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縱然失去了一切,也不能失去希望

2021-01-10 江山心學

一個人的一生,縱然失去了一切,也不要失去希望。

人生之路,本身就是坎坎坷坷、起起伏伏,俗話說,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在佛家認為人生皆苦,唯一的方法,就是回頭是岸,脫離生死苦海,但真正能夠覺悟,能夠看破放下,能夠脫離生死苦海的又有幾人?

貧窮的希望富足,富足的希望幸福,幸福的希望長壽,即使死了也希望進極樂世界或者進入天堂。所以人生就是不同的希望。人生最怕的就是萬念俱灰,看不到未來,看不到希望。

維克多.弗蘭克爾,著名心理學家,醫學博士,他的《活出生命的意義》一書中記錄了他在納粹時期被關進集中營的經歷。

其中有一個講了一個令人印象深刻的故事:弗蘭克爾的一個獄友,是一名小有名氣的作曲家和詞作家,1945年的3月初,他興奮的告訴弗蘭克爾說:「醫生,我在2月初做了個奇怪的夢,夢裡有個聲音說,3月30日能夠得到解放。」

當獄友告訴弗蘭克爾這個夢時,他滿懷期待,充滿了希望,確信夢裡那個聲音所說的是正確的。但隨著日子的臨近,他們根據得到的消息判斷,戰爭極不可能在那個日子結束。2月29日,這個獄友突然病了,發高燒。3月30日,就是夢中聲音告訴他戰爭將結束的那一天,他陷入了昏迷。

第二天,他死了。從所有外表的症狀看,他是死於傷寒。但真正讓他死去的原因是失去了希望,當預言沒有如期兌現時,他徹底絕望了。

而弗蘭克爾之所以能夠在納粹集中營中儘管時時刻刻面對死亡,但他始終保持著對未來的希望,他想復原手稿和重見愛人的強烈信念,成了支撐弗蘭克爾活下去的動力和希望。

當一個人對未來失去了希望,他也就喪失了對精神的把握,註定要走向死亡。當一個人對未來充滿希望時,縱然失去了一切,仍然能夠樂觀心態,積極向上。

王陽明被貶龍場,面對那樣極端惡劣的生存環境,看到和他同樣被貶的官吏父子僕人相繼死亡,但他仍然沒有泯滅內心的志向,依然對未來充滿希望。反而鳳凰涅槃、浴火重生。龍場悟道,成就了立德立言立功三不朽的不世偉業,陽明心學思想影響後世500年。

