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築近淺海開發安全防線

2020-12-05 中國教育新聞網

近淺海,是人類接觸海洋、認識海洋的發端點,也是對海洋進行開發利用的先行區。在這一過程中,人類修建了大量的碼頭、海堤、人工島、進海路、海洋平臺等海上構築物,這些構築物不僅所處的海底地形與地質條件複雜多變,而且還時常受到波浪、狂風、洋流的拍打、衝刷和腐蝕,在茫茫大海中,構築物一旦失穩破壞,就會造成巨大的人員傷亡、經濟損失和環境破壞。此外,由於傳統構築物及設計理念與分析方法嚴重滯後等新形勢下的工程需求,使海洋近岸環境保護問題尤為嚴峻。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海洋大學教授李華軍及其團隊直面挑戰,圍繞近淺海構築物的設計、施工與安全保障技術與中交第二航務工程局有限公司、中國港灣工程有限責任公司、中石化石油工程設計有限公司、中交武漢港灣工程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等單位進行產學研聯合攻關與自主創新,完成的「近淺海新型構築物設計、施工與安全保障關鍵技術」獲得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十五年,三獲國家科技進步獎。2003年創設的海洋工程學科,在短短十幾年中位列軟科全球高校學科排名第16位,使海大成為我國海洋工程領域研究的新高地。是什麼驅使他們不斷前行?是什麼支撐起這一次次的跨越?

海洋工程創新加速度

歷經十餘年的探索研究和反覆試驗,李華軍與項目組不負眾望,最終研發了透空式新型近淺海構築物及分析設計理論,發明了複雜惡劣海況下樁基施工與軟基處理關鍵技術,創建了近淺海工程安全防浪、水下自動測控安裝、損傷檢測與修復加固新技術等一整套近淺海新型構築物設計、施工與安全保障關鍵技術體系,成為新時代開發利用海洋,逐夢蔚藍的堅實保障。

勝利油田是我國重要的石油工業基地,近年來,面對陸上油氣資源日益枯竭的挑戰,人們逐步把油氣鑽探的目光瞄向海洋,通過在灘淺海海域修建進海路和人工島組合系統(路島工程),在島上建設油井進行石油開採,並建成了埕島油田等大型的近淺海油田,發展成為勝利油田新的經濟增長點。路島工程作為勝利油田灘海油氣開發的基礎設施,時常遭受風暴潮和寒潮的襲擊,運行風險較大、環保問題嚴峻,成為困擾油田正常生產運營的主要隱患。

為此,李華軍團隊與勝利油田協同創新,在工程建設中採用「近淺海構築物安全防護與加固技術」進行防護方案設計,確保了人工島和進海路結構的安全穩固。為保護近淺海環境,應用「近淺海新型構築物與設計分析方法」,提出灘淺海資源開發環保型路島、潛堤等新型構築物的工程設計準則,保障了工程區域的水體自由交換,達到了安全、環保、經濟的工程效果。此外,還發明了構築物損傷實時檢測與修復加固新技術,解決了複雜動力環境中結構損傷難以準確識別與損傷修復加固難度大的技術難題,為結構的優化設計和安全運行提供了技術支撐。

為「一帶一路」助力添彩

「服務國家戰略,以工興海強起來」是李華軍及其團隊孜孜以求開展研究的動力之源。

面對「一帶一路」建設的重大機遇,李華軍帶領團隊成員以「近淺海新型構築物設計、施工與安全保障關鍵技術」研究應用為抓手,積極融入「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為沿線地區或國家的海洋工程建設出謀劃策,提供戰略諮詢。

受聘中國工程院南海重大諮詢項目專家,負責「一帶一路」海上交通基礎設施發展戰略研究,擔任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雙清論壇」——「南海和極地開發的海洋裝備關鍵技術」主席,主持海洋與海岸工程「十三五」學科發展規劃……多年來,李華軍帶領團隊成員多次為南海資源開發裝備的研發與空間利用工程設施的規劃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沿線交通基礎設施工程建設以及我國未來重大海洋裝備研發等出謀劃策,擔當智庫使命。

2019年9月,來自中國、挪威、英國的17位院士齊聚青島,參加由中國工程院主辦、中國海洋大學承辦的「海洋工程與水利工程科技前沿與創新發展國際工程科技發展戰略高端論壇」。李華軍以「海洋工程科技面臨的緊迫需求與發展機遇」為題向來自國內外50餘個政府部門、大學、科研院所、大型企業的160餘名參會代表闡釋了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以推進海洋工程建設和技術創新為紐帶,落實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的思考與實踐。為促進海洋工程科技創新、產學研合作與國際交流,攜手構建海洋命運共同體貢獻了新的智慧和方案。

