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打擊網絡謠言 刑拘2人 治安處罰46人

2020-11-30 浙江在線

  8月23日,寧海某論壇出現了一則讓人瞠目結舌的帖子,帖子題目用8個「危」字和9個感嘆號,一下把人的視線給吸住了。

  帖子裡說,「寧海縣範圍內KTV足浴店小姐中有567位患有愛滋病,現正在向普通人擴散」。

  發帖人網名「Mr.Pan」,一石激起千層浪,帖子引來很多網友評論和轉發。

  後來,警方查明發帖的人是當地一個姓潘的23歲小夥,帖子內容是他編造的謠言。

  最後,當地警方以「散布謠言擾亂公共秩序」為由,對其作出行政拘留3日的處罰。

  昨天,從浙江省公安廳新聞通報會上發布的消息說,浙江在近期的集中打擊網絡有組織製造謠言專項行動中,已有2人被刑拘,46人受到治安處罰,22人受到教育訓誡。

  此外,浙江共清理網上違法信息21.2萬多條,其中網絡謠言和虛假信息1.82萬多條,調查發布網絡謠言和虛假信息118人,查處網絡造謠等違法犯罪67起,關閉違法的網站、欄目和網店1978家,關停相關網絡帳號和號碼207個。

  謊報疫情和警情的佔多數

  從目前全國和浙江警方破獲的網絡製造傳播謠言違法犯罪案件情況看,網絡製造謠言的始作俑者,分兩種人群。

  第一種人群,屬於隨意改編各種網絡謠言,有的出於好奇,有的是以訛傳訛,有的純屬洩私憤。

  另外一個突出的傳播人群是那些大V(粉絲眾多的認證微博),「背後是網絡公關公司、網絡抄手聯手這些『意見領袖』和『大V』」,目的是為了造謠炒作謀取利益。

  今年查處的案件中,謊報疫情和警情的佔到70%左右,其中謊報疫情的有29起,佔41%。

  另外,謊報警情,有18起,佔了28%。在七夕節,有人在網上說一個桐廬男子被5個女人輪姦精盡人亡,更有誇張的說有6個越獄罪犯在1個月內在桐廬殺了78個女性。

  其他查處的案件中,揚言爆炸的有10起,佔16%,發洩私憤誹謗人家的有9起,佔14%,發布虛假恐怖消息的1起。

  為什麼網絡謠言越來越多?

  昨天浙江警方公布的十大案例主要集中在7月和8月。

  省公安廳網警總隊總隊長丁仁仁說,網絡犯罪成本低、收益高、風險小,讓不法分子鋌而走險;網民法律意識淡薄,為了博取名利、尋求刺激,不斷挑戰道德底線;一部分網站和網絡運營企業受利益驅動,失守第一道防線,在客觀上為網絡造謠違法犯罪活動提供了溫床。

  他說,網絡空間是公共場所,網絡社會也是法治社會,大家要嚴格遵守「七條底線」:法律法規底線、社會主義制度底線、國家利益底線、公民合法權益底線、社會公共秩序底線、道德風尚底線、信息真實性底線。

  微信上沒經核實轉發別人的消息算違法嗎?

  在微信朋友圈,未經核實轉發別人的信息,算不算違法?

  目前,針對怎麼樣來界定是否算在網絡上製造和傳播謠言,相關詳細的規定還沒出臺,最高院也正在著手制定相關司法解釋。

  丁仁仁說,微信也算是網上的一個公共場所,雖然對象是特定人群,但在公共場所如果傳播謠言、虛假信息,自己未經核實,也是屬於違法的。

  在主觀意識上能判斷該消息是謠言或者是虛假信息,不管是原創還是轉發,都需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典型案例

  1.寧海縣網民潘某某網上散布謠言擾亂公共秩序案(前文已經報導)

  2.紹興縣網民單某某網上散布謠言擾亂公共秩序案

  4月9日,網民「一朵小花兒S」在微博上發布信息:「柯橋也有一個(H7N9禽流感病人)送至醫院隔離」。該網民真實身份為單某某(女,20歲,河南省社旗縣人)。經詢問,單交代了其在微博轉發其它地方禽流感疫情信息的同時,虛構柯橋出現禽流感患者的事實。4月10日,她被處以行政拘留5日的處罰。

