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晚舟無罪釋放」謠言出爐及傳播路徑分析

2020-09-05 地球歷史溯源者

導讀:「孟晚舟無罪釋放,最快四天可以回國」,在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全球,外國政要屢屢以怨報德,醜態百出的時刻,很多中國人的社交媒體終端被這樣一條「好消息」提點和刷屏。

根據聞海大數據顯示,孟晚舟在網絡上的知名度遠不及只會「摳圖+瞪眼」的」小花「、」小鮮肉「,一條」無罪釋放「的新聞為何會引起如此強烈的反響?孟晚舟何許人也?「無罪釋放」前所涉何罪?在「釋放」新聞刷屏的同時,為解開這些疑問的搜索量迅速躥升。

5月22日,全網關注孟晚舟的資訊僅為1244條,到即將公布判決結果的5月27日,已經升至6428條,28日判決解決公布當天達到28255條。

在5月22日~28日的一周時間內,45065條有關孟晚舟的資訊中,25365條持中立態度,負面態度12041條,正面態度佔比不足17%,僅為7659條。


事件源起

時間退回2018年12月1日,準備前往阿根廷參加會議的孟晚舟在加拿大轉機,這是華為在阿根廷的第一次改革會議,華為頗為重視,所以特意派孟晚舟出席。

溫哥華機場,加拿大應美國要求將孟晚舟拘捕,理由是:美國指控孟晚舟「隱瞞華為和伊朗的業務往來」以及&34;,以規避美國對伊朗的制裁禁令。

美國方面要求加拿大將孟晚舟引渡美國,加拿大方面則在是否將孟晚舟引渡到美國的問題上舉行了多場聽證會。孟晚舟繳納1000萬加元保釋金後,被允許可以相對自由地在市內行動,但她本人處在24小時的監控之下,還需在腳踝上佩戴衛星定位追蹤器。

毫無疑問,美加之間這場「狼狽為奸」的陰謀並不是針對華為副董事長兼財務長孟晚舟個人,而是指向其身後的信息與通訊技術巨頭:華為

2020年第一季度,全球智慧型手機出貨量華為超越蘋果。

在經過了長期、高投入的技術積累後,華為在5G技術上實現超車,不僅「收復」了蘋果和三星霸佔多時的中國手機市場,且在晶片和移動通信技術方面,打破了歐美國的長期壟斷。自此,一貫標榜「反壟斷」的歐美國家開始了針對於壟斷被打破的「反制措施」。

2018年,美國宣布禁止華為手機在美國銷售;

2019年,美國藉口華為設備不安全,阻止5G通信設備在美銷售;

2020年,美國限制華為使用美國技術和軟體在美國以外設計和製造半導體

儘管華為5G在技術和商用上,都處於業界領先,且為全球唯一能提供端到端5G全系統的廠商。但習慣了在科學技術上「遙遙領先」的國家,無法適應被趕超的事實,在實力競爭無法取勝的前提下,各種「小動作」就成了自然選擇,對華為副總裁兼財務長孟晚舟的拘捕就是其中之一。

因此,北京時間2020年5月28日凌晨,加拿大方面就是否向美國引渡孟晚舟做出宣判,就因其巨大的象徵性意義成為了各界關注的焦點。

謠言源自哪裡?

既然宣判時間是5月28日,5月26日「無罪釋放」的消息無疑是謠言,28日真實的宣判結果也再次給這個謠言打臉,那麼這樣一個顯而易見的謠言是如何產生的呢?

這還要從一條加拿大廣播公司(CBC)的「真實報導」說起。

這是一則由Jason Proctor在社交媒體上推送的一條新聞,推送時間是5月25日,標題是:《Premature victory lap? Meng Wanzhou poses ahead of momentous court decision》,翻譯成中文是疑問句:孟晚舟她們難道是在提前慶祝勝利了?

文章內容寫的明明白白:

一開始只有孟女士的便衣警衛現在法院外的人行道上晃悠了一個小時,接著一名攝影師拖著一架梯子走了過去,接著一些穿著西裝的男女開始聚集在樓梯上(卑詩省最高法院門前臺階 編者注)。當這群人擺好POSE後,孟晚舟從一輛黑色SUV車裡走了出來,站到了中央。她穿著一件黑色無袖連衣裙,長及腳踝。在合影期間,孟晚舟還一度拉起裙子的下擺,露出了佩戴的GPS監控腳環。華為董事會成員、全球媒體負責人彭文生(Vincent Peng)站在孟晚舟旁邊,大家都笑得非常開心,對著相機豎起了大拇指。不到四分鐘,孟就回到了車上。

