懸浮培養HEK293細胞包裝病毒載體的過程優化

2021-01-16 Cytiva思拓凡

2、實驗結果:

在轉染時活細胞密度為1×106cells/ml條件下,結果顯示一組獨特的參數,轉基因質粒的濃度更高,較短的孵育時間,丁酸鈉的添加等條件,詳述如下:

1) DNA濃度:1 µg/uL,藉由案例1可知,高細胞密度下,可降低此值;

2) PEI/DNA比例:2,較高的比例並不能帶來更好的病毒滴度;

3) 轉染體積:5%,過高過低的轉染體積均不利於轉染效率;

4) 轉染複合物孵育時間:20 min,過長的孵育時間,將使複合物體積變大,不利於其進入細胞;

5) 溫度:37 oC;

6) DNA比例:Rep/cap:helper:transgen plasmid=1:1:2

7) 轉染後丁酸鈉的添加:5 mM,過多的丁酸鈉會造成細胞活率的降低,但可以顯著提高病毒滴度。

相關焦點

  • HEK293細胞在轉染實驗中的作用
    慢病毒可以感染分裂細胞和非分裂細胞,如有絲分裂後的細胞。 一、概述我們都知道,病毒缺乏複製機制,所以需要細胞來「存活」。慢病毒載體傳遞系統最重要的一個方面就是慢病毒載體的生產,通常在HEK293細胞(或一些變種)。 例如,慢病毒傳遞系統的一個常見用途是插入短的髮夾RNAs (shRNA),用於RNAi介導的基因敲除。
  • 最全HEK293細胞系匯總:這些HEK293細胞系,您都了解嗎?
    1) 轉染效率高;2) 可懸浮培養用於大規模表達;3) 表達蛋白結構最接近其在人體內構象;4) HEK293細胞在培養體系中能夠快速增長,高密度培養。293細胞中轉入SV40T-antigen基因形成的高轉衍生株,即為293T細胞系。這使得包含SV40ori的質粒能夠在該細胞系中顯著擴增,從而促進表達載體的擴增,促進蛋白的表達。293T細胞除了可用於各類基因表達及蛋白生產,還可用於高滴度逆轉錄病毒及其他病毒生產,如腺病毒及其他哺乳動物病毒。
  • 你的293細胞是293細胞麼?
    293 [HEK-293]細胞為人類腺病毒載體擴增的宿主,可表達異常的玻連蛋白的細胞表面受體,由整合素β1亞單位和玻連蛋白受體α-v亞單位組成。生物安全級別為2級,在裸鼠中可成瘤。比較有意思了,是293中後來又建的細胞亞株,組成性表達 E1A 和 E1B 蛋白,這個A是adhere的意思,就是說293傾向於形成單層細胞(monolayer),它比293好的地方是在做計算病毒數量的空斑試驗(plaque assay)293A是均勻的一層,沒有細胞重疊和細胞空隙(hole),就這個意思,這個A所對的是293S(suspension).含有E1基因,可提供E1蛋白及其單層細胞的特點更有利於生產重組腺病毒
  • 293細胞培養的經驗總結
    293細胞培養的經驗總結 來源:丁香園論壇 2007-01-15 21:50 293細胞培養293細胞是用5型腺病毒75株系轉化,含有Ad5 E1區的人胚腎亞三倍體細胞系
  • 慢病毒包裝步驟及注意事項
    現今常用的製備慢病毒載體的方法為使用3或者4質粒系統轉染293T細胞。此外,也有使用其它幾類慢病毒包裝細胞系製備慢病毒載體。含有螢光標記或者其它報告基因的病毒載體,可以通過梯度稀釋侵染HeLa或者293,NIH3T3細胞來確定其滴度;不含報告基因的可通過測定病毒顆粒中相關病毒蛋白的活性或者含量來確定其滴度,比如使用p24gag的elisa試劑盒。一般來說,每4-60 x 103個病毒載體含1ng p24gag。
  • 慢病毒大規模生產面臨的挑戰
