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典型性勞動關係的認定

2021-01-08 中國法院網

2016-11-02 14:16:49 | 來源:中國法院網 | 作者:夏明

  引言:勞動者與用人單位籤訂勞動合同後,接受用人單位管理,從事勞動,領取工資,發生糾紛後,勞動關係一目了然,筆者姑且稱其為典型性勞動關係,然而勞動爭議案件中,總有這一類案件讓審判者糾結:勞動者從事著單位勞動,但是沒有勞動合同,或者有著其他形式的合同,如勞務合同、僱傭合同、承攬合同等。筆者稱其為非典型性勞動關係。這樣的勞動關係發生糾紛後,勞動者與用人單位是否能夠認定為勞動關係,實踐中有著兩種認定結果:1、存在勞動關係;2、不存在勞動關係。筆者試圖通過二則案例,談談認定標準。

  案例一

  某農墾公司將其中標的農業開發項目的土地整治項目承包給第三人李某施工,雙方籤訂了協議書、承諾。2013年9月吳某到工地做工,上班由李某安排人員考勤,人工加自帶根據每天170元,由李某支付,李某與吳某未籤訂勞動合同。2013年11月的一天,李某駕駛農用車途中發生交通事故,受傷後搶救無效死亡。後吳某弟弟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確認吳某與某農墾公司之間存在勞動關係。法院審理後認為吳某工資由第三人支付、公司沒有對某進行考勤,也不接受單位監督和管理,該工地有第三人承包且由第三人安排勞動故判決認定吳某和該公司不存在勞動關係。判決後,雙方均未上訴。

  案例二

  某飼料公司為經營需要,將公司裝卸業務對外發包給張某獨立承包經營,雙方約定:張某自行組織、僱傭人員,自負盈虧,自擔風險承包公司裝卸業務,公司按照每噸不同的裝卸種類區分不同的價格,定期與張某進行結算,支付承包費。上述協議籤訂後,張某組織人員從事裝卸事物,公司也按照約定按期向張某支付承包費用。承包期內某日,從事裝卸事務的胡某在上班期間因交通事故致人身受到損害。事故發生後,胡某向當地勞動人事仲裁委申請仲裁,請求認定其與飼料公司存在勞動關係。該委作出存在勞動關係的裁決後,飼料公司不服裁決,向法院提出訴訟,請求確認胡某與公司不存在勞動關係。後法院認為:飼料公司將其裝卸業務發包給張某,由張某組織包括胡某在內的裝卸人員從事裝卸業務:1、飼料公司的業務中,裝卸業務是公司應有業務非臨時性業務,胡某從事的是飼料公司正常崗位勞動;2、飼料公司與張某的協議中約定了月裝卸量的最低限額為平均每人2400元,張某僱傭人員的僱傭名冊均提交飼料公司確認,裝卸隊在飼料公司上班期間必須在崗待命,從而反映出飼料公司與胡某的關係具有一定的穩定性,胡某領取的工資是其主要生活來源;3、飼料公司雖然沒有對胡某直接進行管理,但是通過和張某的裝卸協議間接對裝卸隊進行了嚴格的管理,故飼料公司與胡某存在管理與被管理的關係。判決認定胡某與飼料公司存在勞動關係。該案上訴後雙方達成調解,公司給付胡某一次性賠償。

  從上述兩個案例我們可以看出,在勞動關係認定中,法院對基本相同案件事實下是否存在勞動關係是存在不同意見的,案例一與案例二案件事實基本相同,但判決結果迥然不同。在案例二中,法院認為1、飼料公司的業務中,裝卸業務是公司應有業務非臨時性業務,胡某從事的是飼料公司正常崗位勞動;2、飼料公司雖然沒有對胡某直接進行管理,但是通過和張某的裝卸協議間接對裝卸隊進行了嚴格的管理,故飼料公司與胡某存在管理與被管理的關係,但是在案例一中,吳某從事的工作也是農墾公司對該項目的正常崗位工作,對吳某同樣存在完成工作的要求,同樣是第三人進行管理,還有比如公司對完成工作成果的要求,出勤時間、工作時間的要求。但是如果把這個要求視為勞動關係中的員工的管理與被管理,顯然有點牽強。再如穩定性的要求,每個單位無論是僱傭關係還是勞動關係都會需要熟練人員能夠穩定工作,以保持單位正常的運營。

  當前勞動關係界定的標準主要綜合考慮以下情形

  1、勞動者是否接受實際用人單位的管理、指揮與監督; 

  2、用人單位又向勞動者支付過工資性勞動報酬的記錄,勞動者在經濟上依附用人單位;

