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類春秋史14」奪權不成反被殺,晉靈公被弒與趙盾改革的真相

2020-12-06 威言曉史

前言

如前文所述,晉襄公死後,趙盾以中軍將之職,領相國之實,先是提出「廢世子,令公子雍」,將士會等大夫派去了秦國,將狐射姑趕去了潞國,後又重立世子,突襲秦軍,以致公子雍死於亂軍之中,士會被迫投奔秦國,再加上斬殺叛亂的五大夫,趙盾已經成了晉國的最高執政官。

趙盾掌權

一、趙盾的外交政策

晉靈公八年,南方第一大國楚國換了新主人,是為楚莊王。

趙盾認為楚國新喪必定無所作為,便在新城召集諸侯會盟,宋、魯、陳、衛、鄭、許等國國君均前來赴會,趙盾以晉靈公年幼,自己主持了會盟,這是春秋時期第一次由臣子代替君主主持盟約。

趙盾此舉是地地道道的僭越。

此時沒能前來會盟的只有齊國、蔡國、宋國。趙盾首先拿弱小的蔡國開刀,令郤缺率兵討伐蔡國,蔡侯兵敗投降,承認晉國為盟主。楚國在其北部的附庸國幾乎都倒向了晉國,當然這只是各國的權宜之計。

討伐蔡國

至於齊、宋,兩國均因臣下謀反而更替了君主,其中齊國公子商人謀害了齊昭公,自立為齊侯;宋國公子鮑以幾乎相同的手段除掉了宋昭公,也自立為宋公。

趙盾在處置兩國臣子篡位的問題上,都以「討除奸佞」為名,召集各路諸侯一齊討伐齊、宋,但齊侯商人獻上了賄賂,宋公又送來了玉帛,晉國遂與兩國結盟,罷兵而還。趙盾此舉令中原諸侯大為不滿,晉侯的威信也因此一落千丈,鄭國便以晉國「唯利是圖」為由,轉而投奔了楚國。

趙盾為什麼會接受篡位之臣的賄賂?筆者以為,趙盾也許從內心深處不認為「下克上」有什麼不妥,如果上位君主能力欠佳,下位大臣自然可以篡取他的權力,這也與他歷來的行事風格相似。

趙盾的外交政策令晉國喪失了霸主的威信,但對內強化卿族權力、扶植趙氏宗族卻絲毫沒有落下。這些年,趙盾專權使得晉靈公形同虛設,隨著晉靈公漸漸長大,靈公越來越反感趙盾。

二、靈公、趙盾反目

像靈公這樣年少繼位、權臣主政,又沒有得到君父的教育和良師的引導,很難不變成一個紈絝子弟。據說晉靈公貪念酒色且殘暴不仁,他在絳都修建了一座花園,取名「桃園」,不但整日飲酒作樂,還經常用彈弓射擊路過的行人,後來因為廚師烹飪的熊掌沒有熟透,就將廚師分屍。

彈弓射人

晉靈公所為引起了趙盾的不滿,他試圖限制靈公日常終於將兩人的矛盾引爆,晉靈公遂下定了除掉趙盾的決心。

一日,晉靈公邀請趙盾到宮中赴宴,卻事先在牆壁後埋伏了甲兵。席上,晉靈公突然對趙盾說:「聽說愛卿的佩劍甚為鋒利,可否取下一看?」靈公此舉乃是誅殺趙盾的暗號,因為一旦一個臣子在君侯面前拔劍,靈公便能以「犯上弒君」為由誅殺他。

趙盾不知是計正要拔劍,他的家臣提彌明立即阻止了他,靈公見計不成,橫下殺心,強令甲兵攻殺趙盾,提彌明拼死掩護趙盾逃離宮門,其子趙朔集結起家中兵丁前去救援,護著趙盾一起逃離了絳都。

埋伏甲兵

然而,趙盾逃出絳都後卻沒有離開晉國,他躲在首陽靜觀其變,暗中指示趙穿謀殺晉靈公。趙穿便假裝向靈公請罪,在得到寬恕後,勸靈公派負責護衛桃園的屠岸賈到民間尋訪美女,此言正和靈公之意,靈公便調走了原來的護衛,趙穿精選了兩百兵卒填補桃園空缺,於夜間突然發動政變,刺死了晉靈公。

晉靈公被殺的次日,趙盾便返回了絳都。他立刻派人將供職於周天子的公子黑臀請回晉國,立為「晉成公」,並讓晉成公的女兒莊姬嫁給了兒子趙朔,同時封兄弟趙同、趙括、趙嬰為大夫,趙氏一族皆掌要職,繼續統領晉國。

