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食管癌發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國家,預後要如何改善?
中國特色癌--食管癌
我國是世界上食管癌發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國家,在中國十大惡性腫瘤中,其發病率佔第3位,死亡率佔第4位。食管癌主要有兩種病理類型:鱗癌和腺癌,鱗癌主要分布在發展中國家,尤其是中國,食管鱗癌佔中國食管癌的90%以上。早期食管鱗癌的症狀一般比較隱匿,在臨床上首次確診的食管鱗癌患者中,90%以上的都是中晚期患者,中晚期食管鱗癌自然生存期是7-8個月。儘管外科技術和理念不斷進步,但食管鱗癌經手術治療後的預後還是較差,5年生存率為4%-40%。術後的預後受腫瘤的位置、浸潤深度、淋巴結轉移和分化程度等的影響。目前,對食管術後預後的評估,主要依靠TNM分期,但其具體分期的一些內容和標準仍存在爭議。
1、臨床TNM分期的作用最關鍵
在諸多影響生存的因素中,TNM分期能較全面的反映腫瘤浸潤的廣度和深度,是判斷預後的主要依據。我國學者曾報告9107例食管癌外科手術後5年生存率與不同分期的差異,I,II,III,IV期的5年生存率分別為90%,50%,35.8%和16.9%。
由於大多數的食管癌在診斷時已為晚期,即使能行手術治療其TNM分期也較晚。根據病變的侵犯深度和淋巴結受侵情況能很準確地判斷其預後,能夠早期診斷和治療是提高食管癌生存時間的關鍵。
2、病理分化和組織分型
病理分化程度和預後密切相關。資料顯示腫瘤的高,中,低分化10年的生存率有明顯不同,分別為38.8%,17.86%,8.96%。分化程度的高低與腫瘤浸潤的深度和淋巴結轉移情況關係密切,與這些因素對預後的影響是相一致的。
食管癌的病理組織分型主要有鱗癌,腺癌,小細胞癌,類癌等,在我國鱗癌佔90%以上,其次為腺癌。雖有報告認為腺癌的生存率低於鱗癌,但一般無顯著性差異。低分化小細胞癌的預後最差,生存期較其他病理類型的食管癌低。
3、腫瘤的大小
食管癌腫瘤的大小直接關係到手術的切除率,生存率與腫瘤的大小呈現負相關。我國學者報告169例食管癌術後,病變長度3cm的5年生存率28.9%,>15cm的3年生存率0%.
4、治療方法
近年來人們越來越關注食管癌的多學科綜合治療(MDT),單一的治療方法生存期遠不及綜合治療手段,這已在癌症治療領域形成共識。很明顯對不同時期的食管癌所採取的治療方法將決定食管癌的預後。早期食管癌手術治療依然是首選的治療,但隨著手術技術的提高,近年來晚期食管癌切除病例增多,切緣殘留明顯增加而影響預後,這就需要放化療的聯合治療來進一步改善這個部分患者的生存期。
我不想放棄,我想再孝順父親多幾年
我常年出差在外,很少回家和家人相處,沒想過父親會突然患上癌症。2006年3月, 我帶著父親走了多家在廣東的醫院,做了多種檢查,確認得了食管癌IV期。
父親知道後說不治了,掙了一輩子的錢好不容易條件好了,怕把家拖垮了。但是人沒有,家就不完整了,我還要多孝順他好多年。在我的勸阻下,父親答應了接受治療,在主治醫生的建議下,父親接受了化療,控制效果不好,甚至癌細胞已經有往肺部轉移的跡象。我四處託關係找專家幫忙,在一位北京的教授那裡得到了日本免疫治療的治療方案,聯合兩國醫生共同治療。就這樣,從未踏出國門的父親開啟了4個多月的赴日治療。
接受治療的第二個療程,父親癌標誌物CEA從13.9ng/ml (參考值為
預後:接受免疫治療的四個月,食道癌病灶消失,肺部癌細胞轉移消失。
*CT顯示癌細胞已經向肺部轉移*
*食管癌病灶消失,肺部癌細胞轉移消失*
治療結束後,父親回歸正常而平淡的生活,現在已經是治療後的第6年,現在除了需要堅持定期複查,不能掉以輕心外,一切正常。現在父親很好,經過這次鬼門關走一遭父親還看開了許多,現在父親不用我們提醒自己就會遠離一些不良的生活習慣,沒事就溜溜鳥或者陪孫子四處溜達,心態平穩人也樂哈哈的。今天用自己的角度給大家分享了這段經歷,是想給還在抗癌路上的病友們,激勵大家不要放棄,我知道什麼一個家庭遇到這樣的事情當時都一定會很難,但彩虹就在暴風雨之後,熬過去了也就可以迎來美好的生活了,加油! -廣東廖榮
細胞免疫治療食管癌有哪些優勢?