胡布燃煤電廠項目是國家主席習近平出訪巴基斯坦時,籤署的中巴51項合作協議之一,屬「一帶一路」及「中巴經濟走廊」框架下的重要能源項目。該工程直接面向阿拉伯海,受中長周期湧浪的影響,施工條件十分惡劣,可謂困難重重。項目組協同創新,採用「樁頂支撐移動平臺樁基施工技術與裝備」,實現了沉樁、鑽孔、鋼筋籠下放、樁基澆築等一體化施工,消除了惡劣海況對樁基施工進度和精度的影響,保證了全天候安全、高效施工。

胡布煤碼頭建設順利推進,為煤炭從外海直接運往電廠提供了堅實保障。「近淺海新型構築物設計、施工與安全保障關鍵技術」項目組又一次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為共建「一帶一路」作出了中國貢獻。

阿什多德港位於以色列南部,毗鄰地中海,是該國第二大港口。項目組成功參加了阿什多德港建設項目。

在防波堤建設中,需對當地海域的軟弱基礎進行處理,由於當地屬季風氣候區,海上施工條件差,作業窗口期短,無法運用傳統的海上碎石樁軟基處理技術進行作業,原設計採用基礎大開挖換填方案,但此種方案面臨施工周期長、工作量大、成本高昂,以及破壞環境等不利因素。結合當地氣候條件和海域狀況,項目組認真分析、改進施工思路與方法,利用「海上碎石樁複合地基處理技術與裝備」,解決了防波堤軟弱基礎處理的工程難題,將此前設計的大開挖換填方案變為碎石樁基礎處理方案,確保了施工工期和施工質量,顯著降低了工程投資。在碼頭施工中,又利用「樁頂支撐移動平臺樁基施工技術與裝備」,將海上樁基施工巧妙地轉換為陸上施工,徹底避免了惡劣海況對海上樁基施工的嚴重製約,用過硬的技術和高質量、高效率的施工贏得了項目方的認可與讚譽,充分展示了我國在海上交通基礎設施領域裡的創新能力,顯著提升了核心競爭力和國際影響力。

以向海圖強為己任的團隊

「為港口、碼頭和海洋平臺等海上工程設施建設提供技術支撐只是取得成果的一方面。同時,我們還培養鍛鍊了一支富有創新精神的青年師資隊伍。」李華軍說。

一流師資隊伍為培養一流人才夯實了基礎。十多年來,在海洋工程學科的發展建設中,始終把立德樹人作為根本任務,持續加強師德師風建設,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拓展國際視野,為我國海洋事業發展輸送了一大批領軍人才和骨幹力量。在項目實施過程中,依託「海洋工程與海洋再生能源」高校學科創新引智基地,引進國外優質智力資源,構建海洋工程全球科教合作網絡,持續拓展學生的國際視野,增強創新能力,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在項目推進過程中,同樣受益的還有中國海洋大學的海洋工程學科。在最新公布的2019年度國家級和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名單中,海洋工程學科領域的港口航道與海岸工程、船舶與海洋工程2個本科專業入選首批國家一流本科專業。

創新平臺建設同樣收穫滿滿。2014年,李華軍牽頭申報的「大型深海結構水動力學理論與流固耦合分析方法」項目獲批,成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在海洋工程領域資助的首個重大項目。在2017年山東省同類重點實驗室評估中,山東省海洋工程重點實驗室排名第一,有力支撐了海洋工程學科的高水平科學研究、社會服務與人才培養。

「放眼中國乃至世界海洋工程領域,尚有許多難題亟待解決。」作為一個在海洋領域摸爬滾打30餘年的「老海工」,李華軍坦言,「我們在海洋工程設施與裝備的分析設計、施工安裝以及安全運行維護領域取得了一些技術突破,但相對於國家戰略需求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來看,我們的創新能力和服務能力是遠遠不夠的。」還有更多的科技高峰等待他們去攀登。

