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創新為「天路」築起安全防線

2020-12-02 人民網青海站

  作為世界上海拔最高、線路最長、速度最快、運量最大、環境最惡劣的高原鐵路,青藏鐵路也被稱之為「天路」。多年來,中國鐵路青藏集團有限公司積極推進新技術、新設備的引進、吸收和自主創新,為「天路」安全築起一道堅固的防線。

  「智慧天路」:51個高海拔車站無人值守

  2018年,青藏集團公司提出打造「智慧天路」的發展構想,圍繞「多年凍土、生態脆弱、高寒缺氧」這三大世界性難題,從凍土預防、沙害治理、設備維護、環境保護等領域進行技術創新和設備研發,大量領先國內國際的新技術、新設備,成為青藏鐵路安全暢通的重要保障。

  走進青藏集團公司調度指揮中心,通過一臺巨型顯示器,整個青藏鐵路全線景象一覽無餘。

  作為全國首次裝設視頻監控系統的中國鐵路,青藏鐵路全線裝有近3000個俗稱「天眼」的攝像機,調度人員可隨時調取沿線實時畫面,監控列車運行狀態。裝設在格拉線52個重點風區地段的「大風監測預警系統」,俗稱「順風耳」,遇有暴風天氣時,終端會自動提醒調度員採取相應措施,確保列車運行安全。在高海拔車站安裝的道岔融雪設備,通過數字傳感技術和計算機自動控制技術傳遞下雪、停雪信息,運用遠程控制加熱系統,實現自動融雪,保證降雪時道岔能順利轉動。

  全長1142公裡的青藏鐵路格拉段上,凍土區段長達550多公裡。經過不斷探索,青藏集團公司採取對路基不穩點以片石保溫隔熱、用輔助熱棒降低地溫、給多年凍土路基加強排水等措施,保證多年凍土路基的線路穩定。

  「『智慧天路』的建設加快了青藏鐵路的科技化步伐,基於這些先進技術和設備,我們實現了51個高海拔車站的無人值守,最大限度地減少了作業人員,保障了職工的身體健康。」青藏集團有限公司科研計量所副所長汪要武說。

  60項重點領域科研技術和設備運用其中

  傍晚,在海拔3700多米的格爾木電務段日喀則信號車間練功場,車間主任王啟平正在指導青工進行「鐵路新型道岔融冰雪系統」的測試學習。

  「這套系統35秒就可以讓道岔溫度從5攝氏度升高到35攝氏度,而且能使鋼軌、滑床板的發熱效率達到98%。」王啟平解釋。

  學習貴在實踐。青藏集團公司通過積極打造「產、學、研、用」四方融合的學習培訓模式,建立起一線126個車間練功場和21個基層單位職教培訓基地,將各單位技術骨幹吸收為本單位勞模創新工作室、大師工作室、高原工匠工作室的成員,鼓勵全員學習創新。通過與北京交通大學等高校、科研院所、科技企業籤署戰略合作協議,開展高原鐵路運營科研項目的合作開發,突破技術瓶頸,提升創新能力。

  為推動重點領域技術創新,青藏集團公司充分運用「網際網路+」「人工智慧+」,先後推進安全生產大數據應用、高原高鐵綜合檢測、自然災害檢測監測、異物侵限報警等系統的研究運用。自主開發了裸裝玻璃運輸架、基於乙太網技術的新型動態軌道衡和超偏載儀系統以及6H、5T、6A系統等各類科技項目106項。從2018年至今,有60項重點領域的科研技術和設備被推廣運用到安全生產中。多項新技術、新設備在各工種、各領域大顯身手。

  初步建成一支規模廣、門類全、素質優的人才隊伍

  「這次獲獎對我來說是一個很大的激勵,以後我要更加努力鑽研,為鐵路安全作出更大的貢獻。」4月18日,在青藏集團公司第二屆科技創新大會上,技術革新獎獲得者西寧電務段西寧北站信號工區工長劉文波說,他潛心發明的「電纜鋁護套開剝器」獲得集團公司技術革新一等獎。

  為加大新技術、新設備的學習研發力度,青藏集團公司建立了「產、學、研、用」深度融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制定了每兩年科技創新重點工作及推進計劃,修訂完善了科技研究開發計劃管理辦法、信息化工作管理辦法等機制,破除制約科技成果轉化的體制和機制障礙,形成了全員創新的良好氛圍。

  為激發職工學習研發的積極性,青藏集團公司大力推進實施「百千萬人才」工程和「1533」人才隊伍建設規劃,制定了隊伍提素工程和「青藏鐵路工匠引領工程」發展目標,培訓選樹一批專業領軍人物和高技能人才。積極採取校企合作、訂單式培養鍛鍊等方式,強化一線創新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初步建成了一支規模廣、門類全、素質優的人才隊伍。日益茁壯的人才隊伍,為提升企業自主創新能力,保障「天路」的安全暢通提供了堅強的人才保障。

