,獸性裡也有人性
    人類和動物在繁衍生息上,都會養育自己的孩子,直至長大,但是在教育上,人類可以做到,動物們就不行,所以我們在貶低一個人時,都會說這人缺少管教,沒有教育好。人性裡有獸性,是先天的,原始帶來的,我們每個人都有獸性,只不過被壓制了,有時候一衝動就會展現出來,還有就是在不知如何去做時,這時有下了指令,不分對與錯,都會去做,比例一車蔬菜翻了,有人會想著據為己有,但由於人數多,有人在指揮往車搬運,那麼他也就放棄這念想了。
  • 《誤殺》:失去獸性失去很多,失去人性失去一切
    影片中呈現了人性與獸性的對立統一。當李維傑得知女兒平平被性侵,失手打死了素察。他便展現出了自己的獸性。李維傑只是一個普通人,開了一家網絡公司以維持自己的生活。面對日常生活中的不公正,他想要反抗卻沒有膽量與之抗衡。在埋屍之後,他的獸性便被激發出來了。當他看見自己的承包商朋友被人痛打時,他忍不住上前踹開了施暴者。平日裡只會默默承受宰割的羊,在那一刻,終於學會了亮出自己的武器。
  • 失去人性,失去很多!失去獸性,失去一切!
  • 三體:失去人性,失去很多;失去獸性,失去一切
    文/康衛軍一個沒有時間思考、不深入思考的人,總是試圖用匆忙掩蓋空虛和脆弱,多久沒有把身體和思想肆意的放逐了?那一刻,感覺自己是一部不知疲倦的機器。不知為什麼工作,為誰工作,沒有目的,沒有意義,只為工作而工作,僅此而已。
  • 每日竇摘|失去人性,失去很多;失去獸性,失去一切
    今天的金句是《三體》中託馬斯·維德常掛在嘴邊的名言,從這句話不難發現,維德是一個絕對的冷血動物,認為獸性比人性更重要。維德這個人也正如他所說的那樣,的確沒有人性,但他極端的理智、敏銳的決策、對目標絕對堅定的執行力,卻是真正能夠給人類帶來希望的人。
  • 人性與獸性,愛情和親情,美與醜,雨果如何表現掙扎中的人物?
    這種醜陋的描寫本身並不是雨果的目的,他是要通過這種強烈的描寫製造反差,這個卡西莫多並不是一個簡單的內心陰暗的醜八怪,他有著非常浪漫主義的內心,這是他身上的一種內在的「美」。在卡西莫多替這個副主教承擔了罪責以後,克洛德甚至沒有多看他一眼,反倒是愛斯梅拉達以德報怨,在他快要渴死的時候給了他一碗水喝。
  • 如果外星人入侵,你會選擇獨活還是同死?《三體》的解答令人深思
    如果外星人入侵,你會選擇獨活還是同死?《三體》的解答令人深思世界末日對於我們來說似乎遙不可及,可是伴隨著疫情的來臨,有的人想到了生化危機,那麼假如事情發展到不可控制的地步,一個尖銳的問題就會考驗我們每一個人。這一次考驗我們的還只是一個小小的疫情,如果真的有世界末日的話,考驗我們的會是什麼呢?
  • 身處叢林法則選擇獸性還是人性?沒有經歷過的不要輕易下結論
    當有一天你所在的地方沒有道德與法律的約束,人們都赤裸裸的暴露在叢林法則中,弱肉強食與爾虞我詐成為常態,你是否還能保持住人性的光輝,不墮落在獸性的黑暗中?這個對人性深處的靈魂進行拷問的問題誰也不能給出答案,因為沒有經歷過的人們所給出的答案僅僅局限於理想狀態之中,而面對這樣的問題更多的是通過影視作品來反映,《動物世界》就是這樣一部反覆考驗人性與獸性的電影。
  • 三體人沒有人性,但照樣難逃滅亡的命運,人性在生存面前的意義
    看完《三體》,大劉似乎留給了我們一個問題:人性到底有沒有意義?託馬斯維德給出了一個答案:失去人性,失去很多;失去獸性,失去一切。三體人開始對地球人的統治和整個太陽系都被二維化似乎證實了維德的正確。而人之所以稱之為人,不僅僅擁有其他物種沒有的智慧,最重要的是人身上具備的人性。人性是人隨著千代萬代的時間慢慢進化來的,正因為有了人性,才有了不同的文明,才得以讓全世界的人們團結起來。但大劉寫到了一個時代的現象,當大饑荒發生時,在生死面前,人性能戰勝獸性嗎?
  • 海洋文明與中華文明的碰撞(一):失去人性失去很多、失去獸性失去一切
    獨尊儒術」以來,儒學在官方政權加持下取得統治地位,但其本源精神卻陸續喪失,一味強調繁文縟節的禮節,壓制個性與欲望,到程朱理學更是達到「存天理、滅人慾」(當然,這個觀點提出時有較大的合理性,這裡主要是針對後續被扭曲解釋的現象)的高點,整個社會獲得了一種表面形式上的大一統,但一派死氣沉沉、毫無生機,朝代更換幾乎未在生產力、文化層面帶來什麼真正實質的進展(黑格爾在《法哲學原理》稱「中國的歷史從本質上看是沒有歷史的
  • 《三體》的世界浩瀚無垠,對人性的描寫卻能「一針見血」
    《三體》是劉慈欣的一部代表作品,也是科幻小說界經典之作。劉慈欣:2015年8月23日,憑藉《三體》獲第73屆世界科幻大會頒發的雨果獎最佳長篇小說獎,為亞洲首次獲獎 。看完《三體》整部書的那一刻,除了震撼,我一時間竟不知道說些什麼。當然,除去那些超讚的情節,我更欣賞小說裡面對人性的描述。
  • 《三體》中,那些令人印象深刻的語錄
    讀完《三體》,想必每一個讀者都會對文中不同的語錄有著不一樣的感觸。 《三體》中,一些經典語錄或詞彙被廣為流傳,比如: 「給歲月以文明,而不是給文明以歲月」; 「前進,不擇手段的前行」; 「大自然真是自然的嗎?」
  • 《三體》究竟有多偉大?濃縮成10句話,第一句難忘,最後一句深思
    如果說劉慈欣憑藉著一己之力將亞洲科幻提升到了世界水平,相信沒有會反對。因為《三體》叢書在日本熱賣就是最好的證明。《三體》究竟有多偉大?在中國,三體的粉絲不僅僅是普通讀者,更有很多科技圈大佬。FaceBook創始人扎克伯格更是向眾人"安利"此書:"我非常喜歡《三體》!嚴重推薦!如果你也對中國的歷史、虛幻現實、科幻小說感興趣,你也會喜歡這本書的。"《三體》的大咖粉裡面,最大咖的要數歐巴馬了。
  • 劉慈欣的語錄:失去人性,失去很多,失去獸性,將會失去一切!
    因為那種生活太苦了,太冷了,真的難以用文字來形容,想死的心都有,卻沒有勇氣。很多人可能會問了,活在這個年代的人,是如何走到這樣的地步?其實說出來很多人可能不信,但現實中真有人就是這樣走到這個地步的。說到這裡,如果大家對以上的回答和分析不是很滿意,我們不妨一起來讀一下劉慈欣的語錄:失去人性,失去很多,失去了獸性,你將會失去一切!失去人性,失去很多;失去獸性,失去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