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正式霸佔克什米爾,爭議地區成了印度轄區,到處建立監獄抓人

2021-01-09 海陸空天慣性世界

來自巴基斯坦方面稱,印度鎮壓克什米爾地區已經出現了瘋癲的狀態:印度大規模鎮壓和關押克什米爾地區的犯人。目前克什米爾的犯人遍布查莫和克什米爾的監獄中 ,囚犯人數已超出了他們的容納能力,而大約90%的囚犯是未成年人。此外,巴基斯坦從克什米爾線人獲悉,這些囚犯中,與克什米爾遊擊隊有聯繫的人不超過2%,也就是100人裡邊只有2個人是克什米爾遊擊隊員或者有聯繫。

克什米爾的監獄人滿為患

巴基斯坦方面稱,根據線人提供的克什米爾法律部數據顯示,截止2020年12月16日,整個印度控制的克什米爾地區監獄共關押了4,131名囚犯,其中4,005名男性和126名女性。目前,這些囚犯中有3,735名是未成年人,其中747名在與克什米爾武裝分子相關案件中被捕,僅佔1.8%。這些人中的一些已被定罪。總體而言,仍有90.4%的囚犯正在接受審判。

等待審判的囚犯們

截至2020年12月16日,在印度軍隊控制查莫的科特巴爾瓦爾中央監獄囚犯人數最多,為709名。最多的147名囚犯被控與武裝分子有關的案件被安置在斯利那加的中央監獄的一個設施中。

目前,在印度軍隊控制的克什米爾十四個監獄中,監獄的總收容能力為3,660人,但拘留了4,362名囚犯和被拘留者。除基什瓦爾巴德瓦地區監獄外,還有位於查莫分部的科特·巴拉瓦爾中央監獄,所有監獄設施所容納的囚犯都超過了他們規定的能力。根據DGP監獄辦公室的答覆,自2020年4月以來,已有2195名未成年人和41名定罪囚犯被保釋或假釋。但是,印度克什米爾檢察院辦公室說:「沒有關於克什米爾地區以外監獄中所有關押克什米爾囚犯的信息」。印度方面僅提供了部分信息,因為印度方面堅持說,目前約有43名克什米爾囚犯被關押在北方邦和哈裡亞納邦外。

印度仍然在克什米爾大肆逮捕

根據印度2019年國家犯罪記錄局的數據,在克什米爾地區中,未成年人在定罪囚犯中的比例遠高於印度全國所有監獄中百分之七十的平均水平。巴基斯坦方面認為,印度擔憂大量克什米爾青年參加反印度抗議和武裝行動中,所以直接抓捕和關押,從而按照印度希望地:將克什米爾年輕人徹底消滅的道路上發展。

