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為何閃閃發光?新發現的基因或成原因

2020-10-22 科技工作者


研究人員正在巴西海岸附近收集火體蟲標本。

白光照射下的火體蟲(上圖)在機械刺激後產生生物螢光。海醃菜(也稱作火體蟲)是在水下自由漂浮的群體,由成千上萬單獨個體組成,能夠發出藍綠色螢光。

10月20日,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的研究人員在《科學報告》雜誌上發表論文稱,他們發現了一種生物發光基因,這種基因可能是火體蟲能夠發光的原因。如果得到證實,這將是首個在脊索動物身上發現的生物發光基因。

「數以百計的生物體能夠發光,而且它們發光的原因多種多樣,」合著者Michael Tessler說,他是美國聖弗朗西斯學院的助理教授。「我們的工作表明,至少在部分動物中存在一種共同的基因,這種基因在不同生物體內有微小差異,能使不同生物體發光。它可以幫助解釋最終有多少生物體具有相似的發光能力。」

火體蟲與其他發光生物不同,它們的發光能力可以由光觸發,目前其生物發光性相關事實仍謎團重重。

自然歷史博物館的副研究員David Gruber說:「理解火體蟲生物發光的生化途徑是特別有趣的,因為火體蟲是一種脊索動物,相比於水母或螢火蟲等發光生物,它與脊椎動物以及人類的關係更加密切。」

與其他發光生物一樣,火體蟲依靠底物(螢光素)和螢光素酶之間的化學反應發光。研究人員發現,將一種常見的發光腔腸素與火體蟲混合會導致生物發光。

為了進一步研究這一反應的內部機制,他們對採集的火體蟲及標本進行了RNA測序,發現了一種與常見螢光素酶相匹配的基因,並且證實——火體蟲在與腔腸素混合後,確實能通過表達該基因發光。

「參與這項研究感覺就像進入了一部百年懸疑小說,」論文合著者、巴魯克學院助理教授Jean Gaffney評價道。「這種看似陌生的脊索動物居然和我們人類有如此驚人的相似之處。」

