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30日訊 /生物谷BIOON/ --美國製藥巨頭禮來(Eli Lilly)執行長John Lechleiter近日公開表示,該公司即將進入成立140年以來的最多產時期。目前,禮來專注的核心治療領域包括糖尿病、免疫學、腫瘤學、神經退行性疾病及疼痛。John Lechleiter表示,公司計劃在2014年-2023年這10年期間,將20個新分子實體(NMEs)推出市場,預計每年增加2個新適應症或治療擴展(例如由二線擴展到一線)。
在過去的2年裡,禮來已推出了6個新產品,其中包括抗癌單抗藥物Cyramza(ramucirumab)、糖尿病新藥Jardiance(empagliflozin)和Trulicity(dulaglutide)以及最近獲批的新一代抗炎藥Taltz(ixekizumab)。該公司表示,在糖尿病領域,該公司的研發重點是在血糖控制、代謝控制、終末器官保護範疇開發差異化的治療藥物和給藥設備。
禮來對處於II期臨床開發的PCSK9抑制劑降脂藥也寄予了非常高的期望,該公司表示,與已上市的同類降脂藥(賽諾菲/Regeneron的Praluent,安進的Repatha)相比,其產品有望提供更低的給藥頻率。此外,禮來對III期臨床中的鼻腔給藥胰高血糖素(nasal glucagon)產品以及GLP-1受體激動劑/胰高血糖素組合療法也十分看好。
腫瘤學方面,禮來表示,該公司專注於腫瘤細胞信號通路、腫瘤微環境和腫瘤免疫,其在研的頂級項目包括PDGF抑制劑olaratumab及CDK4/6抑制劑abemaciclib。本月初,FDA已授予olaratumab治療軟組織肉瘤的優先審查資格,abemaciclib則開發用於晚期乳腺癌和套細胞淋巴瘤。禮來計劃在今年晚些時候提交olaratumab的首批上市申請,同時將在2017年啟動abemaciclib的上市申請。
與此同時,禮來表示,該公司的免疫腫瘤學資產將在2018年底實現11個分子處於臨床開發,包括今年計劃啟動的5個分子。
而神經科學資產中最重要的是阿爾茨海默氏症(AD)項目,該項目有7個候選藥物,包括與阿斯利康合作開發的BACE抑制劑AZD3293。
免疫學方面,禮來重點強調了進入III期臨床的藥物barcitinib,數據顯示該藥比艾伯維全球最暢銷的TNF注射藥物修美樂(Humira)更有效。此外,禮來正與Incyte合作開發選擇性JAK1和JAK2抑制劑,該公司表示,正在通過內部的資產以及外部合作的分子構築強大的新興管線資產,專注於多種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關鍵通路和幹預。同時,繼Taltz獲批銀屑病之後,該公司正在其他適應症方面(包括銀屑病關節炎和脊柱關節炎)追趕首個進入市場的諾華IL-17抑制劑Cosentyx。
疼痛控制是禮來的新興研發重點,該公司特別強調了2種藥物:galcanezumab有望成為一種首創的降鈣素基因相關肽(CGRP)抑制劑,開發用於叢集性頭痛和偏頭痛;另一個是與輝瑞合作開發的神經生長因子(NGF)抑制劑tanezumab,開發用於治療骨關節炎、慢性腰背疼痛、癌痛。目前這2種藥物均處於III期臨床。
禮來表示,該公司已採取一系列措施提高了研發管線的生產力和成功率,於此同時將自身塑造成了一個極具吸引力的合作夥伴來尋求外部的創新機會,這些改進為公司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研發產出。(生物谷Bioon.com)
本文系生物谷原創編譯整理,歡迎轉載!點擊 獲取授權 。更多資訊請下載生物谷APP.
原始出處:Lilly planning 20 new launches by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