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療保健:微芯生物 原創新分子實體藥物創新企業
摘要微芯生物:快速成長的原創新分子實體藥物創新企業微芯生物成立於2001年,是一家致力於新分子實體研發的創新藥企。公司2018年營業收入和歸母淨利潤為1.47億元和3125萬元,分別同比增長34%和21%。本次IPO計劃發行不超過5000萬股,募集資金不超過8.04億元,用於創新藥物研發、創新藥物生產、營銷網絡建設、償還銀行貸款和補充流動資金項目。
-
微芯生物董事長魯先平:技術領先不忘補「短板」 讓患者用得起好藥
微芯生物原創新藥的研發之路伴隨、見證和促進了國家科技政策、藥政法規、專利制度、市場監管以及資本市場等在醫藥領域多方面創新轉型發展。微芯生物主要產品均為自主研究發現與開發的新分子實體且作用機制新穎的原創新藥,是一家從藥物發現、早期探索性研究、臨床開發到生產和銷售的全鏈條現代化的生物醫藥企業。
-
專訪|魯先平:登「科」一年,繼西達本胺之後如何再造一個微芯生物
《科創板日報》(深圳,記者 莫磬箻)訊,「微芯生物的核心技術能力實際上就藏在名字裡——CHIPSCREEN,即利用微陣列生物晶片技術,全面探索藥物分子與生物學功能之間的相互關係,這是微芯生物核心技術體系(基於化學基因組學的藥物早期發現和評價技術平臺)的重要一環。這就像站在了全深圳最高的樓頂上,可以俯瞰腳下的每一條小巷。」
-
微芯生物:小分子創新藥翹楚 研發實力驅動業績高增長
2000年公司創始人魯先平先生懷揣報國之心回國創業,希望能在中國實現first-in-class(全球首創藥物)的研發,推動我國醫藥產業的進步;次年,微芯生物成立,堅持以「持續創新,以拯救健康為己任」,致力於樹立中國醫藥企業「原創、安全、優效」的全新形象;2006年,尚處於臨床前階段的西達本胺海外專利以2800萬美元,授權給HUYA,西達本胺的專利授權,開創了中國創新藥對歐美進行專利授權的先河
-
科創板首批3家企業全部過會!微芯生物,安集微電子和天準科技
微芯生物: 研發能力較強的小分子創新藥企業;安集科技 :國內 CMP 拋光液龍頭;天準科技: 工業視覺裝備領先製造商。1.微芯生物: 研發能力較強的小分子創新藥企業核心技術公司是小分子創新藥企業,首個存量產品逐漸放量。公司是一家小分子創新藥企業,具備完整的從藥物作用靶點發現與確證、先導分子的發現與評價到新藥 臨床開發、產業化、學術推廣及銷售能力。
-
科創板分析 | 微芯生物:41問!夾縫中能否突破?
微芯生物主要從事創新小分子藥物原創研發,並實現針對不同階段,不同疾病領域的醫療藥物的臨床開發,包括腫瘤、代謝疾病及自身免疫性疾病。公司依靠自主創建的領先的「基於化學基因組學的集成式藥物發現及早期評價平臺」研發的西達本胺片在外周 T 細胞淋巴瘤治療領域屬於中國唯一的二線治療藥物,同時西達本胺也是全球首個治療 PCTL 的口服藥物。
-
微芯生物:「天真」科學家與遲到18年的「納斯達克」|科創板一周年
中國第一批海歸科學家聞風而至,帶著一腔熱血和高科技歸國創業,魯先平是其中一員。他於2001年3月21日創辦微芯生物,致力於在中國做原創新藥的研發,深耕嚴重威脅人類健康的腫瘤、代謝性疾病和自身免疫性疾病領域,專注原創新分子實體藥物研發,致力於為患者提供安全、優效、可承受的創新機制治療藥物。當時的魯先平只30 多歲,風華正茂的他處於黃金創業期。
-
微芯生物投資價值分析:專注於first-in-class的創新藥先鋒
前言微芯生物是國內為數不多的專注於新靶點發現的原創藥企業,公司已經上市和即將上市的三大品種都是 first-in-class 級別。公司作為科創板第一批通過審核的上市公司,也是科創板第一家創新藥「硬科技」公司,上市後已經經歷了充分的調整,目前市值已經回到 200億以內,即使不考慮早期項目和研發平臺的價值,也已經處於低估狀態。
-
信達生物-B與微芯生物合作評估針對晚期結直腸癌患者的聯合治療
智通財經APP訊,信達生物-B(01801)公告,集團已與中國領先小分子創新藥企業之一,深圳微芯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微芯生物)達成一項合作協議,在中國探索及評估集團重組全人源程序性細胞死亡蛋白1(PD1)單克隆抗體達伯舒(通用名:信迪利單抗注射液)及貝伐珠單抗的生物類似藥,又名重組抗血管內皮生長因子(抗VEGF
-
抗體偶聯藥物國內研發現狀及企業布局分析
抗體偶聯藥物(Antibody–Drug Conjugates,ADC)已經成為國內外抗體藥物研發的新熱門方向,國內企業紛紛跟隨布局,已有二十餘款產品進入IND及臨床階段,抗體、連接子、毒素分子等方面的專利技術成為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
第二批科創板受理企業名單來了!8家企業上榜 大投行出手 更有這些...
