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土壤導致根系問題
1.土壤黏重
質地黏重的土壤容易板結,使果樹根際環境通氣不暢,影響根系表面的氣體交換和吸收,導致根系活力減弱,阻礙了根系對養分的吸收利用,從而造成地上部分植株缺乏營養,株矮葉小、發育不良。
不僅如此,黏重的土壤在乾旱時容易裂開,拉傷根系或將根暴露在空氣中,雨後還會阻礙水份向下滲透,形成果坑積水,導致根系漚根。
2.根系漚水
果樹根系也是需要呼吸的,如果地勢過低或是地下水位過高,土壤水分含量長期過重,導致果樹根系漚根缺氧,呼吸緩慢,根系對水分和無機營養等的向上運輸過程也會減慢。地上部分接收不到根系的營養,自然長不好,常表現出黃化落葉。
3.土壤缺素
土壤中缺乏某一種或多種果樹必需的礦質元素,果樹地上部分表現出相應的缺素症狀。
二、病蟲害致根系問題
土壤中有害生物、微生物種類極多,光導致根系腐爛的就有疫黴菌、腐黴菌、鐮孢菌、蜜環菌、杯傘菌等十多種病菌。我們來看看果樹根系常見的病蟲害。
1.白絹病
主要症狀
該病害發生在果樹根頸和根部,先是根頸變褐腐爛,逐漸蔓延擴展,產生白色絹絲狀薄膜,菌絲可以蔓延到根頸附近土壤,嚴重時果樹根頸部位土壤充滿白色菌絲,菌絲薄膜上形成菌核。
感病部位皮層腐爛後引起葉片枯死脫落,嚴重時全株枯死。在水分潮溼條件下菌絲可直接蔓延到下部葉片,產生大量白色絹絲膜,包圍下部枝葉,使葉片出現水漬狀斑,在絹絲膜上產生菌絲。
侵染病原
該病是一種真菌性病害,病原為半知菌亞門小核菌屬真菌,寄主範圍廣泛,達200種以上,在土壤、病殘體、雜草上越冬,土壤中可以存活4年以上。
2.根朽病
主要症狀
染病果樹地上部分葉片變黃、早落或葉片變小,枝葉稀疏,枝條枯萎死亡;有的果樹在根頸部位會發生流膠現象。
在果樹受害的病根皮層內,病根表面及土壤內,可以見到黑褐色的根狀菌索。果樹幼齡樹及成年樹均可感染。
侵染病原
擔子類真菌侵染引起,病部往往長有成堆的子實體。
3.根腐病
主要症狀
病株葉片萎蔫、捲縮,葉片失水青幹,枝條乾枯,吸收根大量腐爛,稍用力拔病根,表皮即斷裂,並與中柱分離;當細小的側根發生此病後,去掉根的表皮後,除留中柱外,還有絲狀的韌皮纖維。
侵染病原
懷傘菌、小蜜環菌和致病力強的寄生疫黴。
4.腳腐病
主要症狀
植株感病初期病部樹皮呈不規則的溼腐狀,顏色變褐常滲出褐色膠液,樹皮腐爛,具酒糟氣味。病害可向下蔓延至根群,引起主、側根甚至鬚根大量腐爛。與根腐病的區別在於該病主要發生在主幹基部。
侵染病原
多種疫黴菌或疫黴菌與鐮刀菌複合感染。
5.紫紋羽病
主要症狀
主要危害果樹根系,細根先發病,然後擴展至側根、主根直至樹幹基部。
病根初期形成黃褐色不定形斑塊,內部皮層組織呈褐色病變。病根表面有濃密的暗紫色絨毛狀菌絲層,並長有暗色菌索,尤以病健部交界處明顯。菌絲層及菌索的色澤,在開始時較紅,以後逐漸轉深,後期病根皮層組織易腐爛,但表皮仍然完好地在外邊。
果樹感染紫紋羽病後,地上部分生長衰弱,小葉發黃,枝條節間縮短或部分乾枯。一般情況下,病株往往要經過數年才會死亡。
侵染病原
紫紋羽病是一種真菌性病害,病原為擔子菌亞門桑卷擔屬真菌。
6.白紋羽病
主要症狀
主要發生在果樹根系和根頸處,產生白色菌索和菌絲膜。
發病初期,根系表面產生白色菌索,逐漸擴展蔓延,嚴重時病部表面和土壤縫隙中布滿白色菌絲膜,病根表面產生菜籽狀褐色菌核,根表皮柔軟腐爛,木質部腐朽,皮層極易脫落。在潮溼地區,白色菌絲蔓延到地表成蛛絲狀。
地上部分表現為葉小而黃,發芽遲,新梢短,樹勢衰弱,枝蔓上產生幼嫩氣生根,枝條枯萎,嚴重者全株死亡。
