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孟晚舟無罪釋放,最快四天可以回國」,在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全球,外國政要屢屢以怨報德,醜態百出的時刻,很多中國人的社交媒體終端被這樣一條「好消息」提點和刷屏。
根據聞海大數據顯示,孟晚舟在網絡上的知名度遠不及只會「摳圖+瞪眼」的」小花「、」小鮮肉「,一條」無罪釋放「的新聞為何會引起如此強烈的反響?孟晚舟何許人也?「無罪釋放」前所涉何罪?在「釋放」新聞刷屏的同時,為解開這些疑問的搜索量迅速躥升。
5月22日,全網關注孟晚舟的資訊僅為1244條,到即將公布判決結果的5月27日,已經升至6428條,28日判決解決公布當天達到28255條。
在5月22日~28日的一周時間內,45065條有關孟晚舟的資訊中,25365條持中立態度,負面態度12041條,正面態度佔比不足17%,僅為7659條。
時間退回2018年12月1日,準備前往阿根廷參加會議的孟晚舟在加拿大轉機,這是華為在阿根廷的第一次改革會議,華為頗為重視,所以特意派孟晚舟出席。
在溫哥華機場,加拿大應美國要求將孟晚舟拘捕,理由是:美國指控孟晚舟「隱瞞華為和伊朗的業務往來」以及&34;,以規避美國對伊朗的制裁禁令。
美國方面要求加拿大將孟晚舟引渡美國,加拿大方面則在是否將孟晚舟引渡到美國的問題上舉行了多場聽證會。孟晚舟繳納1000萬加元保釋金後,被允許可以相對自由地在市內行動,但她本人處在24小時的監控之下,還需在腳踝上佩戴衛星定位追蹤器。
毫無疑問,美加之間這場「狼狽為奸」的陰謀並不是針對華為副董事長兼財務長孟晚舟個人,而是指向其身後的信息與通訊技術巨頭:華為。
2020年第一季度,全球智慧型手機出貨量華為超越蘋果。
在經過了長期、高投入的技術積累後,華為在5G技術上實現超車,不僅「收復」了蘋果和三星霸佔多時的中國手機市場,且在晶片和移動通信技術方面,打破了歐美國的長期壟斷。自此,一貫標榜「反壟斷」的歐美國家開始了針對於壟斷被打破的「反制措施」。
2018年,美國宣布禁止華為手機在美國銷售;
2019年,美國藉口華為設備不安全,阻止5G通信設備在美銷售;
2020年,美國限制華為使用美國技術和軟體在美國以外設計和製造半導體
儘管華為5G在技術和商用上,都處於業界領先,且為全球唯一能提供端到端5G全系統的廠商。但習慣了在科學技術上「遙遙領先」的國家,無法適應被趕超的事實,在實力競爭無法取勝的前提下,各種「小動作」就成了自然選擇,對華為副總裁兼財務長孟晚舟的拘捕就是其中之一。
因此,北京時間2020年5月28日凌晨,加拿大方面就是否向美國引渡孟晚舟做出宣判,就因其巨大的象徵性意義成為了各界關注的焦點。
既然宣判時間是5月28日,5月26日「無罪釋放」的消息無疑是謠言,28日真實的宣判結果也再次給這個謠言打臉,那麼這樣一個顯而易見的謠言是如何產生的呢?
這還要從一條加拿大廣播公司(CBC)的「真實報導」說起。
這是一則由Jason Proctor在社交媒體上推送的一條新聞,推送時間是5月25日,標題是:《Premature victory lap? Meng Wanzhou poses ahead of momentous court decision》,翻譯成中文是疑問句:孟晚舟她們難道是在提前慶祝勝利了?