2、深圳微芯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是一家旨在為患者提供可承受的、臨床急需的原創新分子實體藥物,具備完整的從藥物作用靶點發現與確證、先導分子的發現與評價道新藥臨床開發、產業化、學術推廣及銷售能力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截至2018年末,公司擁有104名研發人員,佔員工總數的28.03%。
-
資料:微芯生物各主要產品及管線產品總匯
出品:打新必讀 預測/ 打新君 最權威的新股開板預測 公司主要產品均為自主研究發現與開發的新分子實體且作用機制新穎的原 創新藥。而近十年來,大量的科學研 究發現表觀遺傳在克服腫瘤免疫逃逸,誘導與腫瘤復發相關的腫瘤幹細胞的分 化,逆轉與腫瘤轉移密切相關的上皮間充質細胞表型轉化以及清除異質性腫瘤中 的耐藥性細胞等分子作用方面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因此,表觀遺傳藥物(Epidrugs)成為當前藥物研發領域的一個重要熱點。
-
微芯生物:抗腫瘤原創新藥西達本胺是全球首個表觀遺傳調控劑類口服...
同花順金融研究中心8月14日訊,有投資者向微芯生物提問, 董秘你好!作為醫藥投資的門外漢,我關心得是公司未來5年的利潤釋放情況,公司產品單一,未來5年主要是西達苯胺的適應症擴大,新的產品收審批和市場的限制很大,不確定性大。那麼公司如何能支撐200多億的市值呢?
-
「重磅」深圳醫藥產業厲害了,一周內2款原創靶向新藥進臨床
在細分領域已湧現出華大基因、邁瑞醫療、海王生物、海普瑞、翰宇藥業、北科生物等一批國家級龍頭企業和創新型企業。2020年6月第一周,2家深圳企業的原創激酶抑制劑獲批中國臨床,分別為深圳吉瑞生物醫藥有限公司的4代BCR-ABL抑制劑TGRX-678和深圳微芯生物的高選擇性JAK3抑制劑CS12192。這一進展 凸顯深圳在精準治療領域又獲新突破。
-
港粵研討會 | 生物晶片應用醫藥研發脫穎而出
基因晶片的最大優點在於其高通量,晶片可密集排列成千上萬個生物分子,可分析數千上萬個參數,從經濟效益來說,最前景的應用領域可以用來進行藥物研究,尋找新的藥物作用靶點、研究各種藥物對不同基因的作用,開發新藥及對藥物進行毒性評價等。
-
盤點生物技術藥物研發的幾大特點
而創新藥的時間和周期更長,從頭開發一個新藥需要耗費至少10億美元,10-20年的周期,對於全新生物藥來說往往還不止。結構和工藝更複雜一般而言,生物技術藥物在分子大小上要大百倍至上千倍。更為複雜的是,在生物合成後這些生物技術藥物的結構通常會有翻譯後修飾(即PTM),包括糖基化、磷酸化等。而這些修飾,不同批次的生物技術藥物也會不盡相同,這些變化對於生物技術藥物的生物活性可能是很關鍵的,也為生物技術藥物的生產和工藝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新川創新科技園將打造生物醫藥創新「微環境」
新川創新科技園項目的新方股東代表,勝科城鎮發展有限公司副總裁、中新公司副總裁鍾俊文表示,新川創新科技園希望與地方政府密切合作,吸引更多國際知名生物醫藥企業到園區設立據點,並充分利用四川的生物醫藥資源,共同打造完善和國際化的生物醫藥研發與創新平臺。
-
科創板盤點丨22家衝刺科創板的醫療健康企業大起底
截至5月9日,共計受理企業申請103家。從受理情況看,科創板申報企業總體上屬於高新技術產業和戰略新興產業,主要集中在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醫藥和高端裝備等產業。其中,醫療健康類企業共計22家,除碩世生物、祥生醫療兩家企業以外,其餘20家均進入首輪問詢階段。
-
皓元醫藥新專利助力囊性纖維化治療藥物研發
該發明提供了一種新類型的中間體並用以合成Ivacaftor,合成路線新穎,操作簡便,收率高,安全性好,環境友好,成本低,有利於工藝化生產。皓元醫藥是一家專注於小分子藥物研發服務與產業化應用的平臺型高新技術企業,主要業務包括小分子藥物發現領域的分子砌塊和工具化合物的研發,以及小分子藥物原料藥、中間體的工藝開發和生產技術改進,為全球醫藥企業和科研機構提供從藥物發現到原料藥和醫藥中間體的規模化生產的相關產品和技術服務,目前正在申請科創板上市。