燒炭取暖被拘:鐵腕治汙也要有「民生溫度」 |新京報快評

2021-01-09 新京報

  

▲山西省忻州市公安局環安支隊聯合忻府區公安局辦理一起違反《大氣汙染防治法》治安案件。圖/中新社

  據報導,日前,山西省忻州市公安局環安支隊大氣汙染巡查組在夜間巡查時,發現某小區建築工地地樁處、過道處燃起三處燃煤明火,經查,是工人加班施工,以此取暖。燃煤散發的煙霾中含有高濃度二氧化硫等有害物質,對大氣形成了汙染。忻府區公安局根據《大氣汙染防治法》、《消防法》有關規定,對其作出行政拘留5日的決定。

  燒炭取暖被拘,讓人大跌眼鏡:如果說是依法處理是因其在地樁處、過道處燃起明火有安全隱患,那或許還能少幾分突兀。可他們被拘,卻是因為燒炭取暖「汙染大氣」。

  網上有人質疑,僅僅是用作取暖的幾堆炭火,就能對大氣構成汙染,那排放廢氣的工廠,負責人是否就要被判刑?的確,工人簡單的燃煤取暖就被拘,確實觸犯了公眾的樸素認知,一些人的質疑並非無的放矢。

  ▲圖/新京報

  燃煤會產生高濃度二氧化硫,汙染空氣,這是常識。事實上,《忻州市忻府區人民政府關於忻州城區開展燃煤汙染綜合整治的通告》也明確規定,禁煤區禁止任何單位、工商經營戶和居民個戶燃用散煤、焦炭、型煤等煤炭燃料及其製品。所以,工人戶外燃煤取暖,確已違規。對其作出處理,並非沒有依據。

  應該看到,冬季是汙染高發季節,還民眾一片藍天,要嚴格環保執法,鐵腕治汙。而環保執法從細微處著手,也是負責任執法的表現。

  但於此案,拘留5日的處罰方式,卻頗有商榷之處。首先一個質疑是,這個處罰是否適當?

  《行政處罰法》規定了七種行政處罰方式,在行政拘留的選擇項之前,還有警告、罰款、責令停業等。常理而言,室外作業燃煤取暖,只需要很少的煤炭,對空氣汙染的危害性不會很大,批評教育或者是罰款可能是最合適的處罰方式。行拘5日,給人以過罰不當的觀感,也有不教而誅之嫌。

  ▲環境監察執法隊員在進行突擊夜查。圖/新京報

  另外,鐵腕治汙是否秉持了足夠的執法溫度?

  夜晚還在戶外建築工地施工的人,一般都是最底層的勞動者。他們連夜施工,也不過是為了生計。環保當然重要,對勤勉工作的勞動者,也應該體現一定的溫度,而非一定是冷冰冰的行拘。

  環保也是社會治理的一環,治汙是民生,體恤勞動者同樣也是民生要義,兩者不能割裂。「可憐身上衣正單」,民生多艱終可哀,期望當地環保執法人員在執法的時候,也多些底層關懷與執法溫度。

  □新吾(媒體人)

