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只有一個地球,習近平這些話語重心長

2020-11-23 新華網客戶端

  【編前語】第七屆庫布其國際沙漠論壇7月27日在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舉辦,習近平致賀信。習近平始終關注環境問題,黨的十八大以來,對生態文明建設更是傾注了大量心血。新華社《學習進行時》為您梳理總書記對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論述。

  人類只有一個地球

  人類只有一個地球家園。荒漠化防治是關係人類永續發展的偉大事業。

  ——2019年7月27日,向第七屆庫布其國際沙漠論壇致賀信時說

  人類只有一個地球,保護生態環境、推動可持續發展是各國的共同責任。

  ——2019年6月5日,向2019年世界環境日全球主場活動致賀信時說

  縱觀人類文明發展史,生態興則文明興,生態衰則文明衰。工業化進程創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質財富,也產生了難以彌補的生態創傷。殺雞取卵、竭澤而漁的發展方式走到了盡頭,順應自然、保護生態的綠色發展昭示著未來。

  ——2019年4月28日,在2019年中國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開幕式上的講話

  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人類必須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人類只有遵循自然規律才能有效防止在開發利用自然上走彎路,人類對大自然的傷害最終會傷及人類自身,這是無法抗拒的規律。

  ——2017年10月18日,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

  生態環境問題,歸根到底是資源過度開發、粗放利用、奢侈消費造成的。資源開發利用既要支撐當代人過上幸福生活,也要為子孫後代留下生存根基。

  ——2017年5月26日,在十八屆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四十一次集體學習時強調

  生態環境沒有替代品,用之不覺,失之難存。

  ——2016年3月10日,在參加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青海代表團審議時強調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生態文明建設事關中華民族永續發展和「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實現。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

  ——2018年4月13日,在慶祝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3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必須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實行最嚴格的生態環境保護制度,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堅定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建設美麗中國,為人民創造良好生產生活環境,為全球生態安全作出貢獻。

  ——2017年10月18日,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

  在生態環境保護建設上,一定要樹立大局觀、長遠觀、整體觀,堅持保護優先,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2016年3月10日,在參加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青海代表團審議時強調

  環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麗,藍天也是幸福。要著力推動生態環境保護,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

  ——2015年3月6日,在參加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江西代表團審議時強調

  綠水青山和金山銀山決不是對立的,關鍵在人,關鍵在思路。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讓綠水青山充分發揮經濟社會效益,不是要把它破壞了,而是要把它保護得更好。

  ——2014年3月7日,在參加十二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貴州代表團審議時強調

  我們既要綠水青山,也要金山銀山。寧要綠水青山,不要金山銀山,而且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我們絕不能以犧牲生態環境為代價換取經濟的一時發展。我們提出了建設生態文明、建設美麗中國的戰略任務,給子孫留下天藍、地綠、水淨的美好家園。

  ——2013年9月7日,在哈薩克斯坦納扎爾巴耶夫大學回答學生問題時指出

  把生態文明建設擺在全局工作的突出地位

  用最嚴格制度最嚴密法治保護生態環境,加快制度創新,強化制度執行,讓制度成為剛性的約束和不可觸碰的高壓線。

  ——2018年5月18日至19日,在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強調

  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必須從中華民族長遠利益考慮,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努力把長江經濟帶建設成為生態更優美、交通更順暢、經濟更協調、市場更統一、機制更科學的黃金經濟帶,探索出一條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新路子。

  ——2018年4月26日,在深入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上的講話

  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是貫徹新發展理念的必然要求,必須把生態文明建設擺在全局工作的突出地位,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的方針,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產業結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努力實現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協同共進,為人民群眾創造良好生產生活環境。

  ——2017年5月26日,在十八屆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四十一次集體學習時強調

  要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儘快把生態文明制度的「四梁八柱」建立起來,把生態文明建設納入制度化、法治化軌道。要結合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推動綠色、循環、低碳發展,形成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生產生活方式。要加大環境督查工作力度,嚴肅查處違紀違法行為,著力解決生態環境方面突出問題,讓人民群眾不斷感受到生態環境的改善。各級黨委、政府及各有關方面要把生態文明建設作為一項重要任務,紮實工作、合力攻堅,堅持不懈、務求實效,切實把黨中央關於生態文明建設的決策部署落到實處,為建設美麗中國、維護全球生態安全作出更大貢獻。

  ——2016年12月,對生態文明建設作出重要指示強調

  對破壞生態環境的行為,不能手軟,不能下不為例。

  ——2015年3月6日,在參加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江西代表團審議時強調

  建設生態文明是關係人民福祉、關係民族未來的大計。中國要實現工業化、城鎮化、信息化、農業現代化,必須要走出一條新的發展道路。中國明確把生態環境保護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2013年9月7日,在哈薩克斯坦納扎爾巴耶夫大學回答學生問題時指出