晉靈公、趙盾反目,表面上是趙盾出於公心勸諫晉靈公,導致靈公起了殺心,但實際上,即便趙盾不勸諫靈公,君臣反目也是早晚的事,因為晉靈公不會任由趙盾長期專權,更不會容忍他一點一點架空晉侯的權力,年輕氣盛的晉靈公早晚都會設法奪回屬於晉侯的權力。

三、假新政,真篡權

弒殺晉靈公的同年,趙盾憑藉擁立晉成公的功勞,加快了削弱君權,強化卿權的步伐。

篡奪「公族大夫」趙盾重掌朝政後,立刻上告晉成公,提出恢復「公族大夫」的新政改革。

所謂「公族大夫」,即是由晉國公室長者所擔任的公族要職,相當於公族長老,該職務的主要職責是負責教育公室子弟,有時也充當調解家族矛盾的仲裁。

自晉獻公大肆屠戮公族子弟後,晉國公室成員不是被殺,就是逃離晉國,因為公族衰微,晉國便廢除了公族大夫一職,畢竟公族子弟都已經外逃,還有什麼必要設立公族大夫呢?

然而令人奇怪的是,趙盾重新設立「公族大夫」後,晉國公室的外逃成員無一人回國,公族也沒有復興的跡象。

事實上,趙盾所謂恢復公族大夫不過是個幌子,因為他提名的第一任公族大夫竟然是他的親兄弟趙括。

趙盾的新政改革規定:「卿族嫡子應任公族大夫,卿族庶子可以出任公行。」

趙括掌權

明白了吧,趙盾雖然名為恢復了公族大夫,但擔任公族大夫的人只能是卿族成員,與公族沒有一絲關係,這樣的新政確實夠「新」。

也許讀者會問:「恢復一個負責教育公室子弟的官職,有什麼意義,算什麼新政呢?」

其實,公族大夫本身的職責並無特別之處,特別的是趙盾的另一項規定,「擔任公族大夫者,可以分封公室土地」。

意思就是說,卿族成員只要被選為公族大夫,就可以獲得原本屬於晉侯私有的公室土地。

所謂「公室土地」,即是晉侯的私有土地,讀者可以理解為「私房錢」,這些土地全都屬於晉侯獨有,包括賦稅和人口,晉侯有了這些土地,就有了對抗封臣的資本,也可以通過這些土地的收入養活自己,養活晉國。

現在,趙盾將公族大夫之職弄到了趙括手裡,也就代表趙括可以得到晉侯的私有土地,而下一任的的公族大夫自然也能獲得晉侯的私有土地,照這麼計算,晉國不出數十代,隸屬於晉國國君的公族土地就會被外姓卿族瓜分殆盡,屆時,晉侯還怎麼養活自己,怎麼在封臣面前樹立權威呢?

為了避免別人說他公開搶奪晉侯的私有土地,趙盾上演了一出知恩圖報的好戲,他不惜出讓了趙氏一族的族長之位,讓異母兄弟趙括當了族長。

《左傳》:趙盾請以括為公族,曰:「君姬氏之愛子也。微君姬氏,則臣狄人也。」公許之。冬,趙盾為旄車之族,使屏季以其故族為公族大夫。

早已婚配的趙衰因為追隨晉文公而流亡翟國,他娶了當地的女子生下了趙盾,所以趙盾並非趙家的嫡子,不過由於趙衰夫人高義,主動讓出了正夫人之位,趙盾才得以躋身成為嫡子,原正夫人的兒子們反都成了庶出之子。

趙盾正是利用這個藉口,歸還了趙氏大宗的地位,也讓趙括等人得到了公族大夫之職。

篡奪「公行」至於趙盾自己,他不僅保留了中軍將的職務,還兼任了一個新的職務「公行」。

何謂「公行」?

相信看過威言曉史之前章節的讀者應該記得,晉文公時期,晉國為了擴大軍力,新建了「新上行」和「新下行」兩支軍隊,這兩支軍隊對外不稱軍,而稱「行」,「行」實際上就是比軍低一個等級的軍事單位。

「公行」就是屬於晉侯公室的私人衛隊,相當於「皇室禁衛軍」。他們是隸屬於晉侯一個人的衛隊,不在「三軍兩行」的管轄範圍內,也就是說,除了晉侯本人,任何人都不得調用公行衛隊,包括中軍將。

公行軍隊

晉國設立公行的初衷便是保衛晉侯,因為只要有公行在手,任何臣子就不敢輕易謀朝篡位,即便三軍兩行不在晉侯的掌控下,晉侯也可以保護自己的安全。

公行因其獨特的職責和作用,它的指揮官只能是晉國國君本人,然而趙盾卻讓自己當上了新的公行長官,這麼做無疑是將晉國國君唯一的兵權也剝奪了。

如此一來,晉國國君便徹底成了中軍將的傀儡,連保衛自身安全的衛隊也變成別人的了,如果手握公行兵權的大臣心懷不軌,隨時廢立晉侯也不是不可能。

趙盾為什麼要搶走晉侯的「公行」指揮權?