相關焦點

  • 鐵腕治汙 鏗鏘前行
    鐵腕治汙 鏗鏘前行面對即將結束的2014年,回首過往,這一年,霧霾並沒有隨著時間的推移和空間的轉移而散去,神州大地依然飽受其侵擾,惡性的環境汙染事件依然時有發生,被GDP和企業「綁架」的地方政府面對公眾的質疑時,仍然不願去積極的公開信息。
  • 鐵腕治汙 重拳出擊 長安以更紮實舉措狠抓生態文明建設
    ■執法人員在偷排汙水的管道取樣 通訊員 佔有兵 攝部署開展為期一個月的專項執法整治行動;繼續做好施工督導、排汙監管、調水補水、環境衛生等一系列工作的銜接對接;8月份全面鋪開磨碟河流域整治工作;強化流域環境監管;將環境信訪看作發現環境問題的重要線索來源……今年以來,長安鎮繼續鐵腕治汙,重拳出擊,對各類環境違法行為繼續保持高壓態勢。
  • 南通鐵腕治汙:政策先導 布局治理之網
    市委、市政府直面問題、堅定態度、應時而動,積極貫徹落實國家小散亂汙企業整治要求,相繼制定《南通市「兩減、六治、三提升」專項行動實施方案》《南通市化工企業「四個一批」專項行動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明確目標、細化任務、落實責任,以政策為導向的鐵腕治理之網已經布開,讓那些「看得見」的汙染小企業無處藏身、無處遁形。
  • 寒潮中不要燒炭取暖
    但是,一些家庭或者工作崗位沒有空調等取暖設備,有人就想著用「燒炭」的方式來取暖, 然而,燃燒的炭木會生出大量的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當室內含量過大的情況下人體就會一氧化碳中毒,這是非常危險的。位於浦東川沙的浦東新區人民醫院,最近幾天已經接收了5起一氧化碳中毒事件中的8位病人,均為中重度程度的中毒。
  • 長沙倆母子燒炭取暖,不幸中毒身亡,父親:孩子才剛滿8個月!
    導語:前些年,每年一到冬季各地都會發生幾起一氧化碳中毒事件,悲劇屢屢發生,大家也都認識到這樣的取暖方式不僅不環保,而且非常危險,很容易造成全家一氧化碳中毒。而且隨著各地大力推行「煤改氣」,因為取暖而造成中毒的事件也是越來越少。
  • 發生一起疑似燒炭取暖中毒致5死事件,四川涼山緊急部署防範
    截屏圖 據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政府網站1月8日消息,涼山州人民政府辦公室當天發出《關於做好防範一氧化碳中毒工作的緊急通知》稱,2021年1月7日,雷波縣發生一起疑似室內燒炭取暖一氧化碳中毒,造成5人死亡。
  • 蘭州治汙40年:砥礪前行 讓「蘭州藍」名片更響亮
    面對汙染 我市從未停止治理步伐家住天慶花園的王大爺在蘭居住40餘年,這位來自東北曾參加過我市建設的老人回憶說,他20多歲來的蘭州,那時還住著平房,快到冬季時家家戶戶都要買煤面、打煤磚。取暖時,大街小巷都會被煤煙籠罩,煙塵四處飄浮……「那時,如果站在皋蘭山上向城市望去,只能看見一片茫茫的煙塵霧海。」一位老環保人回憶說,1977年冬季,蘭州地區大氣汙染出現了最為嚴重的狀況,市中心區大氣中飄塵和二氧化硫濃度分別為2.44毫克/立方米和0.61毫克/立方米,分別超過國家大氣環境質量二級標準的15倍和3倍。
  • 燒炭人的生活你我都過不了
    木炭分機制炭和原木炭,機制炭由各類木屑加膠水壓縮後再燒制而成,相對來說成本比原木炭低,在耐火方面就顯得比較差,不熬火,而且不宜用於燒烤,因為這種炭加有化工膠水,燃燒後會產生對人體不利的氣體。這也是很多燒烤店不用的原因。原木炭呢?原木炭因成本原因所以價格比機制炭貴些,在用於燒烤上來說比機制炭更加健康,而且更耐燒。今天我要說的就是真正的原木炭。
  • 雪天行車、冬季取暖…這些事要注意
    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12月1日訊 據氣象部門預報,受冷暖空氣共同影響,青島市陰有雨夾雪天氣,平度、萊西等地可能出現純雪天氣。對此,青島市應急管理局提醒居民取暖同時嚴防一氧化碳中毒,青島交警部門提醒駕駛員做好雪天行車相關注意。
  • 冬季取暖嚴防一氧化碳中毒,這些事情必須知道
    隨著燃氣熱水器、煤氣暖爐和農村燃煤取暖的使用率上升,煤氣中毒也進入了易發高發季節。提醒大家一定要重視煤氣中毒危害,掌握必要知識,嚴防一氧化碳中毒事故發生。一氧化碳中毒是含碳物質燃燒不完全時的產物經呼吸道吸入引起中毒。
  • 帝企鵝抱團取暖的溫度
    海聞 看過電影《帝企鵝日記》的人,再去看德國攝影師鞏特爾·裡爾最近拍攝的一組帝企鵝在南極暴風雪中抱團取暖的片子,會覺得很親切很熟悉。照片裡,裡爾拍攝到一組罕見的企鵝抱團取暖畫面。約300隻大大小小的帝企鵝在暴風雪中抱在一起,或趴在地上,來抵抗極寒。
  • 四川榮縣兩村民烤火取暖入睡 一氧化碳中毒死亡
    封面新聞記者 鄧丹 前段時間,多地降雪,氣溫極寒,為烤火取暖,四川榮縣就發生了一場令人揪心的悲劇。1月9日,自貢市榮縣旭陽鎮一養殖場內,兩位村民因用木炭烤火取暖,導致一氧化碳中毒致2人死亡。
  • 冬季取暖,要溫度更要安全
    大眾日報記者 付玉婷預防一氧化碳中毒,提升安全防範意識和自救能力很重要冬季取暖,要溫度更要安全冬季是一氧化碳中毒事件的高發期記者採訪了解到,冬季取暖安全防範目前面臨一些新特點、新情況,但總體看,防範意識薄弱、防範能力欠缺是造成一氧化碳中毒以及中毒損害加重的主要原因,不靠譜的「土辦法」常常替代了科學的預防、施救方法。
  • 重點項目加速度 民生改善有溫度
    原標題:重點項目加速度 民生改善有溫度   金雞湖創新小鎮創新大廈、工業設計中心在進行內外裝修收尾,周邊路網基本成型;東區產業配套服務中心、螃蟹王國、人才公寓、
  • 近日南京不少市民被熱水袋燙傷 冬天取暖要溫度更要安全
    : 新華報業網 舉報   交匯點訊 今年南京的冬天格外寒冷,不少市民在家中拿出了熱水袋來取暖
  • 用電太貴,用氣太費,農村取暖怎麼辦2020年國家提出新方案
    取暖,是每個農村家庭都要考慮的問題!近年來,北方各地農村都在大力推行天然氣進村進戶,取代以往的燒煤、燒炭取暖。有些地方甚至把農民用來燒煤的爐子全部拆除,就連沒有燒完的煤,都要提前上報,否則私自存儲或售賣散煤,一旦被發現就會面臨嚴懲。
  • 堅守民生底線,帶著溫度「抗寒」看看平陰這個鎮如何應對極寒天氣
    平陰縣安城鎮及早著手,切實做好極寒天氣防範應對工作,對涉及民生保障的工作做細做實,確保各項防範措施落實到位,確保正常生產生活秩序,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為應對此次極寒天氣,我鎮聯合縣農業農村局的技術專家們提前對各個種植戶進行了指導,幫助他們採取安裝補光燈、覆蓋棉被等措施,保證棚體溫度正常,確保整個蔬菜生產正常進行。」據安城鎮農辦主任尹貽國介紹介紹,這次寒潮對農業的影響可能會比較大,因此防範措施一定要做好。安城鎮農技人員及時提供的技術指導就像一顆定心丸,穩住了轄區所有種植戶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