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軍網北京9月16日電(記者向曉昕)9月15日晚,即將於全國上映的中國首部海外維和戰地紀實電影《藍色防線》在北京舉辦「以國之名 守護和平」首映禮。
電影《藍色防線》為中國赴南蘇丹維和步兵營全體官兵親歷記錄,歷經五年(2015-2019)跟蹤拍攝,橫跨中國和非洲大陸,真實展現了我國第一支成建制維和步兵營,在南蘇丹執行維和任務期間,於戰火紛飛中保護當地難民營安全的故事。
《藍色防線》「破曉之前」終極預告(點擊圖片觀看視頻)
維和戰士首度重聚
一封家書令全場觀眾淚目
首映禮上,原聯合國南蘇丹特派團副總司令、代總司令楊超英少將發表致辭。電影中執行維和任務的來自「楊根思部隊」的維和戰士魯成軍、劉健、付曉飛、姚道祥、陳秋岑、杜希林等也來到現場,這是部分戰士自退伍後首度與老戰友們重聚。他們和觀眾分享了自己參與維和行動的初衷及收穫,還講述了更多電影之外未被記錄的真實維和故事。
原聯合國南蘇丹特派團副總司令、代總司令楊超英少將
談及部隊官兵自願參加維和行動,曾任我國第二批赴南蘇丹維和步兵營政治教導員的魯成軍表示,在和平時期,選擇去南蘇丹這樣一個危險的國家執行維和任務,接受生與死的考驗、血與火的洗禮,這是一名中國軍人的使命與擔當。
在戰火紛飛的異國他鄉,中國軍人始終堅守在戰爭第一線,以高標準完成任務。魯成軍鏗鏘有力地表示,如果在一架天平的一端放上「生命」,那麼唯有堅定維護世界和平的信念能夠等同甚至超過「生命」,中國軍人能夠為肩負的使命奉獻一切乃至犧牲。「從長津湖畔到朱巴山下,『楊根思部隊』的旗幟從未倒下!」這就是對我國第二批赴南蘇丹維和步兵營全體官兵的最高褒獎。
「我眼中的維和爸爸」
首映禮上,魯成軍的妻子和兒子也來到現場,為他準備了一份驚喜。魯成軍的兒子為爸爸送上一份特殊的禮物——「我眼中的維和爸爸」素描畫,將爸爸在自己心中最帥最高大英勇的形象永遠留住。當魯成軍親口朗讀給家人寫下的一封家書時,則令全場觀眾淚目。寫下這封家書的時刻,正是2016年7月南蘇丹局勢急劇惡化之時,他在信中寫道:「我們全營的人都會有生命危險。作為軍人就已經有犧牲的準備,你們也應該有這方面的準備,所以要堅強,不要哭。」他還寫下對兒子的叮囑:「要健康成長,不僅身體健康,更重要的是要有一個好的意志品行,要正直善良。要樂觀向上,遇到任何困難,都不能退縮,都要積極,再難的事也不能當逃兵。」
魯成軍及其家屬
記錄真實的維和戰場
他們是戰火紛飛中那道堅定的「藍色防線」
他們是普通的父母、夫妻或子女,但走出國門,他們是肩負和平使命的中國維和軍人,是平凡卻偉大的英雄。電影《藍色防線》以光影定格維和官兵們的犧牲奉獻,聽親歷者講述維和心路歷程。他們以國之名守護和平,在戰火硝煙中彰顯了中國軍人的鐵血與豪邁,他們為世界和平做出的巨大貢獻,值得更多人為之傳頌宣揚。
自宣布定檔以來,電影《藍色防線》在觀眾中引發了強烈的愛國主義情感共鳴。社會各界人士都參與到了《藍色防線》的觀影大軍中,「真實」「感動」「熱淚盈眶」「珍惜和平」「致敬英雄」等成為觀眾情緒抒發的關鍵詞。正如影片導演周德新所說,主創團隊的定位就是「我們是這部片子的記錄員」,五年來每時每刻都被感動著,為中國軍人而驕傲自豪,並用最真實的記錄,展現中國軍人維護世界和平的堅定信念。
2020年,是中國軍隊參與聯合國維和行動30周年。30年來,在危險動蕩的聯合國維和任務區,中國維和軍人履行使命守護和平。電影《藍色防線》讓生活在和平環境中的我們更深刻地認識到,安逸的生活離不開中國軍人的犧牲與奉獻,和平年代的英雄更值得欽佩。「請跟隨我們,我們會將你們帶到安全的地點」,這是中國軍人接力出徵的信念,更是中國軍人用實際行動踐行維護世界和平的誓言。
9月18日,電影《藍色防線》即將全國上映,希望能夠有更多觀眾走進影院,感受最真實的熱血軍魂,致敬向戰而行的「中國藍盔」!
【來源:中國軍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