  3、勞動者被納入用人單位生產組織體系中從事勞動,而不是從事獨立的業務或者經營活動;

  4、勞動者無權將工作分包他人完成;

  5、勞動工具、原材料一般由用人單位提供;

  6、工作時間、場所一般由用人單位覺得或者受其控制;

  7、勞動者只為一個用人單位提供勞務

  8、勞動者提供的勞務是繼續性而不是一次性的;

  9、勞動者向用人單位提供較為長期、固定的勞務;

  當然上述標準不是絕對,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還在2005年12號文件中規定了一下憑證進行參考,即工資支付記錄,繳納社會保險記錄、用人單位向勞動者發放的工作證、服務證等怎麼身份的證件、勞動者填寫的報名表、登記表、考勤記錄等。同時該文件中還規定了建築企業、礦山企業等用人單位將工程、或者經營權發包給不具備用工主體資格的組織或者自然人,對該組織或者自然人招用的勞動者,由具備用工主體的發包方承擔用工主體責任。同時勞動合同法第九十四條對該問題做了進一步規定。

  筆者認為,認定非典型性勞動關係中勞動者與用人單位是否存在勞動關係需要慎重,要綜合多種特徵而且該多種情形需要並存。最起碼要1、工資支付記錄;2、勞動者是否接受實際用人單位的管理、指揮與監督;3、用人單位向勞動者發放的工作證、服務證等怎麼身份的證件、勞動者填寫的報名表、登記表、考勤記錄等。對於建築企業、礦山企業等用人單位將工程、或者經營權發包給不具備用工主體資格的組織或者自然人,對該組織或者自然人招用的勞動者,由具備用工主體的發包方承擔用工主體責任。這個用工主體責任,筆者認為是一種不真正債務關係的一種連帶責任而不是構成勞動關係。個人與勞動者之間雖然不構成勞動關係,但是不影響個人用工和勞動者之間構成僱傭或者勞務關係。

  案例二中,飼料公司將公司裝卸業務對外發包給張某獨立承包經營,而裝卸業務並非公司不能分割業務。飼料公司一直是將裝卸費用支付給張某,張某再將費用發放到每個裝卸人手中,包括胡某工資。之於管理問題,筆者認為裝卸的工作場所就在飼料公司,從公司管理和公司環境形象出發,對裝卸人員提出要求,由張某落實並無不當,但不能作為公司對胡某進行勞動關係的管理。張某作為個人,不能成為勞動法律關係中用工主體,而且作為民事法律法系,應遵從雙方的意思自治,合同自由,國家幹預的程度比較輕。且法律並無禁止個人不能承包裝卸勞務。因此本案中筆者認為胡某和張某之間構成僱傭關係,和飼料公司不能構成勞動關係。即使存在如用飼料公司將工程、或者經營權發包給不具備用工主體資格的組織或者自然人的法律判斷,公司也是承擔的一種勞動法上的比如最工資給付、工傷保險待遇、社會保險待遇的連帶賠償責任。

  綜上,筆者認為,勞動關係是一種合同關係,但並非單純債法中的財產關係,其還具有人與人的結合關係,基於勞動者和用人單位的人格關係,用人單位除負有工資給付義務後,還有保護照顧義務,勞動者除了向用人單位提供勞務外,還有忠實勤勉義務。對於非典型性勞動關係,如果勞動者不能提供用人單位工資支付記錄,勞動者沒有直接接受實際用人單位的管理、指揮與監督,用人單位沒有向勞動者發放的工作證、服務證等證明身份的證件,勞動者不能提供填寫的報名表、登記表、考勤記錄等,不能認定為勞動關係。如果用人單位存在違反發包、分包的,由用人單位對工資給付、工傷保險待遇、社會保險待遇的連帶賠償責任。

(作者單位:江蘇省淮安市淮陰區人民法院)

