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保健:微芯生物 原創新分子實體藥物創新企業

2020-11-28 和訊股票

    摘要微芯生物:快速成長的原創新分子實體藥物創新企業微芯生物成立於2001年,是一家致力於新分子實體研發的創新藥企。公司2018年營業收入和歸母淨利潤為1.47億元和3125萬元,分別同比增長34%和21%。本次IPO計劃發行不超過5000萬股,募集資金不超過8.04億元,用於創新藥物研發、創新藥物生產、營銷網絡建設、償還銀行貸款和補充流動資金項目。

相關上市公司分析:多家上市公司參股①上市公司持股情況:無上市公司持股。②其他相關上市公司:2018年國藥控股股份為公司第一大客戶,貢獻34.84%的收入;③對標可比公司:恆瑞醫藥(600276)、康弘藥業(002773)、貝達藥業、歌禮製藥及百濟神州等。

創始人控股,擁有全球首個獲批的治療PTCL的口服藥創始人、董事長、總經理魯先平先生為公司控股股東,合計持有公司31.86%的股份。公司已上市品種西達本胺,是全球首個獲批適應症為外周T細胞淋巴瘤的口服製劑,貢獻公司93%的營業收入,已於2017年進入國家醫保目錄。

潛在市場廣闊,新適應症拓展及後續梯隊值得關注微芯生物在研發能力和創新藥產品管線方面處於行業領先地位,目前已上市和在研的8個藥物均未機制新穎的新分子實體。

①西達本胺:三陰乳腺癌適應症已申報上市,非小細胞肺癌適應症處於臨床III期,瀰漫大B細胞淋巴瘤處於臨床II期,其海外權益亦值得關注。②西格列他鈉:II型糖尿病適應症處於III期臨床試驗,非酒精性脂肪肝適應症處於臨床前研究階段。③西奧羅尼:卵巢癌,小細胞肺癌,肝癌,非霍奇金淋巴瘤適應症處於II期臨床試驗階段。

風險提示創新藥研發風險,新藥上市風險;產品、客戶集中度較高風險,產業政策變化風險,藥品價格政策調整風險,國家醫保目錄調整風險,市場競爭風險;業務規模擴大帶來的管理風險;應收帳款上升風險,開發支出,;募集資金投資項目實施風險。

(責任編輯: HN888)

