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體》讀後感3:如何理解失去人性失去很多;失去獸性失去一切

2021-01-10 觀影1994

在程心接班執劍人的同時三體水滴攻擊地球,程心不忍心按下毀滅三體星系和地球的按鈕,沒有選擇和三體人同歸於盡,由於她的軟弱,導致地球對三體的威脅結束,羅輯一生的努力毀於一旦,三體人命令人類都移居到澳大利亞。

後來程心的上司維德利用程心星環公司的實力研發曲率飛船,希望靠曲率飛船的光速逃離太陽系,但是大部分人都不支持維德的計劃,害怕曲率飛船會過早的暴露人類的活動軌跡,如果維德繼續研發曲率飛船就會爆發第三次世界大戰,到時候會屍橫遍野或者說屍橫遍太陽系。程心考慮到繼續研發的惡果,決定停止曲率飛船的研發,維德六十年的努力付之東流。《三體》的讀者都會深深記住羅輯的那句:孩子,你看你都幹了寫什麼?

維德不得不放棄曲率飛船的研發說了最後一句話:失去人性失去很多,失去獸性失去一切。這句話被很多《三體》迷津津樂道,華省覺得大家還是要根據當時的具體情況理解這句話。

首先我們分析一下人性和獸性的區別,華省覺得人性講的應該是社會規範,人區別於動物最大的特點是懂得合作,當然動物也有合作,但是無法做到大範圍的同類為了合作犧牲個體的自由,這樣就限制了組織能力,人類創造了一套普世的社會規範,使得合作和組織能力得到最大發揮,成為了萬物之靈。

所謂的獸性應該理解為不顧一切的求生欲,如果沒有求生欲動物是很難在激烈的生產競爭中存活的。而維德研發曲率飛船的時候地球坐標已經暴露,人類到了生死存亡的時刻,當然這種情況我們一生也不會遇到,在小說當時的情況下如果求生欲不夠強烈,人類生存都無法繼續,沒有生命的文明又有什麼意義呢!

就像文天祥講的:留取丹心照汗青,但是如果你告訴他以後沒有汗青了,整個人類都沒有了,你的丹心只能變成擔心,估計文天祥要死不瞑目了。

這句話的前提是失去人性會失去很多,比如希特勒的法西斯,軍國主義的日本,哪個不是失去了人性,哪個有好下場。但真正到人類存亡之秋,華省覺得有必要放手一搏,而且程心最後也恨維德當時為什麼沒有反抗自己而遵守了諾言。