  要牢固樹立生態紅線的觀念。在生態環境保護問題上,就是要不能越雷池一步,否則就應該受到懲罰。

  要建立責任追究制度,對那些不顧生態環境盲目決策、造成嚴重後果的人,必須追究其責任,而且應該終身追究。

  ——2013年5月24日,在十八屆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體學習時強調


點擊查看專題

相關焦點

  •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習近平這些話語深入人心
    2017年1月,習近平曾在日內瓦萬國宮發表演講,深刻闡述了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中國方案,得到與會者的高度讚賞。「協和萬邦」「天下大同」是習近平一貫的主張,在不同場合,他多次向世界傳遞「和」的理念,得到國際社會越來越多的認同,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新華社《學習進行時》今天為您梳理習近平那些深入人心的話語。
  • 後疫情時代提升「人類命運共同體」全球塑造力的話語路徑
    習近平總書記親自指揮、親自部署,引領我國有條不紊地進行防疫工作的同時,與他國保持密切溝通並提供及時援助,以實際行動向全世界人民詮釋了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  現在國內疫情已基本控制,國外疫情繼續蔓延。後疫情時代我們不僅要反對將疫情政治化、病毒標籤化,而且要揭露其對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本質性危害,加大力度在更大範圍和更深層次上繼續弘揚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
  • 中國話語體系構建的基本維度
    原標題:中國話語體系構建的基本維度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構建有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話語體系高度重視,提出加強話語體系建設,集中講好中國故事,不斷增強中國國際話語權,讓全世界都能聽到聽清聽懂中國聲音,讓世界認識一個立體多彩的中國。   話語體系是一定時代經濟社會發展狀態和文化傳統的綜合表達。
  • 「流浪地球計劃」告訴我們一個道理:人類只有一個地球
    在電影院看完《流浪地球》,網上評論眾說紛紜,但我仍有自己的想法。前些年的電影,多靠明星熟臉,其片酬佔據了電影成本的半壁江山,難怪總體質量不高,觀眾也覺得白瞎了票錢。這些年的電影,越來越凸顯「演員」二字的本份精神,質量不斷上升。即使票價漲了,大家依舊買帳。單純靠臉而不靠演技的時代,可能真的要過去了。
  • 構建輿論引導新格局需要重視微觀話語的針對性
    因此,必須認識到,新聞輿論工作的創新既是一個信息傳播生態系統重構過程,也是一種基於融媒體的話語體系再造過程,而其關鍵是個體化、具體化、精準化的有針對性的微觀話語建設。  二、發揮有針對性的微觀話語的力量,有效引導國內外輿論  1.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與個體價值緊密聯繫,增強傳播話語的針對性,以贏得民心。
  • 世界地球日|只有一個地球,我們同生存,共成長
    新冠肺炎病毒在全球範圍內的蔓延,讓我們比以往任何時候對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人類只有一個地球,各國共處一個世界,面對世界經濟的複雜形勢和全球性問題,任何國家都不可能獨善其身」這一科學論斷有了更為深切直觀的認識和體會。2020年4月22日,我們迎來了第51個世界地球日,今年的主題是「珍愛地球,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 只有一個地球;關於地球的資料
    新東方網>學前>幼兒園百科>節日習俗>正文只有一個地球;關於地球的資料 2012-10-22 10:45 來源:高分網
  • 嚴書翰:哲學社會科學話語體系建設需正確處理「三大關係」
    其中一個很重要問題是如何使馬克思主義內化於心。因為「兩個鞏固」的對象都是人。主要是青年、共產黨員和領導幹部。而要讓馬克思主義內化於這些人的心,加強話語體系建設既是重要的,又是緊迫的。 需要指出的是,我們今天所說的馬克思主義包括兩大部分。一是經典馬克思主義,主要是指由馬克思恩格斯創立並由列寧發展了的學說體系。二是中國化馬克思主義。
  • 習近平呼籲守護好藍色地球
    參考消息網11月23日報導國家主席習近平22日在二十國集團領導人利雅得峰會「守護地球」主題邊會上致辭。據香港《信報》網站11月22日報導,習近平說,地球是我們的共同家園,要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攜手應對氣候環境領域挑戰,守護好這顆藍色星球。報導稱,習近平提出3點主張。第一,加大應對氣候變化力度。二十國集團要繼續發揮引領作用,在《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指導下,推動應對氣候變化《巴黎協定》全面有效實施。
