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7日到8日,中印邊界問題特別代表第13次會晤在印度首都新德裡舉行,中印雙方的特別代表表示,將尋求公平合理和雙方都能接受的解決方案。
中方特別代表、國務委員戴秉國在與印方特別代表、印度國家安全顧問納拉亞南會晤期間,印度總理辛格、印度執政黨——國大黨主席索尼婭·甘地分別會見了戴秉國。在與辛格總理的會談中,戴秉國表示,未來幾年是中印關係大發展的機遇期,也是中印解決邊界問題的機遇期。相信雙方有決心、有智慧、有能力,根據兩國領導人達成的共識,加強合作,共同努力,找到和平合理和雙方都能接受的邊界問題解決方案。
會談結束後,中國代表團發言人馬朝旭稱,在邊界問題解決之前,雙方要共同努力保持邊境地區的和平與安寧。雙方還就南亞和東北亞局勢等地區性問題交換了意見。
外交部批駁香港媒體說法
中印兩國此次邊界問題會晤,引起中外媒體高度關注。香港《明報》8月5日發表文章稱:「中印自2003年開始進行邊界談判,中方的底線是:中方放棄在東段的要求,印方放棄西段的要求,作為補償,印方把中段吃下去的2000平方公裡吐出來,歸還中國。按此計算,全部爭議的12.5萬平方公裡土地中,印度獲得72%,中國僅得28%。但印度的方針卻是:我的是我的,你的還是我的,12萬多平方公裡要通吃。」
隨後,香港《明報》的說法迅速在世界各地的華文媒體上流傳。
8月7日,外交部發言人姜瑜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說,近日,個別媒體對中印邊界談判有一些猜測性報導,這些說法毫無根據。中方在中印邊界問題上的立場是一貫的、明確的。中方願與印方共同努力,本著互諒互讓的精神,以《解決邊界問題政治指導原則的協定》為基礎,尋求公平合理和雙方都能接受的解決方案。
路透社否定麥克馬洪線合法性
英國路透社在8月7日的一篇文章中稱,中國和印度這兩個亞洲巨人,邊界仍未劃定。該報導稱,在英國對印度進行殖民統治時,印度與中國西藏的邊界從未劃定過,這就否認了印度認為有效的1914年麥克馬洪線的合法性。在該報導後文中雖然出現了「麥克馬洪線」的字眼,但那是作為印度單方面的領土要求範圍來用的。
該報導稱,「1962年的邊境戰爭(指中印邊境自衛反擊戰)」之後,中印實際控制線大致保持了和平局面,但是印度認為中國佔領了屬於克什米爾的阿克賽欽地區(約3.8萬平方公裡),還認為1963年中國根據與巴基斯坦的邊界協定,非法佔領了5180平方公裡的北克什米爾地區;而中國則指責印度佔領了邊境東段約9萬平方公裡的地區。而中印邊界中段,雙方爭議最小。2003年,雙方任命了特別代表,開始進行邊界談判。
胡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