維德最後還是造出了曲率飛船並載著程心和艾AA離開了太陽系,並保留了部分的地球文明。

相關焦點

  • 【每日一句】失去人性,失去很多;失去獸性,失去一切
    今天的每日一句,我們來分享著名作家劉慈欣科幻小說《三體》中的金句:失去人性,失去很多;失去獸性,失去一切。在人們的印象中,「獸性」在很多時候是貶義詞,大家常常會用「獸性大發」去形容一個人喪失理智、喪失人性,做下只有牲畜才會做的事。但是,在《三體》為我們勾勒的特殊背景下,對於「獸性」,我們需要一種新的解讀。
  • 失去人性,失去很多!失去獸性,失去一切!
    2003年大學畢業,懷揣著一張專科畢業證,一張教師資格證和一堆還不如紙張本身值錢的證書,遊走於各種「雙選會」,處處碰壁,在日復一日的絕望中唉聲嘆氣。不過事實證明,當你在跌到低谷的時候總會反彈,一次機緣巧合,我到了聯通。
  • 失去人性失去很多,失去獸性失去一切!《三體》
    「給時光以生命,給歲月以文明」——《三體》2015年,《三體》系列第一部獲得了被譽為「科幻界的諾貝爾獎」的雨果獎,然後《三體·黑暗森林》和《三體·死神永生》接連問世,引起中國科幻界一片譁然。結果大劉橫空出世,用一部《三體》一戰封神。引用科幻圈的一句話:劉慈欣單槍匹馬,以一人之力將中國科幻拉高到世界水平。「失去人性 失去很多 ,失去獸性 失去一切」——《三體》故事從居住在距離太陽系4光年外的半人馬座α星一個外星智慧文明種群三體人說起。三體人的世界中有三顆太陽。
  • 失去人性,失去很多;失去獸性,失去一切
    失去人性,失去很多;失去獸性,失去一切。出自劉慈欣《三體》。原著還沒看,無法品味在小說中的含義。但在電臺裡聽到這一句話時,我深吸了一口氣。恨不得去廁所裡抽支煙,沉思良久。人性,一種道德的約束,諸如要善良、團結,也有很多虛偽的人性;獸性,一種原始的衝動,諸如要勇敢、頑強,也有很多野蠻的獸性。所以,人性不必然是個褒義詞,很多時候,人心是最複雜的;而獸性也不必然是貶義詞,視死如歸的復仇勇士總讓人敬佩。
  • 三體:失去人性,失去很多;失去獸性,失去一切
    不僅是一隻叫喧的蛙,不僅有著冷酷的內臟和記錄的裝置——也必須不斷從痛苦中分娩思想,慈母般地給它們我們擁有的一切。」再忙,也必須為自己留出一些時間,去思索這些東西,就像思考我們是誰、從哪裡來、到哪裡去一樣,不斷追問這個永恆卻無法接近的主題。不僅是身體和思想的休息,也是一種自我調整,調整生命的精度。
  • 劉慈欣的語錄:失去人性,失去很多,失去獸性,將會失去一切!
    很多人可能會問了,活在這個年代的人,是如何走到這樣的地步?其實說出來很多人可能不信,但現實中真有人就是這樣走到這個地步的。就好比說,有些人出社會後,喜歡盲目攀比,愛面子,打腫臉充胖子,處處都喜歡爭,好勝心強。
  • 劉慈欣:失去人性失去很多,失去獸性失去一切,孩子該有獸性嗎?
    讀劉慈欣的《三體》,對我衝擊最大的一句話是:失去人性失去很多,失去獸性失去一切!
  • 失去獸性,失去一切!
    原標題:失去獸性,失去一切! 但入主中原,成為統治者,意味著女真人失去了當年的兇猛和活力,失去了當年那種死裡求生的心態。再加上統治重心的南移,整個國家的逐漸漢化,金國已經失去了阿骨打、金兀朮時期的那種野性。 這樣的國家和軍隊,碰上充滿了野性活力,充滿了徵服欲望的蒙古大軍,豈能不被打敗? 記得在《三體》裡有這麼一段:女主角程心在冬眠中被喚醒,面臨一個重大的抉擇。
  • 海洋文明與中華文明的碰撞(一):失去人性失去很多、失去獸性失去一切
    對照本文開頭引用的《三體》中的那句話——失去人性,失去很多;失去獸性,失去一切。不嚴謹的類比一下:西方海洋文明的發展過程中,「獸性」滿滿,從希臘文化中那些即使是神的世界中也大量存在的亂倫、戰爭、神本身具有各種凡人的缺點等亦可見一斑,何況是人間,似乎少了文明優雅的「人性」;中國的漢朝以後的儒家文化統治的過程中,各個方面均呈現「一團和氣」,無論是高層政權團體內部、中央與地方的關係、還是文化中的一家獨尊、經濟上的缺乏「數目化管理」(黃仁宇,《萬曆十五年》),和氣的「人性」一直不缺乏,
  • 每日竇摘|失去人性,失去很多;失去獸性,失去一切
    今天的金句是《三體》中託馬斯·維德常掛在嘴邊的名言,從這句話不難發現,維德是一個絕對的冷血動物,認為獸性比人性更重要。維德這個人也正如他所說的那樣,的確沒有人性,但他極端的理智、敏銳的決策、對目標絕對堅定的執行力,卻是真正能夠給人類帶來希望的人。