(責編:陳明菊、楊陽)

相關焦點

  • 他為國防通信築起「鋼鐵防線」——記中科院院士、陸軍工程大學...
    原標題:他為國防通信築起「鋼鐵防線」 「一位無線通信領域的技術專家,在並非主流的傳統通信中,不問耕耘苦,甘當孺子牛,潛心鑽研數十載,為我國軍事通信築起一道鋼鐵防線!」這是業界對中科院院士、陸軍工程大學校長王金龍的評價。這位軍事科研領域標杆性的人物,在網絡上鮮有「痕跡」,但他的科研成果,卻是守衛國家和人民安全的「國之重器」。
  • 勇於擔當的創新「天路」——井陘太行「天路」精神之改革創新...
    勇於擔當的創新「天路」——井陘太行「天路」精神之改革創新、幹事創業的責任擔當 在外人眼裡,層巒疊嶂的大山是令人神往的無限美景,但在井陘縣,巍峨的高山卻鎖住了村民出行的腳步,也屏蔽了外界發展的蓬勃脈動。
  • 心理疏導幹預、送醫送藥上門 即墨北安衛生院為全區築起「心」防線
    半島全媒體記者 孫靜 通訊員 李楚君今年以來,即墨區北安衛生院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不斷創新服務管理模式,提升醫療服務水平,不斷發展進步,開展一系列工作。車站測溫隊伍為即墨汽車站所有來往乘客監測體溫和流行病學調查。居家隔離醫學觀察隊伍為轄區居家隔離居民每天監測體溫、隔離點醫學觀察隊伍為北安隔離點進行環境消殺和隔離人員的流行病學調查。所有工作人員響應號召,不辭辛苦,奮戰在抗擊疫情最前線。
  • 築起全民禁毒防線|白銀區開展禁毒工作綜述
    白銀區全面貫徹落實中央、省、市關於加強禁毒工作的決策部署,聚焦構建「六全」毒品治理體系,按照「分類指導、分類施策」總體思路,以治理外流毒販和萎縮毒品消費市場為重點,強化打擊整治、全面主動進攻,築起全民禁毒防線。
  • 青建國際情系納米比亞 為「紅泥人」鋪就神奇「天路」
    青建國際情系納米比亞 為「紅泥人」鋪就神奇「天路」 來源:大眾網   作者:   2017-02-17 12:52:00
  • 「瀋陽製造」紅外體溫檢測儀築起抗疫的第一道防線
    這套產自瀋陽上博智像科技有限公司的檢測設備,可同時對多人多點快速跟蹤、非接觸式測量體表溫度,縮短人流集中時的排隊時間。「第一臺產品正月初四投入使用,車間24小時連軸轉,產品供不應求。」公司總經理王繼東欣慰地說。
  • 維和戰場上,他們築起一道堅固的《藍色防線》!
    電影《藍色防線》為中國赴南蘇丹維和步兵營全體官兵親歷記錄,歷經五年(2015-2019)跟蹤拍攝,橫跨中國和非洲大陸,真實展現了我國第一支成建制維和步兵營,在南蘇丹執行維和任務期間,於戰火紛飛中保護當地難民營安全的故事。
  • 構築起堅固的戰「疫」防線——蘭州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綜述
    構築起堅固的戰「疫」防線——蘭州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綜述1月26日,蘭州大學第一醫院發熱門診醫護人員在採集患者樣本。新華社照片 2020年,註定不平凡。但此時,他們只有一個名字——白衣戰士,他們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首位,義無反顧、白衣執甲、逆向而行,為人民群眾構築起生命防線。
  • 查漏補缺築防線 夯實基礎固本元——惠州市衛生健康局舉辦全市衛生...
    為貫徹落實省、市網絡信息安全和基建工程項目管理工作要求,進一步提升本系統專業技能和管理水平,2020年11月11日-12日,惠州市衛生健康系統網絡信息安全和基建工程項目管理培訓班舉行,來自全市二級以上醫療機構和縣級以上衛生醫療主管部門分管領導和科(股)室負責人共90餘名參加。
  • 中國兩條「天路」凍土基礎穩定
    中新社西寧10月12日電 (記者 羅雲鵬)青藏鐵路和青藏交直流電力聯網工程是橫跨世界「第三極」凍土區的兩條「天路」工程,長期監測數據顯示,目前這兩條線路所經區域凍土基礎穩定。
  • 增強保密意識築牢安全防線
    其中的展覽區域分為「堅持黨管保密、強化政治擔當」「堅持依法治密、嚴守紀律規矩」「以案為警為戒、汲取血的教訓」「抗攻擊防竊密、築牢科技防線」「時刻不忘初心、永遠牢記使命」五個部分,以文字、圖片、音像視頻等形式,集中展示黨中央對保密工作戰略部署和黨的保密工作優良傳統,全面介紹我國相關法律法規,深入剖析各類竊密洩密失密等違紀違法典型案例。