相關焦點

  • 微芯生物:原創新分子實體藥物研發和生產企業
    上海證券指出,公司專注於原創新分子實體藥物的研發和生產。公司收入增長穩定,研發支出保持在較高水平。募資資金主要用於研發中心和新藥生產基地建設。
  • 微芯生物董事長魯先平:技術領先不忘補「短板」 讓患者用得起好藥
    微芯生物原創新藥的研發之路伴隨、見證和促進了國家科技政策、藥政法規、專利制度、市場監管以及資本市場等在醫藥領域多方面創新轉型發展。微芯生物主要產品均為自主研究發現與開發的新分子實體且作用機制新穎的原創新藥,是一家從藥物發現、早期探索性研究、臨床開發到生產和銷售的全鏈條現代化的生物醫藥企業。
  • 微芯生物:小分子創新藥翹楚 研發實力驅動業績高增長
    2000年公司創始人魯先平先生懷揣報國之心回國創業,希望能在中國實現first-in-class(全球首創藥物)的研發,推動我國醫藥產業的進步;次年,微芯生物成立,堅持以「持續創新,以拯救健康為己任」,致力於樹立中國醫藥企業「原創、安全、優效」的全新形象;2006年,尚處於臨床前階段的西達本胺海外專利以2800萬美元,授權給HUYA,西達本胺的專利授權,開創了中國創新藥對歐美進行專利授權的先河
  • 微芯生物投資價值分析:專注於first-in-class的創新藥先鋒
    前言微芯生物是國內為數不多的專注於新靶點發現的原創藥企業,公司已經上市和即將上市的三大品種都是 first-in-class 級別。公司作為科創板第一批通過審核的上市公司,也是科創板第一家創新藥「硬科技」公司,上市後已經經歷了充分的調整,目前市值已經回到 200億以內,即使不考慮早期項目和研發平臺的價值,也已經處於低估狀態。
  • 專訪|魯先平:登「科」一年,繼西達本胺之後如何再造一個微芯生物
    《科創板日報》(深圳,記者 莫磬箻)訊,「微芯生物的核心技術能力實際上就藏在名字裡——CHIPSCREEN,即利用微陣列生物晶片技術,全面探索藥物分子與生物學功能之間的相互關係,這是微芯生物核心技術體系(基於化學基因組學的藥物早期發現和評價技術平臺)的重要一環。這就像站在了全深圳最高的樓頂上,可以俯瞰腳下的每一條小巷。」
  • 信達生物-B與微芯生物合作評估針對晚期結直腸癌患者的聯合治療
    智通財經APP訊,信達生物-B(01801)公告,集團已與中國領先小分子創新藥企業之一,深圳微芯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微芯生物)達成一項合作協議,在中國探索及評估集團重組全人源程序性細胞死亡蛋白1(PD1)單克隆抗體達伯舒(通用名:信迪利單抗注射液)及貝伐珠單抗的生物類似藥,又名重組抗血管內皮生長因子(抗VEGF
  • 微芯生物:「天真」科學家與遲到18年的「納斯達克」|科創板一周年
    他於2001年3月21日創辦微芯生物,致力於在中國做原創新藥的研發,深耕嚴重威脅人類健康的腫瘤、代謝性疾病和自身免疫性疾病領域,專注原創新分子實體藥物研發,致力於為患者提供安全、優效、可承受的創新機制治療藥物。當時的魯先平只30 多歲,風華正茂的他處於黃金創業期。
  • 科創板分析 | 微芯生物:41問!夾縫中能否突破?
    微芯生物主要從事創新小分子藥物原創研發,並實現針對不同階段,不同疾病領域的醫療藥物的臨床開發,包括腫瘤、代謝疾病及自身免疫性疾病。公司依靠自主創建的領先的「基於化學基因組學的集成式藥物發現及早期評價平臺」研發的西達本胺片在外周 T 細胞淋巴瘤治療領域屬於中國唯一的二線治療藥物,同時西達本胺也是全球首個治療 PCTL 的口服藥物。
  • 科創板首批3家企業全部過會!微芯生物,安集微電子和天準科技
    微芯生物: 研發能力較強的小分子創新藥企業;安集科技 :國內 CMP 拋光液龍頭;天準科技: 工業視覺裝備領先製造商。1.微芯生物: 研發能力較強的小分子創新藥企業核心技術公司是小分子創新藥企業,首個存量產品逐漸放量。公司是一家小分子創新藥企業,具備完整的從藥物作用靶點發現與確證、先導分子的發現與評價到新藥 臨床開發、產業化、學術推廣及銷售能力。
  • 科創板盤點丨22家衝刺科創板的醫療健康企業大起底
    截至5月9日,共計受理企業申請103家。從受理情況看,科創板申報企業總體上屬於高新技術產業和戰略新興產業,主要集中在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醫藥和高端裝備等產業。其中,醫療健康類企業共計22家,除碩世生物、祥生醫療兩家企業以外,其餘20家均進入首輪問詢階段。
  • 引入國際化人才團隊 聚焦大分子創新藥物 揚州高新區生物健康產業...
    中國江蘇網訊 揚州高新區生物健康產業園自2015年啟動建設後,從無到有,從有到優,從優到特。截至目前,已集聚生物技術企業60多家,涵蓋生物製藥、健康保健、高端醫療器械、網際網路醫療等多個領域,擁有在研一類新藥20個,為全國生物健康行業所矚目。
  • 第二批科創板受理企業名單來了!8家企業上榜 大投行出手 更有這些...