  • 《誤殺》:失去獸性失去很多,失去人性失去一切
    影片中呈現了人性與獸性的對立統一。當李維傑得知女兒平平被性侵,失手打死了素察。他便展現出了自己的獸性。李維傑只是一個普通人,開了一家網絡公司以維持自己的生活。面對日常生活中的不公正,他想要反抗卻沒有膽量與之抗衡。在埋屍之後,他的獸性便被激發出來了。當他看見自己的承包商朋友被人痛打時,他忍不住上前踹開了施暴者。平日裡只會默默承受宰割的羊,在那一刻,終於學會了亮出自己的武器。
  • 解構「君主論」——失去人性,失去很多;失去獸性,失去一切
    而「馬基雅維利主義」也成為權屬於謀略的代名詞,甚至被理解為未達目的不擇手段的高度現實主義。因此也被羅素怒斥為「惡棍的手冊」。筆者本著對文章負責任的精神把這本看過的書重拾讀了一遍,短短六萬字,但想要當代人完全理解著實不易。下面配上自己的筆記,可供深感興趣的觀者配合食用。
  • 《三體》讀後感4:如何理解雲天明和程心之間的感情
    《三體》現在出版的是三本,華省覺得《死神永生》後面應該還有一本,畢竟劉慈欣寫《三體》主要是要講宇宙社會學,但在《死神永生》中,人類文明才剛走出太陽系,還沒有融入宇宙這個社會中,並且《死神永生》再往後寫,主角肯定是雲天明了,根據前面的鋪墊,雲天明肯定是把人類和三體文明帶向宇宙大社會的人
  • 不想失去一切的人,需謹記劉慈欣的語錄,富有哲理,警醒世人!
    說到這裡,如果大家對以上的回答和分析不是很滿意,我們不妨一起來讀一下劉慈欣的語錄:失去人性,失去很多,失去了獸性,你將會失去一切!失去人性,失去很多;失去獸性,失去一切。——劉慈欣,為何說失去獸性,就失去了一切呢?
  • 三體:星環城事件,人性同獸性的對決
    導語:三體:星環城事件,人性同獸性的對決還記得維德大大那句「失去人性,失去很多;失去獸性,失去一切」的名句嗎?今天我們來探討的就是這一點,人性和獸性到底是個什麼樣的存在,它又有怎樣的魔力?我們先來從字面意思理解人性和獸性的區別:人性指人的共性,善良友愛,有羞恥心有同情心;獸性說的是獸類的共性,弱肉強食,陰險狡詐等等,但是可別忘了,人類在本質上也屬於獸類,人性不過是獸性的進化體,再往上進化就變了所謂的神性。人是獸,但又超脫於獸,共性中既有人性也有獸性。
  • 《三體》讀後感7:如何評價羅輯對人類的貢獻以及民眾對他的態度
    ,而是要做三體人的奴隸呢,而且從地球治安軍的報名情況看,這種人還是很多的,但是因為羅輯這些人連做奴隸的機會也沒有了,所以羅輯是英雄也是罪人,但是羅輯根本不在乎,感不感謝他無所謂,他只是做了自己想做的事。
  • 失去人性失去很多,失去獸性失去一切
    翻拍電影有很多,但說實在的這部抄襲的有點嚴重了,布景鏡頭幾乎都和原版一樣,演員的細節也沒以前的好,一模一樣的劇情讓人覺得索然無味。喜歡的同學可以看看,不過,真要推薦的話,還是建議看原版《看不見的客人》。
  • 人性中如若沒有獸性會怎樣,《三體》的描寫令人深思
    在羅輯以地球與三體世界同歸於盡的威懾建立以後,人類實現了與三體世界數十年的和平共處。兩個文明的文化、科學也有了非常充分的交流。一方面,人類得益於三體世界先進的科學,技術上有了很大進步;另一方面,原本思維透明的三體人也從人類那裡學會了計謀與欺騙。
  • 失去一個男人,不等於失去了愛情,失去了愛情,不等於失去一切
    作者: 敏慧 春風暖陽睡前,在朋友圈寫了一段晚安語,和你們分享:突然間明白,人要過好這一生並不容易,人生本就是活一場過程,同時可能會經歷很多苦難和美好,最終那些心裡想要的或許就是你最終生命的意義,只不過很多事,會事與願違,會世事難料,命裡有時終須有,命裡無時莫強求,這句話,應該適應於人生的每一場關係裡
  • 人生縱然失去了一切,也不能失去希望
    一個人的一生,縱然失去了一切,也不要失去希望。人生之路,本身就是坎坎坷坷、起起伏伏,俗話說,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在佛家認為人生皆苦,唯一的方法,就是回頭是岸,脫離生死苦海,但真正能夠覺悟,能夠看破放下,能夠脫離生死苦海的又有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