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金水寶製藥總經理朱承紅:「創新」與「傳承」讓中醫藥煥發生機

2020-11-23 經濟參考網

  10月26日,黃河可持續發展高峰論壇暨2020「探尋黃河之美」啟動儀式在青海西寧隆重舉行。活動期間,金水寶製藥總經理朱承紅接受了《經濟參考報》記者專訪。

  朱承紅表示,「伴隨日益嚴峻的人口老齡化問題,人們的健康意識不斷提升,無論是大健康市場還是中醫藥領域發展都極具潛力。醫藥行業應有所作為,要通過『創新』與『傳承』,精心做好產品,更好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健康需求。」

  公開資料顯示,金水寶製藥於1992年成立,是一家集科研、生產、銷售為一體的密集型高科技醫藥生產企業,是江西濟民可信控股集團的全資子公司。

  在談及參與此次「探尋黃河之美」活動的原因時,朱承紅告訴記者,此次「探尋黃河之美」活動,不僅是黃河源頭的尋根之旅,也是金水寶製藥的溯源之旅。「因為從某種意義上說,金水寶製藥的起源就在青海化隆,我們是在青海化隆這個地方找到了可以實現人工培育的蟲草菌株,創造了蟲草菌粉的新品類,才有了今天的成就。」

  據介紹,金水寶是金水寶製藥「精研新中藥」定位的產品典範。「金水寶僅是研究過程就花了15年時間。10年的艱辛苦尋找到蟲草菌株Cs-4,5年的精心研發創造出蟲草菌粉,每一個環節都是近乎於苛刻的精心研究,只有精研,才出精品。」朱承紅說。

  值得一提的是,金水寶本身也得到了國家和社會的認可,包括首個獲批國家一類新中藥,被收錄至國家藥典,評定為國家保密品種等。

  據了解,2020年,為響應國家大力發展中醫藥的號召,更好滿足大眾的健康需求,江西濟民可信集團對金水寶製藥進行了重新定位。「創新」與「傳承」成為企業的核心理念。對此,朱承紅表示,創新與傳承關係的本質其實就是「保留傳統精華,融入現代手段」。創新可以讓傳承的經典實現更加廣泛而高效的運用。

  朱承紅舉例稱,蟲草菌粉金水寶就是保留了天然蟲草的功效與作用,通過現代的科技創新方法,創造出了與天然蟲草效果相同的,人人都吃得起的人工蟲草製劑。包括六味地黃滴丸,傳承了六味地黃的經典古方,融入了創新科技的研製方法,大大提升了藥效。「所以,傳承讓中醫藥文化延續,創新讓中醫藥文化更好地發展。」朱承紅說。

  展望金水寶製藥的未來發展方向,朱承紅告訴記者,金水寶製藥首先還是要做好一件事,那就是把藥做好。傳承中醫藥文化的精華、經典名方;創新研發具備更高科技含量、藥效更佳的新中藥,始終堅持「精研濟世 良藥惠民」的使命,研好藥、制好藥、賣好藥。不斷地開拓進取,打造出多個產品線品牌,更好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健康需求。