  • 西方存心埋下這些「話語陷阱」,中國跳得過去嗎?
    這些「話語陷阱」背後,是「歷史終結論」和「美國例外論」等冷戰之後的西方「成功學」,即所謂資本主義天命昭昭、千秋萬代,美國註定是「山巔之城」、「人類燈塔」云云。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 歷史記憶與話語主權:構建南京大屠殺史實對外傳播話語體系的核心要義
    構建南京大屠殺史實對外傳播話語體系,一方面我們必須提升符合國際學術界共同規範的研究水平,提升學術話語的公信力和說服力,從而主導學術話語權;另一方面,鑑於南京大屠殺史實國際認知的複雜性和敏感性,我們必須進一步加強基於第三方視角的南京大屠殺歷史國際講述和傳播,以增進國際社會對南京大屠殺史實的了解,構建共同的人類記憶。
  • 回顧:五年來習近平的「兩會金句」
    習近平:形成風清氣正的良好政治生態  時間:2017年3月7日  場合:全國人大遼寧代表團審議  話語:一個地方要實現政通人和、安定有序,必須有良好政治生態。總書記強調,在發展道路上要發揮好制度優勢,人數較少民族也都要奔小康,一個也不能少。
  • 習近平:守護地球家園,福澤各國人民
    原標題:守護地球家園,福澤各國人民  12月12日,習近平主席在氣候雄心峰會上通過視頻發表題為《繼往開來,開啟全球應對氣候變化新徵程》的重要講話,宣布中國國家自主貢獻一系列新舉措。9月22日,在第75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上,習近平主席向國際社會作出莊嚴承諾。  中國始終積極建設性參與全球氣候治理。習近平多次強調,應對氣候變化不是別人要我們做,而是我們自己要做。
  • 我們只有一個地球,地球在用自然災難警示著人類,畏懼自然的力量
    在白堊紀時期恐龍遭遇的滅絕命運,考古學家最近發現人類其實也是早期地球災難的受害者。早期人類文明中的古克裡特人,在克裡特島建造的大型城市。它位於古代商業帝國的中心,經濟和文化高度繁榮,但是古克裡特文明為何會在巔峰時期突然土崩瓦解了。原來在3500年前鄰近的希臘島上火山噴發,島嶼被一分為二,火山噴發產生的大量沿江快速湧入海洋,掀起驚濤駭浪從而引發了猛烈的海嘯。
  • 習近平:「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是一輩子的事
    去年5月,總書記在江西考察時,講述了開展主題教育的初衷:「主題教育就是要進一步築牢理想信念,就是要在新中國成立70年的時候宣示下一個70年,重整行裝再出發。」正如習近平1月8日在會上所說,一個忘記來路的民族必定是沒有出路的民族,一個忘記初心的政黨必定是沒有未來的政黨。要不斷叩問初心、守護初心,不斷堅守使命、擔當使命,始終做到初心如磐、使命在肩。
  • 習近平金句熠熠生輝
    為進一步理解這些話語的深刻內涵與深遠意義,本報記者採訪多位專家,解讀其中的12個金句。 ★「新時代屬於每一個人」 解讀:毛澤東「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的宣告言猶在耳;鄧小平帶來改革開放「春天的故事」記憶猶新;習近平帶領我們又取得全方位、開創性成就,中國發生了深層次、根本性變革。中華民族實現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歷史性飛躍。 時代一新,萬象更新。
  • 環保手抄報:人類,只有一個地球
    我熱愛地球,熱愛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愛她的青山綠水,愛她的碧草藍天……吮吸著花草的芳香, 欣享著陽光的沐浴,我被陶醉在這如痴如醉的夢幻裡;夜晚,我坐在稻穀飄香的農家小院裡,仰望著璀璨的星空,聆聽著蟬鳴嘹響,蛙聲如潮,仿佛置身於一個童話般的王國。春天,我坐在牛背上,在一望無際的大草原上,聽那牧歌婉轉,牧笛悠揚。
  • [微評公益廣告]地球只有一個
    雖然現代航天技術發展到可以登臨月亮、探測火星的程度,但生命存在的本源還在地球上。我們還離不開地球這個美好的家園,救救地球就是救救人類自己,願中華兒女珍惜自然的恩賜!(嘉興文明網)    微點評:地球的美麗是人類參與創造的,地球的災難也和我們息息相關。人類只有一個地球,帶著敬畏之心和珍愛之情來對待地球吧,不僅僅因為地球是如此的美麗,更因為,地球是如此的善良。
  • 媒體解讀「習式」話語風格:質樸清新 善用隱喻
    原標題:「習式」話語體現了何種理念  文風質樸清新的背後是自信篤定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副研究員田文林:習近平清新樸實的語言風格,不僅使新一代國家領導人平添更多人格魅力,使中央與普通民眾的心理距離進一步拉近,更重要的是,「觀國者觀君,
  • 政治的話語分析範式
    這本書第一次從個人的價值的角度來研究政治問題,正如書中所說:「即使整個人類,除一人之外,都持有一種意見,而只有那一人持有相反的意見,人類也沒有更好的理由不讓那個人說話,正如那個人一旦大權在握,也沒有理由不讓人類說話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