侵染病原
病原為子囊菌亞門褐座堅殼菌,在土壤中越冬,可存活5年以上。
7.線蟲病
主要症狀
地上部分多表現為葉片黃化並失去光澤,嚴重時會有卷葉現象,新梢抽發遲,葉小而薄,轉綠緩慢。
地下部分因線蟲種類不同會表現出不同症狀,主要包括根瘤和根腐兩種。
侵染病原
根結線蟲、根腐線蟲等。
8.蟲害
根系的害蟲主要有根粉蚧、螻蛄、豹蠹蛾、天牛、金龜子幼蟲、根結線蟲等,有時老鼠也會啃食根頸樹皮。
三、農事操作不當導致根系問題
1.環割過重
很多種植戶都會對果樹進行環割。環割切斷了葉片合成的有機營養向下輸送的渠道,使其運送到果實等部位,起到保果、提升果品質量的作用。但是如果盲目割弱樹、增加環割次數或者環割過深,根系會因得不到養料而「餓死」。
2.過度掛果
果樹掛果超量,樹體營養大量轉運到果實,根系同樣會因為得不到足夠的營養而「餓死」萎縮。
3.過度修剪
修剪要有整體性,避免「一刀切」,尤其是對需要重截回縮更新主枝的果樹,回縮量比較大的話分兩三年進行,一次性大量的修剪對樹勢影響很大,養根措施配套不到位的話有時樹勢兩年都不能恢復。
4.過渡斷根
斷根控水、促花時距離掌握不好,傷及過粗的根系。
5.肥害
施的化肥太近、太多、太濃;有機肥沒有腐熟、沒有拌勻就堆埋到根系都能導致燒根。長期不重視埋肥只表面撒肥導致根系上浮 ,根系也容易被曬傷凍傷。
總的來說,果樹根系問題很多,只看地上部分表現出的症狀難以判斷,要挖開果樹根部,具體看看問題所在。
《何時打除草劑效果最佳》(高端農業)
除草劑在農業種植中是廣大農民朋友的得力幫手,但是除草劑使用方法必須正確。今天小編就跟大家一起探討一下何時為最佳時期:
一、封閉型除草劑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
首先用封閉型除草劑這個時期打除草劑有露水沒露水都行,主要是是封閉殺滅雜草種芽和幼根的,方法用量用對,封閉的好,後期基本上沒有雜草。注意要避開高溫天氣,藥濃度蒸發降低藥效。
二、後期使用除草劑方法和注意事項
苗後打除草劑要儘量避免雨後或者早晨露水還沒退,晚上露水上來的時候。因為藥劑濃度會被露水稀釋達不到理想的效果,而且可能隨著露珠掉在地上。注意不要在高溫的天氣打除草劑,天氣高溫除草劑無法進入雜草本身會隨溫蒸發起不到除草的作用,所以使用前一定要看天氣預報,選一個好的天氣達到理想的除草效果。理論上來說溫度越高除草劑效果越好,但是溫度過高也會導致除草劑蒸發過快,藥效同時也會降低。
所以農民實際種植中運用除草劑的使用方法不要局限於理論,但也不要完全脫離理論,根據多年的個人種植經驗來講,除前期用的封閉除草劑之外,後期儘量還是在沒有露水的天氣,一般選擇早上七點以後九點之前,下午在五點以後,實踐結果中這個時期打除草劑效果明顯突出。
三、綜合注意事項:
以上是分享打除草劑是沒露水打好,還是露水幹後打好的一些建議,但在實際打藥過程中我們會用一些滅生性的除草劑比如草甘膦在有露水時打效果比沒露水時打好。
綜上所述:前期封閉打除草劑有露水或露水幹後打都可以,後期打除草劑要在沒有露水的時機操作最佳。天氣氣溫高有利於雜草吸收藥劑效果十分突出,但是,不是氣溫越高越好,氣溫過高霧狀藥劑會迅速蒸發影響藥效;因此,打除草劑前特別注意的是要看天氣預報情況在進行作業,為豐收高產打好基礎。
...................................................................
文章來源:191農資人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