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屠殺紀念館水池變許願池 網友:30萬的冤魂魂歸何處?(一)

2020-12-07 長江商報

南京大屠殺紀念館水池變許願池 網友:我們應該怎樣去面對那段歷史?

這本是一個讓人敬畏的地方,這本是一個提醒世人讓人牢記恥辱的地方,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座落在中國南京江東門街418號。該館的所在地,是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江東門集體屠殺遺址和遇難者叢葬地。

為悼念遇難者,南京人民政府於1985年建成這座紀念館,該館現在已成為國際間祈禱和平與歷史文化交流的重要場所;同時也是「全國中小學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全國青少年教育基地」和「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 。 

責編:ZB

相關焦點

  • 南京大屠殺紀念館水池變許願池 網友:30萬的冤魂魂歸何處?
    這本是一個讓人敬畏的地方,這本是一個提醒世人讓人牢記恥辱的地方,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座落在中國南京江東門街418號。該館的所在地,是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江東門集體屠殺遺址和遇難者叢葬地。如今南京大屠殺的歷史已經深深印在了我們的腦海中,可是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西側和平公園的水池成了遊客的「許願池」。
  • 朱成山22年為30萬冤魂吶喊 守護南京大屠殺歷史
    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館長朱成山22年為30萬冤魂吶喊——  他把守護南京大屠殺歷史當作崇高使命  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館長朱成山的職業生涯中有許多個首次:首次帶領南京大屠殺倖存者赴日舉行證言集會;首次把南京大屠殺史實展辦到日本、美國、俄羅斯、丹麥、菲律賓等國;創辦首個南京大屠殺學術研究機構;參與策劃和組織首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活動
  • 又一「精日」被抓 稱南京「屠刀之下無冤魂」(圖)
    莫挑戰法律底線近日,有網友在網上發布「屠刀之下無冤魂」「釣魚島是日本的」「南京大屠殺是憑空捏造的」等一系列不當言論,經網友舉報,日前,江西宜春警方將其抓捕。12月10日宜春網民周某航,分別以暱稱「南屠30萬」和「屠刀之下無冤魂73316」在微博發表精日言論,挑戰法律底線。
  • 她為了替南京大屠殺30萬冤魂伸冤,受日本右翼威脅,精神崩潰自殺
    為了那些無辜慘死的同胞,為了讓那些受難的靈魂,她毅然決定要寫一本揭露南京大屠殺的真相書。她要為自己的同胞伸張正義,讓南京城內的30萬亡靈得到撫慰。歷史不能被遺忘。要讓全世界都看到日軍的罪行,這一強烈又堅定的想法在張純如的腦海裡不斷縈繞。做出決定後,張純如就馬上投入了這項事業之中。
  • 她為30萬冤魂奔走,讓世界記住了南京大屠殺,日本人卻逼她自殺
    這位女性就是張純如,是出生在美國的華裔,她進入伊利諾伊大學先是攻讀計算機,因為熱愛寫作,後來轉系進入新聞專業,畢業後一直從事記者工作,從此開始了專業寫作的道路,她出版的《蠶絲——中國飛彈之父錢學森》一書,廣受社會好評,還獲得過美國多家基金會的贊助。
  • 南京舉行國家公祭儀式 祭奠大屠殺30萬冤魂
    中新網南京12月13日電 (記者 朱曉穎 盛捷)12月13日,十時整。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儀式在南京舉行。專題>>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內,聚集了倖存者及遺屬、部隊官兵、學校學生、國際友好人士等各界人士。初冬晨曦中,人們裹著厚重的素色衣裝,披著白色雨衣,佩戴白色胸花,為反戰與和平的集會而來。
  • 熊孩子拋鵝卵石打水漂,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發聲了!
    事件回溯4月30日,此前多次曝光「精日份子」挑釁行為的「上帝之鷹_5zn」在微博上發布了一段視頻,視頻中幾名兒童把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地上的石頭扔入水池中。該視頻引發網友熱議。視頻截圖紀念館態度對此,紀念館及時了解情況,迅速加強現場管理。4月30日當天,紀念館通過官方微博向社會作出回應。
  • 綜述:祭奠冤魂 警醒世人——北美多地人士紀念南京大屠殺80周年
    新華社紐約12月13日電 綜述:祭奠冤魂 警醒世人——北美多地人士紀念南京大屠殺80周年  新華社記者  80年前的12月13日,南京淪陷,侵華日軍開始了慘絕人寰的大屠殺,30萬中國同胞遭屠戮。80年後,北美多地人士以各種形式祭奠這場浩劫中的死難者,警醒世人,勿忘歷史,珍愛和平。