  3.溫嶺市網民江某某散布謠言擾亂公共秩序案

  4月9日,網民「江××」在微博上發布信息:「溫嶺松門發現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的消息,急轉!今天下午3點30分消息:浙江溫嶺松門有一例女性33歲,姓名林雪娟,在松門街賣衣服。下午去多美麗吃了雞塊,感染H7N9,現在在溫嶺第一人民醫院急救。大家注意了,互相通告一下。」該網民真實身份為江某某(男,27歲,溫嶺人)。他承認,為提高自身網絡知名度及滿足好奇心,才發布了這條虛假信息。被處以行政拘留10日的處罰。

  4.青田縣網民季某某網上虛構事實擾亂公共秩序案

  4月8日,網民「Top丶蛋蛋」在微博上發布信息:「前段時間盛傳的青田發現H7N9是真的!」經公安機關偵查,該網民真實身份為季某某(男,20歲,青田人),4月9日,被處以行政拘留5日的處罰。

  5.平湖市網民錢某某網上虛構事實擾亂公共秩序案

  7月10日,網民「魚曉希」在本地某論壇上發布信息:「7月10日新廟一男子因欠高利貸被打死後把屍體拋在他家,打得一隻腳骨折、腦袋上一個洞,警車來了20多輛!!!現在這社會太亂了。」該網名真實身份為錢某某(男,24歲,平湖人)。他承認,自己是聽親戚說其姨夫死在家門口,為尋求別人關注而在網際網路上編造虛假信息的事實,被處以罰款500元的處罰。

  6.開化縣網民邵某某網上散布謠言擾亂公共秩序案

  7月19日,網民「小月」在微博上發布信息:「剛剛在開化縣交警隊,我嬸嬸因處理交通事故進了一個房間,結果被三個交警架著讓另四個人打,各種兇器,現在正在醫院。這種禽獸交警!!!」邵交代,是為給交警施加辦案壓力而發布內容虛假的微博的事實。被處以罰款200元的行政處罰。

  7.湖州南潯網民鄭某網上揚言實施爆炸擾亂社會公共秩序案

  4月15日,網民「林書豪」在微博上多次發布「要發動恐怖襲擊,炸毀市政府」的帖子。該網民真實身份為邵某某(男,20歲,湖州人)。鄭交代是為了引發關注加之對現狀不滿才這麼說的,被處以治安拘留5日的處罰。

  8.嘉興南湖網民朱某某網上揚言實施爆炸擾亂公共秩序案

  8月3日,網民「朱××-max」在微博上發布信息:「等我以後賺夠錢一定買包炸藥把廣電給炸了!」。該網民真實身份為朱某某(男,22歲,嘉興人)。他交代因《卑鄙的我》《生化危機》等電影無法在國內公映,為表達心中不滿情緒,才發的這個信息。他被警告並處罰款500元。

(都市快報)