    慢病毒作為基因載體在治療各類遺傳性和後天性的人類疾病中倍受歡迎。從基礎研究發展到臨床階段,高濃度純化的載體需求量越來越大,相應的方法也層出不窮。目前大多數慢病毒的生產是在方瓶、平皿等體系中加入胎牛血清貼壁培養HEK293細胞系(293T和293E),通過多質粒瞬時轉染包裝得到病毒,但是該方法難以放大生產。瞬時轉染的放大培養包括貼壁細胞和懸浮細胞。
  • 【細胞培養】細胞系293和293T的簡介
    細胞名稱293 和 293T種屬人組織來源293細胞是轉染腺病毒E1A基因的人腎上皮細胞系,293T細胞由293細胞派生,同時表達SV40大T抗原,含有SV40複製起始點與啟動子區的質粒可以複製。生長特性粘附文獻評價293細胞系是原代人胚腎細胞轉染5型腺病毒(Ad 5) DNA的永生化細胞。[RF32725] 表達轉染的腺病毒5的基因。[RF32725] 早期報導認為此細胞含有Ad 5基因組左端和右端[RF32764],現已清楚僅含有左端序列。[RF50113] 此細胞系人腺病毒滴度高。
  • 淺談慢病毒載體
    摘要慢病毒載體為真核細胞基因修飾提供了有效手段,在實驗室研究、工業生產和臨床基因治療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其中最具代表性的HIV-1型慢病毒載體在過去的二十年中已得到廣泛研究和優化。整合過程由關鍵的病毒蛋白(例如整合酶)和內源性宿主細胞轉錄因子(例如LEDGF)輔助完成。野生型慢病毒的前病毒基因組轉錄和翻譯依賴於宿主機制來啟動和完成。病毒完成感染性顆粒組裝後,其後代通過出芽離開宿主細胞。在該過程中,慢病毒利用蛋白轉運途徑所需的內體分選複合物來執行複雜的出芽過程並將病毒顆粒釋放到細胞外。
  • 慢病毒載體從哪裡來
    病毒不是光對人有害,也有對人有益的、被人改造而為人類造福的,如慢病毒。它可攜帶基因,因此又被稱為慢病毒載體。因此,慢病毒載體已成為基因治療中載體研究的熱點。 慢病毒能使攜帶的基因整合至宿主細胞的基因組內,且能利用病毒攜帶的調控元件,使目的基因隨宿主細胞特異性表達。 目前,慢病毒載體還在不斷的改進,使得它在生物安全性上不斷提高,感染效率不斷增進。
  • 如何做好慢病毒載體實驗?跟著我試一下
    最早的慢病毒載體是攜帶轉基因的具有複製能力的病毒。為了使這些載體更安全,通過一系列修飾將 HIV 載體進化為將病毒包裝和生產所需的序列與編碼病毒蛋白的序列分開的形式。下面小編簡單為大家介紹第一到第三代慢病毒載體系統到底是咋回事。
  • 293細胞、293T、293A、293S、293TF分不清!!
    關注我們,為您的科研路提速  293細胞系是原代人胚腎細胞轉染5型腺病毒(Ad 5) DNA的永生化細胞,表達轉染的腺病毒5的基因。293細胞比較容易轉染,是一個很常用的表達研究外源基因的細胞株。293細胞的一個衍生株:293T/17的轉染效率更高,成為廣大研究者研究基因功能的一個強大工具。293細胞的缺陷是生長過程中貼壁強度比較小。所以在實驗過程中容易流失,從而影響實驗結果。如果一個實驗室新得到的293細胞是郵寄得到的並且細胞在培養瓶中,就需要讓細胞沉降幾天時間,因為大量細胞會漂浮在培養液裡。
  • 乾貨分享|慢病毒包裝與純化實驗操作+視頻
    構建的siRNA/miRNA慢病毒載體,與化學合成的siRNA和基於瞬時表達載體構建的普通siRNA載體相比,一方面可以擴增替代瞬時表達載體使用,另一方面,Lentivirus-siRNA克隆經過慢病毒包裝系統包裝後,可用於感染依靠傳統轉染試劑難於轉染的細胞如原代細胞、懸浮細胞和處於非分裂狀態的細胞,並且在感染後可以整合到受感染細胞的基因組,進行長時間的穩定表達。
  • 慢病毒大規模生產的下遊工藝