對於「剪腳鐐」的說法,CBC的配圖也說明說是拍照現場朋友在幫她調整腳環而已。

孟晚舟在法院前拍照的時間是加拿大卑詩省當地時間的5月23日下午7時左右,拍照的原因是有華為同事回國。

由於5月15日美國進一步加大了對華為的限制,一位參與數百起引渡案的溫哥華刑事辯護律師分析稱「孟晚舟的確很有機會獲勝」。

不知道這個自媒體是看不懂英文呢,還是出於自嗨的目的,亦或是為了流量而故意為之,「調整腳環」在文中變成了「剪腳鐐」。

謠言快速」發酵「

身為華為副總裁,財務長,同時還是總裁任正非的親生女兒,被扣押超過500天的「華為公主」孟晚舟終於被無罪釋放了。這種即迎合讀者的期盼,又有了照片為證的」新聞「準確的命中了新聞傳播的命門。恰在此時,」主流媒體「的加持又給」新聞「傳播增加了助力。

根據聞海大數據平臺的搜索結果,有關」孟晚舟無罪釋放「的內容,在各大主流網站的發布量,25日僅有1條,26日增加到10條,27日進一步增加到40條,到28日,已經公布判決結果,仍舊增加到70條(其中有部分內容是對」孟晚舟無罪釋放「的澄清)。

5月22日~28日」孟晚舟無罪釋放「主流網站情感分布

4月22日~5月21日」孟晚舟無罪釋放「主流網站情感分布

在最近一周有關」孟晚舟無罪釋放「的內容中,主流媒體中立觀點約佔70%,負面觀點佔比超過26%,正面觀點不足5%。在此之前的一個月時間,正面觀點(17.02%)與負面觀點(19.15%)則幾乎持平。由此可見,虛假信息的傳播帶來的負面影響相當嚴重。


必須守住的底線

其實關於孟晚舟的謠言,只要稍微思考一下就能判斷出真假,涉及中國、美國、加拿大三個世界上最有影響力的國家,以及華為這個「世界上估值最高的非上市公司」,如果身為副董事長兼財務長,同時還是華為總裁任正非親生女兒的孟晚舟被釋放屬實,中外主流媒體怎麼可能全都悄無聲息?

無法迴避的事實是,並非每個自媒體作者都有能力去查證,對於外語能力不佳的自媒體作者,關於國際新聞的來源,他們只能靠轉了幾手的信息,的確無法保證信息的真實可靠。

更有甚者,根本不去求證,只是憑藉自己腦洞大開,天馬行空的肆意編造各種謊言,比如剛剛被封掉的公眾號「至道學宮」公眾號,導致該公眾號最終被封掉的文章,竟稱美國這次新冠疫情死傷慘重,屍體堆積如山,根本來不及處理,只好被做成人肉漢堡,賣給美國人,既解決了屍體處理的問題,也能緩解因為疫情而導致的美國食品匱乏的問題。喪心病狂到如此地步,真是駭人聽聞。

在自媒體時代,人人都是資訊的傳播者和生產者。嚴肅的自媒體作者在發布任何消息時,總是會多方查找來源,利用各個搜尋引擎,到網際網路浩如煙海的信息中去查證。涉及到國際新聞,還要利用英語知識閱讀外刊,以核實信息真假。這不僅是媒體作者應有的責任感,也是做人的基本道德底線,自媒體作者是生產商,不能出產假冒偽劣產品給消費者,哪怕「不涉及營利」。

除了作者對底線的堅持,內容審核能力的提升也是不容忽視的問題。自媒體作者是無法掌控自己的內容是否被推送和被多大範圍推送的。高效合理的內容審核機制,也是避免謠言傳播的重要環節。雖然人工智慧審核已經被絕大部分自媒體平臺投入使用,但AI所能審核的範圍目前仍舊是敏感詞彙優先,錯別字次之,對內容真實性的審核能力,AI依舊在探索的階段。對內容質量的審核仍舊依賴於「人工最智能「。因此,提高內容審核人員的底線,同樣對防止謠言傳播至關重要。


