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他們,用腳步丈量湖湘大地,哪怕泥巴裹滿了褲腿、汗水溼透了衣背也不言放棄;他們,用雙眼注視著地質災害隱患點,用責任乃至生命背負起「守土有責」的承諾;他們,是一群奮戰在地質災害防治一線的戰士,用專業知識守護著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即日起,湖南省自然資源廳聯合湖南紅網開設專題「有那麼一群人——湖南地質災害防治群像」,讓我們一起來了解地災防治一線的故事,看看這群最美的自然資源人……
人物名片:王小雲,石門縣自然資源局國土空間生態修復股副股長
王小雲在石門地質災害監測現場
紅網時刻 記者 黃剛 石門報導
今年7月6日下午,湖南省石門縣潘坪村所處的雷家山地質災害隱患區突發山體滑坡,滑坡體超過300萬方,共計造成各項損失超1000萬。由於災害發生前,通過人防和技防,使常住人口33人成功避險,實現「零傷亡」。
在這「零」的背後,是更多自然資源人的默默堅守與付出,石門縣自然資源局國土空間生態修復股副股長王小雲就是其中之一。
2017年調任地環儲量股副股長的王小雲,具體從事石門縣全縣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四年來,王小雲先後兩次被市地災防辦授予「先進個人」稱號,受到縣人民政府嘉獎一次。
提前預防,做工作上的有心人
石門縣屬全市地質災害防治大縣,全縣地質災害隱患點多達400餘處。從教育系統通過公招考調進入自然資源系統的王小雲,深知自己進入了一個全新的領域,不斷加強學習。
2017年,王小雲從徵拆站通過部門輪崗至地環儲量股。角色的突然轉換對他來說是一個嚴峻的挑戰,但他絕不服輸:業務上不明白,他就虛心向有經驗的同事請教;政策法規掌握得不透徹,他就廢寢忘食地刻苦學,進而影響和帶動了全股室同事。
他在工作之餘,每周抽出專門時間帶領股室的同志們進行培訓,針對工作中面臨的困惑、問題,讓大家自己查找解決問題的政策和依據,並結合自身業務實際認真討論,加深大家對政策的理解把握能力,在實際工作中加以靈活運用,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和股室處置實際問題能力,使工作中遇到的各種難題和瓶頸性問題得到及時有效破解,促使整體工作很快躍上新臺階。
一年時間後,王小雲從對業務的學習到熟悉再到精通,迅速進入角色,紮實做好大量基礎性工作。從地質災害防治的相關政策文件到制度要求,從地質災害隱患點的監測管理到立項治理……每個重大項目都有他的身影。
「組織和老百姓把這份工作交給了我,我只能卯足了勁,提前監測,不放過一點危險地帶。」王小雲告訴記者,地理災害防治工作,主要在防,做好了預防工作,老百姓才會安心,政府也才會放心。
綜合治理,當好人民的勤務兵
「滑坡主要是由於此前連續降雨、暴雨天氣所致。從6月24日接到第一次數據報告後,我們股室立馬就到現場勘查,確認山體確實出現細小裂縫後,進行了第一次災害預警。」王小雲告訴記者。滑坡事故發生前後,在縣局領導的帶領下,先後6次前往現場調研勘查。
對群眾反映多年的白雲鎮竹巷口滑坡問題和磨市鎮青泥溪滑坡問題,經過研究後,王小雲和股室同事們一起,實施了地質災害項目工程治理。對全縣共142戶受威脅群眾完成了地質災害搬遷避讓,保一方平安。
「王小雲一直非常敬業,特別是今年雷家山地質災害隱患區突發山體滑坡事件,他是第一時間趕到現場,投入搶險救災工作當中,為該地區的災後重建作出了艱辛的努力。」談起王小雲,國土空間生態修復股股長賈宏斌豎起了大拇指,因為表現突出,王小雲被石門縣委評為雷家山地質災害應急搶險先進個人。
在工作標準上,王小雲堅持依崗位履職盡責,按政策依法依規,憑良心保質保量,把工作當成良心活,嚴把程序落實,堅守質量底線,用足用活政策,確保圓滿完成任務。在王小雲的影響帶動下,股室全體同志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工作積極性大大增加,為保質保量按時完成上級和局黨組交辦的各項工作任務奠定了堅實基礎。
談到成績時,王小雲謙遜地說:「這些成績的取得,是全所人員齊心協力的結果,更是上級領導關心支持的結果。成績只能代表過去,未來工作任重道遠。作為自然資源系統的一員,我要永遠植根基層這方沃土,在領導與同志們的關心支持下把本職工作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