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開發出了一種在大鼠模型中以最低毒性提供長效局部麻醉的技術。科學家此前在開發用於外科手術後麻醉劑失效後安全地防止疼痛的緩釋配方問題上遇到了困難,這是由於傳統的麻醉劑對肌肉和神經細胞有毒。哈佛大學醫學院兒童醫院麻醉學系的Hila Epstein-Barash及其同事報告說,如果把麻醉劑石房蛤毒素與脂質體組合起來,它對於大鼠是有效的長效局部麻醉劑。脂質體是包裹了水的脂肪球,它是石房蛤毒素的理想載體,這是由於這種分子極端親水。這組科學家比較了聯合使用或者不使用地塞米松的情況下石房蛤毒素的效果。地塞米松是一種強效類固醇,已知可以增強封裝的麻醉劑的作用。結果他們發現石房蛤毒素脂質體被證明可以在動物實驗中緩慢釋放麻醉劑,而且沒有毒副作用。這組科學家報告說,僅由脂質體和石房蛤毒素組成的一個配方可以阻斷神經達48小時,如果聯合使用地塞米松則可阻斷7天。這組作者警告說,在該方法用於人類之前,這種技術和配方需要加以優化。(來源:EurekAlert! 中文版)
(《美國科學院院刊》(PNAS),doi: 10.1073/pnas.0900598106,Hila Epstein-Barash,Daniel S. Kohane)
更多閱讀(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