相關焦點

  • ...名印度士兵在與中國軍隊在有爭議的克什米爾地區的拉達克的衝突...
    2020-06-17 04:17:44來源:FX168  【中印衝突最新消息:20名印度士兵在拉達克戰鬥中喪生】印度官員稱,至少20名印度士兵在與中國軍隊在有爭議的克什米爾地區的拉達克的衝突中喪生。
  • 印度又出「么蛾子」,欲將爭議地區變成殖民地,這次能否得逞?
    如果說把中國與巴基斯坦的關係稱為巴鐵,那麼印度與巴基斯坦的關係可以說恰恰相反,雙方之間甚至可以用敵對來形容,而導致雙方水火不容的一個關鍵原因,就是兩國在克什米爾的部分爭議地區,雙方屢次在克什米爾爭議地區發生激烈交鋒。
  • 巴鐵以牙還牙,爭議地區設立新省,印度卻來挑中國的事
    印度這次真的很生氣,因為巴基斯坦最近宣布了一個消息:將在克什米爾北部建省。也就是說,巴控克什米爾地區的一個自治區將轉變為巴基斯坦的新省份。在印度眼中,克什米爾地區,不管你是印控克什米爾還是巴控克什米爾那都是印度的領土,你巴基斯坦把這「佔」了不說,還要直接建省?這不就是直接挑釁印度嗎?於是在巴基斯坦宣布這一消息後,印度外交部發言人很快就表示了強烈的反對,「新德裡堅決反對巴基斯坦企圖給其非法、以及強行佔領下的印度部分領土帶來實質性的變化。」反對是反對了,但是有用嗎?沒用!
  • 記者探出爭議地區真正民意,當地人:永遠不支持印度
    據印度媒體《歐亞時報》12月24日報導,一名美國記者突然進入印控克什米爾爭議地區,並對該地區的現實狀況展開調查,揭開了該地區一直存在的問題。雖然印度官員們稱讚這是"民主恢復"帶來的所謂"穩定的投票率",但《紐約時報》指出,"克什米爾一直處於高壓的統治下"。在廢除第370條一年多之後,印度莫迪政府最近允許外國記者進入新成立的查謨和克什米爾爭議領土,但莫迪突然虛心,嚴格"管控"了對該地區選情的報導。《紐約時報》的記者是"印度政府組織的嚴格控制對投票的報導"一部分。
  • 克什米爾遭遇到重大災難,印度全面隱瞞:暴力事件增加,經濟下滑
    克什米爾當地人認為,印度政府隱瞞了印度軍隊控制下的克什米爾遭遇到重大災難的情況,包括印度軍隊帶來的鎮壓,封鎖後,克什米爾當地出現的嚴重經濟和暴動問題。「印度希望通過取消第370條自治權,這一行動設想為將為克什米爾帶來發展與和平的舉措,相反,印度的行動幾乎破壞了我們文化和政治的各個方面。」
  • 尼泊爾國會正式批准新版地圖 與印度爭議地區被劃入
    6月18日,尼泊爾國會上院正式批准了新版地圖,該地圖將印度聲稱擁有的爭議地區劃入了尼泊爾版圖內。上周末,尼泊爾國會下院已經投票通過了該地圖。據半島電視臺18日報導,尼泊爾國會上院8日批准了這份將爭議地區劃入版圖之內的新地圖,這讓尼泊爾與印度之間的關係驟然緊張。最新被納入尼泊爾版圖的卡拉帕尼、裡普列克和林比亞杜拉三個地區,長期以來是引發尼泊爾和印度領土爭議的焦點。
  • 土耳其媒體:印度再次增兵,大量平叛部隊從克什米爾頂到拉達克
    土耳其阿納多盧通訊社近日援引印度陸軍退役軍官兼印度《力量》雜誌主編普拉文·索尼的消息報導稱,原本部署在克什米爾地區的印度國家步槍隊近期已經移防至拉達克地區,普拉文·索尼沒有透露具體的兵力數字,但他表示「兵力相當可觀」。
  • 印媒:巴軍在克什米爾部署彩虹4 印度面臨兩線作戰
    作者署名:笑天據印度媒體《歐亞時報》網站報導,印度陸軍第14軍為準備在拉達克地區過冬而列出的一個裝備需求清單。同時在查謨和克什米爾地區執行任務的印度第15和第16軍也提出了一個清單,列出需要採購的武器裝備,其中包括槍掛榴彈發射器、無人機、輪式裝甲車和其他防禦裝備。在印軍提出這些採購要求之前,巴基斯坦方面正在克什米爾實際控制區附近部署「彩虹-4」無人機,而這些無人機具備很強的攻擊力,可進行打擊印度部署在該地區的各種軍事目標。
  • 多數國家地圖將藏南地區誤認為「印度領土」
    中方特別代表、國務委員戴秉國在與印方特別代表、印度國家安全顧問納拉亞南會晤期間,印度總理辛格、印度執政黨——國大黨主席索尼婭·甘地分別會見了戴秉國。在與辛格總理的會談中,戴秉國表示,未來幾年是中印關係大發展的機遇期,也是中印解決邊界問題的機遇期。相信雙方有決心、有智慧、有能力,根據兩國領導人達成的共識,加強合作,共同努力,找到和平合理和雙方都能接受的邊界問題解決方案。
  • 印度宣布設立兩個中央直轄區劃入部分中國領土,中方:堅決反對
    來源:環球網【環球時報-環球網報導 記者 張卉】2019年10月31日外交部發言人耿爽主持例行記者會,有記者問道,據報導,印度政府於10月31日正式實施《查謨—克什米爾重組法》,成立「查謨—克什米爾中央直轄區」和「拉達克中央直轄區
  • 克什米爾進入地震高發期,印度軍隊再不撤可要小心落石砸頭哦