總而言之,避免謠言傳播並非不可能,這需要自媒體、媒體平臺和讀者的共同努力。


轉載自:強國融媒智庫公眾號

相關焦點

  • 被孟晚舟「無罪釋放」謠言忽悠?這三招幫你免交智商稅
    等待了543天,任正非還是沒能等到愛女孟晚舟歸國的喜訊。今天(5月28日)凌晨,加拿大卑詩省高等法院認定孟晚舟符合「雙重犯罪」標準,因此對她的引渡案將繼續審理,孟晚舟重獲自由夢碎。不過,昨天一大早到晚間,一則「孟晚舟被無罪釋放
  • 釋放孟晚舟,現在是時候了!
    「釋放孟晚舟,現在是時候了!」1月8日,加拿大知名英文雜誌《海象》在一篇名為《為什麼加拿大應該最終釋放孟晚舟》的文章中指出: 加拿大拘留孟晚舟一直是出於政治目的,現在川普即將離任,加拿大總理特魯多應馬上釋放孟晚舟。
  • 媒體:釋放孟晚舟,現在是時候了!
    「釋放孟晚舟,現在是時候了!」1月8日,加拿大知名英文雜誌《海象》在一篇名為《為什麼加拿大應該最終釋放孟晚舟》的文章中指出:加拿大拘留孟晚舟一直是出於政治目的,現在川普即將離任,加拿大總理特魯多應馬上釋放孟晚舟。
  • 華春瑩談孟晚舟被捕兩年:敦促加拿大立即糾正錯誤釋放孟晚舟
    華春瑩進一步表示,我們再次敦促加拿大立即糾正錯誤,釋放孟晚舟平安回到祖國。 (原標題:華春瑩談孟晚舟被捕兩年:敦促加拿大立即糾正錯誤釋放孟晚舟)
  • ...下周裁決「孟晚舟案」 加媒:若「雙重犯罪」不成立將被當庭釋放
    來源:環球網原標題:加拿大法院下周裁決「孟晚舟案」 加媒:若「雙重犯罪」不成立將被當庭釋放【本報駐加拿大特約記者 陶短房】據多家媒體報導,加拿大卑詩省高等法院21日表示,將在下周三(27日)就中國華為公司高管孟晚舟案的
  • 孟晚舟近況:24小時處於監控下 需佩戴定位追蹤器
    華為孟晚舟一案,再度迎來關鍵節點。華為財務長、創始人任正非之女孟晚舟20日在加拿大溫哥華出席引渡聽證會。法庭將會在這一程序中,決定是否將她引渡到美國。這是孟晚舟自2018年12月在加拿大機場被捕以來首場引渡聽證會。當天,孟晚舟出席聽證會,但由辯護律師代為發言,不作親自答辯,旁聽席上有100多人出席。
  • 謠言傳播如病毒複製 如何阻斷網絡謠言
    隨著新媒體的崛起,信息傳播日益迅捷,不實信息和網絡謠言的傳播也有了更加肥沃的土壤。如何儘可能避免網際網路的「雙刃劍效應」?如何不讓充滿好心、飽含社會責任感的轉發,成為謠言擴散的支點?阻擊網絡謠言,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   從5月起,國家網際網路信息辦已在全國範圍內集中部署打擊利用網際網路造謠和故意傳播謠言行為,一場網絡謠言阻擊戰正在打響。
  • 2020年朋友圈十大謠言:包括蚊蠅可以傳播新冠病毒等
    網絡的快速發展加上社交平臺的便利,使得信息傳播速度日期加快。不過,便捷的網絡和平臺也成為一些謠言高發地,尤其是我們在刷朋友圈的過程中,經常會看到各種各樣危言聳聽的消息。日前,微信官方對外公布了2020年度朋友圈十大謠言,包括大蒜水、白酒可以殺滅新型冠狀病毒以及蚊蠅可以傳播新冠病毒等。
  • 加拿大拒絕釋放孟晚舟後,又做出一錯誤決定
    原本兩國之間有著很不錯的關係,在很多方面都有合作過程,但是自從孟晚舟事件之後,我們已經看到了加拿大方面所擁有的醜惡嘴臉。 在最近的採訪當中,加拿大總理特魯多還表示,本國不會在孟晚舟事件上屈服於中國的壓力,但是我們並沒有給過任何壓力。要知道孟晚舟並沒有觸犯任何加拿大法律,卻被對方無理拘押超過700天。這些事實都在表明,美加執法部門濫用程序,非法審訊問孟晚舟。
  • 張首晟和孟晚舟在測試量子通信
    《未來世界發展的兩條主線-你我都能看到》這次張首晟自殺和孟晚舟被捕幾乎同時發生,於是網際網路上謠言再起。其實有那麼複雜麼,一個就是投資失敗,一個是做了違法的事情。為什麼有些人非要把他們描述為500年出一次的天才和民族英雄,而且把很多真實的信息刪除,這個也能掩蓋得住?
  • ...並有意釋放」、該病毒是「美國製造的基因武器」等謠言。據美國...
    新冠肺炎由人類設計並有意釋放?白宮要求科學家徹查自從出現由新型冠狀病毒引發的肺炎疫情以來,各種錯誤不實信息在網上不斷傳播。其中,就包括新冠病毒由「科學家製造,並有意釋放」、該病毒是「美國製造的基因武器」等謠言。