相信這與晉靈公刺殺他有很大關係,因為當時的趙盾已經執掌晉國多年,他長期擔任中軍將,整個晉國三軍都不得不聽命於他,軍中大小將領都是他的部下,但晉靈公卻還是能安排一隊甲兵刺殺他,為什麼這些甲兵完全不顧及他的中軍將身份呢?

因為這些甲兵全都是晉侯的私人衛隊,公行。所以奪走晉侯公行後,晉國國君就失去了可以指揮的軍隊,趙盾這才得以安心,因為他再也不必害怕晉靈公的舊事重演。

至此以後,晉國君權開始全方位衰落,卿族不但蠶食著公室土地,使得晉侯的經濟實力越來越弱,還將保衛晉侯的軍隊也搶在手裡,除了聽命於手握兵權的相國,晉國國君似乎也別無他法了。

由此可見,趙盾的改革是地地道道的「假新政,真篡權」。

總結

趙盾絕對是晉國建國以來最大的權臣,他先是隨意擁立晉侯,驅逐、剷除反對派勢力,後又指示趙穿公然弒君,其權臣跋扈可見一般,在擁立晉成公後,趙盾通過所謂的新政,將公族大夫弄到了外姓卿族手裡,還將晉侯僅有的兵權也奪走了,如果不出意外,晉國君臣地位互換是遲早的事情,可見趙盾推行的新政改革非但不是維護晉國利益的改革,反而是令晉國滅亡的根源所在。

(文:威言曉史,原創不易,歡迎關注)

