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裡共嬋娟 各地中秋月色

2021-01-22 中國氣象局

  2013年9月19日,正是中國傳統節日中秋節。今年的中秋節是2021年之前最後一次「十五的月亮十五圓」。據介紹,今年月亮最圓的具體時刻為19日19時13分。中國氣象報社記者莊白羽攝於北京

  2013年9月19日,正是中國傳統節日中秋節。今年的中秋節是2021年之前最後一次「十五的月亮十五圓」。據介紹,今年月亮最圓的具體時刻為19日19時13分。中國氣象報社記者莊白羽攝於北京

19日迎來一年一度中秋佳節,傍晚開始,在黔東南州榕江縣城,不少民眾紛紛舉家外出到公園、廣場休閒散步納涼。19時許,一輪圓月升起,不少市民紛紛掏出手機攝影留念,還有不少攝影愛好者長槍短炮對著月亮拍了起來,還有的席地而坐喝起酒來,還有不少市民放起許願燈。中國氣象報通訊員石開銀攝影報導

19日迎來一年一度中秋佳節,傍晚開始,在黔東南州榕江縣城,不少民眾紛紛舉家外出到公園、廣場休閒散步納涼。19時許,一輪圓月升起,不少市民紛紛掏出手機攝影留念,還有不少攝影愛好者長槍短炮對著月亮拍了起來,還有的席地而坐喝起酒來,還有不少市民放起許願燈。中國氣象報通訊員石開銀攝影報導

2013年9月19日晚攝於開封。中國氣象報通訊員劉紅雨攝影

(責任編輯:葉海英)

