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12 08: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原創 科技日報 科技日報
◎ 科技日報社記者 劉傳書
1月11日,《深圳市科研誠信管理辦法(試行)》(以下簡稱《辦法》)正式試行,造假申報、套取財政資金、編造科技成果、從事學術論文買賣、接受「打招呼」「走關係」等失信行為都將受到嚴懲。科研誠信嚴重失信者情節特別惡劣的,將永久取消其申報科技項目資格。
此次出臺的《辦法》共分6章35條,適用於「深圳市科技計劃項目」和深圳市科技行政主管部門負責組織實施的其他科技業務中各類責任主體的科研誠信管理。參與主管部門科研活動的申報單位、承擔單位,項目承擔人員、參與人員,第三方服務機構及其工作人員,諮詢評審專家等是科研誠信建設的責任主體。責任主體在開展科研活動前應當籤署科研誠信承諾書,主動戴上「誠信緊箍咒」。
資料圖。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辦法》中認定的科研失信行為分為一般失信行為和嚴重失信行為。其中,項目申報單位、承擔單位一般失信行為包括在科技計劃項目和其他科技業務的申報、評審、實施、驗收、監督檢查和評估評價等活動中,提供的材料及相關重要信息與實際情況不符,但未造成嚴重後果或者財政資金損失;管理失職,造成負面影響或者財政資金損失等。嚴重失信行為包括在科技計劃項目和其他科技業務的申報、評審、實施、驗收、監督檢查和評估評價等活動中,採取造假、串通、行賄、利益交換等行為,造成嚴重後果或者財政資金損失;套取、轉移、挪用、截留、私分財政資金;出現危害國家安全、損害社會公共利益、危害人體健康、違反科研倫理規範等行為;違反國家科學技術活動保密相關規定等。
《辦法》對責任主體失信行為的懲戒對象分為機構和當事人兩大類,懲戒程度按照一般失信和嚴重失信兩類來執行,包括1至3年(含3年)或3至5年(含5年)不受理其提交的市科技計劃項目及其他科技業務申請,不推薦申報國家、廣東省科技計劃項目,不授予市科技獎勵,不提名國家、廣東省科技獎等懲戒等。特別嚴重者取消5年以上直至永久相關資格。第三方服務機構及其工作人員、諮詢評審專家則視情況嚴重程度停止其相應年限或永久取消服務資格。
此外,主管部門還可以終止、撤銷財政資助的相關科研項目,解除相關政府購買服務合同,追回結餘資金、追回已撥財政資金以及違規所得,撤銷獎勵或者榮譽稱號。
來源:科技日報
原標題:《深圳試行科研誠信管理辦法,嚴重失信者將被永久取消申報科技項目資格》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