所以,一個人不論經歷什麼,無論失去什麼,都不能失去希望,如果說夢想是一個人前進的方向,那希望就是實現夢想的力量。

相關焦點

  • 三體:失去人性,失去很多;失去獸性,失去一切
    不僅是一隻叫喧的蛙,不僅有著冷酷的內臟和記錄的裝置——也必須不斷從痛苦中分娩思想,慈母般地給它們我們擁有的一切。」再忙,也必須為自己留出一些時間,去思索這些東西,就像思考我們是誰、從哪裡來、到哪裡去一樣,不斷追問這個永恆卻無法接近的主題。不僅是身體和思想的休息,也是一種自我調整,調整生命的精度。
  • 失去一個男人,不等於失去了愛情,失去了愛情,不等於失去一切
    作者: 敏慧 春風暖陽睡前,在朋友圈寫了一段晚安語,和你們分享:突然間明白,人要過好這一生並不容易,人生本就是活一場過程,同時可能會經歷很多苦難和美好,最終那些心裡想要的或許就是你最終生命的意義,只不過很多事,會事與願違,會世事難料,命裡有時終須有,命裡無時莫強求,這句話,應該適應於人生的每一場關係裡
  • 劉慈欣:失去人性失去很多,失去獸性失去一切,孩子該有獸性嗎?
    讀劉慈欣的《三體》,對我衝擊最大的一句話是:失去人性失去很多,失去獸性失去一切!
  • 失去獸性,失去一切!
    原標題:失去獸性,失去一切! 但入主中原,成為統治者,意味著女真人失去了當年的兇猛和活力,失去了當年那種死裡求生的心態。再加上統治重心的南移,整個國家的逐漸漢化,金國已經失去了阿骨打、金兀朮時期的那種野性。 這樣的國家和軍隊,碰上充滿了野性活力,充滿了徵服欲望的蒙古大軍,豈能不被打敗? 記得在《三體》裡有這麼一段:女主角程心在冬眠中被喚醒,面臨一個重大的抉擇。
  • 失去人性,失去很多!失去獸性,失去一切!
    我之所以能死皮白賴的堅持著,乃至在後來的歲月裡即使過著拖死狗般的日子也能開心的在灑滿陽光的清晨去喝咖啡品甜點,之所以我能這樣內心沒肺,其實只需要一句話就能解釋:失去人性,失去很多!失去獸性,失去一切!這是《三體》裡託馬斯韋德的臺詞,用在我身上很貼切。
  • 劉慈欣的語錄:失去人性,失去很多,失去獸性,將會失去一切!
    說到這裡,如果大家對以上的回答和分析不是很滿意,我們不妨一起來讀一下劉慈欣的語錄:失去人性,失去很多,失去了獸性,你將會失去一切!失去人性,失去很多;失去獸性,失去一切。——劉慈欣#劉慈欣語錄#讀完劉慈欣的語錄,很多人可能有疑問,為何說失去獸性,就失去了一切呢?其實這句話不難理解。因為人性與獸性從來不是對立的,也不是矛盾的,而是繼承和發展的,沒有獸性就沒有人性,但是人性不同於獸性。你看失去獸性的人,很多人認為很好,心地善良,是個正常人。
  • 【每日一句】失去人性,失去很多;失去獸性,失去一切
    今天的每日一句,我們來分享著名作家劉慈欣科幻小說《三體》中的金句:失去人性,失去很多;失去獸性,失去一切。在人們的印象中,「獸性」在很多時候是貶義詞,大家常常會用「獸性大發」去形容一個人喪失理智、喪失人性,做下只有牲畜才會做的事。但是,在《三體》為我們勾勒的特殊背景下,對於「獸性」,我們需要一種新的解讀。
  • 《三體》讀後感3:如何理解失去人性失去很多;失去獸性失去一切
    後來程心的上司維德利用程心星環公司的實力研發曲率飛船,希望靠曲率飛船的光速逃離太陽系,但是大部分人都不支持維德的計劃,害怕曲率飛船會過早的暴露人類的活動軌跡,如果維德繼續研發曲率飛船就會爆發第三次世界大戰,到時候會屍橫遍野或者說屍橫遍太陽系。程心考慮到繼續研發的惡果,決定停止曲率飛船的研發,維德六十年的努力付之東流。《三體》的讀者都會深深記住羅輯的那句:孩子,你看你都幹了寫什麼?
  • 失去人性,失去很多;失去獸性,失去一切
    失去人性,失去很多;失去獸性,失去一切。出自劉慈欣《三體》。原著還沒看,無法品味在小說中的含義。但在電臺裡聽到這一句話時,我深吸了一口氣。恨不得去廁所裡抽支煙,沉思良久。
  • 失去人性失去很多,失去獸性失去一切!《三體》
    「失去人性 失去很多 ,失去獸性 失去一切」——《三體》故事從居住在距離太陽系4光年外的半人馬座α星一個外星智慧文明種群三體人說起。三體人的世界中有三顆太陽。每當出現三日凌空景觀時,三體文明就要遭到毀滅,周而復始,無窮無盡。「三體文明」經歷百餘次毀滅與重生,正被逼迫不得不逃離母星,而他們選擇入侵的地方則是——地球!
