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蛭素科技創新領軍人物——科康科技集團周維海

2021-01-21 人民政協網

  2019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70年來,在黨的正確領導下,在中國人民及海內外華人同胞的共同努力下,新中國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健康領域改革發展成就顯著,人民健康水平不斷提高。但是隨著工業化、城鎮化、人口老齡化進展和生態環境、生活方式變化,慢性非傳染病疾病已經成為我國居民主要死亡原因和疾病負擔。根據《中國心血管病報告2018》數據顯示,目前腦卒中患病人數達1300萬人,每年死於腦卒中的患者高達196萬人,冠心病患病人數達2.9億人,高血壓人群有2.45億人,糖尿病患病人數由2017年起達1.14億人,並且仍呈上升趨勢,成為影響我國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和預期壽命提高的重要因素。

  水蛭,俗稱螞蟥、螞蜞等,是我國傳統的中藥材。於2000多年前的《神農本草經》,就有記載水蛭功能破血通經、逐瘀消散;用於血瘀經閉、中風偏癱、跌扑損傷。水蛭活體療法3500多年前起源於古埃及, 振興於歐美,鼎盛時期僅巴黎的醫院每年就需要600萬隻醫蛭。近代藥理研究表明從水蛭唾液中提取的天然水蛭素是人類迄今為止發現的抗凝溶栓效果最強的生物活性物質。1884年,英國科學家Haycraft才首次發現歐洲醫蛭含有抗凝血的物質;1904,英國科學家Jacoby成功地從歐洲醫蛭中分離出抗凝血的有效成分,並定名為水蛭素;20世紀50年代,德國科學家馬克沃德特才將這種物質從水蛭唾液中成功分離出來;2003年周維海董事長發明的水蛭多次提取天然水蛭素技術徹底解決了困擾全世界科學家100多年來天然水蛭素難以實現規模化生產的世界性難題。

  「小螞蟥·大產業」的發起人和倡導者,中國科學家協會會員、中國發明創業獎獲得者、水蛭活體重複多次提取天然水蛭素全球專利的所有人、廣西科康天然水蛭素研究院、廣西科康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創始人、中國天然水蛭素之父周維海院長,是中國天然水蛭素產業的開拓者和領航者!他用畢生精力打造水蛭事業,研發出國家發明專利技術「活體水蛭反覆多次提取天然水蛭素」在世界上首先解決了100多年來尚未解決的天然水蛭素規模化產業化生產世界性的難題,同時又在世界上首個以水蛭素為核心原料開發出可以解決三高及亞健康問題的淨血養生健康食品。

  產品自2004年上市至今已經出口新加坡、馬來西亞、美國、香港和臺灣等二十多個國家和地區推廣使用,創造了上幾十萬的亞健康、痛風,糖尿病,尿毒症和心腦血管疾病患者不打針不吃藥就恢復健康的醫學奇蹟!該產品被評為2011年度百項亞健康中醫調理技術之一,打造了中國天然水蛭素第一品牌。

  水蛭素作為飲譽世界醫藥三大素之一,大家可能會對治療糖尿病的胰島素和治療瘧疾的青蒿素比較熟悉,因為您可能認為身邊糖尿病患者比較多,我國的屠呦呦老師因為青蒿素成為我國首位獲得諾貝爾醫學獎的女科學家。然而水蛭素的價值遠遠超過胰島素和青蒿素,將是我國下一個最有希望問鼎諾貝爾醫學獎的項目,因為水蛭素是人類迄今為止發現的抗凝溶栓效果最強的生物活性物質,由65-66個胺基酸組成的低分子多肽(分子量僅有7000道爾頓);而心腦血管疾病又是當今人類死亡的頭號殺手,僅中國就有3億的心腦血管疾病疾病患者和7億多的亞健康患者需求,每年我國因為心腦血管疾病死亡人數就超過300萬人。

  國內外大量的科學研究表明,水蛭素具有如下功效:

  1、抗凝、溶栓:天然水蛭素的分子量小,易透過血腦屏障而迅速進入腦部發揮獨特的功效;同時,它的抗凝和溶栓作用不需要輔助因子的參與,溶解後的血栓不復發,其效果遠遠好於目前臨床上常用的抗凝藥物—肝素。

  2、降壓、降脂:水蛭素可明顯降低SHR大鼠的血壓、全血黏度(各切變率)、血液黏度、紅細胞聚集指數、膽固醇及甘油三酯,從而證明水蛭素具有降壓、降脂和改善血流動力學的作用。