《中國教育報》2020年03月23日第7版 

相關焦點

  • 科學做好「四防」 構築堅固防線
    科學做好「四防」 構築堅固防線 遼寧日報 2021年01月09日 09:01
  • 構築好堅固「政德」防線
    原標題:構築好堅固「政德」防線「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代表著傳統文化中經典的「政德觀」。其出自大科學家張衡之口。張衡曾任太史令前後達14年之久,多年不升遷。不慕名利的他,特地寫了篇《應閒》表明心跡,認為道德比職位更為重要。
  • 南皮網信溫馨提示:科學防護 構築防線
    南皮網信溫馨提示:科學防護 構築防線 2021-01-12 16:4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寶興:落細落實疫情防控各項舉措 構築抵禦疫情堅固防線
    他強調,要時刻繃緊疫情防控這根弦,落細落實疫情防控各項舉措,構築抵禦疫情堅固防線。寶興縣委辦、縣衛生健康局、縣交通運輸局、縣應急管理局、縣疾控中心等部門及相關鄉鎮負責人陪同檢查。馮俊濤一行首先來到靈關鎮泰來超市,實地查看疫情防控措施落實情況,詳細了解商品供應、冷凍食品檢驗檢疫情況。
  • 指靜脈識別,構築家庭安防的第一道防線
    其中,作為守護家庭安全的第一道門,智能門鎖更是成為熱銷的智能家居單品。生物識別賦能,智能門鎖更智能化作為智能家居領域普及性最廣泛的一環,智能門鎖市場在近兩年內的發展十分迅猛。區別於傳統的機械鎖、智能門鎖在安全性、便捷性、管理和用戶識別方面的功能更為強大。
  • 人民日報民生觀:食品安全防線莫成「馬其諾」
    「徒法不足以自行」,馬其諾防線最怕的是繞開,金箍只有戴到孫猴子的頭上才有作用         儘管空難事故難以杜絕,但民航仍是出事概率最低的出行方式。一個鐵罐頭,忽忽悠悠在雲端穿行成千上萬公裡,為啥最安全?因為有厚厚的操典、嚴格的程序護駕。
  • 本周雙子座適合構築心理防線,改善壓抑的心情
    雙子座:構築心理防線,改善壓抑的心情 本周雙子座星盤中的疾厄宮受到太陽和金星的影響,投資上會更加理性,而且你們也會投入較多的時間在投資上。
  • 大連民政局:構築基層聯防聯控、群防群治的堅固防線
    廣大社區工作者和志願者放棄休息、盡銳出戰,他們冒著嚴寒、頂著風雪,奔波於樓道、街巷,守護著千家萬戶,用愛的力量構築起基層聯防聯控、群防群治的堅固防線。一、我市社區疫情防控情況疫情發生後,大連市民政局連夜部署,迅速行動,從嚴從細落實市總指揮部關於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系列部署和省委常委、市委書記譚作鈞,市委副書記、市長陳紹旺指示要求,細化完善防控策略和應急措施,統籌推進城鄉社區疫情防控各項工作,加強督導檢查,為社區居民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構築起民政疫情防控的堅固防線。
  • 古田縣市場監督管理局:守住市場防線 築牢安全屏障
    古田縣市場監督管理局:守住市場防線 築牢安全屏障 2021-01-05 18:4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科學做好「四防」 構築堅固防線——專訪省疾控中心感染與傳染性...
    那麼,在日常生活中,該如何構築防線抵禦病毒?1月7日,記者就此採訪了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感染與傳染性疾病預防控制所所長、主任醫師孫英偉。「正如大家感受的那樣,此次疫情中入境人員在解除14天集中隔離後,出現發病和核酸檢測呈陽性,進而引起疫情在市內傳播,呈現『長潛伏期』的現象。」
  • 陽光保險:科學組合配置保險產品 構築堅固保障防線
    對此,陽光保險支招如何通過科學組合,構築保障防線。在制定保障規劃的過程中,需要明確,保險是一個組合,每個險種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一條可有效抵禦重大人生風險的保險防線,通常應包含意外險、重疾險、醫療險和壽險。意外險:構築基礎保障意外險一直被稱為「成人的第一張保單」。
  • 構築起堅固的戰「疫」防線——蘭州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綜述