    這8家企業分別為:蘇州華興源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微芯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廈門特寶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科大國盾量子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虹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二十一世紀空間技術應用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光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貝斯達醫療股份有限公司。
  • 2018創新藥物發現的前沿與實踐國際高峰論壇開幕在即
    、默沙東研發(中國)、強生亞太創新中心、葛蘭素史克、深圳微芯聯合主辦。論壇將匯集1000-1500名政府領導及學術、醫藥及生物技術產業領航者、知名投資機構代表,研判智慧醫療產業新趨勢,熱議新藥研發新靶點、新技術,探討新藥研發真實案例,大會以主題演講、One-on-One Partnering 會談系統、項目路演、展臺展示、學術牆報展示等多樣化渠道,共推生物醫藥產業跨境技術交流及資源整合,旨在中國打造一個國際化的生物醫藥生態圈,搭建一個生物醫藥前瞻資訊和前沿思想交流、分享的全球智慧平臺
  • 新川創新科技園將打造生物醫藥創新「微環境」
    11月7日至9日,由國際範圍內生物醫藥領域多名創新實業家共同發起的「中國醫藥創新論壇·2014成都金秋論劍」在蓉舉辦。本次論壇由中國醫藥創新俱樂部主辦,成都微芯藥業有限公司、新川創新科技園、成都天府生命科技園承辦。在論壇上,成都高新區與新川創新科技園相關負責人介紹了投資環境、政策,表示將「大力打造生物醫藥創新型生態環境,把『成都造』推向世界」。
  • 資料:微芯生物各主要產品及管線產品總匯
    出品:打新必讀 預測/ 打新君 最權威的新股開板預測 公司主要產品均為自主研究發現與開發的新分子實體且作用機制新穎的原 創新藥。公 司創始人 XIANPING LU 因成功研製西達本胺藥品榮獲「2017 年度中國藥學發展 獎創新藥物獎突出成就獎」;2017 年,西達本胺榮獲中國醫學科學院、中國中醫 科學院、中國藥促會和人民網聯合頒發的「最具臨床價值化學創新藥」。
  • 「重磅」深圳醫藥產業厲害了,一周內2款原創靶向新藥進臨床
    一周內2款原創靶向新藥獲批臨床試驗深圳作為粵港澳大灣區的重要城市,是目前我國開放程度最高、經濟活力最強的區域之一,生物醫藥產業更是是粵港澳大灣區未來重點發展方向之一。在細分領域已湧現出華大基因、邁瑞醫療、海王生物、海普瑞、翰宇藥業、北科生物等一批國家級龍頭企業和創新型企業。2020年6月第一周,2家深圳企業的原創激酶抑制劑獲批中國臨床,分別為深圳吉瑞生物醫藥有限公司的4代BCR-ABL抑制劑TGRX-678和深圳微芯生物的高選擇性JAK3抑制劑CS12192。這一進展 凸顯深圳在精準治療領域又獲新突破。
  • 微芯生物:抗腫瘤原創新藥西達本胺是全球首個表觀遺傳調控劑類口服...
    同花順金融研究中心8月14日訊,有投資者向微芯生物提問, 董秘你好!作為醫藥投資的門外漢,我關心得是公司未來5年的利潤釋放情況,公司產品單一,未來5年主要是西達苯胺的適應症擴大,新的產品收審批和市場的限制很大,不確定性大。那麼公司如何能支撐200多億的市值呢?
  • 前沿的生物晶片技術是生物醫藥的利器
    伴隨個性化醫療、快速診斷、藥物研發和生命科學研究的興起,研發投入的增加,醫療保健意識的提高,推動了生物晶片市場的發展,市場增速和商業價值都是極大的,具有投資機會。目前市面上主流的生物晶片供應商有:Affymetrix(昂飛公司16年被賽默飛16億美元收購)、Illumina(市值435億美元)、Agilent、NimbleGen(現屬羅氏 Roche),我國相關上市公司有微芯生物、星湖科技、中新藥業、復旦復華、東富龍、博暉創新等公司,我們也將在後續的文章中逐步對他們進行分析。
  • 至本醫療與百奧賽圖達成戰略合作,共同推進新靶點抗腫瘤藥物的開發
    合作將從靶點發現到臨床研究等多個方面開展,共同推進新靶點抗腫瘤創新藥的開發。上海2020年12月14日 /美通社/ -- 至本醫療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簡稱「至本醫療」)和北京百奧賽圖基因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簡稱「百奧賽圖」)達成戰略合作,在腫瘤創新生物藥的研發領域發揮各自優勢,從靶點發現到臨床研究等多個方面開展合作,共同推進腫瘤創新藥尤其是全新靶點藥物的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