  3、改善血液流變學:水蛭素對正常及血淤模型大鼠血液流變學指標有明顯降低,因而具有降低血液粘度、加快血流速度、改善血液循環、促進新陳代謝等作用。

  4、抗炎作用:水蛭素對急慢性炎症有明顯的抗炎作用。

  5、美容功效:水蛭素具有自主直接滲透、降低血液粘度、加快血流速度、疏通毛細血管、改善血液循環,促進新陳代謝的作用,從而使養分、水分及氧氣等營養物質通過血液的運輸充分到達彈力纖維和膠原纖維,保持這些纖維的正常功能,使皮膚細膩、收縮粗大的毛孔、尤其是對粉刺、面部色素沉積、皮膚疤痕修復、美白、防治脫髮和促進毛髮再生有獨特效果,因而從根本上解決各類皮膚問題,達到血液美容的目的。

  科康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創建於2001年,是當今全球規模最大的天然水蛭素產業跨國集團,是中國天然水蛭素產業的開拓者和領導品牌。科康秉承「中藥科技化、健康全球化」的宗旨,堅持「誠信經營、德行天下」的理念。以「讓天下人遠離心腦血管疾病」為使命,始終不忘「心繫人民福祉,科技造福人類」的創業初心。

  秉承「科學技術就是第一生產力」的指導思想,18年來,周維海董事長潛心研發,申請了11項國家發明專利技術,並已獲得6項授權,尤其是「水蛭活體多次提取技術」,徹底解決了困擾全世界科學家一百多年來天然水蛭素提取率低、工藝複雜和成本高等關鍵問題,在全球範圍內第一個實現規模化生產天然水蛭素;「水蛭提取物在美容化妝領域的應用」專利技術開啟了全球水蛭生物活性養膚新時代。由此榮獲了由國家科技部、知識產權局和中國發明協會聯合評選的第二屆中國「發明創業獎」,併入選《中國當代發明家第一卷》(當年與周維海董事長同臺獲獎的有我國航母電磁彈射之父、海軍少將馬偉明教授,中國工程院副院長鍾志華教授以及河北以嶺醫藥集團公司董事長吳以嶺教授等7位中國工程院院士)。

  專利科康

  堅持「科技創新、產業創新」原則,先後獨立承擔各類國家級和省部級科技項目11項,其中國家級有4項。

  科研科康

  先後獲得「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和「龍頭企業」等榮譽稱號18項。堅持做「百姓放心,人民安心」的良心企業,2015年起公司不惜斥資1000多萬,在陸川自建佔地近30畝的水蛭科技園,年產活體水蛭2000萬多條,年產天然水蛭素100萬億國際單位。

  榮譽科康

  2018年11月CCTV-2深度財經欄目以《中藥材:健康產業裡的富礦》為主題對」水蛭活體重複多次提取天然水蛭素「技術進行了專題採訪。

  周維海董事長在第72屆世界衛生組織大會上發表主題演講

  2019年5月24-25日,在瑞士日內瓦世界衛生組織(WHO)總部,舉行了第72屆世界衛生組織大會以及聯合國可持續發展健康大會(UNSDG)。廣西科康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周維海受邀請出席此次會議,並為近50個國家的元首以及衛生部長做了《水蛭素與人類健康》的主題演講。

  2019年8月,公司「安全強效抗凝劑天然水蛭素項目」在2019年「創客中國」廣西壯族自治區中小企業創新創業大賽中榮獲企業組「優勝獎」。

  建國70年來,我國科技事業走過不平凡的發展之路,印證了科技興則民族興、科技強則國家強這一顛撲不破的真理,無數科技工作者為推動我國科技事業的不斷發展奉獻了青春與智慧,做出了巨大的貢獻。科康科技集團在周維海院長的帶領下,秉持「中藥科技化,健康全球化」的宗旨,傾力打造天然水蛭素品牌,努力打造水蛭素千億元級生物醫藥健康產業,將中國中醫藥民族醫藥產業推向全世界,造福全人類,讓中國中醫藥民族醫藥在世界舞臺上重新綻放傳承了數千年的璀璨光芒,創造根治心腦血管疾病的傳奇,助力健康中國偉大工程。