  • 第一個為南京大屠殺30萬冤魂吶喊的人,是誰?
    不過,第一位為南京大屠殺30萬冤魂吶喊的人,是南京大學歷史系教師高興祖——南京大屠殺研究第一人,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特別貢獻獎章001號獲得者。他於1954年畢業於南京大學歷史系並留校任教,承擔日本史的教學工作。通過大量調查研究,他領導的南京大屠殺調研小組編寫的第一本著作——也是國內第一本紀述南京大屠殺的書——開頭並沒有獲得支持。
  • 16年前,36歲的她選擇舉槍自殺結束生命,曾為30萬冤魂奔命
    16年上半年的時候我恰好有假期,便應朋友之邀去六朝古都南京旅遊。到了南京除開遊歷秦淮河,參觀夫子廟,去古城牆感受歷史的滄桑外,還有一個地方不得不去,那就是南京事件紀念館(因為敏感原因,所以只能用南京事件代替)。
  • 南京大屠殺「百人斬」被槍斃現場,30萬冤魂終於瞑目了!
    這是一張大部分中國人都見過的照片,日本軍官向井和野田,在日軍攻佔南京前後,舉行殺人比賽,號稱「百人斬」,其罪行刊登在《東京日日新聞》上。1947年12月18日。日軍戰犯向井敏明、野田巖和田中軍吉(由左至右),在南京戰犯法庭接受公審,距南京大屠殺剛好十年。
  • 捷克總統參觀南京大屠殺紀念館,為何獲外交部「點讚」| 政解
    新京報快訊(記者顏穎顓)捷克總統澤曼16日前往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進行悼念活動,成為第二位前往該館進行悼念活動的在任外國元首。他為什麼會想到參觀紀念館,此前還有哪些外國政要參觀過南京大屠殺紀念館?
  • 為了替南京30萬冤魂伸冤,她飽受日本右翼威脅,36歲精神崩潰自殺
    為了那些無辜慘死的同胞,為了讓那些受難的靈魂,她毅然決定要寫一本揭露南京大屠殺的真相書。她要為自己的同胞伸張正義,讓南京城內的30萬亡靈得到撫慰。歷史不能被遺忘。要讓全世界都看到日軍的罪行,這一強烈又堅定的想法在張純如的腦海裡不斷縈繞。
  • 哀悼南京30萬冤魂 國家第三次公祭死難同胞
    國務院將舉辦第三次國家公祭儀式,悼念南京大屠殺30萬死難同胞。當日早晨7時正,在南京大屠殺紀念館集會廣場舉行升國旗、下半旗儀式,並在南京市部分區同步舉行悼念。另外,「記憶與和平——南京大屠殺史學術年會」及「世界和平法會」將於下午舉行。當晚7時正紀念館的祭奠廣場將舉辦「燭光祭」。  京滬多地同步開展活動  國家公祭日當天,內地抗戰主題紀念館和部分城市同步舉辦紀念活動。
  • 紀念「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楹聯、詩詞作品選登
    (湖南 胡云泉)  悼卅萬冤靈,憶恥錐心,永銘日寇豺狼史;  昭千秋血證,枕戈飲膽,誓鑄中華民族魂。  (福建 蔡為群)  國恥焉能忘,卅萬冤魂,唯有反思方勵志;  醒龍正奮飛,千秋偉業,宜將大恨助圖騰。
  • 不說日語,是日本人來到南京大屠殺紀念館的共識
    一開始她語言不通、人生地不熟,給她做過20餘年翻譯的常嫦說, 松岡環不僅承受著「日本國內右翼分子的攻擊」,還面對著「南京大屠殺倖存者對日本人的戒心」。今年7月,她來到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以下簡稱「遇難同胞紀念館」)時,她的身邊坐著南京大屠殺倖存者艾義英老人。艾義英出生於1928年,南京大屠殺慘案發生那年,她只有9歲。
  • 向西方揭露日軍暴行的第一人,為南京30萬冤魂奔走多年後舉槍自殺
    1997年,一部名叫《南京大屠殺:被遺忘的二戰浩劫》的書籍,在美國出版。這本書帶來的影響是巨大的,在哈佛和斯坦福等美國著名的大學,都舉行了與南京大屠殺有關的研討會。與此同時,幾乎所有的美國主流媒體,都大幅報導了南京大屠殺。
  • 南京大屠殺:也是一場文化浩劫
    13日上午10點,悽厲的防空警報聲響徹整個南京,全市各界人士悼念南京大屠殺30萬同胞遇難76周年儀式在南京大屠殺紀念館舉行。  南京保衛戰,是1937年11月國民革命軍在淞滬會戰中失利後展開的保衛南京的作戰。
  • 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獲贈120件二戰文物
    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獲贈120件二戰文物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5-03-17 17:17 來源: 新華社新華社南京3月17日電(記者 蔣芳)今年是抗戰勝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
  • 南京江東門紀念館追思張純如
    11月9日是美國華裔作家張純如的忌日,當天上午,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在館內的張純如雕像前舉行「勇敢的天使」花語祭奠活動,用鮮花緬懷這位無法忘卻歷史的作家。  活動現場,代表張純如英文名Iris的鳶尾花和寄託哀思的白菊圍繞在雕像四周,紀念館館長張建軍帶領全館工作人員在雕像前默哀,並獻上菊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