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傳播謠言了?隨意傳播謠言可能會遭受以下處罰甚至是刑事處罰

2020-08-23 法潤人心林坤


自從年前武漢疫情爆發以來,疫情逐漸從武漢擴散至湖北全省,直到現在在全國範圍內已經累計17272例確診患者(截止到2020年2月3日)。在這裡我向廣大的醫護工作人員致以誠高的問候。

全國疫情情況

與此同時,為了防止疫情的進一步擴散,全國各地紛紛開始實行一定程度的封鎖,無論是城市還是農村,學生還是上班族,均推遲了開學、開工的時間,最大可能的降低病毒傳播的可能性,這也間接的導致了人們只能待在家裡無所事事,俗話說飽暖思淫慾,再加上某些心術不正的人,便開始製造傳播謠言,給目前疫情的控制造成了負面影響,也在廣大的人民群眾心中造成了恐慌。

隨著新聞的報導我也注意到了一些謠言傳播者的處罰結果。其中,蘭西縣兩人因散布疫情謠言被警方拘留,分別予以行政拘留7日並處500元德治安處罰。除了治安處罰,還有的被口頭警告,當然截止到目前處罰最重的就是行政拘留加罰款了,那麼是否說明傳播謠言最重的處罰就是如此了呢?當然不是!傳播謠言造成嚴重後果的還會被處以刑事處罰!那麼具體規定如何,我將給大家詳細講解。

首先,在大部分情況下,謠言的傳播並不會觸動刑法,看過我之前文章朋友會知道,我國刑法的特點就是刑罰發動的補充性和保障性,因此普通的謠言傳播,未造成嚴重後果的並不會直接觸動刑法,這裡所用到是《治安管理處罰法》,本法第25條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500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罰款(一),散布謠言,謊報險情、疫情、警情或者一其他方法故意擾亂公共秩序的。(二),投放虛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腐蝕性物質或者傳染病病原體等危險物質擾亂公共秩序的。(三),揚言實施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擾亂公共秩序的

如有以上行為,便要接受公安機關的處罰,結合新聞我們也可以看到,絕大多數的處罰結果也是符合規定的,那麼為什麼又會說可能觸發刑事制裁呢?那自然是行為人的行為造媒體上成的後果如果繼續用治安管理處罰法不能夠達到罪行統一原則的要求,此時就要求利用刑法來制裁。

謠言止於智者

其實原本由於社會發展問題,我國刑法中對於網絡傳播謠言並沒有特別詳細的規定,但是因為其造成的社會危害性並不低於其他犯罪,又有擾亂社會秩序的後果,因此《刑法修正案三》在刑法291條中增加了一條規定「編造虛假險情、疫情、災情、警情,在信息網絡或者其他傳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虛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網絡或者、其他媒體上傳播,嚴重擾亂社會秩序的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嚴重後果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由此可見,網絡雖然是一個開放的平臺,但也要受國家法律的制約,藉此機會,呼籲大家在網絡上謹慎發言,對於網絡上的信息也要學會辨別真假。千萬不要以身試法,萬一謠言不慎被惡意擴散造成了嚴重後果,造成的損失將無法挽回,而行為人也將接受法律的制裁。我們要相信鍾南山院士以及廣大的醫護工作人員以及所有奮鬥在一線人們,相信在全國人們的一致努力下,我們終將戰勝病毒!武漢加油!

