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大家非常熟悉,閉上眼睛都能說上幾句,如:溫柔、幽默,正直、善良,聰明、機智等等。但真讓你拿筆來寫,估計大家都會直搖頭。為什麼一個挺熟悉的人一到寫的時候卻卡殼了?其實我覺得是你沒有找準方向(方法),所以才會有這樣的狀況。那麼,我們又如何才能寫「活」呢?個人觀點如下:
一,仔細想想他(她)身上最顯著(突出)的特點(特徵)。
眾所周知,世界沒有完全一樣的人,因而每個老師也是各不相同的。我們寫人文章最重要的是寫出人物最顯著(突出)的特點。
比如魯迅先生作品中「穿長衫的孔乙己、阿Q、戴銀項圈的閏土」。每個人物都有屬於自己的特點,讀者一讀便知道是誰。我們的老師因為所在的學段與科目不同,那麼他(她)們的特點就更有獨自的個性。
那麼,人物特點如何表現呢?其實人物的特點可以表現在性格、外貌、品質、愛好、習慣等方面,我們只要抓住其中一個或幾個突出特點來寫,就可以寫出這個老師與其他老師的區別。比如他很胖還非常愛笑,或者說活很幽默、喜歡畫畫,又或是機智,做什麼事都很有方法。
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特點,那是因為每個人的出身、環境、經歷、教養等不同而形成的。這些特點(或個性的東西)又會通過人物的外貌、性格、愛好等方面展現出來。因而只要我們抓住這些特點寫,就可以寫出他(她)們的與眾不同。
比如「公儀休拒魚」中公儀休前後言語不一的舉動,就是公儀休的個人品質特點——個人喜好不同與國家利益混在一起。這個環節便突出了公儀休的廉潔自律。抓住了人物顯著(突出)的特點(特徵),下一步又該好何做?
二,寫清楚能展現老師特點的典型事例。
如果你已經找到老師的顯著特點,那麼下面就要找出一、兩件事來把老師的形象寫生動,寫具體。
比如,你想突出老師的幽默的特點,就可以選他(她)的講課方式,以及產生的效果。或是你想突出他(她)聰明機智的特點,就可以選如何輕而易舉地解決學生之間的小矛盾,或學習上的難題等。
選好事件後,接下來就要將事情的經過講清楚,也就是老師怎麼做的等等。這樣文章的大致框架便形成了,下一步做什麼,相信大家都知道了。
三,精打細磨或精雕細琢,讓老師「活」起來。
說到這裡,大家都明的什麼是精打細磨,但生活中我們該如何做到呢?其實只要我們多細心觀察即可,觀察老師的一言一行。所以說我們在刻畫人物時,就是要細緻地刻畫人物的語言、外貌、動作等,這樣做,就會讓人物的性格特點、氣質鮮活地呈現在讀者面前。
但如果描寫動作時,建議將大動作分解成多個小動作,這樣可以讓文章更生動形象。當然,不反要寫人物「做什麼」,還要寫「怎麼做」。
此外,描寫動作不僅要有連續性,還要準確使用表示動作的詞。也正是這些準確到位的詞語描述,才會讓文章中的人「活」起來。
當然,方法好說,練習難做。我相信只要你用心做,一切都會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