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新零售這個概念有兩個大佬提出,分別是馬雲和雷軍。馬雲在一次演講上稱電子商務已經成為傳統行業,未來要線上線下與物流結合,產生新的零售,馬雲認為這將深刻影響未來的商業,阿里巴巴正在積極布局。無獨有偶,雷軍也在闡述一套他自己的新零售觀點,當然是結合自家的小米來說,主要落地在小米之家上,並且小米在2017年的核心戰略之一就是新零售。
馬雲從創辦阿里巴巴開始就是做平臺的思路,之後再到淘寶、天貓、支付寶、菜鳥物流等等,都是建立平臺,讓玩家們去入住,實現共贏。可以說馬雲的戰略是無比清晰的,而且格局也很大。任何事都不能親力親為,要去開放平臺的能力,實現商家和平臺的共贏。
而雷軍的新零售更像在電商時代的劉強東,做自營電商。全部是自營戰略,優點是便於把控。小米之家就是以小米的拳頭產品為核心,以米家生態鏈為輔助,做線下的自營新零售。目前來看,雷軍是要把小米之家打造成科技界的無印良品,做優質低價的產品,讓用戶們得到實惠,進而去革掉傳統零售行業的命,這相當於是顛覆傳統零售業,而不是和傳統零售業共贏,所以小米樹敵頗多,阻力很大,但是未來的成就肯定也不會小。
因為經驗、資源的不同,使得馬雲和雷軍的新零售是不同的模式,雖然都是無比先進的商業模式。就像當年做電商時代,淘寶和京東都有各自的優缺點,但都是顛覆。
馬雲做新零售的資源是:線上的商家、流量、物流、大數據、支付等配套設施,商家們只管跟著馬雲走就沒錯。這就相當於阿里巴巴提供水煤電等基礎設施,商戶們去利用這些基礎設施進行商業活動,這是一個供應的商業模式。不過平臺的控制權掌握在阿里巴巴手中,這將是超越傳統電子商務更大的規模。特別是支付寶在線下的布局,讓數以萬計的中小商戶開始入住到大阿里生態圈之內,就看未來怎麼去整合了。
而雷軍做新零售,或者是面對OPPO/VIVO的進攻不得已進行的反擊。線上的零售早已經飽和,紅利期早已經過去,雷軍能在短短幾年時間內把小米商城做到全國領先的電商平臺,實屬不易。而線下零售的革命才剛剛開始,小米之家已經走在了效率革命的前列,以小米手機、電視、路由器為核心產品,搭配米家生態鏈不斷更新的新品,未來必將對傳統的零售造成衝擊。
馬雲、雷軍各自按照適合自己的新零售模式在不斷的探索,誰更成功,我們讓時間去檢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