相關焦點

  • 「另類春秋史13」三家分晉的始作俑者,三軍六卿與趙盾亂晉
    事實上,晉國之所以能稱霸諸侯,很大程度上得益於晉獻公時期的軍事改革,以及晉文公的一幫賢臣良將,然而晉國走向衰亡與分裂也源於晉國的軍事改革和貴族大夫。太傅陽處父又反對這樣的人事安排,他與趙盾私交甚好,便私下進言,稱狐射姑剛愎自用非大將之才,襄公又按照陽處父的意見,改任趙盾為中軍將,狐射姑反而成了中軍佐。問題就出在這裡,狐射姑已經被任命為最高指揮官,他早已開始履職,晉國無人不知,結果襄公卻突然換將,讓他的副手趙盾成了上司,相信狐射姑的自尊心一定備受打擊。
  • 哈雷彗星曾現身於中國的春秋時期?當時還有人據此作出了預言?
    (一)、史官的「預言」秋七月,有星孛入於北鬥,周內史叔服曰:「不出七年,宋、齊、晉之君皆將死亂。」公元前620年,宋成公去世,宋成公的弟弟「御」殺掉宋成公的太子,自立為君,後來宋國人又殺了御,立宋成公的小兒子杵臼為君,是為宋昭公。據史料中記載,即位後的宋昭公殘暴無度,不講信義,導致有好多大臣們都離開了宋國去往其他國家,後期的宋昭公時刻處於一種眾叛親離的危險狀態。
  • 趙氏孤兒背後的真相:把持朝政擁立四任國君,建國後拼命篡改歷史
    然而,歷史真相真如小說、電影、電視劇那樣嗎?可惜並不是。在歷史上,趙氏孤兒的「趙氏」是指春秋時晉國的嬴姓趙氏家族,創立者乃是輔助晉文公有功的原邑大夫趙衰。趙衰最大的功績就是把在溫柔鄉裡舒服的重耳重新給拉了起來,去競爭晉國國君之位。如果沒有趙衰這一「拉」,晉文公的春秋霸業還不知道在哪裡呢。太史公司馬遷就曾評價過趙衰,說 「文公所以返國及霸,多趙衰計策。」
  • 「哆啦A夢」×「相棒」聯動回播出,水谷豐、反町隆史配音親上陣
    在動畫「哆啦A夢」11月9日播出的劇情「あい棒」中,電視劇「相棒」中的兩名角色杉下右京和冠城亙將登場。「あい棒」中,因為看到電視劇「相棒」說出「我也想要搭檔」的大雄,得到了哆啦A夢拿出的神秘道具「あい棒」後發生的故事,在這裡「相棒」以劇中劇的形式出現,而且還有很多耳熟能詳的右京的臺詞「總是會在意一些細緻入微的地方,這是我的壞習慣」等。
  • 不認真讀書的李小璐,寫個申明都錯誤百出
    這我很同意,在信息不對等的情況下,私人感情的事情確實不太好評價,也沒必要拿道德去審判她。「 核能產生裂變,是靠本身以外的力量促其爆發……每件事情的是非曲直,原本始末,並不是人們從表面看的那麼簡單……」這句話後半句我看懂了,但前半句其實是經不起推敲的。可能李小璐是想說核裂變的「鏈式反應」,想說人由中子撞擊引發的人造核反應,但事實上核裂變並不只有人造核反應這一種途徑,也會有自發的核裂變發生。
  • 他是個最不稱職的刺客,行刺時撞到樹上撞死了,為何還值得稱頌?
    言歸正傳,鉏麑生活在春秋時代的晉國,史書上對他的記載寥寥無幾,只有簡單的幾句話,但就是這簡單的幾句話卻留給了後世一個平凡而偉大的故事。彼時晉國的老大是一個只有十幾歲的生瓜蛋子,人稱晉靈公,仗著自己是國君,沒人敢把他怎麼樣,就整天的不幹正事調皮搗蛋胡作非為,放在今天就是一人人喊打的熊孩子。
  • 掩蓋事實真相的「雪莉法」?
    據悉,韓國政府還有望推進禁止惡意留言法「雪莉法」,發起儀式將在 12 月初舉行,是崔雪莉的七七祭日。看到這個話題,讓我想起來了一件事;祥林嫂死了。死在舊曆的年底,新年的前夜。魯四老爺震怒,連夜找了衛婆子問話。
  • 「人生感悟」人性最大的善良,是「換位思考」
    你沒經歷過,不代表事情不存在。不要因為自己生活在陽光裡,就忘記黑暗。不要因為自己幸福,就無視別人的苦難。這樣的傲慢,很容易衍生出暴力和冷漠。面對不同處境的人,儘量換位思考,嘗試去了解別人,關心別人。戰國趙盾看到路上一個快餓死的人,心中不忍,把自己的乾糧送給他。後來晉靈公要殺趙盾,這個人拼了性命救下他。韓信餓著肚子城下釣魚,河下漂母看他可憐,請他吃飯。後來韓信裂土封王,以千金回饋她。
  • 關於「飯後不能」的八大真相
    飯後不能吃水果、喝水、運動、午睡等說法在民間廣為流傳,究竟能不能,小編綜合整理後告訴你關於「飯後不能」的八大真相。 1、飯後不能吃水果? 飯後不能吃水果,據說是因為水果會把之前吃的食物都阻滯在胃裡。 錯!
  • 你當作「戰略物資」的酒精,早就被古人視為「生命之水」了
    重慶某企業復工,特製消毒通道。這就是生物學上的「醉猴假說」。不管你同不同意這個假說,人類還是從「四腳獸」進化成了「兩腳獸」,用解放出來的雙手釀起了酒。古人滿足口腹之慾後,還發現酒有輕微的麻痺神經作用,酒就成了原始的醫療用品。在歐洲,通過加糖發酵、蒸餾,人們得到了像白蘭地、威士忌這類烈酒,在長達幾百年的時間裡,白蘭地都被當作一種強有效的興奮劑和凝血劑,在歐洲醫學界佔據獨特地位。
  • 「殺不死的他和死不了的她」電影化,間宮祥太朗與櫻井日奈子主演
    「殺不死的他和死不了的她」電影化,間宮祥太朗與櫻井日奈子主演 新聞 178動漫原創 ▪
  • 一個超變態的「史丹佛監獄實驗」,結果發現原來人性本惡!
    實驗結果讓很多人感到震撼不已,你看完也會背脊發涼…► 菲利普招開自願參加實驗的大學生徵選,一共來了近百人,最後篩選出24名心理最「健康」的大學生。他將這群人分成2邊,一邊飾演獄警,另一邊則飾演囚犯。實驗第1天,他委託當地警局真正的警察前往囚犯們家中,為他們拷上手銬,戴上頭套,接著載往史丹佛大學心理學系已經被改造成一座監獄的地下室。這些囚犯們每人都被奪去姓名,以編號代之。他們必須一直待在監獄裡,直到為期14天的實驗結束。
  • 「黎明拾穗38」,28位詩人用詩詞寫高考作文,匠心獨運,耳目一新
    甘居其下勤扶助,史鏡長存留巨箋。註:材料來源於2020年高考全國1卷作文題。4浣溪沙·薦賢用能贊(平水韻)作者:鄒子明(武漢)九合諸侯息戰煙,一匡天下代王權。終成霸業道齊桓。不計前仇迎宰輔,用心君國薦能賢。上佳團隊美名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