編譯:花花 審稿:西莫 責編:陳之涵

期刊來源:《科學報告》

期刊編號:2045-2322

原文連結:https://phys.org/news/2020-10-newly-gene-sea-pickles.html

中文內容僅供參考,一切內容以英文原版為準。轉載請註明來源。

相關焦點

  • 海洋中閃閃的藍綠螢光,是首個生物發光基因造成的?
    10月20日,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的研究人員在《科學報告》雜誌上發表論文稱,他們發現了一種生物發光基因,這種基因可能是火體蟲能夠發光的原因。如果得到證實,這將是首個在脊索動物身上發現的生物發光基因。「數以百計的生物體能夠發光,而且它們發光的原因多種多樣,」合著者Michael Tessler說,他是美國聖弗朗西斯學院的助理教授。「我們的工作表明,至少在部分動物中存在一種共同的基因,這種基因在不同生物體內有微小差異,能使不同生物體發光。它可以幫助解釋最終有多少生物體具有相似的發光能力。」
  • 碳結晶怎麼變成閃閃發光的鑽石,你手上戴的是古代海洋歷史?
    實際上,無論是通過何種方式,毫無疑問都需要很長的時間周期,才得以讓一大塊碳結晶變成閃閃發光的鑽石。科學家們在高溫高壓的實驗環境中,重建了鹹金剛石礦床,確認地球正在將海洋壓成鹹的鑽石,當地幔破壞古老的海底礦物之時,許多鑽石也正在地球上形成。
  • 中國首次觀測到氣態水存在的證據,倒置湖充滿大量閃閃發光水體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研究人員在深海熱液區,通過「發現」號高清攝像頭發現由大量「蘑菇型」熱液煙囪結構形成的倒置湖。湖內充滿大量閃閃發光的水體。這是由於巨大的溫度、密度差異形成的強烈光反射層。通過深海雷射拉曼光譜原位探測系統和深海熱液溫度探針對倒置湖內水體不同層位進行拉曼光譜採集和溫度測量。
  • 《閃閃發光的人生》|閃閃發光,是一句咒語,會讓你遇見星光
    「閃閃發光,閃閃發光。」是一句魔法咒語,你只要閉上眼睛,心中默念,心靈晦暗之處就會有星光,照亮四周。《閃閃發光的人生》是日本暢銷作家小川糸《山茶文具店》的續篇,延續了之前的平淡溫情風格,講述的是與過世外祖母和解後的鳩子過上了自己的新生活,有了新的家人——丈夫蜜朗和女兒QP妹妹,認識了新的朋友——外祖母的筆友靜子和蜜朗的前妻美雪,還遇見了一群有故事的委託代筆者。
  • 螢火蟲為什麼閃閃發光? 螢火蟲發光的小秘密
    螢火蟲為什麼閃閃發光? 螢火蟲發光的小秘密時間:2017-07-27 13:29   來源:360問答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螢火蟲為什麼閃閃發光? 螢火蟲發光的小秘密 夏天的黃昏,人們常常可以看到,螢火蟲三三兩兩在樹叢中、小河邊,飛來飛去,時隱時現。
  • 閃閃發光的人都長什麼樣子的?
    閃閃發光的人都長什麼樣子的?最近,在一個世界名貴蝴蝶展裡,看到好多前所未見的蝴蝶,也拍下了好多照片。我們身邊總會遇到一些閃閃發光的人,於是我想起了一個閃閃發光女同學。閃閃發光的人都長什麼樣的?去年,我的小學同學朵朵來北京參加了一場音樂演出。
  • 海洋的光影魔術師:發光生物讓海洋五彩斑斕(圖)
    湖水閃閃發光,就像燃燒的火焰,船槳激起萬點「火光」,船周圍飛起美麗的「火花」,甚至連躍出水面的魚兒也「火星」四濺。這都不是火,而是湖中大量繁殖的海洋生物甲藻的「表演」。在它們受擾動,如船槳划動、魚兒遊動時,所含的螢光素就會因氧化作用而產生美麗的光。  海洋表層,尤其是溫帶和熱帶的海域,常聚集著單細胞的發光浮遊生物,甲藻類是其中最重要的成員。
  • 專欄共看·NJU地理海洋之聲 | 座談:每個人都是閃閃發光的個體
    地海院劉永學課題組在海上風電場遙感監測方面取得新進展「專欄共看」欄目與你一起走進各院系各單位各班級各支部公眾號各具特色的優秀新媒體專欄今天,一起看地海院公眾號「NJU地理海洋之聲」「座談」欄目的「自我介紹」——∨
  • 感謝你的堅持,讓生命閃閃發光
    感謝你的堅持,讓生命閃閃發光 2020-10-15 17:5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海洋科普(1091)| 科學家發現五彩斑斕的深海蠕蟲新物種 在水下「跳舞」並互相廝殺
    本文來自 閒話海洋(ID:OceanTalking) 來自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和法國巴黎索邦大學的研究人員在周二發表在《ZooKeys》雜誌上的一篇論文中描述了四種新發現的五彩斑斕的深海鱗片蠕蟲。這些蠕蟲被命名為Peinaleopolynoe goffrediae;P. mineoi;P. orphanae和P. elvisi(以貓王的名字命名)。