相關焦點

  • 事實勞動關係的認定
    【裁判】  江蘇省沛縣人民法院經審理認為,華昌鋁廠作為依法設立的有限責任公司,郝大波作為自然人,雙方符合法律規定的成立勞動關係的主體資格。參照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關於確立勞動關係有關事項的通知》第二條規定,認定雙方存在勞動關係時,可以參照用人單位發放的工作證、服務證等能夠證明身份的證件。
  • 事實勞動關係認定之思考
    經交警認定,楊某負此起事故的全部責任。楊某母親王某向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仲裁委員會裁決確認楊某與萬成公司之間存在勞動合同關係。萬成公司不服,向法院起訴。  【分歧】  對於楊某與萬成公司之間是否形成事實勞動關係,有三種不同的觀點。第一種觀點認為,應認定萬成公司與楊某之間形成事實勞動關係。
  • 季建業非典型性受賄:大部分受賄發生在朋友圈
    辦案人員稱,季建業案不同於通常有明確請託事項的典型性腐敗,不是那種赤裸裸金錢交易,而是一種「非典型性」受賄。季建業的落馬源於習慣於小圈子隱蔽受賄腐敗,肆意破壞招投標程序,利用職權為他人謀取利益,其手段具有隱蔽性、防範性特徵。
  • 山東法院案例:外賣騎手與配送公司是否構成勞動關係的認定
    在辦理保險理賠過程中,原告於事故發生後的2019年剛剛成立的無棣分公司出具的接受劉某家屬提交保險理賠資料的收據,不能作為認定雙方存在勞動關係的證據。三、程序違法。工傷認定過程中,如果被申請人否認雙方存在勞動關係,申請人提交的證據不足以證實雙方存在勞動關係,工傷認定部門應該依法裁定中止工傷認定程序,要求申請人提起確認勞動關係勞動仲裁。
  • 最高法:認定工傷時職工無需確認與被掛靠單位存在勞動關係
    該司法解釋從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出發,從掛靠經營關係推定出擬制的勞動關係,在認定工傷時無需再另行確認勞動關係。和美公司不服,於2016年7月21日向璧山區政府提起行政複議申請,稱渝C×××××貨車不是該公司的自有車輛,而是他人掛靠經營;張勇不是該公司聘請的駕駛員,與公司沒有勞動關係;事故發生時,也不是受該公司安排工作。因此,申請撤銷璧山區人社局作出的璧人社傷險認決字〔2016〕334號《認定工傷決定書》。璧山區政府受理後,依法要求璧山區人社局作出答覆意見。
  • 代繳社保=存在勞動關係?專利權屬糾紛中勞動關係確認的綜合考量
    非職務發明創造,申請專利的權利屬於發明人或者設計人;申請被批准後,該發明人或者設計人為專利權人。利用本單位的物質技術條件所完成的發明創造,單位與發明人或者設計人訂有合同,對申請專利的權利和專利權的歸屬作出約定的,從其約定。
  • 受害人具有特殊體質時侵權因果關係如何認定 | 典型案例分析
    一、相當因果關係的成立是構成侵權責任的基礎在侵權法學說中,判斷因果關係成立與否的學說主要有條件說、相當因果關係說、規範目的說等。實務中,主要採相當因果關係說。相當因果關係由「條件關係」及「相當性」所構成,即一方面要採用「若無,則不」的認定檢驗方式判斷是否存在條件關係,另一方面要以相當性來合理界限侵權責任的範圍。
  • 確認勞動者與關聯企業勞動關係,應當考慮緊密程度
    勞動者主張與用人單位的關聯企業存在勞動關係,法官從勞動者與該企業聯繫的緊密程度出發認定雙方不存在勞動關係。關於王某海與關聯企業的勞動關係認定問題,應綜合考量王某海提供勞動的實際情形與企業經營、管理的緊密程度進行判斷。
  • 沒有勞動合同如何確認勞動關係?記住這15個法律要點
    對很多一線勞動者而言,找到一份工作,能都按時領到報酬即可,極少會關注自己與所在的單位是什麼法律關係。 所以一旦和所在的單位發生糾紛,特別是人身傷害的情況下,就會發現自己難以找到證據證明自己與用人單位的勞動關係,因而陷入維權難的被動局面。
  • 山東達洋律師事務所團隊:律師,建構和諧勞動關係
    第二條規定:「用人單位未與勞動者籤訂勞動合同,認定雙方存在勞動關係時可參照下列憑證:(一)工資支付憑證或記錄(職工工資發放花名冊)、繳納各項社會保險費的記錄;(二)用人單位向勞動者發放的「工作證」、「服務證」等能夠證明身份的證件;(三)勞動者填寫的用人單位招工招聘「登記表」、「報名表」等招用記錄;(四)考勤記錄;(五)其他勞動者的證言等。
  • 別克,非典型性豪華品牌
    也正是高售價產品拉高了平均單車售價, 讓其成為平民階層的豪華品牌,也被譽為非典型性豪華品牌。不少人稱其為典型的「美系豪華風格」內飾,其實也並不為過,畢竟在君威以上車型上,你能找到不一樣的用車感受。其實大部分消費者接觸到的低端別克也不少,凱越、英朗等車型銷量表現同樣不小,而受限於成本,導致普通消費者口碑只能算中規中矩。但這並不能影響別克中高端車型在消費者心目中的地位,作為一個合資品牌,平均單車售價已經高達19萬,成績的確引入矚目。