相關焦點

  • 金海科康(香港)生物醫藥科技有限公司正式發展全球線上業務
    金海科康生物醫藥集團公司(簡稱「科康」)是天然水蛭素科技產業領先的跨國生物醫藥集團公司,它憑藉著領先的多項國家發明專利技術和科技成果,徹底的解決目前國內外天然水蛭素生產中懸而未決的提取率低、工藝複雜等關鍵性難題,率先結束我國天然水蛭素生產、應用和銷售的歷史,使天然水蛭素的規模化生產變為現實,確立了科康在中國天然水蛭素行業的創領地位,旗下金海科康
  • 香港金康道夫水蛭素功效 不同人群不同效果
    水蛭素作為三大素之一,其功效是非常顯著的。現在也有很多消費者更為關心的是,服用完金康道夫水蛭素產品後多久才能看到明顯效果?對此,金康道夫表示:根據以往的臨床案例來看,水蛭素可以調理身體非常多的問題,比如腦梗、心臟病、糖尿病、痛風、中風偏癱、性功能障礙乃至不孕不育等等。
  • 揭秘水蛭素的前世今生
    天然水蛭素是從水蛭之王菲牛蛭其唾液腺中提取出的活性成分,是迄今為止世界上最有效和最安全的天然凝血酶抑制劑,與胰島素、青蒿素被稱為拯救人類疾病的「世界三素」。 古代:破血良方,入藥首選 水蛭藥用,由來已久。
  • 復鑫益:水蛭產業的締造者!
    而廣西復鑫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復鑫益)總部就建立於此。  水蛭,俗稱螞蟥。《神農本草經》記載:主逐惡血,淤血月閉,破血瘕積聚無子,利水道。其唾液腺分泌的天然水蛭素是目前世界公認的較強的天然抗凝血酶物質,對治療心腦血管疾病尤其是腦中風等有較好的療效。而菲牛蛭(金邊螞蟥)則是目前體內水蛭素含量比較高的水蛭品種之一,也是廣西特色的藥用動物資源。
  • 書香門地董事長卜立新榮獲「2019中國品牌新時代領軍人物」
    活動組委會肯定了書香門地(上海)美學家居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卜立新為中國自有品牌發展作出的突出貢獻,授予「2019中國品牌新時代領軍人物」的榮譽。「2019中國品牌新時代領軍人物」由大會組委會組織行業領域專家組成評委會,本著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對參與企業進行創新力、影響力、推動力、成長力、貢獻力五大評選參數考量候選人資格,多樣化的評選角度,力求更全面、更權威地反映出中國品牌年度人物的人格魅力。
  • 科技創新人物|熊盛青:航空物探追夢人
    熊盛青一直負責國家航空物探領域的重大科研與工程項目被視為中國航空地球物理勘探技術領域的領軍人物打破了國外關鍵技術壟斷實現了我國航空物探技術裝備從進口到國產的飛躍讓「國產化」成為主角他是熊盛青熊盛青:航空物探追夢人一直負責國家航空物探領域的重大科研與工程項目,被視為中國航空地球物理勘探技術領域的領軍人物
  • 仰望最亮「星」 勿忘造星人——記航天科技集團五院「通信衛星創新...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通信衛星創新團隊」科研人員在確認新型高功率太陽翼狀態(4月25日攝)。新華社記者 殷剛 攝新華社北京5月2日電題:仰望最亮「星」 勿忘造星人——記航天科技集團五院「通信衛星創新團隊」新華社記者白國龍近年來,中國在通信衛星技術領域取得一系列重大突破與進展,讓廣袤的太空中閃爍著越來越多中華民族的智慧結晶。
  • 2017年創新人才推進計劃「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
    經申報推薦、形式審查和專家評議等環節,共產生了323名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54個重點領域創新團隊、212名科技創新創業人才和30個創新人才培養示範基地,擬作為2017年創新人才推進計劃入選對象(按姓氏筆畫排序)。現予以公示,公示期為2018年7月9日至7月13日(5個工作日)。
  • 上海亮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領軍人物:張紅凱博士
    引領時代的人物,總是受到人們的無限尊崇。新時代,會有新業態;新時代,會有新技術;新時代,也會有新人物。當我們默默無聞地在崗位上耕耘著一粥一飯,抬眼觀望世界,時代的引領者,跟我們卻是截然不同的狀態。  我們會如同仰望星辰一樣,仰望這些人的光輝,正值改革開放40周年,我們仰望著獲得「改革先鋒」榮譽稱號的諸位前輩,我們同樣仰望著在各行各業做出突出貢獻的人們,其中一顆星辰,便是張紅凱博士。
  • 科技創新為「天路」築起安全防線
    多年來,中國鐵路青藏集團有限公司積極推進新技術、新設備的引進、吸收和自主創新,為「天路」安全築起一道堅固的防線。   「『智慧天路』的建設加快了青藏鐵路的科技化步伐,基於這些先進技術和設備,我們實現了51個高海拔車站的無人值守,最大限度地減少了作業人員,保障了職工的身體健康。」青藏集團有限公司科研計量所副所長汪要武說。