  • 海洋文明與中華文明的碰撞(一):失去人性失去很多、失去獸性失去一切
    這些,都是難得的「清流」與希望。在中國形式大一統的時期中,西方海洋文明國家經歷著更為劇烈的動亂、殺戮、爭鬥、割裂,到最後也未實現所謂統一,也無任何一股力量、一種文化完全形成一枝獨大的地位,個人慾望的施展面臨的阻礙較小,對照中國,其在歷史中出現了很多「出格」的情形,但其文化中的多元性、外向性、創新性、進攻性也得以保留,積累了巨大的能量。
  • 人這一輩子,失去了健康,一切都是瞎忙
    而如果弄丟了健康,一切也就失去了根基,再美好的人生,再愜意的生活,哪怕擺在眼前,也成為無力觸碰的美夢。人生,如果沒有了健康,就沒有了一切。健康是最大的財富。曾經有經濟學家提出,健康是1,財富、名利、地位等等都是0。只要有1在,後面就可以加上無限個0;而如果這個1沒有了,再多的0也終歸只是0了。
  • 失去了一切的人的慘狀,被雨果道出,讓人感到社會的殘酷和現實!
    很多人看了標題可能會問,這個世上,還有人會失去了一切?可能嗎?真的有,這種人,活著,他跟誰都沒有關係,包括自己的親人,乃至父母,因為他活著很失敗,愧對所有的親人,甚至不敢去面對所有認識他的人,只敢在陌生的城市,陌生的地方,苟延殘喘地活著。
  • 花朵裡的美好,永遠都不能失去
    花朵裡的美好,永遠都不能失去 ●
  • 有得到必定有失去的,有失去必然有得到的
    從2月23號到滬,每一天都在超負荷工作,每天忙不完的工作,一點喘息的時間都沒有,看到那些回不完的信息著急焦慮但還要克制自己耐心給顧客更優質的服務、去解答去處理問題,懼怕電話鈴聲,有時候甚至希望少一些顧客,心情無語言表達,沒有時間照顧教育孩子、也不能照顧好自己的身體,在他人眼中看似幸福的人更體會平淡簡單才是幸福,人生就是天平,沒有佔便宜或吃虧,沒有好與壞,永遠都是平衡的
  • 封面評論|「殺豬盤」裡的中招者,失去了自我就失去了一切
    但事後復盤,這一切又是如何發生的呢?為什麼會愚蠢到聽從一個認識不久、素未謀面的陌生男人的「投資建議」,為什麼甘願砸下真金白銀乃至舉債貸款去維繫一段虛無縹緲的感情?是財迷心竅,又或是丟失了人格之獨立、理性之防線,而完全成為了他人的「獵物」,乃至被馴馭成了一種隸屬與附庸?須知,當一個人失去了自我,那麼就也就失去了一切。「愛情」讓人衝昏頭腦,「愛情」還可能掏空錢包,讓你人財兩空。
  • 看了《活著》才明白,失去這三個人,人生將註定漂泊
    這本書不但賺了很多人的眼淚,也引得很多人的自省,開始正確看待人生中的親密關係。在我們當代,似乎每個人的心中都裝滿了心事,每個人都有覺得無法度過的事情。但其實很多事情都是外因,有時候想開一點,就過去了。真正讓我們人生失去期待的,是失去這三個親人。
  • 《心靈奇旅》:我們獨一無二的人生,為什麼失去了火花?
    我不能沒完成目標,就這樣放棄。我在做我喜歡的事情的時候,一切都是好的。高納沒有放棄自己的夢想,最後結局圓滿。可我們每個人的內心,總對應著一個魔鬼。它在嚇唬你,阻止你,讓你鄙視自己,看輕自己,放棄自己,如果你不打開你的內心,讓別人來幫助你,點燃你對生活的激情,你就會選擇逃避,任憑誰來敲門,你都會拒絕。
  • 墨菲定律:「難以割捨已經失去的,只會失去更多」,愛情也是
    在「墨菲定律」中有個叫「沉沒成本」:「難以割捨已經失去的,只會失去更多」,我們做過的事,談過的愛,已成過去覆水難收。一切都已成定局,再不能更改。就好比你家小雞被別人家大狗咬死了,如果你去打死大狗也無法挽回,且可能還要賠償大狗家主人的錢,那是得不償失。這也是經濟學中所說的「沉沒成本」概念,代指已經付出且不收回的成本。
  • 有些人,遇見是偶然,失去是必然
    世間萬物,皆有定數,一切都是命中注定好的,誰也無法更改,唯有坦然面對。人世情愛,皆為緣定,緣來緣去,順勢而為,誰也無法左右緣分的起落,唯有接受與釋懷。人生就是一本空白的書,命運只給你寫了開頭,過程如何,結局如何,該是由你自己來撰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