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譯/觀察者網 王慧】很多時候,資本的動向更能說明當前的局勢;許多數字,看似出乎意料,卻在情理之中。
上半年,中國企業宣布的對歐洲的兼併收購案合計價值220億美元,是對北美投資額25億美元的近9倍; 已完成的兼併收購交易的總投資額價值120億美元,是對北美20億美元的6倍。
16日,全球知名律師事務所貝克•麥堅時(Baker & McKenzie)聯手榮鼎諮詢(Rhodium Group)發布最新報告稱,2018年上半年,中國企業的對外直接投資(OFDI)迅速轉向了歐洲,金額遠超對北美的投資。
2017年1月,首列中國貨運列車抵達倫敦(日經新聞網)
中國投資去哪兒了?
報告顯示,從全球來看,中國的海外投資在2016年上半年達到1450億美元的峰值之後,便開始逐年下降。2017年中國每半年度的平均海外投資700億美元,總計1400億美元。2018年上半年的海外投資總額達500億,比2017年下半年下降32%,但仍然高於2013—2015年每半年度390億美元的平均值。
中國企業對北美地區的投資在2016年下半年達到280億美元的最高峰,此後三個半年度分別下滑至240億、60億、20億美元。2018年上半年的投資額20億美元,達到九年來的最低水平,年度同比跌幅達92%。
反觀中國對歐投資,從去年開始也出現下滑,但由於高基數和很多交易並未公開宣布的原因,下滑幅度並沒有對北美地區的投資那麼顯著。
受中國化工收購先正達(Syngenta)的影響,中國對歐投資於2017年上半年達到頂峰,下半年降至220億美元,2018年上半年歐洲拿到中國投資120億美元。
先正達公司是全球農業化工和種子巨頭,2017年中國化工億430億美元的價格將其收購,是迄今為止中國所實施的最大規模的一單海外企業併購。
報告稱,如果不將中國對先正達的收購計算在內,中國在2018年上半年對歐的投資實際同比增長了4%。
今年上半年,歐洲地區拿到中國投資最多的國家是瑞典,共拿到36億美元投資,其次為英國、德國和法國,分別拿到16億美元、15億美元和14億美元投資額。
從中國海外投資所流入的行業來看,今年上半年,無論是在北美還是在歐洲都出現了顯著變化。
汽車、醫療和生物技術等「實體經濟」領域,以及消費品和服務業成為吸引中國資本的熱門行業。此前,中國投資流入最多的房地產和酒店業不再位居首位,但是依然保持著對中國資本的吸引力。
圖源:貝克•麥堅時律師事務所官方網站
中國企業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剝離北美資產
報告顯示,今年上半年,中方已完成剝離程序的北美資產合計價值960億美元,尚有40億美元的資產等待剝離。榮鼎諮詢上個月發布的報告顯示,如果計入資產剝離,今年前5個月中國對美直接投資淨值為負78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