相關焦點

  • 2019中秋月色攝影繪畫大賽作品獲獎名單大公開,你獲獎了嗎?
    近日,由中國數字科技館聯合天文模型類黑科技AstroReality、科學攝影助手Planit巧攝APP、攝影培訓課堂中國全球圖片總匯(移課中國)及發掘星空人物故事和視覺美學的中國星空視覺聯盟(CSVA),500PX星空小分隊更有微博及微信公眾號@NASA愛好者、微信公眾號銀河旅遊局、霜蟾、胖編、微博KOL@Jeff的星空之旅、@papajames等發起的「2019中秋月色
  • 2015中秋節作文:中秋窗前月色
    2015中秋節作文:中秋窗前月色 2015-09-17 09:42 來源:作文人網 作者:
  • 中秋探源:「嬋娟」僅指月亮嗎?蘇軾筆下的「嬋娟」來自何處?
    蘇軾這首詞小序中說:「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也就是說,這首是蘇軾於1076年被貶往密州,政治上失意,恰逢中秋節,晚上醉後,情緒低沉,望著一輪明月,思念自己的弟弟蘇轍(字子由),借酒力寫下了這首詞。
  • 蘇軾名句「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嬋娟是什麼意思?
    蘇軾的《水調歌頭》是千古詠月懷人的佳作,當時蘇軾在密州,和他最愛的弟弟蘇轍相別七年未見,於是在宋神宗熙寧九年的中秋月圓之夜,蘇軾見月起興,把對弟弟的思念和祝願寫進了詞裡,詞前有小序云:「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 詩意中秋——人情一輪滿,何必惜嬋娟
    詩意中秋作者 彭鵬己亥年中秋節次韻李慶東老師原玉,謹以祝每位親友身體健康諸事圓滿人情一輪滿,何必惜嬋娟。憶兒時月餅望滿中秋月,幾多涎水流?圖為肥麥穗;字是大豐收。不便如梨讓;偏能似寶留。年年每成憶,滋味再難求。
  • 「三五夜中新月色,二千裡外故人心」,中秋,你在期盼什麼?
    唐代詩人張祜在《中秋月》中說「一年逢好夜,萬裡見明時。」像張祜這樣讚頌中秋月色之美的詩篇在唐詩中非常多,白居易說「人道秋中明月好,欲邀同賞意如何。華陽洞裡秋壇上,今夜清光此處多。」於是,欣賞月色之美就成為八月十五這一天的重要活動。面對夜空中的一輪明月,自然會勾起人們對故鄉、親朋的思念。白居易為遠方的元稹寫下「三五夜中新月色,二千裡外故人心。」
  • 月到中秋分外圓:明天就是中秋了,送你50句關於月的經典詩詞名句
    月到中秋分外明,月色照亮了詩詞,更催生了無數佳作!秋天一到,天高氣爽,月色更增百倍美麗。古人常把圓月視為團圓的象徵,因此,八月十五的傳統中秋佳節,又稱為「團圓節」,一旦中秋的圓月與詩人遇上,便能引發無限的遐想。古人愛吟詠明月,為我們留下了許許多多吟詠明月的佳作,中秋的月亮分外明亮,面對如此美麗的月色,難道你只會說一句「好美的月亮」嗎?
  • 中秋月色願團圓
    月到中秋分外明,每逢佳節倍思親。中秋節在華夏大地滋潤著千萬兒女,傳承千年,多少外出打工仔作異鄉人,他鄉客,因為故鄉留不住燥動的靈魂而漂泊此地,然而,歲月流轉,月圓回頭,卻發現,原來與故鄉連在一起的靈魂,永遠在村口的樹下,殘斷的小橋旁,和汩汩而流的小溪裡。
  • 談及「中秋」詩句只能想起李白蘇軾?與月為友的其實大有人在
    宋人葛立方有言:「月輪當空,天下之所共視,故謝莊有『隔千裡兮共明月』之句,蓋言人雖異處,而月則同瞻也」。(《韻語陽秋》)在清淨的夜色中,人們望月、賞月、玩月,也在行旅中對月懷遠、思念故人。作者 諸雨辰清代沈謙《紅樓夢賦圖冊》月的亙古長存,最容易喚起人們的追問:「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 中秋望月詩詞集納 與月為友的詩人留下詩句佳作
    宋人葛立方有言:「月輪當空,天下之所共視,故謝莊有『隔千裡兮共明月』之句,蓋言人雖異處,而月則同瞻也」。(《韻語陽秋》)在清淨的夜色中,人們望月、賞月、玩月,也在行旅中對月懷遠、思念故人。如今才是十三夜,月色已如玉。未是秋光奇絕,看十五十六。(《好事近·七月十三日夜登萬花川谷望月作》)「齋」讓我們想到的首先是書齋,而楊萬裡又號「誠齋」。於是,尚未映入齋室的月色,便成了一位還未及拜訪誠齋先生的故友。故友為何遲遲未至呢?原來那「萬花川谷」也被「一林修竹」擋住了。楊萬裡的誠齋依然幽靜,而他卻期待著月亮。
  • 月色中秋(散文)
    時令佳秋,丹桂飄香,紅楓葉,月色明朗。時令佳節饋贈八月的「名片」——皎潔的月亮。有道的,月至中秋分外明,扮演中秋「主角」者,恆古至今月還是原來的月。讓人感慨月亮是故鄉明,月亮是九州圓。創造者為萬物生靈獻上了一份神聖的禮物——月亮。
  • 史上最著名的一首中秋詩,你定能倒背如流,卻不知它寫的是中秋
    在思想這件事上,有很多人「無處話悽涼」,可能遊子們都做不到「千裡共嬋娟」的境界。在這個舉國歡慶的日子裡,你可能聽說過「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的幽怨,也可能見過」暮雲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的景色。但是要論起唐詩和宋詞哪個更優美,哪個更有意境,想必不同的人心中有不同的答案。宋詞的形式極盡浪漫,並不拘泥於字數。
  • 宋詞裡的中秋月
    到了宋代,中秋節成為全社會各階層廣泛參與的重大節日,吳自牧《夢粱錄》卷四記載:  八月十五日中秋節,此日三秋恰半,故謂之「中秋」。此夜月色倍明於常時,又謂之「月夕」。此際金風薦爽,玉露生涼,丹桂香飄,銀蟾光滿,王孫公子,富家巨室,莫不登危樓,臨軒玩月,或開廣榭,玳筵羅列,琴瑟鏗鏘,酌酒高歌,以卜竟夕之歡。至如鋪席之家,亦登小小月臺,安排家宴,團圞子女,以酬佳節。
  • 25首最美中秋歌曲獻給你:願你人圓事圓花好月圓!
    月升是我的牽掛,月落是我的關懷, 月盈是我的惦記,月虧是我的思念, 月芽是我的真誠,月彎是我的微笑, 月圓是我深深的祝福…… 但願人長久 明月千裡寄相思
  • 中秋:人好月嬋娟|我們的節日
    八月十五,秋已過半,是為中秋。「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中秋時節,氣溫已涼未寒,天高氣爽,月朗中天,正是觀賞月亮的最佳時令。古人把圓月視為團圓的象徵,因此,又稱八月十五為「團圓節」。
  • 一組圖回顧往年中秋月色 花式合拍開啟賞月新姿勢
    中秋佳節將至,賞月是中國持續了數千年的文化傳統。月到中秋分外明,下面用一組圖來回顧往年中秋月色的皎潔和純淨,還有萌娃們與圓月的花式合拍,開啟賞月新姿勢。圖為2016年9月15日中秋節當晚,北京宛平城星光璀璨,中秋賞月會傾情上演。
  • 「中秋」不是二十四節氣,你知道中秋節的來歷和習俗嗎?
    , 又是一年中秋佳節。 ——《禮記》 中秋夜,設香案, 擺放時令果蔬和月餅, 全家人依次祭拜月亮, 再將月餅均分,共食。
  • 中秋詩詞96首 | 人道秋中明月好,一年今日最分明
    中秋月齊已空碧無雲露溼衣,群星光外湧清規。東樓莫礙漸高勢,四海待看當午時。還許分明吟皓魄,肯教幽暗取丹枝。可憐半夜嬋娟影,正對五侯殘酒池。十五夜與友人對月張蠙每到月圓思共醉,不宜同醉不成歡。一千二百如輪夜,浮世誰能得盡看。中秋夜杭州玩月張祜萬古太陰精,中秋海上生。鬼愁緣闢照,人愛為高明。
  • 2020年央視中秋晚會「落戶」洛陽
    9月4日,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秋晚會採用雲發布的方式,公布洛陽為2020年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秋晚會主辦城市  據悉,2020年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秋晚會將於10月1日20點檔在CCTV-1、CCTV-3、CCTV-4並機播出,央視頻、央視網及各新媒體平臺進行同步直播。  今年的中秋晚會將繼續採用篇章式結構。晚會將設置上篇《月圓花好》、中篇《鄉關何處》、下篇《家國萬裡》3個篇章,以及序《明月升》和尾聲《海上明月》。
  • 最亮最久最高 今年中秋月破紀錄如拾草芥
    當日是中秋佳節。天文專家表示,就全國範圍而言,今年中秋之夜可賞月時間將超過12個小時。不過大家是否知道,昨天的當空皓月一下子創下了20多年來中秋月亮的「三個最」——亮度最亮、可見時間最長、觀賞高度最高,破紀錄的勢頭堪比博爾特。據中科院紫金山天文臺的天文專家介紹,今年中秋的月亮高度角比去年大了12度,月亮高度角大,月光穿過的大氣層較薄,看到的月亮就會較明亮。另外因為月亮位於北半球上空,當地理緯度越高,可看到中秋月的時間就越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