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風會摧毀我們的星球嗎?

2020-12-03 北鬥小生

每秒有150萬噸的太陽物質從太陽射出,以每秒數百英裡的速度進入太空。這股被稱為太陽風的不間斷的等離子體流,或稱帶電氣體,已經向地球噴發40多億年了。多虧了我們星球的磁場,它大部分都偏離了軌道。但是如果你往北走足夠遠,你就會發現例外。

費爾班克斯阿拉斯加州大學的空間物理學家馬克·康德說:「地球磁場保護了地球上的大部分地區不被太陽風侵蝕。但是在兩極附近正中區域,我們的磁場變成了一個漏鬥,在那裡太陽風可以一直到達大氣層。」

這些漏鬥會引起一些麻煩。太陽風的湧入擾亂了大氣,擾亂了衛星、無線電和GPS信號。

太陽風環繞地球磁層流動的動畫插圖。在北極和南極附近,地球磁場形成漏鬥,使太陽風能夠進入高層大氣。

2004年,當時科學家們注意到漏鬥內的部分大氣比預期的重約1.5倍。在200英裡的高空增加一點質量似乎沒什麼大不了的,但是,與質量密度增加有關的氣壓變化,如果發生在地面,將導致一場持續的颶風,其強度將超過氣象記錄中的任何記錄。

這種額外的質量給通過它的太空飛行器帶來了問題,就像許多沿極軌運行的衛星一樣。穿過這片稠密的區域可能會改變它們的軌跡,使它們與其他太空飛行器或軌道碎片的近距離接觸變得比以往更危險。

由南卡羅來納州克萊姆森大學(Clemson University)的米格爾·拉森(Miguel Larsen)領導的CREX-2和Cusp加熱調查(CHI mission)都將研究這片厚重的大氣層,以更好地預測其對通過的衛星的影響。

不僅僅是宇宙飛船在兩極附近的行為是不可預測的,它們傳送的GPS和通信信號也是如此。在許多情況下,罪魁禍首是大氣湍流。

奧斯陸大學的空間物理學家Joran Moen說:「湍流是經典物理學中最難解決的問題之一。」。「我們還不知道這是什麼,因為我們還沒有直接測量。」Moen將湍流比作河流在巖石周圍急流時形成的漩渦。當大氣變得動蕩時,通過它的GPS和通信信號可能會變得混亂,向依賴它們的飛機和船隻發送不可靠的信號。

Moen希望能進行第一次測量,將真正的湍流與同樣會干擾通信信號的電波區分開來。雖然這兩個過程對GPS的影響相似,但找出哪些現象驅動了這些幹擾對預測它們至關重要。Moen說:「我們的動機是提高GPS信號的完整性。但我們需要知道是什麼驅動了湍流,以便預測這些幹擾何時何地發生。」

