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帖者:且行且思
昨天,到一小學做義工。我結合「建設美麗瀏陽,打造幸福家園」,以《美國在環境保護方面的做法給我們的啟示》為題,講了一堂課。
我給他們看國外和瀏陽的對比照片,談到為什麼人家的天空是藍天白雲,而我們總是灰濛濛的,我們該怎麼辦?孩子們都回答:要植樹種草。非常棒!談到對水質的保護,孩子們也能回答出很多有用的辦法。
在談到對野生動物的保護時,我問,你們看到過什麼野生動物?孩子們的回答把我笑翻了,也感到很悲哀。孩子們眼裡的野生動物是螞蟻和蒼蠅。
孩子們的回答沒有錯。螞蟻和蒼蠅也算「野生動物」,而且可能是他們僅能見到的「野生動物」。我拿出舊金山13碼頭平臺上的海豚、17-MILE玻璃島上的海獅、落在肩頭的海鳥、校園裡的松鼠、街邊花園的野鴨的照片時,孩子們驚呆了。
什麼時候,我們的孩子身邊也能有這麼多種類豐富的野生動物呢?希望我們都來努力,保護好環境。為什麼孩子想不出其他的野生動物?
分析一山區林木正遭毀滅性砍伐
繁星:如果大家有機會到山區林區走走看看,絕對會感到觸目驚心。那些打著造林的牌子純粹毀滅性的砍伐,使得整座山成了光禿禿的不毛之地。我們瀏陽是山城,要是樹木被砍光,還能指望野生動物隨處可見?
分析二看到野生動物,許多人想的是「吃」
海夢:圍網捕鳥、「迷魂陣」9:05 2012-10-26捕魚,大小不論,一隻(條)不剩。這就是為什麼野生動物越來越少的原因。
隨水漂流:一提野生動物,便有國人問:「能不能吃,能不能用」,很憧憬人和動物和諧相處的那種環境。
三友: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環境被破壞可以用人為的方式去修補,彌合,耗時二三十年;精神與道德的缺失,則一個世紀乃至更久也難痊癒。分析三對孩子,關注變成了「關住」
瀏水一沙:現在的孩子們在家是個寶,連玩沙子泥巴的機會都很少;在學校裡就像一隻只關在籠子裡的鳥,到外面去接觸大自然都是一種奢侈!
網友講述
我曾與一隻黃鼠狼面面相覷
「夢中唐宋」:我店鋪招牌下藏有數個雀巢,那些麻雀有時會跑到我的店裡覓食。儘管它們一再往我的車上拉屎,但我從沒想要趕走它們。每天聽著鳥語醒來,真是件很不錯的事兒。去年的某一天,我有幸與山中的一隻黃鼠狼,近距離接觸了一番,那種猜疑、敏銳、靈動的感覺真是可遇而不可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