  • 你傳播謠言了?隨意傳播謠言可能會遭受以下處罰甚至是刑事處罰
    ,這也間接的導致了人們只能待在家裡無所事事,俗話說飽暖思淫慾,再加上某些心術不正的人,便開始製造傳播謠言,給目前疫情的控制造成了負面影響,也在廣大的人民群眾心中造成了恐慌。隨著新聞的報導我也注意到了一些謠言傳播者的處罰結果。其中,蘭西縣兩人因散布疫情謠言被警方拘留,分別予以行政拘留7日並處500元德治安處罰。除了治安處罰,還有的被口頭警告,當然截止到目前處罰最重的就是行政拘留加罰款了,那麼是否說明傳播謠言最重的處罰就是如此了呢?當然不是!傳播謠言造成嚴重後果的還會被處以刑事處罰!那麼具體規定如何,我將給大家詳細講解。
  • 特魯多就華為孟晚舟引渡案發表講話,孟晚舟律師團隊真實身份浮出水面
    近日,加拿大19名前政要聯名致信總理特魯多,要求終止華為CFO孟晚舟引渡案程序並將其釋放,給加拿大一個「重塑對華戰略」的機會。特魯多25日拒絕了這項要求,稱政府對於針對中國採取何種措施持開放態度。 他表示,儘管他尊重這些前任官員,但對他們的主張並不認同。
  • 孟晚舟引渡案將於8月17日恢復聽證會,法院希望在明年5月之前結案
    中國日報還援引加拿大《環球郵報》周二報導,前司法部長艾倫·洛克和前聯邦最高法院法官路易絲·阿伯接受該報採訪時說,特魯多政府現在擁有合法權力將華為高管孟晚舟釋放,但他們不願意這麼做,主要是因為特魯多仍然對去年對蘭萬靈(SNC-Lavalin)一案的政治幹預感到尷尬。
  • 孟晚舟被扣後這則截圖瘋傳,真的嗎?
    據加拿大媒體《環球郵報》6日報導,加拿大警方應美國的要求,於當地時間1日在溫哥華逮捕了華為公司財務長、公司創始人任正非的女兒孟晚舟。加拿大司法部發言人麥克萊德說,美國希望將孟晚舟引渡到美國,保釋聽證會暫定7日舉行。隨後,中國駐加拿大使館、中國外交部迅速回應,要求美、加給出澄清,並迅速放人。
  • 加拿大傳來一個聲音,孟晚舟案迎來重大轉折,我們離真相越來越近
    據每日經濟新聞報導,加拿大傳來一個聲音,孟晚舟案迎來重大轉折。在最新一次開庭中,來自加方政府不同部門的兩個證人承認自己的行為有不合規不合法的部分,這部分證言被法庭聽取並承認。法庭認為孟晚舟律師可以就這些證據申請終止引渡,這是一個巨大的成功。我們距離真相越來越近了,而孟晚舟重獲自由的可能性也在變大。
  • 網絡謠言傳播如病毒複製 闢謠為何如此難?
    隨著新媒體的崛起,信息傳播日益迅捷,不實信息和網絡謠言的傳播也有了更加肥沃的土壤。如何儘可能避免網際網路的「雙刃劍效應」?如何不讓充滿好心、飽含社會責任感的轉發,成為謠言擴散的支點?阻擊網絡謠言,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從5月起,國家網際網路信息辦已在全國範圍內集中部署打擊利用網際網路造謠和故意傳播謠言行為,一場網絡謠言阻擊戰正在打響。
  • 「謠言傳播手冊」丨為什麼你的闢謠跑不過謠言
    為什麼這麼說,因為並不是所有謊言都像長了腿一樣傳播的飛快,具備強大傳播力的一般叫做「謠言」,它只佔「謊言」中很小一部分。舉個例子,我們可以隨口就編造幾句謊言,比如「我今天沒有開車而是步行上班的」、「昨天中午下了一場雨,把市區淹了」、「樓下的大黃狗學會了講話」等等,但這些謊言並沒有成為謠言的價值,也不會被快速傳播。
  • [學子論文]「神曲」在社交媒體中的傳播路徑分析
    在社交媒體的傳播環境下,受眾不再簡單滿足對信息的被動接受,更願意通過分享信息獲取一種認同和參與的快樂——以此釋放情緒、表達自我。《小蘋果》的傳播方式緊扣受眾的參與式生產,通過關係鏈形成多級傳播,全面滲透的效應。它以受眾的數據分析為依託,藉助優酷等視頻門戶網站發布引導視頻,利用美拍(短視頻分享社區)、唱吧(手機KTV)等應用軟體調動受眾主動參與、傳播信息的積極性。
  • 外交部、深圳政府回應華為孟晚舟被拘押:澄清理由並立即釋放;微信...
    外交部、深圳政府回應華為孟晚舟被拘押:澄清理由並立即釋放新華社消息,外交部發言人耿爽 6 日就華為公司財務長孟晚舟被拘押一事答問時表示,中方獲悉相關情況後,第一時間向當事人提供領事協助,中方已經向加拿大和美國方面提出嚴正交涉,要求對方立即對拘押理由作出澄清,立即釋放被拘押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