  • 丟荒的田地能養水蛭賺錢
    這田地裡秘密之一就是這看著嚇人的東西,這是菲牛蛭,俗稱金邊螞蟥,是廣西特色壯藥的一種,其唾液腺所分泌的天然水蛭素是目前所發現較強的抗凝血酶物質金邊螞蟥是吸血的,那個寬體金線蛭是不吸血的,那麼吸血的螞蟥水蛭素的含量高,活性也非常強。
  • 金康道夫水蛭素膠囊,心腦血管疾病與三高人群的福音
    今天,小編就為您推薦一款針對心腦血管疾病和三高的剋星,它就是金康道夫水蛭素膠囊。  要了解金康道夫水蛭素膠囊,我們首先要對水蛭素有所了解。水蛭素是什麼?水蛭素是從水蛭及其唾液腺中提取出一種成分,它含有多種活性物質,是由65—66個胺基酸組成的小分子蛋白質(多肽)。水蛭素因為獨特的活性,在生物醫藥、保健、美容護膚方面均作用巨大。
  • 比水蛭更難「養」的是水蛭化妝品
    不過,儘管近年來同屬於動物提取類的胎盤素和蠶絲水解物原料在化妝品領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但以水蛭為原料的化妝品市場仍然有待挖掘。 據廣州納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工程師廖霖峰介紹,目前以水蛭為原材料的化妝品正是利用「蛭提取物」中水蛭素成分的獨特功效。
  • 第二批國家「萬人計劃」領軍人才名單公示―高校科技―中國教育和...
    在中央人才工作協調小組統籌安排下,中宣部、教育部、科技部、人社部等部門組織專家,從相關人才計劃中遴選確定622名科技創新領軍人才、336名科技創業領軍人才、200名哲學社會科學領軍人才、98名教學名師和97名百千萬工程領軍人才人選。
  • 胡宏林研究員入選2017 年度科技部創新人才推進計劃 「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
    近期,科技部公布了2017年創新人才推進計劃入選名單,我院胡宏林研究員成功入選「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是高研院第二位入選該計劃的科學家。
  • 河鋼集團:科技創新賦能,跑出高質量發展加速度
    應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河鋼集團扛起鋼鐵報國的使命擔當,在推動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中不斷貢獻河鋼力量。挺起大國重器和超級工程的鋼鐵脊梁、打造中國鋼鐵硬核競爭力、再造產業新未來……,河鋼人以蓬勃昂揚的奮進姿態,點燃科技創新強勁引擎,在極不平凡的年份,跑出高質量發展加速度,奮力奔向新未來。
  • 首都機場集團:以科技創新推進全球「四型機場」標杆建設
    隨著民航業的快速發展,為更好地適應發展形勢,首都機場集團於2017年正式把創新能力列入戰略目標。從制度創新到科技創新,由點到面,創新覆蓋安全、運行、服務等機場全鏈條,穩步系統推進。以科技創新為關鍵,首都機場集團公司從頂層設計到制度保障、資源配置、人才建設等方面持續發力,為科技創新奠定基礎並創造條件,營造良好的科技創新氛圍,進一步加大集團科技創新力度,為助推集團高質量發展注入活力。客貨智能齊抓 夯實安全基礎安全是民航業的生命線。
  • 建行助力廣州打造科技創新高地
    2016年~2020年,中國建設銀行科技金融創新中心聯合南方報業傳媒集團舉辦「榜樣的力量——『FIT粵』科創先鋒大賽」,大賽累計超5萬家科技企業報名參加,營造了良好的創新創業金融服務環境,獲獎企業還獲得建行全方位金融支持和服務。據了解,建行廣州分行一直積極推進科技創新與金融深度融合,讓金融資源更多地流向科技創新企業。
  • 2015年度科技創新人物候選人揭曉:屠呦呦在列
    近日,「中央電視臺2015年度科技創新人物」候選名單正式出爐,推選委員會從82名有效候選人物中評選出20名,其中生物醫藥領域包括了中國幹細胞領域的大牛裴端卿研究員、不久前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的屠呦呦研究員、領導我國在境外進行疫苗臨床研究實現
  • 深大黃惠教授入選2019年「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南粵百傑」
    日前,我院特聘教授黃惠入選2019年國家科技部創新人才推進計劃「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和2019年「廣東特支計劃」傑出人才 (即廣東省百名南粵傑出人才培養工程,簡稱「南粵百傑」)。 據悉,2019年科技部創新人才推進計劃經申報推薦、形式審查、專家評議、現場答辯等環節共確定190名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