  • 項目部成員與總承包人之間的勞務關係的認定
    一審判決鼎興公司與林後光勞動關係成立,鼎興公司支付林後光勞動報酬18387元。  一審宣判後,鼎興公司上訴至重慶市第五中級人民法院,重慶市五中法院判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評析】  一、本案中,林後光作為工程項目部組成人員與總承包人鼎興公司存在勞務關係。
  • 山東七大勞動人事爭議典型案例「末位淘汰」可獲經濟補償
    日前,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省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聯合公布了2015年度勞動人事爭議典型案例,這是我省勞動人事爭議案例指導制度建立後發布的第一批指導案例,內容涉及經濟補償金、年終獎仲裁時效、競業限制等七類爭議,社會關注度較高。
  • 給包工頭幹活受傷,人社局沒有勞動關係不認工傷,該怎麼辦?
    一般情況下是沒有賠償責任的,因為都不是本單位員工,不存在勞動關係,工傷賠償自然也沒有關係。那如果用人單位將項目分包給不具備資質的個人或施工隊,屬違法分包情形,發生工傷後應該如何賠償?沒有勞動關係能認定工傷嗎?
  • 全總公布2014年崑山中榮事故等10起勞動違法典型案件
    中國青年網北京2月2日電 (記者 康佳) 2月2日,全國總公會召開新聞發布會,就勞動法實施20年的情況進行介紹,並公布2014年10起勞動違法典型案例。據悉,截止2015年1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正式施行整整20年。
  • 非典型性統計
    它作為形容詞可以加在任何一個常規的名詞之前,從而使得常規變得不常規,典型變得不典型。比如,非典愛情——非典型性愛情。網絡上有這樣一個小組,他們自稱為「非正常資源統計中心」,他們不關心統計的數據結果,也不關心統計結果的現實運用,他們只關心統計的問題有不有趣,內容生不生活。你最討厭的襪子的顏色和最喜歡的襪子的顏色是什麼?有多少人小時候長期鼻子下掛著兩條小河流?
  • 成人高等學校行政管理專業課程《勞動關係》複習題
    成人高等學校行政管理專業課程《勞動關係》複習題「禁止令」是指( C )A.勞資雙方以對話、協商、談判的形式籤訂協議B.二人或二人以上合謀侵犯他人權益,或損害社會的行為C.僱主擁有的禁止某些工會運動的法定權力,包括罷工和聯合行動D.勞資雙方共同籤訂的,禁止以個人名義參加工會及其活動9.下列屬於早期工業化時代勞動關係特點的是( C )A.政府規範勞資關係 B.集體談判制度的建立
  • 「老工傷」人員認定難題:工傷與疾病有無因果關係?
    「老工傷」人員認定難題:工傷與疾病有無因果關係?近日,(濟寧)壹粉「左先生」通過齊魯壹點情報站反映,他想證明自己的疾病與工傷是有因果關係的,於是向濟寧市人社局申請勞動能力鑑定,可卻遲遲未能進行。對此,濟寧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勞動能力鑑定科工作人員表示,首先應由單位提交「老工傷」人員確認申請,工傷認定後可按規定手續程序進行勞動能力鑑定。  左金英收集了大量的材料,但「老工傷」人員一直無法認定。
  • 工傷認定期盼「加速度」
    而經歷過工傷認定的勞動者和律師,更是將這一過程形容為一場「拉鋸戰」,程序繁瑣,耗時太久,涉及勞動關係認定時更甚。專業人士指出,相關法規的不配套和部門工作缺乏協調,是造成勞動者權益得不到及時有效維護的重要原因,應改變以行政行為為導向的處理模式,建立健全工傷保險協調機制,保障工傷認定的公平與效率。
  • 北京發布涉新冠肺炎疫情勞動爭議仲裁 十大典型案例 詳情在這裡
    為加強勞動用工法治宣傳,促使用人單位與勞動者更好理解、掌握疫情防控期間各項勞動用工政策,及時防範化解勞動關係領域突出矛盾和風險,引導爭議雙方協商解決糾紛,11月19日,北京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發布2020年涉新冠肺炎疫情勞動爭議仲裁十大典型案例,涉及試用期延長、居家辦公、勞動合同續訂、帶薪年休假、待崗、輪崗輪休、勞動合同解除、共享用工等疫情防控期間較為常見的勞動爭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