    儘管行業現在也在努力向懸浮培養轉變,但目前慢病毒大規模生產工藝主要基於以批次模式進行的HEK293或HEK293T貼壁細胞的瞬時轉染,收穫通常在轉染後48-72小時進行一次或兩次。收穫液的質量高度取決於細胞活性,其會影響收穫液中的宿主細胞源性雜質的含量。所以,收穫時間的選擇不僅需要考慮產量,還需要考慮上清液的質量。
  • LONZA 4D-Nucleofector LV大規模流式細胞核轉染,高效轉染T細胞
    動物細胞轉染技術多樣,包括化學法、病毒轉導、傳統電穿孔法等。化學轉染磷酸鈣沉澱法、DEAE-葡聚糖、脂質體轉染等,操作簡單快捷,但大部分原代細胞、幹細胞、細胞系轉染效率低下,僅有少數貼壁細胞系轉染較高效,批次間重複性差。使用慢病毒、腺病毒、逆轉錄病毒的病毒轉導技術,雖然轉染效率高,但轉染底物有局限,轉染的基因片段大小需<10kb。
  • 細胞培養技術知多少
    細胞培養實驗有兩種基本的細胞生長系統:在人工基質上的單層培養(即粘附培養)或在培養基中自由漂浮(懸浮培養)。來源於脊椎動物的大部分細胞,除造血細胞系及少數其它細胞系外,均依賴固著性的生長,因此需要專門培養於適當的基質上,且該基質必須經過特殊處理,才能成功地粘附和擴增(即組織-培養處理)。不過,許多細胞株也能夠適應懸浮培養條件。
  • 動物細胞培養及外源基因的導入
    針對培養細胞的外源DNA導入已發展出多種技術,其中常用的有磷酸鈣介導的轉染,DEAE-葡聚糖介導的轉染,脂質體介導的轉染,電穿孔法等。這4種方法除DEAE-葡聚糖法外,均可用於暫時性轉染和永久性轉染。但它們有各自適用的細胞系。培養的細胞不同,其在攝取和表達外源DNA的能力上可能存在幾個數量級的差異。因此針對細胞系優化並比較幾種不同方法的效率很重要。
  • 提高基於杆狀病毒的AAV的生產方法及相關系統的可擴展性與生物安全性
    但另一方面,Luxturna和Zolgensma是目前市場上最昂貴的兩種藥物,大規模製造AAV載體的成本是主要因素之一。傳統上,無輔助AAV載體是通過瞬時轉染人胚腎(HEK)293細胞而製成的。雖然該系統便於在實驗室規模上優化AAV載體,但是大規模生產仍具有挑戰性。因此,基於杆狀病毒的AAV生產系統,因其可擴展性和可預測的生物安全性而備受關注。
  • T細胞轉染,用Nucleofector LV大規模流式核轉染
    動物細胞轉染技術多樣,包括化學法、病毒轉導、傳統電穿孔法等。化學轉染磷酸鈣沉澱法、DEAE-葡聚糖、脂質體轉染等,操作簡單快捷,但大部分原代細胞、幹細胞、細胞系轉染效率低下,僅有少數貼壁細胞系轉染較高效,批次間重複性差。使用慢病毒、腺病毒、逆轉錄病毒的病毒轉導技術,雖然轉染效率高,但轉染底物有局限,轉染的基因片段大小需<10kb。
  • sf9昆蟲細胞的培養
    表達水平高(特別是細胞內蛋白),較快的生長速度,有效的蛋白摺疊,廣泛的翻譯後修飾,糖基化與哺乳動物細胞類似,相對容易地酶促的去糖基化(對於蛋白結構測定有利),在V LPs表達中被廣泛使用。1.於重組病毒的分離是通過藍白斑篩選,不存在野生型和非重組型病毒汙染的問題,因此不需要傳統繁瑣的空斑分析來純化重組病毒。
  • 個中之最,這樣的腺病毒及其載體疫苗...
    由於腺病毒具有線性的雙鏈DNA,易於進行基因操作;基因組容量大;與其他載體相比載體高表達,且表達時間長久;能同時誘導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反應;無需添加佐劑;安全性好;容易製備;可經肌肉、口服甚至鼻腔吸入免疫,因此被作為新型疫苗的理想載體,廣泛應用於各種疫苗研究,包括針對愛滋病病毒、流感病毒、伊波拉病毒、寨卡病毒和瘧疾、狂犬病、前列腺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