相關焦點

  • 什麼是太陽風,猛烈的太陽風會把地球吹跑嗎?
    這又是地球上的風暴與太陽風不同之處。如果像地球這麼密度的風以太陽風的速度吹來地球,地球不要說被吹跑,恐怕早就被撕碎了,還會有人類?現在我們來了解一下什麼是太陽風。太陽風就是從日冕層發出來的。日冕我們平時看不見,要用特殊的望遠鏡或者在太陽日全食時才能夠看到,就是太陽邊上放散出來閃爍的白光,那是太陽高溫高壓噴射的氣體。這種氣體在太陽附近很濃密,溫度高達百萬度,會氣化一切。但太陽風很稀薄,稀薄得比月球真空密度還小。
  • 太陽風每年捲走數萬噸大氣,大氣層會因此消失麼?答案竟是這樣
    如果沒有大氣層或者大氣層很薄,小行星就不能完全燃燒,會猛烈撞擊地球表面,從而給地球上的生命帶來滅絕的災難。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大氣對地球生命的重要性。然而,通過科學家們的不斷研究,人們發現地球的大氣層正在消失,平均而言,它必須被太陽風轉變成每年接近10萬噸的大氣層。
  • 科普:什麼是太陽風?
    事實上,太陽風是從太陽上層大氣射出的超聲速等離子體帶電粒子流。強烈的磁暴會破壞地球上的衛星和電力系統,並產生美麗的極光。也許,最有力的證據就是彗星在接近太陽時的「長尾巴」。彗星的塵埃粒子會被風颳走。太陽風:起源,特點它來自太陽的上層大氣,稱為日冕。在這個區域,溫度超過100萬開爾文,而且粒子的能量電荷超過1千電子伏特。實際上有兩種太陽風形式:緩慢(低速)和快速(高速)。這種差異可以在彗星上看到,如果仔細觀察彗星的圖像,你會發現它們通常有兩條尾巴,其中一個是直的,另一個是彎曲的。
  • 在未來,我們的地球會毀滅消失嗎?所以我們走到了盡頭了?
    在未來,我們的地球會毀滅消失嗎?所以我們走到了盡頭了?隕石撞擊地球時至今日,地球已經46億歲了,在數十億年的地球演化史中,地球曾加遭遇過多次的隕石撞擊,儘管是6500萬年前終結恐龍時代的那次撞擊,都未曾對地球造成毀滅式等影響,那麼地球會永遠存在下去嗎
  • 太陽風「偷」走了火星大氣
    原標題:太陽風「偷」走了火星大氣  科技日報北京11月6日電 (記者劉園園)北京時間11月6日凌晨3時,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火星大氣與揮發物演化」(MAWEN)探測任務發現了過去40億年中火星大氣演變的關鍵因素:太陽風「偷」走了火星大氣。
  • 缺乏磁場保護,火星大氣層被太陽風「吹跑」,地球會不會也這樣?
    地球是我們全人類都賴以生存的家庭,從目前來看,宇宙當中相似地球的有很多,但是人類基本上沒有發現和地球一模一樣可供人類生存的星球,因此對於這個唯一的家園,我們應該小心翼翼的呵護它,不要讓它出現任何的問題,不過這也從側面說明一個問題,那就是地球上形成生命的機制很複雜,能夠影響到的因素有方方面面
  • 地球有磁場大護盾,能在幾萬公裡外保護地球免受太陽風的破壞
    為什麼說一顆生命星球必須要有磁場呢?沒有磁場,有大氣就不能生存了嗎?下面我們就來說下磁場的重要性。以我們太陽係為例,太陽是太陽系的一顆巨大的恆星,所有的星球都要圍著它轉,太陽內部強大的核聚變時不時向外釋放能量的時候,太陽表面就會發生耀斑,這種耀斑爆發的同時,會從太陽內部吹出大量的太陽風,太陽風屬於恆星風,太陽風是帶電的氫離子,它以每秒350到1000公裡的速度 向太陽系四散,這種速度是地球上最快風的10000倍以上。
  • 假如我們摧毀了月球,會造成什麼後果?我們將會面臨什麼?
    :如果我們摧毀了月球,會對我們發生什麼?>這意味著目前是不可能摧毀月球,但是假設我們開發了一些驚人的破壞性技術,毀滅了月球,我們在地球上會發生什麼呢?首先,如果月亮破碎成小塊,他們最終可能會融合成一個圍繞我們星球的光環系統
  • 什麼叫做太陽風?
    在這個層面上,太陽的引力不能保持快速移動的粒子,它們會從恆星流出。太陽的活動在其11年的周期中發生變化,太陽光斑數量,輻射水平和彈射材料隨時間而變化。這些改變會影響太陽風的特性,包括其磁場,速度,溫度和密度。風也因其來自太陽的位置以及該部分旋轉的速度而不同。太陽風 的速度高于冕洞,達到每秒500英裡(800公裡)的速度。冕洞上的溫度和密度低,磁場很弱,因此場線向空間開放。
  • 太陽風正在「傾瀉」,科學家:引發g1級地磁風暴
    一般來說,太陽風暴對以衛星為基礎的技術是有害的,因為它們會加熱地球的外層大氣,導致大氣膨脹,使衛星信號更難到達地面,同時它也會產生罕見的極光。提起太陽風暴的危害,大家一定不陌生,它會影響軌道上的衛星,可能導致GPS導航、手機信號和衛星電視的信號缺失。更重要的是,粒子的激增會導致「磁氣圈」中產生大電流,從而導致電力線中的電流高於正常水平,並且導致變壓器和發電站爆炸和斷電。