相關焦點

  • ...制老百姓安全放心好藥——濟民可信金水寶的中藥高科技製造之路
    中藥的製作工藝從藥材選取的道地講究到製作手法的嚴謹和考究都傳承後世,例如「炮製技術」,更是被列入了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2019年10月,《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意見》為中藥產業現代化發展提供了實現路徑。隨著「大健康」戰略日益深入人心,中醫藥行業已經躋身江西省前十大行業,成為該省新的經濟增長點。
  • 讓中醫藥煥發現代生機!走進中藥製藥共性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
    鳳凰中醫:一個面向全球華人的中醫藥行業評論類自媒體!中藥製藥共性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通過專業的儀器對製藥的全過程進行監控,這種監控使得神秘的中藥變得更加數據化、可視化。未來更多的新藥也將在這些科研工作者的手中一一呈現。
  • 專家談中醫藥發展:生命力在於療效 創新當基於繼承
    中醫藥生命力在療效 創新當基於繼承——專訪湖南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內科主任醫師毛以林「中醫藥的發揚離不開創新,但必須在中醫理論指導下進行。」近日,湖南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內科主任醫師毛以林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專訪時表示,中醫藥的生命力在於療效,傳統中醫藥發展和創新意義重大,利用現代科技手段進行深入研究闡析證候本質、中藥和方劑治療疾病作用機制非常有必要,但必須以中醫理論為指導。
  • 推動中醫藥傳承創新!山東中醫藥大學與山東省藥品監督管理局籤署...
    中國教育在線訊 10月21日上午,山東省藥品監督管理局與山東中醫藥大學推動中醫藥傳承創新合作協議籤約儀式在山東中醫藥大學長清校區圖書館學術報告廳舉行。山東省藥品監督管理局黨組書記、局長桂敦山,副局長史國生,山東中醫藥大學黨委書記武繼彪, 校長高樹中,副校長王振國、徐傑、李可建出席儀式。
  • 守護文明薪火 護佑百姓安康 江門中醫人在傳承和創新中行穩致遠
    中醫藥事業要發展,人才是根本,傳承是關鍵。近年來,我市積極創新育才、用才和聚才的工作機制,加強中醫藥人才隊伍建設,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在黨建引領下,廣大中醫藥工作者同題共答高質量發展的時代考卷,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政策:助力中醫藥人才隊伍建設傳承精華,守正創新。發展中醫藥,人才是根本。早在2006年,江門就已出臺「中醫藥名市」相關政策。
  • 與時俱進,傳承發展好中醫藥
    《人民日報》在習近平總書記講話後發表社論指出:「傳承是為了保根,沒有傳承就不能正本清源,創新是為了提升,沒有創新就不能與時俱進。」這說明中醫藥必須要與時俱進。中醫藥不應囿於傳統醫學,其實中醫藥學始終在與社會同呼吸、共進步,始終走在向現代化轉型的路上。
  • 藏戲藝術:在新時代煥發出新的生機和活力——專訪西藏自治區文化廳...
    至此,傳統藏戲八大劇目已有半數完成改編,成為藏戲藝術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發展創新的又一重要成果。為了具體了解西藏自治區對藏戲藝術的保護、傳承、發展的情況,筆者最近專訪西藏自治區文化廳非物質文化遺產處處長吉吉。藏戲藍面具,面具上燃燒火焰的寶貝、日月、巴扎圖形、象徵天雲火土水的藍白紅黃綠色絲帶等裝飾均為西藏傳統的吉祥圖案和顏色搭配。
  • 雙黃連之父坦言:創新是中醫藥文化傳承之路的鑰匙
    國務院《關於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意見》等政策為中醫藥文化的發展指明了正確的方向,很多中醫藥學傳承者們對此給予大力的支持,植物藥用研究專家邢澤田便是其中之一,而他對「雙黃連」的研究成果也證明了中醫藥學在「創新」之後的美好前景。邢澤田從事「中國傳統藥物研究及植物藥用臨床應用現代化生產技術研發」,他對「雙黃連」的研究傾盡了三十多年的心血,被譽為「當代雙黃連之父」。
  • 華懿天成董事長陳林——為了秘方的開發與傳承
    中醫秘方開發的歷史機遇  《中國中醫藥白皮書》指出:中醫藥在歷史發展進程中,兼容並蓄、創新開放,形成了獨特的生命觀、健康觀、疾病觀、防治觀,實現了自然科學與人文科學的融合和統一,蘊含了中華民族深邃的哲學思想。隨著人們健康觀念變化和醫學模式轉變,中醫藥越來越顯示出獨特價值。