  • 人民日報民生觀:食品安全防線莫成「馬其諾」
    「徒法不足以自行」,馬其諾防線最怕的是繞開,金箍只有戴到孫猴子的頭上才有作用         儘管空難事故難以杜絕,但民航仍是出事概率最低的出行方式。一個鐵罐頭,忽忽悠悠在雲端穿行成千上萬公裡,為啥最安全?因為有厚厚的操典、嚴格的程序護駕。
  • 警鐘長鳴,全國交通安全日T3出行警企聯手共築安全屏障
    12月2日,第九個「全國交通安全日」如約而至。為響應公安部「知危險會避險、安全文明出行」的宣傳主題,T3出行發起一系列安全出行倡導宣傳,積極參與多地交警、社會安全活動,與社會各界倡議共同營造安全、文明、有序、和諧的道路交通環境,為安全出行、文明出行貢獻企業力量。
  • 比人臉識別更好用,壹指盾指靜脈智能鎖守護安全第一道防線
    比人臉識別更好用,壹指盾指靜脈智能鎖守護安全第一道防線       近年來,隨著創新技術的不斷發展、新興市場和網際網路發展迅速,國貨品牌在技術等領域不斷有所提高迎來前所未有的契機
  • 安全運營助力民航安全—綠盟科技亮相2020年民航網絡安全年會
    9月16日,由民航局人事科教司指導、中國民航大學主辦的2020年民航網絡安全年會在嘉興隆重召開,綠盟科技受邀出席並發表了題為《安全運營助力民航安全》的主題演講,向與會嘉賓分享了綠盟科技在民航領域的安全能力及技術創新。
  • 古田縣市場監督管理局:守住市場防線 築牢安全屏障
    古田縣市場監督管理局:守住市場防線 築牢安全屏障 2021-01-05 18:4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初心故事】井陘太行「天路」精神先進事跡報告會
    >「擔當奉獻」精神;解放思想、突破難題的「改革創新」精神;自己動手、不等不靠的「艱苦奮鬥」精神。井陘縣委縣政府經過反覆調研,創新思路,將過去的政府為主體,變為政府主導、鄉鎮分標段、各村包責任段的「縣鄉村三級聯動」修路模式,只用了短短22個月就率先打通西線,預算9.3億元的工程造價,實際僅花了2.1億元;而後又大幹5個月,奮力打通東線,實現了60公裡旅遊環路全線貫通,創造了山區修路史上的奇蹟!深受百姓擁護!
  • 構築近淺海開發安全防線
    十五年,三獲國家科技進步獎。2003年創設的海洋工程學科,在短短十幾年中位列軟科全球高校學科排名第16位,使海大成為我國海洋工程領域研究的新高地。是什麼驅使他們不斷前行?是什麼支撐起這一次次的跨越?為此,李華軍團隊與勝利油田協同創新,在工程建設中採用「近淺海構築物安全防護與加固技術」進行防護方案設計,確保了人工島和進海路結構的安全穩固。為保護近淺海環境,應用「近淺海新型構築物與設計分析方法」,提出灘淺海資源開發環保型路島、潛堤等新型構築物的工程設計準則,保障了工程區域的水體自由交換,達到了安全、環保、經濟的工程效果。
  • 莒縣劉官莊鎮中心小學舉行冬季安全教育暨防溺水專題大會
    大眾網·海報新聞通訊員 蔣文濤 日照報導  為確保全校師生的人身安全,有效維護校園及學生安全穩定,近日,莒縣劉官莊鎮中心小學利用課間操時間舉行了冬季安全教育暨防溺水專題大會  學校安全無小事,劉官莊鎮中心小學常年高度重視學生安全教育,通過多種形式開展系列安全教育主題活動,讓廣大師生掌握各項安全防範知識和技能,提高學生的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進一步強化了學校的安全管理,築起校園安全的堅固防線。
  • 光大與亞信科技(成都)有限公司籤約建設網絡安全聯合創新實驗室
    信息安全是光大銀行確保業務穩定、踐行金融科技的基石,因此我們積極應對挑戰更加速推進創新,為其前行提供充足保障。目前,光大銀行已經初步建立起較完整的安全管理運營機制、人員與技術保障體系和處理流程,並常態化運轉。聯合實驗室的建設將推進信息安全管理體系升級,並為未來智慧銀行各類應用場景提供可靠保障,是光大銀行全方位網絡空間安全防禦能力建設的重要開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