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部口碑票房都很高的電影---《誤殺》在電影院熱映,按捺不住好奇的心理,我決定一探究竟。說實話,在開始觀影的時候我還抱有批判心理,等我看完,不得不承認,這著實是一部佳片。
電影講述了網絡供應商李維傑的女兒李平在夏令營被警察局局長拉韞的兒子素察下藥性侵,並拍下視頻。後素察以此為要挾,逼迫李平在自家倉庫內就範。母女倆與素察發生爭執,失手「殺害」了素察。李維傑為了保護家人不再受到傷害,利用平日積累下來的觀影經驗,制定出了一套完美的脫罪方案,與拉韞一家交鋒。
影片中呈現了人性與獸性的對立統一。當李維傑得知女兒平平被性侵,失手打死了素察。他便展現出了自己的獸性。李維傑只是一個普通人,開了一家網絡公司以維持自己的生活。面對日常生活中的不公正,他想要反抗卻沒有膽量與之抗衡。在埋屍之後,他的獸性便被激發出來了。當他看見自己的承包商朋友被人痛打時,他忍不住上前踹開了施暴者。平日裡只會默默承受宰割的羊,在那一刻,終於學會了亮出自己的武器。
然而,儘管李維傑是受害者,他同時也是加害者。他殺死了素察,身上便背負了罪孽。於是,他的人性便顯現出來。他有著虔誠的信仰,而背負起沉重罪責的人,如何才能讓自己的內心依舊保持純淨呢?無相布施才有無限功德。在李維傑決定自首的那一刻,才算是解脫吧,那一刻,身上背負的罪惡終於能夠用自己來償還。最後,李維傑還是選擇了人性。
李維傑留給家人,尤其是小女兒的,也是自己身上的人性。當小女兒安安學會了說謊,學會了虛假。那是自己所犯下的罪業在女兒身上的延續。於是,作為一個父親,他要鼓起勇氣承擔曾經犯下的錯誤,並實現對自我的救贖。如果他當初沒有選擇自首,這不僅沒讓他們得到心靈上的寬解,反而終日活在愧疚之中。
數學裡有很多公式,記住公式就能解決很多問題。可是如果一開始就記錯公式的話,就會無數次犯同樣的錯誤。為人父母,養兒育兒,養兒只是低層次的目標,育兒育人才是父母應該做到的。如若父母無法做到嚴以修身,總是被自己那不受掌控的情感所驅使著,那麼這種父母對於子女來說,只是災難,貽害無窮。
獸性與人性並不是格格不入的,它們可以共存,它們都是人類身上寶貴的東西。然而,當二者難兩全時,我們應該堅守的,是自己作為一個人的底線。一切的個性使然,都基於人的前提。《誤殺》對於人性的刻畫,並不是隻言片語能講述的,但至少我們要相信,正如頌恩在結尾的那個採訪,黑白的畫面轉而變得明朗充滿色彩,人性總是充滿希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