相關焦點

  • 你傳播謠言了?隨意傳播謠言可能會遭受以下處罰甚至是刑事處罰
    自從年前武漢疫情爆發以來,疫情逐漸從武漢擴散至湖北全省,直到現在在全國範圍內已經累計17272例確診患者(截止到2020年2月隨著新聞的報導我也注意到了一些謠言傳播者的處罰結果。其中,蘭西縣兩人因散布疫情謠言被警方拘留,分別予以行政拘留7日並處500元德治安處罰。除了治安處罰,還有的被口頭警告,當然截止到目前處罰最重的就是行政拘留加罰款了,那麼是否說明傳播謠言最重的處罰就是如此了呢?當然不是!傳播謠言造成嚴重後果的還會被處以刑事處罰!那麼具體規定如何,我將給大家詳細講解。
  • 打擊網絡謠言!邯鄲多地發布最新通告
    謠言帶來恐慌,遮蔽真相,廣大網民一旦發現誇大事實、煽動居民情緒的信息要及時舉報、做到科學甄別,多關注權威渠道的信息,對疫情防控有正確的認識。  2.理性發聲,不傳謠。對影響社會穩定、破壞公共秩序的虛假信息,不轉發、不擴散,並積極向有關部門檢舉揭發。嚴禁道聽途說,編發不真不實信息,對已編輯發布的信息要進行「回頭看」,發現虛假信息要主動快速刪除,消除不良社會影響。
  • 人民日報刊登十起網絡謠言案例稱謠言害人害己
    三、響水縣「爆炸謠言」引發大逃亡4人遇難2011年2月10日凌晨2時許,江蘇省鹽城市響水縣有人傳言,陳家港化工園區大和化工企業要發生爆炸,導致陳家港、雙港等鎮區部分不明真相的群眾陸續產生恐慌情緒,並離家外出,引發多起車禍,造成4人死亡、多人受傷。
  • 廈門市公安局:今年有38人因襲警被刑拘 三杯黃湯下肚警察也敢打
    據統計,今年以來,廈門共發生62起酒後暴力襲警或阻礙執法案件,38人因襲警被刑拘,24人被處以行政處罰。昨日,廈門市公安局對外通報三起因醉酒妨害公務的典型案例。  警方提醒  酒後違法一樣罰  廈門警方提醒市民朋友,若酒後有違法犯罪行為的,公安機關將依法處理,醉酒並不可以減輕或免於處罰。
  • 打擊偽科學謠言,需要法律「彈藥」
    據《科技日報》報導,「某種程度上說,謠言比病毒更可怕。」今年全國兩會期間,中國科普作家協會理事長、中科院院士周忠和委員表示,此次疫情期間,新媒體上出現的許多傳播力、影響力巨大的抗疫科普作品,在引導公眾科學應對疫情、科學生活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 打擊非法捕獵破案18起刑拘18人
    為了維護生態安全,市公安局通過強化排查、聯合執法、重點整治等方式,開展打擊非法捕獵野生動物專項行動。去年12月14日以來,先後破獲18起非法捕獵案件,刑事拘留18人。
  • 湖北石首6-17群體事件逮捕14人 含死者親屬2人
    [提要] 昨日,湖北石首市政府新聞發言人介紹,截至昨日,警方刑拘石首6-17群體事件參與者31人,檢方以涉嫌聚眾擾亂社會秩序罪批捕14人(「6.17」事件死者親屬2人)。此外,警方對投案自首、情節輕微涉案人員治安處罰51人,教育釋放23人。
  • 近年來在社會上產生嚴重後果的十起網絡謠言案例
    三、響水縣「爆炸謠言」引發大逃亡4人遇難2011年2月10日凌晨2時許,江蘇省鹽城市響水縣有人傳言,陳家港化工園區大和化工企業要發生爆炸,導致陳家港、雙港等鎮區部分不明真相的群眾陸續產生恐慌情緒,並離家外出,引發多起車禍,造成4人死亡、多人受傷。響水縣公安部門於10日下午4時初步確定並抓獲此案件的謠言來源者劉某。
  • 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全文)
    第十二條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人違反治安管理的,從輕或者減輕處罰;不滿十四周歲的人違反治安管理的,不予處罰,但是應當責令其監護人嚴加管教。   第十三條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認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為的時候違反治安管理的,不予處罰,但是應當責令其監護人嚴加看管和治療。間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時候違反治安管理的,應當給予處罰。
  • 治安處罰法3月1日將施行 一個法字帶來八大變化
    《治安管理處罰法》將於3月1日起施行,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名單新增124種行為,總共規定了五大類238種違反治安管理的行為。  針對社會治安形勢中新出現的違反治安管理的行為,如脅迫、誘騙或者利用他人乞討,投放虛假危險物質、散布謠言、揚言實施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擾亂社會秩序的違反治安管理行為,以及擾亂體育比賽秩序,製造噪聲幹擾鄰裡生活、飼養動物幹擾他人正常生活,發送淫穢、侮辱、恐嚇信息幹擾他人正常生活,假冒教授、醫生、領導親屬等身份招搖撞騙、非法侵入計算機信息系統、故意傷害等行為,《治安管理處罰法》都明確規定給予治安管理處罰