文章內容寫的明明白白:
一開始只有孟女士的便衣警衛現在法院外的人行道上晃悠了一個小時,接著一名攝影師拖著一架梯子走了過去,接著一些穿著西裝的男女開始聚集在樓梯上(卑詩省最高法院門前臺階 編者注)。當這群人擺好POSE後,孟晚舟從一輛黑色SUV車裡走了出來,站到了中央。她穿著一件黑色無袖連衣裙,長及腳踝。在合影期間,孟晚舟還一度拉起裙子的下擺,露出了佩戴的GPS監控腳環。華為董事會成員、全球媒體負責人彭文生(Vincent Peng)站在孟晚舟旁邊,大家都笑得非常開心,對著相機豎起了大拇指。不到四分鐘,孟就回到了車上。
對於「剪腳鐐」的說法,CBC的配圖也說明說是拍照現場朋友在幫她調整腳環而已。
孟晚舟在法院前拍照的時間是加拿大卑詩省當地時間的5月23日下午7時左右,拍照的原因是有華為同事回國。
由於5月15日美國進一步加大了對華為的限制,一位參與數百起引渡案的溫哥華刑事辯護律師分析稱「孟晚舟的確很有機會獲勝」。
不知道這個自媒體是看不懂英文呢,還是出於自嗨的目的,亦或是為了流量而故意為之,「調整腳環」在文中變成了「剪腳鐐」。
身為華為副總裁,財務長,同時還是總裁任正非的親生女兒,被扣押超過500天的「華為公主」孟晚舟終於被無罪釋放了。這種即迎合讀者的期盼,又有了照片為證的」新聞「準確的命中了新聞傳播的命門。恰在此時,」主流媒體「的加持又給」新聞「傳播增加了助力。
根據聞海大數據平臺的搜索結果,有關」孟晚舟無罪釋放「的內容,在各大主流網站的發布量,25日僅有1條,26日增加到10條,27日進一步增加到40條,到28日,已經公布判決結果,仍舊增加到70條(其中有部分內容是對」孟晚舟無罪釋放「的澄清)。
5月22日~28日」孟晚舟無罪釋放「主流網站情感分布
4月22日~5月21日」孟晚舟無罪釋放「主流網站情感分布
在最近一周有關」孟晚舟無罪釋放「的內容中,主流媒體中立觀點約佔70%,負面觀點佔比超過26%,正面觀點不足5%。在此之前的一個月時間,正面觀點(17.02%)與負面觀點(19.15%)則幾乎持平。由此可見,虛假信息的傳播帶來的負面影響相當嚴重。
其實關於孟晚舟的謠言,只要稍微思考一下就能判斷出真假,涉及中國、美國、加拿大三個世界上最有影響力的國家,以及華為這個「世界上估值最高的非上市公司」,如果身為副董事長兼財務長,同時還是華為總裁任正非親生女兒的孟晚舟被釋放屬實,中外主流媒體怎麼可能全都悄無聲息?
無法迴避的事實是,並非每個自媒體作者都有能力去查證,對於外語能力不佳的自媒體作者,關於國際新聞的來源,他們只能靠轉了幾手的信息,的確無法保證信息的真實可靠。
更有甚者,根本不去求證,只是憑藉自己腦洞大開,天馬行空的肆意編造各種謊言,比如剛剛被封掉的公眾號「至道學宮」公眾號,導致該公眾號最終被封掉的文章,竟稱美國這次新冠疫情死傷慘重,屍體堆積如山,根本來不及處理,只好被做成人肉漢堡,賣給美國人,既解決了屍體處理的問題,也能緩解因為疫情而導致的美國食品匱乏的問題。喪心病狂到如此地步,真是駭人聽聞。
在自媒體時代,人人都是資訊的傳播者和生產者。嚴肅的自媒體作者在發布任何消息時,總是會多方查找來源,利用各個搜尋引擎,到網際網路浩如煙海的信息中去查證。涉及到國際新聞,還要利用英語知識閱讀外刊,以核實信息真假。這不僅是媒體作者應有的責任感,也是做人的基本道德底線,自媒體作者是生產商,不能出產假冒偽劣產品給消費者,哪怕「不涉及營利」。
除了作者對底線的堅持,內容審核能力的提升也是不容忽視的問題。自媒體作者是無法掌控自己的內容是否被推送和被多大範圍推送的。高效合理的內容審核機制,也是避免謠言傳播的重要環節。雖然人工智慧審核已經被絕大部分自媒體平臺投入使用,但AI所能審核的範圍目前仍舊是敏感詞彙優先,錯別字次之,對內容真實性的審核能力,AI依舊在探索的階段。對內容質量的審核仍舊依賴於「人工最智能「。因此,提高內容審核人員的底線,同樣對防止謠言傳播至關重要。
總而言之,避免謠言傳播並非不可能,這需要自媒體、媒體平臺和讀者的共同努力。
轉載自:強國融媒智庫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