  • 做好「藥」文章 打造大健康產業發展新高地——烏當區推動中醫藥...
    中醫藥作為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具體載體之一,在健康中國戰略中起著重要作用。守正篤實,久久為功。近年來,烏當區圍繞「打造大健康產業發展新高地」這一主線,充分利用地道藥材產地優勢,積極培育發展中醫藥產業,大力推進中醫藥傳承創新,推動中醫藥產業轉型升級,為全區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奠定了堅實基礎,中醫藥產業發展步入「快車道」。
  • 河南大學中醫藥研究院第一屆學術委員會2020年會議暨中醫藥傳承與...
    河南大學中醫藥研究院第一屆學術委員會2020年會議暨中醫藥傳承與創新院士專家論壇舉行 2020-12-30 13:5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海南全面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 配好這味「良藥」
    乘自貿港建設東風,海南全面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 配好中醫這味「良藥」  日前,在海南島北部的海口江東新區,放眼望去,儘是一派熱火朝天的建設景象,
  • 文山麻慄坡:綠色發展煥發勃勃生機
    麻慄坡綠色發展煥發勃勃生機鄉村振興的最終目標,就是不斷提高村民在產業發展中的參與度和受益面,徹底解決農村產業和農民就業問題,確保群眾長期穩定增收、安居樂業。雲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麻慄坡縣品樂村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因地制宜、循序漸進,堅持鞏固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走綠色發展路子,村容村貌發生翻天覆地變化,換發勃勃生機。蔥鬱的樹木、清清的河水、爛漫的山花、獨特的海菜、潔淨的村道、特色的民居。美如詩畫的風景,若不是親身感受,很難把這樣一個環境優美、生態宜居,正煥發勃勃生機的村莊與以前的貧困村莊聯繫起來。
  • 嘉陵龍舞,在傳承中創新
    嘉陵龍舞,在傳承中創新 2020-11-21 11: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樂仁堂醫藥宋擁軍:開發「大健康產品店」 傳承中醫藥文化
    長城網訊(記者 劉昆鵬 見習記者 靳曉丹)「大家對中醫藥的需求越來越多,我們也在嘗試做大健康產品店,開發預防保健的中藥產品,為百姓健康提供服務。」在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主辦的首屆健康中國中醫藥促進大會(西柏坡)高峰論壇上,國藥河北樂仁堂醫藥連鎖有限公司總經理宋擁軍對連鎖藥店傳承中醫藥文化方面分享了自己的見解,「中藥是樂仁堂品牌重要的一部分,目前在石家莊市內有14家中醫藥診所,通過我們的診所來給老百姓在中醫藥的使用方面提供更多便利。」國藥河北樂仁堂醫藥連鎖有限公司總經理宋擁軍。
  • 探索新時代中醫藥創新發展的「良方」——東盛集團董事長、廣譽遠...
    從團結中西醫共克時艱,到規範中醫師承教育;從赤腳醫生「能中會西」醫鄉鄰,到中醫藥科研批判繼承求實效;從健全中醫藥管理體系,到探索中醫藥國際化之路。中醫藥的傳承創新發展,為新中國人民健康史寫下濃墨重彩的篇章。老字號中醫藥企業廣譽遠,見證並參與著這些歷史性變革,更逐步探索出新時代中醫藥創新發展的「良方」。
  • 關於中醫藥傳承與創新「百千萬」人才工程 岐黃工程首席科學家推薦人選的公示
    關於中醫藥傳承與創新「百千萬」人才工程 岐黃工程首席科學家推薦人選的公示根據《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關於印發中醫藥傳承與創新「百千萬」人才工程-岐黃工程首席科學家項目實施方案的通知》(國中醫藥人教函〔2020〕219號)要求,經我局審核
  • 是誰搶佔了中醫藥的天然藥物市場,中醫藥寶庫如何挖掘?
    另一方面,由於化學藥品研發成本和研發周期的增加,以「自然療法」為特點的天然藥物產業也逐漸成為全球製藥業發展的重點。近些年,全球各國開始進行天然藥物的研究和開發,對天然藥物的各種人為禁制也趨於寬鬆。中國大型中醫藥企業,如步長製藥、片仔癀、天士力、雲南白藥、以嶺藥業等在製作天然藥物時,基本上以中國幾千年的配方為基礎,加上現代生產技術,將中藥配方做成各種現代化、標準化的劑型產品(片劑、片劑膠囊、濃縮丸、滴丸、丸、膏等),從而適應現代社會人們的高節奏生活,方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