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什麼動物最團結一致,從來不發生矛盾和衝突?
團結的動物有很多,人類就是其中的佼佼者,說到這裡有的同學一定坐不住了想要站起來指責我,因為現在小學生都知道兩次世界大戰死傷無數,這就是人類之間的矛盾和衝突,我想說的並不是這種。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想過為什麼人類僅僅用了幾十萬年的時間,就從瑟瑟發抖的小可憐一躍到食物鏈的頂端。現代人類的祖先是智人,而和智人同一個時代的還有很多兄弟姐妹。其中尼安德特人就是典型的代表,我們在體型上比尼安德特人要弱小,而從智力上來說並不見得比尼安德特人聰明。但就是我們發展到今天站在了食物鏈的頂端,其它人種已經都滅絕了。
智人的一個優勢就是團結協作,相互之間交流和反饋,你可以反面去想如果人類這個物種各自為戰不團結,我們是不可能發展到今天這個樣子的。放眼現在的社會不是處處在體現著團結協作嗎?
那麼我們不得不繼續深入討論一下,團結協作的背後目的是什麼哪?
其實道理很簡單,就是大家一起抱團取暖,可以更好的在自然界中生存下去。不同的物種有著各自不同的生活方式,例如貓科動物中的兩個代表:老虎和獅子。獅子就是群居動物,當然也是貓科動物中唯一群居的,在一個獅群中一般有1-2頭雄獅、6-7頭雌獅,以及一些小獅子。
獅子這種團結協作可以更好的在非洲大草原上生存下去,歸根結底就是為了活下去,或者說為了更高的和其它掠食者競爭獵物搶佔資源。非洲大草原上除了獅子外,就屬於鬣狗比較瘋狂了,獅子群居生活和鬣狗帶來的壓力密不可分。因此可以看到獅子團結捕獵就是為了更輕鬆的填飽肚子,雄性小獅子長大兩歲就會被驅逐出獅群,成為流浪獅,這個時候它們也會主動去尋找其它流浪獅團結起來共同捕獵。而老虎就是一人吃飽全家不餓了,都是獨來獨往的,因為在生活區域內,對老虎有威脅的動物幾乎沒有。
這個問題的設定有缺陷,很多物種團結起來都是為了和其它群體競爭的,有競爭就會有矛盾和衝突。尤其在野生動物中即使是兄弟姐妹都存在競爭,因為在食物緊缺的時候,弱小的就真的會被餓死。這些是食物上的競爭,除此之外很多動物還會爭奪交配權,為什麼所有的雄獅都想要當獅王,因為只有當獅王才有機會留下自己的後代。
如果必須要選出一個比較團結的生物,那個人感覺螞蟻是可以上榜的
螞蟻也是一個比較大的群體,地球上有1.5萬種,但大多數都有著相同的「社會結構」,在一個蟻群中分工非常明確。有蟻后負責補充蟻群成員數量,還有一堆帶翅的雄蟻負責提供另一半基因,另外就是數量最多的兵蟻和工蟻。
大家應該都看過這樣一個故事:一個農夫在山上開荒點燃雜草,不一會看見一團黑乎乎的移動球體向外滾來,並且球體先不斷變大,最後出了火圈這個球體已經變的很小了。這就是螞蟻團隊合作逃生的故事,當然這個故事很可能就是一碗雞湯。
越是低級的野生動物越會遵循本心,一切都是為了生存,團隊協作不存在的,看那大草原上有些吃草的動物們,面對獅子等野生動物撲來不還是一鬨而散嗎?
文/杜若,圖片來源網絡侵刪。
歡迎關注我們:科學黑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