相關焦點

  • 浙江打擊網絡謠言 刑拘2人 治安處罰46人
    後來,警方查明發帖的人是當地一個姓潘的23歲小夥,帖子內容是他編造的謠言。  最後,當地警方以「散布謠言擾亂公共秩序」為由,對其作出行政拘留3日的處罰。  昨天,從浙江省公安廳新聞通報會上發布的消息說,浙江在近期的集中打擊網絡有組織製造謠言專項行動中,已有2人被刑拘,46人受到治安處罰,22人受到教育訓誡。
  • 別轉發了,是謠言!
    告訴你其他的親愛的親人和朋友:今天晚上從12:30 - 凌晨 3:30,極度危險的、高輻射的宇宙射線將會貼近地球而通過。所以,請關掉你的手機,不要讓你的手機靠近你的身體,可能會造成傷亡或者損壞. 請告知這條消息給你關心的人,晚上記得關機,記得群發給你的朋友,關愛身邊的每一個人,每個群都要發一下。這則信息你收到了嗎?如果你收到了,你相信嗎?
  • 騰訊QQ闢謠:「212事件」處罰通知系謠言
    (原標題:騰訊QQ闢謠:「212事件」處罰通知系謠言)
  • 【打擊房蟲】房蟲出沒觸法律,散布謠言同擔責
    謠言,指的是沒有相應事實基礎,卻被捏造出來並通過一定手段推動傳播的言論。網絡謠言,是指通過網絡介質(例如郵箱、聊天軟體、社交網站、網絡論壇等)而傳播的沒有事實依據帶有煽動性、目的性的話語。對於網絡上散布謠言需要承擔的法律責任,分為三種:一是民事責任。
  • 「謠言傳播手冊」丨為什麼你的闢謠跑不過謠言
    這句話套用在謠言和真相的傳播上也並無不可。在真相與謠言的博弈中,真相是君子,受規則的制約,即必須符合客觀事實,在這樣的條件限制下真相勢必無法對應所有人的胃口;而謠言則不同,謠言是小人,它本身就是編造出來的,不必遵守「客觀事實」這條規則。謠言為了更廣泛的傳播而被篡改成任何人喜歡的任何樣子,在這一點上真相的傳播力就輸了,並且輸的很徹底。
  • 微信群發布謠言受處罰
    近日,潮陽公安機關依法查處一起利用微信群發布謠言的案件,依法處罰造謠者。7月15日凌晨,潮陽公安機關發現,一名網民在「揭陽XXX爆料23群」轉發一段學生跳樓的視頻,並聲稱系發生在潮陽區西臚鎮。經查,陳某系谷饒鎮某公司工作的文員,其對虛構事實、在微信上發布謠言,擾亂公共秩序的違法行為供認不諱,並深表懺悔,主動刪除發布的內容。目前,公安機關己依法對陳某做出處罰。公安機關呼籲,網絡不是法外之地,廣大網民要遵守有關法律法規,不信謠、不傳謠、不造謠,共同維護良好網絡環境。
  • 人民日報刊登十起網絡謠言案例稱謠言害人害己
    2月12日,編造、故意傳播虛假恐怖信息的犯罪嫌疑人劉某、殷某被刑事拘留,違法行為人朱某、陳某被行政拘留。四、「皮革奶粉」傳言重創國產乳製品2011年2月17日,網絡上出現了一篇名為《內地「皮革奶粉」死灰復燃長期食用可致癌》的文章。
  • 雙鴨山一網民在疫情防控期間散布計程車停運的網絡謠言 被警方依法行政拘留
    如發現私自出車者,將給予吊銷營運資格處罰,各車隊隊長用對講機通知車隊所有成員。為了您和他人的身體健康,望廣大司機朋友積極配合。雙鴨山道路運輸管理站」。經與有關單位核實,該信息為謠言。 1月31日15時許,雙鴨山警方將涉案人員馬某依法傳喚到案,馬某對其散布謠言的違法事實供認不諱。目前公安機關已對散布謠言違法行為人馬某依法行政拘留十日並處罰款500元。
  • 謠言傳播的8½定律(上)
    (文/Taylor Clark)如果我也不好騙,你也不好騙,為何有些天方夜譚就經久不衰呢?不管多疑還是輕信,我們總會在某一時刻中了謠言的招。在我們注意到之前,謠言會悄悄繞過精神防線。大多數人都不認為自己好騙。但是謠言若具備一些特徵,就特別可能卸掉我們的防備,讓人信以為真,竭力傳播。
  • 微信群疫情謠言不止,多名群主被約談!
    行動網路的便利導致各式各樣的謠言在各種網際網路群組裡發酵擴散,一不小心便可「三人成虎」。  小編提醒,群員隨意散布未經核實的謠言,要擔責。同時,群主也應積極履行責任,不讓微信群成為不實信息的「發酵池」。王某因涉嫌虛構事實擾亂公共秩序,被縣公安局依法作出行政拘留五日的行政處罰。  1月30日上午,威縣網信辦依法依規約談了在某微信群群成員散布疫情謠言而未履行群組管理責任的群主王某某,縣網信辦對其違規行為進行了普法教育,並提出嚴肅批評。