  • 太陽風是什麼?
    一些太陽風向四面八方發射,不斷地衝擊著我們的星球,產生了有趣的影響。如果太陽風攜帶的物質到達行星的表面,它的輻射會對任何可能存在的生命造成嚴重的破壞。地球的磁場是一種屏障,它可以將地球周圍的物質重新定向,使其在地球之外流動。風的力量延伸出磁場,使它在太陽的一側向內滑動,在夜晚的一側伸展。太陽有時會噴出大爆發的等離子體,稱為日冕物質拋射(CMEs)或太陽風暴。
  • 地球會因為恆星爆炸而被摧毀嗎?
    如果一顆恆星爆炸,地球會被摧毀嗎?答案是「希望不會」。我們還算是幸運的,並非所有恆星都會發生爆炸而後死亡。步入老年後,恆星從矮星(太陽現在就是一顆矮星)變成巨星。如果一顆恆星的身軀足夠大,便會發出核心塌陷超新星爆炸。
  • 太陽風每年吹走10萬噸大氣,幾萬年後,地球會變成第二個火星?
    在我們看來,大氣層作為地球生命的象徵,在地球的氣候穩定下來就一直存在至今了,這也是地球和火星最大的區別之一。而缺乏大氣層保護的火星和月球等星球,雖然它們都處於太陽系的宜居帶內,卻很難有生命的存在。但在一項數據中,科學家發現地球的大氣層並不總是等量的,受到太陽風的影響,地球每年會被帶走大約9.5萬噸的氫氣和1800噸的氦氣。那麼,在太陽耀斑強烈爆發的時期,地球的大氣層會被完全剝離嗎?這個問題根本不用擔心,因為相比起被太陽風奪走的大氣量,地球每天也在不斷地產生大氣的原材料。
  • 月球上的水可能來自太陽風
    長江商報消息 據新華社電 新一期英國《自然-地學》雜誌刊登報告說,美國研究人員對阿波羅系列探月飛船帶回的月球土壤樣本進行分析後認為,月球上存在的水可能來源於太陽風,這說明其他一些星球也可能同樣因此而存在水。
  • UFO探索者發現火星核戰最強證據 古代火星文明被外星人摧毀
    原標題:UFO探索者發現火星核戰最強證據 古代火星文明被外星人摧毀 國外著名的UFO探索者華林在一篇文章說:「這是WhatsUpInTheSky37在Youtube發表的。並認為這是證實火星人古文明被核戰爭摧毀的最有力證據。2014年11月21日,美國物理學會2014年度秋季會議上,美國物理學家約翰 布蘭登堡博士提出一個驚人的理論。
  • 被稱為地球的兄弟,克卜勒452B真的存在生命適合人類居住嗎?
    我們以太陽係為例,靠太陽太近的行星,星球表面的溫度會非常高,地球上的生命無法在高溫環境下長時間生存,因此不適宜居住。 而靠近太陽太遠的星系,星球溫度不僅會非常低,而且太陽風中的重元素吹不到那麼遠,所以太陽系內離太陽較遠的星球都是氣態星球,比如木星,海王星。
  • 被稱為地球的兄弟,萊普勒452B真的存在生命適合人類居住嗎?
    而克卜勒452b的質量與地球接近,因此人類在這個星球上生活,不會存在太大的引力問題。除此之外,克卜勒452B還滿足了恆星系的宜居帶位置。我們以太陽係為例,靠太陽太近的行星,星球表面的溫度會非常高,地球上的生命無法在高溫環境下長時間生存,因此不適宜居住。
  • 太陽風是什麼?這裡總結了4個知識點,您知道幾個?
    太陽風的強大力量與地球相互影響。圖中藍色「蜘蛛」的頭部、腿部和身體實際上是地球的磁場線,而蜘蛛「頸部」上的圓球則是我們的星球。圖解:「頸部」代表我們的星球.圖源: Steele Hill/NASA 一、什麼是太陽風?太陽風是一個術語,用來描述太陽持續發射的無限粒子流,如電子和質子。
  • NASA 最新研究:火星大氣層的流失可能肇因於強烈的太陽風
    逐漸消失的大氣在火星最初期的日子中,它可能曾經是一個可居住的星球,而不是現今乾燥且荒涼的世界。這很有可能是因為數十億年來,火星的大氣層逐漸往太空中中散去。然而,最新的研究認為,火星微弱的磁層(magnetosphere)及以每小時100 萬英裡(約每小時160 萬公裡)的速度向外吹的太陽風(solar wind)之間的磁互動才是將火星的大氣層趕走的原因。
  • 我們現在知道的水星是什麼樣的一顆星球?
    1974年的3月29日,美國的「水手10號」飛近水星,這是人類第一次有機會近距離觀察到它,即便只是一些模糊的照片,但已經足夠讓我們重新認識這顆星球了。2015年,信使號燃料耗盡,墜毀在水星,我們現在所知道的水星數據,大多來自它。科學家們也根據它傳回來的數據,繪製了第一張完整的水星表面地圖。那麼,我們現在知道的水星是什麼樣的一顆星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