    9月25日以來克什米爾高原已經發生4.0級以上地震6起,而且都是淺源地震,其中9月25日發生在什約克河谷地區的淺源地震已經引發了山體崩塌及滑坡等次生地質災害,未來一段時間克什米爾高原可能還有連續的淺源地震,這將會對印度軍隊在楚舒爾等地區的邊境對峙產生一定影響。
  • 印度邊境士兵到達極限?軍官承受不住巨大壓力,拔槍爆頭直接身亡
    雖然印度軍方已經加大了在邊境地區的部署,但是印度媒體注意到,在邊境地區,由於嚴寒和心理壓力造成的自殺或意外死亡人數越來越多。分析家指出,印控克什米爾的印度駐軍到達極限,經常發生的自殺事件,這種非戰鬥性減員會極大削弱前線印軍士氣。
  • 歷史|古代中國和印度,習慣邊界是喜馬拉雅山南麓,基本沒有爭議
    中印邊界問題,指中國與印度的邊界爭端問題。中印有爭議的邊界全長約1700公裡,分西、中、東三段(由於錫金段不存在爭議,故不含錫金段)。西段長600公裡,中段長450公裡,東段長650公裡。然而,這種爭議在中印古代史上是不存在的。中印自古相鄰,習慣邊界是喜馬拉雅山南麓,基本沒有爭議。
  • 莫迪擔憂的事發生,印度多個政黨「反水」,團結一致要求自治
    撰文丨Daydreamer 據法國媒體報導,印度克什米爾地區的主要政黨於當地時間10月15日宣布,為了讓長期被印度關押的印控克什米爾地區的主要領導人得到釋放,決定恢復該地區的自治權。
  • 如果印度疫情大爆發,印度難民會翻越喜馬拉雅山進入中國嗎?
    如果印度疫情大爆發,印度難民會翻越喜馬拉雅山進入中國嗎?印度是世界上人口僅次於我國的國家。這場新冠肺炎疫情中,印度一直被期待成為世界上感染人數最多的國家。可是,莫迪總理領導下的印度政府實在太強大,老百姓有沒有症狀都不會檢測,以至於印度到目前為止確診病例也只有幾千例,與世界其他國家差距太大,根本稱不上自己超級大國的地位。正如世衛組織所說的那樣,印度會成為人類能否戰勝新冠肺炎疫情的關鍵之處。可是,印度目前的情況,實在是令人堪憂。在印度的達拉維貧民窟一經發現了確診病例。這個貧民窟有100萬人,擠在了2平方公裡的土地上。
  • 莫迪萬萬沒想到,拜登哈裡斯相繼發聲,不承認印對爭議地區的主權
    總是在邊境地區製造點小麻煩來抹去自己的存在感。據環球網報導稱,拜登哈裡斯相繼發聲,不承認印對爭議地區的主權。甚至連川普都公開聲明,表示克什米爾不屬於印度或巴基斯坦,這是莫迪萬萬沒想到的。近年來,印度一直高度重視克什米爾的歸屬問題。可美國的態度顯然是不給印度面子,即便印度莫迪政府一直試圖拉近與美國的關係,而美國和印度在反華上也是同盟。而在此前,川普也曾明確表示,會在印度邊境問題上給予支持。
  • 莫迪突然猝不及防,美國務院一波操作,印邊境爭議地區瞬間被定性
    世界大部分國家當然希望印巴能夠通過和平方式解決該問題,但美國更希望這一地區持續成為印巴衝突點,這是其戰略平衡的要求。印度將希望寄托在美國身上,企圖謀取更多利益,這完全不切實際。拜登表態,莫迪失望了美國大選票選結果才公布,印度政府就著急向拜登祝賀。印度以為只要與美國"新任總統"搞好關係,就可以為本國謀福利。
  • 克什米爾媒體人記錄「與世隔絕的日子」-青年參考
    這塊位於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間的爭議領土長年遭受戰亂的折磨,印度總理莫迪撤銷該邦自治權的決定,立刻使印巴關係墮入冰點。    美聯社報導稱,8月15日,巴軍宣布,印度殺死了巴控克什米爾地區的兩名平民、3名士兵。巴方稱,印方有5名士兵死亡。印軍發言人否認了這一點。    「又一位勇敢的祖國之子在執行任務時犧牲了。」8月16日,巴軍發言人阿西夫·加福爾少將在推特上寫道。
  • 跟著電影看印度:從喜馬拉雅山麓到亞穆納河畔的北部
    新德裡其實就是建立在舊都德裡邊上的新城印度首都新德裡,有時也被印度人稱為 「德裡」,這是因為德裡在印度歷史上曾作為許多王朝的首都。政府、國企和公立教育機構提供的崗位,成了僅有的就業機會,也是人人爭奪的對象。高端人才逐漸向大城市德裡和孟買流失,新一代的年輕人逐漸不滿足像父輩那樣一輩子和土地打交道,但沒有目標、迷茫度日。電影《迷幻旁遮普》就是一部聚焦年輕人內心空虛的現實主義影片。
  • 印度出擊致邊界爭端升級,尼泊爾不再讓步,將爭議地區納入版圖
    印度自建國以來與鄰國的爭端就沒有停止過,身邊幾個鄰居幾乎全部和印度有矛盾,實力最弱小的錫金甚至已經被印度給吞併了。因長期執行咄咄逼人的外交政策,另外一個鄰國尼泊爾也對印度積怨已久,但出於對印度的畏懼一直隱忍不發。然而印度卻絲毫不知收斂,在爭議地區步步進逼,最終導致局勢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