  • 成都「十三五」成績單上,這15組數字閃閃發光!
    成都「十三五」成績單上,這15組數字閃閃發光!這五年,成都拾級而上,從西部城市到國家中心城市,從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到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範區建設,歷史機遇前所未有,城市能級不斷提升。這五年,於成都而言,是新時代、新機遇、新經濟。成都變革經濟工作組織方式,堅持「人城產」營城邏輯,五年來誕生了無數新地標、新人物、新事件、新詞語。站在從「十三五」邁向「十四五」的歷史節點,新徵程即將開始。
  •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首次在深海熱液區發現氣態水
    來源:央視央視網消息: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科學」號科考船,在深海熱液區首次觀測到氣態水存在的證據。該成果今天(28日)在地球科學權威刊物《地球物理學研究快報》上正式發表。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研究人員在深海熱液區,通過發現號高清攝像頭發現由大量「蘑菇型」熱液煙囪結構形成的倒置湖。湖內充滿大量閃閃發光的水體。這是由於巨大的溫度、密度差異形成的強烈光反射層。通過深海雷射拉曼光譜原位探測系統和深海熱液溫度探針對倒置湖內水體不同層位進行拉曼光譜採集和溫度測量。
  • 青蛙吞下螢火蟲後胃部閃閃發光
    青蛙吞下螢火蟲後胃部閃閃發光【環球網綜合報導】據英國《每日郵報》7月5日報導,近日,網上一段視頻顯示,在美國田納西州的納什維爾市,一隻青蛙在吞食了螢火蟲後胃部閃閃發光,令人倍感新奇。視頻中,一隻青蛙趴在白色的牆壁上,身體不時發出暖黃色的光。此前,這隻飢腸轆轆的青蛙吞食了一隻螢火蟲。
  • 天上閃閃發光的是不是都是星星?
    宇宙浩瀚無窮、星系無數,每個星系就如同海洋中的島嶼一般,因此人們用「宇宙島」來形象的表示星系在宇宙中的分布。人們通常依據星系的視覺形狀將其分為橢圓星系、螺旋星系和不規則星系。此外,還有棒旋星系、透鏡星系和活躍星系等。
  • 鳥類真的喜歡閃閃發光的物品麼。
    很顯然,烏鴉好像並沒有刻意地去收集閃閃發光的金屬,而是把它覺得能帶走且有趣的東西紛紛帶過來了。不過為什麼我們總會覺得鳥類會喜歡閃閃發光的物品呢。比如,哪怕是在人跡罕至的野外,在澳大利亞和巴布亞紐幾內亞有一種bower bird會在自己搭建好的巢穴中放上有金屬光澤的裝飾品,它可以是一個易拉罐拉環,也可以是一個首飾。
  • 海洋中的「黃金」:極品大龍蝦可遇不可求,金色外殼驚豔眾人!
    你見過海洋裡的「黃金」嗎? 在市場上,大多數販賣的龍蝦個頭都相對較小,為人工養殖。而生活在淡水區的野生龍蝦個頭是非常大的,迄今為止,我國發現的龍蝦種類大約有八種。
  • 在平淡的日子裡努力成為閃閃發光的自己
    在平淡的日子裡努力成為閃閃發光的自己 2020-11-29 23: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蘇格蘭高地一河流上現超大號「冰煎餅」陽光下閃閃發光
    據英國《太陽報》1月2日報導,在蘇格蘭高地的一條河上,覆蓋著一片片如披薩大小的「冰煎餅」,在陽光下閃閃發光,51歲的飼養員Peter McKinney外出工作時拍攝下了這一迷人的場景。Peter在芬德霍恩河的一條支流附近發現了大約30個「冰煎餅」,它們在陽光下閃閃發光,他被這獨特的景象震撼了,「這些『冰煎餅』是超大號的,有一個大披薩那麼大,這很罕見。我在鄉下工作了35年,第一次看到這樣的。」據了解,「冰煎餅」是一種圓形冰塊,直徑從30釐米到3米不等。「冰煎餅」有兩種形成方式。
  • 青年說|勞晶燕:讓每一天都閃閃發光
    今天推送杭州市檢察院法律政策研究室勞晶燕的《讓每一天都閃閃發光》,她作為全市新冠疫情防控優秀青年突擊手代表,與大家分享她的成長曆程和青春感悟。風雨兼程 | 守護正義杭州市檢察院法律政策研究室勞晶燕讓每一天都閃閃發光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五月,是忙碌的五月;五月,是紅色的五月。
  • 科學家創造出一生都能發光的新植物
    我們夢想中閃閃發光的溫室距離我們仍然很遙遠,但現在有了點吸引人的進展了。科學家不僅是使用一點可見光對植物進行基因改造,而是讓植物一生都能靠自己持續發光。這是在之前發光植物基礎上的驚人進步,比之前進行基因改造的菸草要更亮,也不需要添加化學物質來維持發光。發光時間也比採用植物納米仿生學的發光植物更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