  • 貴州黔西南這些都系謠言
    在沒有弄清事實真相之前,不要輕易相信和隨意編造、轉發不良信息。發現謠言及時舉報,共同維護健康的網絡環境和良好的社會秩序。針對個別網民在網上無端編造、刻意傳播謠言及謠言產生的惡劣社會影響,公安機關將堅決對其進行嚴厲的打擊和整治。
  • 謠言傳播如病毒複製 如何阻斷網絡謠言
    可這卻是一條不實信息,甚至暗藏騙局。   隨著新媒體的崛起,信息傳播日益迅捷,不實信息和網絡謠言的傳播也有了更加肥沃的土壤。如何儘可能避免網際網路的「雙刃劍效應」?如何不讓充滿好心、飽含社會責任感的轉發,成為謠言擴散的支點?阻擊網絡謠言,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
  • 這個10萬+,是謠言
    經核實,並根據有關法律法規,公安機關依法對劉某、佟某等四人予以警告處罰。案例二、克拉瑪依市網民邢某編造、傳播涉疫情謠言信息案2020年7月17日,網民舉報邢某(女,漢族,33歲,戶籍地:陝西省西安市)在微信群中編造散布「克拉瑪依已有確診病例了」的謠言信息。
  • 打擊偽科學謠言,需要法律「彈藥」
    據《科技日報》報導,「某種程度上說,謠言比病毒更可怕。」今年全國兩會期間,中國科普作家協會理事長、中科院院士周忠和委員表示,此次疫情期間,新媒體上出現的許多傳播力、影響力巨大的抗疫科普作品,在引導公眾科學應對疫情、科學生活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 重大災害事件中謠言的形成、傳播規律及幹預策略
    在這次新冠肺炎疫情中,一些荒謬無稽、毫無依據的謠言甚囂塵上,不僅擾亂公眾的認知,更與重大災害一起,消耗人們的社會信任,破壞整個社會秩序,甚至成為災害事件背後的次生災害。反思謠言為何產生、謠言如何藉助網絡平臺病毒式傳播,探討網絡謠言的幹預策略,對於我們有效應對謠言及其負面影響,可提供一些啟發和借鑑。  為何災害發生時,往往伴隨著謠言的泛濫?
  • 這些是2月最大的謠言!你上當了嗎?
    點評:養老金每月破6K,說得小編都好想馬上退休了~全國嚴查棋牌室60歲以下一律逮捕謠言類別:失實報導欺騙指數:★★★★ 危害指數:★★★謠言內容從2月23日新規定開始大檢查,所有麻將館都將查處《包括小區在內的各地》一經查出,凡是60歲以下的一律逮捕扣押5天罰款500~3000元,享受國家低保的
  • 近年來在社會上產生嚴重後果的十起網絡謠言案例
    2月12日,編造、故意傳播虛假恐怖信息的犯罪嫌疑人劉某、殷某被刑事拘留,違法行為人朱某、陳某被行政拘留。四、「皮革奶粉」傳言重創國產乳製品2011年2月17日,網絡上出現了一篇名為《內地「皮革奶粉」死灰復燃長期食用可致癌》的文章。
  • 網絡謠言你中招了幾個 如何識破別當「二傳手」
    經警方調查,網民段某某為贛州南康區家具廠工人,1月27日段某某從摩託車中導出原本用於洗滌衣物上機油的汽油後,為博取網民「眼球」,在網上散布要「燒毀南康區一家具廠」的謠言。警方依法給予段某某行政罰款200元的處罰。
  • 謠言哪裡跑?細數那些年「忽悠」你的食品藥品類謠言
    「你聽說了嗎?紫菜都是塑料做的!」「啊?那我還能吃啥?」。您可別當真,這是2017年初流傳在網絡、坊間的一條謠言! 2017年年初,一條有關「塑料紫菜」的視頻在網上瘋狂傳播,導致多家品牌廠家的產品全部下架,紫菜廠家叫苦不迭。
  • 「甬上金融第三眼」微信號被關,涉嫌違規採集傳播網際網路新聞
    今天通報5起違反網際網路管理法律法規的典型案例,如下:「甬上金融第三眼」微信公眾號涉嫌違規採集傳播網際網路新聞信息案件2018年3月,市網信辦接到相關部門投訴舉報,反映「甬上金融第三眼」微信公眾號以曝光處罰為名,開展不實延伸解讀傳播,誤導市民網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