腫瘤免疫療法是一項正在迅猛發展的技術,未來它將會是癌症治療的一個重要方向。
因為最強大的抗癌力量,不是來自藥物,也不是手術或者放療,而是我們自身!我們的免疫細胞每天都在吞噬癌細胞,只不過有時候它們被狡猾的癌細胞蒙蔽。近幾年國際上最新的研究發現,只要通過抗原遞呈,讓免疫細胞能夠記憶癌細胞特性,它就可以再次大口大口吞噬癌細胞,只要這樣的細胞足夠多,活性足夠強,它們吞噬能力就足夠強,癌細胞最終被消滅,從而不能形成新的病灶,或者使原來的病灶縮小、消失。
由於這種療法是從患者外周血提取免疫細胞,體外培養擴增後回輸,因此相比手術、放化療,這是一種安全、無毒副作用的治療技術。主要有以下五大優勢:
1、安全有效、毒副作用極小
免疫細胞治療是用患者本人的免疫細胞用於治療,除了輕微發熱副作用的情況外,幾乎沒有更嚴重的副作用,對患者身體的負擔極少。
2、更加精準的靶向殺瘤作用
與無抗原特異性,殺瘤作用較弱的傳統細胞免疫療法相比,新一代免疫療法加入多種特異性抗原,具有更加精準靶向的殺瘤作用,並能夠產生免疫記憶,誘導長期高效的腫瘤活性;
3、擴增數量龐大,提高殺瘤效果
新一代免疫療法擴增效率約為200~1000倍,使細胞培養的數量達到100億,提升殺瘤效果 ;
4、提高免疫,增敏放化療效
免疫療法可在化療48小時後使用,提升免疫力,降低化療副作用,經過多療程的加強治療,可達到最好的治療效果;
5、個體化定製專屬細胞治療方案
每個腫瘤患者體內的免疫細胞水平和狀態都是不同的,在接受細胞免疫治療之前,新一代免疫療法在治療前先進行體內免疫細胞檢測,全面了解體內PD-1、NK、殺傷性T細胞等免疫細胞水平,從而掌握體內的免疫儲備及反應情況,在此基礎上,判斷細胞治療的種類和方案。
研究證實,細胞免疫治療作為一種輔助療法,與手術、放化療協同治療效果更好
細胞免疫療法適合哪些食管癌患者?
細胞免疫療法理論上可以對應任何階段的癌症,比如:
腫瘤手術前體質較差,術後恢復慢,且害怕隱匿性癌細胞沒有被徹底根除的患者。
放療、化療後,免疫力低下,副作用反應明顯(如食慾減退、噁心、脫髮、皮膚炎症等),期望增加化放化療效果的患者。
由於害怕放化療的毒副作用,希望利用各種治療手段實現治療效果的患者。
腫瘤晚期癌細胞已經全身擴散,但常規治療方法已無能為力,期望延長生存期,提高生活質量的患者。
需要注意的是,細胞免疫療法對於晚期癌症患者腫瘤的縮小效果不明顯,針對晚期癌症的患者在保持生活品質的同時有延長壽命的效果;作為術後的輔助治療法可以抑制復發,治療效果可維持較長時間;與化療、靶向藥、PD1抑制劑等其它療法聯合治療,效果會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