  • 【打擊房蟲】房蟲出沒觸法律,散布謠言同擔責
    謠言,指的是沒有相應事實基礎,卻被捏造出來並通過一定手段推動傳播的言論。網絡謠言,是指通過網絡介質(例如郵箱、聊天軟體、社交網站、網絡論壇等)而傳播的沒有事實依據帶有煽動性、目的性的話語。對於網絡上散布謠言需要承擔的法律責任,分為三種:一是民事責任。
  • 各地查辦一批掃黃打非案件:「月光寶盒」平臺36人被刑拘
    各地查辦一批掃黃打非案件:「月光寶盒」平臺36人被刑拘 孔令雯、劉芮言/央視新聞客戶端 2017-11-22 11:20
  • 【法治】打麻將、捉鳥鳥…固原29人參與賭博受到警方處罰!
    繼11月2日查破3起涉賭案件之後,又相繼查處涉賭案件9起,抓獲參賭人員29人,收繳賭資28360元,為秋冬季打擊「黃賭」違法犯罪百日專項行動和冬季社會治安整治再添戰果。11月4日下午17時許,南關派出所社區民警在轄區一商行二樓當場查獲了利用麻將以「捉鳥鳥」方式賭博的牟某、高某某、趙某、買某、馬某某、張某某、高希某、楊某某8人,以及為賭博提供條件的商行業主帥某某,現場收繳賭資8000元,賭具麻將機2臺、麻將2副。
  • 河南鶴壁4人因散播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謠言被處理
    本報訊 (記者 竇煜東)連日來,我市公安機關嚴查散播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謠言的違法行為,已有4人被處理。1月25日18時,網民王某在百度貼吧鶴壁吧發布消息稱「湖北鄂州,15號剛回來,沒事逛逛裕隆·愛之城,目前只感冒」,該消息引起多個網民擔心和舉報。
  • 他們說「網絡不是法外之地」 究竟有幾個意思?
    巨匠文化股份公司一邊刪除這份聲明,一邊發布致歉函,稱其早上發布的聲明是在尚未接到有關部門通知的情況下,把網絡傳言認為是謠言,並對誤發聲明的行為致歉。 這個時候再致歉還有什麼用?你既然沒有得到權威信息,既然沒有核心信息真偽,憑什麼認定網絡傳言是謠言,又憑什麼恬不知恥地叫囂「網絡不是法外之地」?法院不是你家開的,不是想法內就法內,想法外就法外。
  • 網絡謠言你中招了幾個 如何識破別當「二傳手」
    4月14日,省公安廳召開「打擊網絡謠言,淨化網絡環境」新聞通氣會,就近段時間一些造謠、傳謠信息在微博、朋友圈中「滿天飛」的情況進行通報,並披露了4起典型案例。  對於危害公共安全,影響社會穩定等謠言,公安機關可以進行處置,但一些「偽科學」、「偽養生」的謠言,公安機關和相關部門均難以處理。
  • 網絡不是「法外之地」
    不過,天橋區檢察院檢察官提醒您,網絡空間並非「法外之地」,言論自由並不等同於無所不言。侮辱受災群眾網友被刑拘  近日,受颱風「利奇馬」的影響,我國多個省市突發暴雨洪澇災害。在這場關乎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的天災面前,全國人民眾志成城,救援狀況更是一直牽動著大家的心。然而在此期間,南京一名網友卻因為侮辱「利奇馬」受災城市和居民,被警方刑拘。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案件始末。
  • 貴港警方重拳打擊非法調運生豬妨害動物防疫...
    根據國務院、自治區政府、市政府的有關工作要求,貴港市公安局積極配合各級黨委政府開展打擊整治涉及非法調運生豬妨害動物防疫檢疫的違法犯罪行為。至目前,全市共打擊處理該類案件31起,其中刑事案件4起,刑拘8人,行政案件27起34人。
  • 最該封的是謠言之城和傳謠...
    「因新冠肺炎疫情蔓延,2021年1月29日凌晨實行廣西全區封城」;「因疫情原因,浙江杭州將於今日18時關閉11個高速路口」;年關將至,各種封城封路的謠言層出不窮,一個個說得煞有介事。1月9日,寧夏一快手主播在直播過程中散布「封城」謠言,受到公安機關教育訓誡;1月11日,造謠「廣西全區封城」的百色男子受到治安管理處罰;1月13日,造謠「封城」誘導居民到自家食雜店搶購的齊齊哈爾女子,被處以行政拘留5日的處罰。令人氣憤的是,編造這些謠言的,並非什麼「消息靈通人士」,有的動機只是出於好玩。好玩麼?一點都不好玩,而且可惡至極。
  • 這是謠言!
    原標題:為博關注 一女子造謠「廈門某高校100多名學生HIV病毒檢測結果呈陽性」10月8日,集美警方查處一起編造「廈門某高校100多名學生HIV病毒檢測結果呈陽性」網絡謠言案,對違法人員王某佳依法給予行政拘留處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