    構築起堅固的戰「疫」防線——蘭州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綜述1月26日,蘭州大學第一醫院發熱門診醫護人員在採集患者樣本。新華社照片 2020年,註定不平凡。但此時,他們只有一個名字——白衣戰士,他們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首位,義無反顧、白衣執甲、逆向而行,為人民群眾構築起生命防線。
  • 「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馬奇諾防線,消極防禦的產物
    一戰結束之後,為防禦德國的復仇,法國根據一戰的經驗修築了一條號稱歐洲最堅固的要塞防線一馬奇諾防線。 然而在1940年,當納粹德國的鐵蹄再次踏上法蘭西的國土之時,馬奇諾防線並沒有發揮法國人預想中的作用,原因在於德軍主力突破阿登高地,遷迴繞過了馬奇諾防線,使其失去了作用。從此,「馬奇諾防線」就成了「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代名詞。
  • 山東人保財險:用人民保險人的堅定初心構築起抗擊疫情堅固防線
    他要求,要全面落實各級政府和公司關於疫情防控的各項要求,廣大員工特別是黨員幹部要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以更高的標準、更嚴的要求、更實的作風、更優得服務,將公司各項決策部署貫徹落實到位,切實做到防控排查無死角,疫情防控無漏洞,要嚴格落實各項監測排查和報告等規定舉措,加大疫情防控宣傳,提高自我防護意識,配備日常防護物資,切實做好員工自我防護,同時要做好職場和公共區域的安全防疫措施,入口啟動體溫檢測和人員出入檢查登記
  • 袁莊鎮全力構築鐵路安全堅固防線
    近年來,袁莊鎮高度重視鐵路護路聯防工作,通過「大數據+網格化+鐵腳板」,建立「網格+鐵路護路聯防」工作機制,有力地保障了海洋鐵路袁莊段的安全暢通。按照「屬地管理」「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袁莊鎮成立了鎮、村兩級鐵路護路聯防領導小組,劃分3個責任區段,3名專職護路員和38名義務護路網格員,日常走訪鐵路沿線流動人員、廢舊金屬收購人員等,籤訂安全責任書,把鐵路護路聯防工作責任做細、做實。
  • 科技創新為「天路」築起安全防線
    多年來,中國鐵路青藏集團有限公司積極推進新技術、新設備的引進、吸收和自主創新,為「天路」安全築起一道堅固的防線。   作為全國首次裝設視頻監控系統的中國鐵路,青藏鐵路全線裝有近3000個俗稱「天眼」的攝像機,調度人員可隨時調取沿線實時畫面,監控列車運行狀態。裝設在格拉線52個重點風區地段的「大風監測預警系統」,俗稱「順風耳」,遇有暴風天氣時,終端會自動提醒調度員採取相應措施,確保列車運行安全。
  • 增強保密意識築牢安全防線
    其中的展覽區域分為「堅持黨管保密、強化政治擔當」「堅持依法治密、嚴守紀律規矩」「以案為警為戒、汲取血的教訓」「抗攻擊防竊密、築牢科技防線」「時刻不忘初心、永遠牢記使命」五個部分,以文字、圖片、音像視頻等形式,集中展示黨中央對保密工作戰略部署和黨的保密工作優良傳統,全面介紹我國相關法律法規,深入剖析各類竊密洩密失密等違紀違法典型案例。
  • 築牢核與輻射安全防線 海南輻射工作單位全面檢查
    中新網海南新聞4月15日電(孫秀英) 記者15日從海南省生態環境廳獲悉,海南今年將進一步加強輻射汙染源的現場監督檢查,督促核技術利用單位、伴生放射性礦產資源開發利用單位和電磁輻射利用單位落實國家法律法規要求,消除輻射安全隱患,為公眾健康築牢核與輻射安全防線。
  • 深海和淺海散養海參能保證安全越冬不用「東南飛」了
    深海和淺海散養海參能保證安全越冬不用「東南飛」了2012-11-30 11:17: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近日,記者在薛家島、靈山衛等青島越冬海鮮主要區域採訪時意外了解到,青島養殖戶正在放棄這種成本高昂的做法,新的深海和淺海散養方式,已能夠保證活海鮮在老家舒舒服服地「冬眠」。
  • 協助核酸檢測、運送生活物資 石家莊物業構築社區安全防線
    在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附加賽」中,在社區中扮演著重要角色的物業人,成為第一道防線中的關注焦點。「如今,這場抗擊疫情硬仗打到了家門口,我們責無旁貸,相信勝利一定屬於我們。」一位物業工作人員向記者表示。當前,在石家莊的多個社區裡,物業工作人員堅守小區出入口、落實封閉管理,協助醫務人員為居民進行核酸檢測,為正在隔離的居民運送生活物資……他們正以實際行動,全力築起社區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