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市場消息稱碧桂園在馬來西亞的「森林城市」項目因涉及外匯管制問題而暫停國內銷售,儘管碧桂園方面對此予以否認,但碧桂園森林城市為客戶在香港為客戶以買保險的名義進行套現卻是不爭的事實。
一位從事海外房產項目代理並去過碧桂園森林城市考察的朋友,在談及項目時直接在微信裡「甩」過來三個字:我不賣。同時他也暗示,在東南亞城市中,相比曼谷、芭提雅和普吉,碧桂園森林公園不屬於高投資回報的海外房產項目。只能說碧桂園借企業的品牌影響力和廣告效應,為投資者吹起了一個美麗的「泡沫」。
根據碧桂園公布的數據,截止2016年底,森林城市對外宣稱項目為集團貢獻的銷售額為218億元,其中90%的購房客戶來自國內。顯然,碧桂園對此很驕傲,畢竟放眼全世界大概也沒有哪個國家,像中國人這樣容易被「忽悠」,憑著開發商的樓書就敢跑到赤道去買一個規模巨大的填海造城項目。
很多朋友應該都還記得去年巴西奧運會期間,碧桂園森林城市在央視上感動天感動地感動國人的廣告。相信這90%的國內購房客戶中,有相當一部分是被這些廣告洗腦後衝動置業的朋友;而另一些客戶則來自於碧桂園多年來在國內積累的業主們。
小參在知乎上一篇討論碧桂園森林城市項目的帖子裡看到,某碧桂園資深業主表示,之所以置業碧桂園森林城市就是相信碧桂園的「造城」能力,並以自己現在居住的廣州碧桂園鳳凰城為例,力證碧桂園最擅長的就是「在一個挺荒涼的地方起一座超級大城,然後給你配好各種商業街啊、車站啊之類的」……
嗯,多麼美好的藍圖啊!可問題是,新山和廣州有可比性嗎?!首先,新山雖然是馬來西亞排名第三的大城市,但人口不足百萬,就算加上旁邊的新加坡(前提是新加坡的朋友願意來新山定居),也不過是廣州的零頭。其次,新山土地供應充足,沒地就填塊海,而廣州土地供應卻是逐年減少。很明顯,廣州碧桂園鳳凰城的成功,根本無法被複製到馬來西亞碧桂園森林城市上。
而90%購房客戶來自國內的另一個隱患還在於,未來碧桂園城市森林在相當長的時間裡,都可能是罕有人住的「鬼城」,如同現在的鄂爾多斯。畢竟大家都心知肚明的是,這些來自國內的購房者絕大多數買的是快速的「房產增值」或「第二家園」計劃,而不是真正的「居住」或長期的租金回報。小參接觸的一些海外項目代理商坦言,為了不影響項目後期居住品質,會對來自中國的購房客戶進行一定比例的限制,因為國內客戶很多都只是投資而已。
從旁觀者來說,馬來西來不穩定的國內局勢,連續幾年的匯率暴跌以及「獨特」的文化氛圍,都不足支持碧桂園森林城市成為值得國內購房者投資的優質海外資產。而對於地處新山、客群也主要來自國內的富力公主灣來說,也面臨著和碧桂園森林城市同樣的問題。
2014年就開始正式推廣和銷售的富力公主灣,是富力地產第一個海外項目,但在國內的「影響力」遠不及碧桂園森林城市,也一度處於停售階段。小參了解到項目最近開始推新,但拔打銷售電話卻處於無人接聽狀態。
碧桂園森林城市這一次的維權事件,被業內稱為今年最大的「維權黑洞」,但海外置業的熱情並不會因為一個碧桂園森林城市而消減。雖然國家一再明確嚴格執行外匯管制,但只要地下錢莊存在,就無法阻止國人海外置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